摘要:地质灾害对于人类的生活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这会对社会造成严重的威胁。于是国家一直致力于发展更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创造出最具科学性的新一代监测地质灾害的技术,希望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帮助人们降低地质灾害所带来的伤害,甚至做到提前预警,给人们足够的时间做好防灾的准备。基于此,本文针对变形监测技术应用于地质灾害防治的效果进行以下相关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变形监测;地质灾害;新一代技术;应用探讨
当前地质灾害所发生的频率在逐渐的提高,地质灾害的相关防治工作也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工作人员进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时候,需要一些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其中变形监测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和防治的工作中展现出了不一样的效果。
一、地质灾害监测中测量技术的应用
(一)GIS变形监测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GIS变形监测技术就是经常说到的地理信息系统,是由地理科学、空间技术以及测绘科学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综合学科,主要用来采集、存储和后期管理分析和描述地球的表面或者某个部位空间和地理的有关数据的空间系统。它的特点就是具有空间性、时间性和专题性,其主要的功能就是对空间数据的分析,预测预报以及做出辅助决策等。地理数据库最主要包含的就是专题数据库、声音库、文件库、图像库以及地图数据库,这项技术的重点为支持空间的数据分析以及进行辅助性的决策,还能够帮助地理数据库进行模拟库和知识库的建设[1]。
(二)GNSS地质监测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GNSS变形监测技术就是利用接收来自卫星的信号进行距离的测量以及位置的定位,这种定位技术的特点是观测的时间短,并可连续进行动态观测,采用的是相对静态的定位技术,观测站之间不需要进行通视的工作,定位的精度高,能够达到毫米级别。因为监测站点之间不需要进行通视,这能够全面的减少工作的难度以及工作量[2]。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利用一些现代化的无线通讯技术就能够将观测到的数据传输到数据的处理中心,从而轻松的实现远程的监测。目前GNSS变形监测技术已经在滑坡,地裂缝和地震等地质灾害的监测工作中广泛应用,同时GNSS变形监测技术还能在同一时间测定点的三维立体坐标数据,具有不需通视自动化全天候同时不需要进行高程转换等优点。
二、变形监测技术在地质灾害中进行防治的研究
变形监测技术的具体应用
地质灾害进行监测预警的步骤如下:项目委托→编制勘察设计→详细的勘察→勘察的报告→专家审查→设计施工图纸→监测工程施工→监测工程运行维护管理。监测工程的设计主要强调对于地质灾害的具体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以及因素的识别,在监测的过程当中应该注意当地地形地貌的稳定性以及结构的变化。GNSS变形监测技术主要是对环境的变化进行监测的技术,具有手机数据和存储环境变化的数据的功能,还能够对后期的数据进行分类管理,并对这这些数据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形成一个专业化的地质灾害监测系统[3]。
(二)变形监测技术的主要功能
GNSS变形监测技术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对地质灾害体的变化进行监测以及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并分类存储。变形监测技术能够为后期的预警工作以及治理工作做一些数据的铺垫,成功的实现对于地质灾害的有关数据进行记录和分类,对于地质灾害的的等级以及发生的概率进行计算分析,同时还能够制定出更加科学的治理方案。变形监测技术的数据包主要包含对所有的地形地貌、地质结构的历史演变、跟踪图像和大比例尺的地图等,变形数据是进行监测的重点工作内容。通过变形监测系统内的各种功能实现对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4]。
(三)变形监测的主要目的
通过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示范区域,对于当地周围的自然环境进行科学的变形监测,将已经通过与处理的反馈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这样能够更加快速准确的发现被监测地区周围的环境中所出现的安全隐患。并且将采集到的信息以及数据和之前得到的监测数据进行科学的对比,并且根据实际条件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并采取一些有效的防范措施,还要进一步的完成对于监测的地区周边进行更加科学的综合性分析,对于被监控的地区进行全面的监测,在最大程度上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保证周围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5]。
案例:某市域内共有地质灾害点1900余处,截止2019年底,共有50余处灾害点进行了治理,占比2.7%。其余灾害点基本是以网格管理为支撑,采取群测群防。对重要灾害隐患点,已建成了2个二级,8个三级专业自动化监测,通过系统布设地表位移、深部位移、地下水及降雨量监测等专业监测仪器,安装远程监控设备,GNSS技术自动测量形变数据,无线通信技术远程传输数据,实现了远距离实时自动化监测,实时分析监测数据,并与群测群防同步部署、联动预警,形成了监测预警体系。对于已出现滑坡险情但尚未下滑成灾的紧急情况,通过专业研判地质灾害变形趋势,一旦发生险情,立即发出预警预报信息,县级政府迅速开展应急响应与处置,做到了早期预防预警,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初步实现了“专群结合”的监测预警模式。该市预计到2022年底,建成由230余处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组成的级市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网络,基本实现域内危害较大、风险较高地质灾害隐患点自动化专业监测全覆盖;以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专业监测建设为示范,逐步推广新技术、新方法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初步建成重大突发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预警预报示范系统;选择不同地质背景条件的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典型地质灾害高风险区段,采取不同监测手段针对性的开展典型区域、重点区段地质灾害专业监测,进行重点调查、监测、综合研究,为区域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和风险识别试验研究和实践依据;依托省级监测信息平台,与省级监测信息平台互联互通,进一步完善的地质灾害监测信息网络,实现地质灾害监测数据的自动化采集、传输、存储和信息的实时发布。初步建成地质灾害预警综合分析和管理平台,完善地质灾害预报模型,全面提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灾前预防的转变;到2022年底,逐步实现由“群专结合”向“专群结合”的监测预警新模式,初步建成“群专结合+专业监测”的预警体系,使该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水平达到全省领先水平。
当前现场的监测数据与实际的预警数据进行了对比,发现利用变形监测技术能够更加清楚的进行具体的监测和预警,并且监测的结果与预警的效果比较接近,这些情况说明变形监测技术能够有效的帮助工作人员进行准确的监测和预警工作。这对于当前的地质灾害的预警以及监测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也能够证明国家的科学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并且能够进一步的完善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技术[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地质灾害不断地发生,特别是近些年来工程建设施工逐渐增多,地下水资源不断开采使用,经济建设也需要对矿山进行大规模开采,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引发了地质灾害,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影响,甚至威胁。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相关的科研人员也在不断的探寻地质灾害的监测以及防治的技术,其中变形监测技术在监测和防治的工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发展的前景不可估量。——论文作者:赵刚 赵仕 邵军
相关期刊推荐:《世界有色金属》(月刊)创刊于1986年,由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主办。是有色金属工业刊物。旨在提供涉及有色金属工业所有领域的综合性、战略性和消息性的技术、经济情报,以促进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设有:专题论述、企业管理、质量控制、科技进步、招商引资、国际工程承包、节能降耗、国际市场等栏目。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