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儿科护理在实际工作中有很大的特殊性,患者主要是14岁以下的儿童,大部分不能很好的表达出自己的意愿,很多时候护士没有在第一时间发现患者的异常,同时目前许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患者家长对患者过于溺爱,也为护理工作带来许多难度。为减少投诉,避免纠纷,提高护理质量,需要护理工作者积极地总结护患之间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的改正。文章重点就儿科护理中的护患沟通技巧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字:儿科护理;护患沟通;技巧
引言
儿童是我们国家的花朵,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而今年来医院反馈回来的数据可以看到我们国家每年有很多儿童因为各种原因身体状况出现不适,还有一些严重的甚至得住院。而对于这一类患者来说他们本身就处于一个弱势阶段,还不能够对自己负责,这时我们医院就要做好他们生活方面的护理工作,使得他们在住院期间可以享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而在护理服务过程中护患沟通也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解决儿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大对儿科患者的护理服务。
相关期刊推荐:《中外医学研究》以促进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和医学科学发展为宗旨,以推广现代医学先进技术、交流临床防病治病经验、普及医学科技新知为己任,服务广大医药卫生科技人员。目前,设有:专家论坛、论著、综述、卫生管理、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短篇报道、学术讲座、护理与康复、社区卫生、中医中药、政策研究、医药之窗、创新管理、影像与检验、调查研究、个案报道、国外医学等多个栏目。
1儿科护理中的护患沟通存在的问题
1.1护士工作不严谨
护理工作作为临床诊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容差错,许多护士在实际的工作中,缺乏职业责任感,对患者的病情没有充分的了解,在患者用药期间没有做到积极的观察,在患者出院时不能从专业角度给予叮嘱,缺少后期的随访等,这些问题都是工作中实际存在的,使患儿的护理过程增加很多不安全因素,威胁患儿预后的同时严重影响着患者家长对护士的信任以及好感度。
1.2护士专业技能不够硬
儿科患者由于年龄小等因素,在进行医疗操作时加大了难度,很多时候一些有创操作多次不成功,会造成患儿的哭闹反抗及其家长的强烈意见。然而操作的不成功,不应该将主要责任归咎患者的特殊性,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护士的专业技能不合格,缺少充足的临床技能培训经验造成的。
1.3护士态度冷淡不热情
很多患儿在入院之初,对于身着白服的医护人员存在恐惧,这是可以理解的,但许多护士面度患儿的哭闹不配合,表现出不耐烦甚至进行言语的呵斥,这样不仅不会有所改善,还会引起患者家长的强烈不满。
1.4患儿家长态度恶劣
医院是一个平等的服务平台,然而在舆论的错误引导下,许多人对医护人员存在仇视心理,有着这种想法的患儿家长,对护士态度十分的恶劣,一旦出现不符合患儿家长要求的情况,就会出现言语的攻击,甚至是肢体的接触,这为诊疗活动带来很多困难,同时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2儿科护理中的护患沟通技巧探究
2.1注重第一印象
护士工作时应着装整洁、举止大方,儿科护士建议都穿着粉红色工作服,使患儿感到亲切和温暖。进院后,护士应首先向患儿和家长介绍一下住院的环境,如周围环境、腕带作用、主管医生和护士等情况,帮助患儿和家属适应医院的环境,消除患者的紧张和恐惧情绪。然后询问患者的基本情况,对患儿要使用合适的称呼,用语言和行为表达对患儿的关心。
2.2善于交流与倾听
在与患者和家属谈话中,说话要有技巧,语言要有修养,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说话得体,使患儿和家属感受到被关注和重视。交流时尽量使用礼貌性、保护性和安慰性语言,多用鼓励和赞美语句。在患儿和家属说话时,要直视对方,认真倾听,并让对方把话说完,使患儿和家属感到自己受到了尊重,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交谈中不要随意中断对方的谈话,听清对方所要表达的意思。对方说话时,不要心不在焉,不要做一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小动作,如不时看表,东张西望。要及时回应对方,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尽量专心、耐心和关心地倾听对方说话,使对方感受到被重视和受尊重。
2.3用心、用情、用微笑沟通
第一,与患者和家属沟通时要用心。对待患儿要有父母般的爱心、细心、关心和责任心,护理人员要有亲和力,往往一个抚摩的动作,一个竖起大拇指的鼓励,一句贴心的话语,都能拉近与患者的距离,增进与患儿的情感,增强患者和家属对护士的信任,同时获得理解和宽容,大大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第二,与患者和家属沟通时要用情。“视患者如亲人”,情感是最易感化患者和家属的。在与患儿及其家属沟通时,以真诚、博爱、尊重、同情之心来对待他们,最大限度地给予信任感和亲切感,折射出“白衣天使”的人性和修养,使患儿和家属感受到护士的可敬可亲。情感沟通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与患者交朋友,一起做游戏;与家属拉家常,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学习情况以及兴趣爱好等
;第三,与患者和家属沟通时要用微笑。微笑是最友善、最有亲和力的表达,是人际交往中沟通、理解和建立情感的重要手段。微笑有如“润滑剂”,有了微笑人们之间的感情很快就沟通了,正因如此几乎所有服务行业的规范中都微笑服务这一项要求,医疗服务更不例外,儿科服务更应做到极致。在儿科护理中,处处可用到微笑沟通,如对待首诊患儿,护士可用和蔼的、轻轻的微笑表示热情;对待重病和痛苦不堪的患儿,护士可流露真诚、温馨的微笑表示关爱和同情。在进行诊断和治疗时,护士可以展现出坚定、自信的微笑,鼓励患儿在与疾病作斗争中坚强起来,使他们能够积极配合医护。当患儿积极、主动配合检查和治疗时,护士要用鼓励和赞许的微笑表示欣甍在护理出现小失误、小过失时,用内疚的语气和不好意思的微表达歉意,请求患儿及家属谅解和宽容,获取他们的理解和原谅。
2.4根据年龄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
一是3岁以下的患儿。对待3岁以下患儿,要做好与家属的沟通工作,使其在家属的帮助下配合护理。3岁以下的患儿一般不懂事、不愿意配合护理,此时必须做好与患儿家属的沟通工作。在与家属沟通时,不要使用过于专业的医学术语,必须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做到吐字清晰,语气真诚,语调和语速适中。家属说话时,护士应认真倾听,听明白家属的诉求。对于不积极配合的家属,要学会换位思考,表达对家属的理解,尽量满足家属的合理要求,拉近与家属的心理距离,使患儿在家属的帮助下配合医护;
二是3-5岁的患儿。对待3-5岁的患儿,护士要多多采用鼓励性语言,当他们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时,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即便他们不愿意配合护理,护士也不要表达出不耐烦的态度,避免加重患儿的负面情绪和心理负担。对于输液时间较长患儿,他们往往表现出不耐烦和不自在,这时可放一些少儿节目或者要求家属与他们做一些简单的游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顺利完成输液;
三是5岁以上患儿。对于5岁以上的学龄期患儿,护士应耐心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等,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与他们交流,沟通中首先必须尊重患儿,让其敢于表达内心的想法。有些患儿住院时间较长,他们怕耽误学业,治疗不安心,科室应根据病情和患儿需求,将他们集中安置在比较舒适、安静的病房,让他们在治疗的同时能够坚持学习,以解决患儿和家属的后顾之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家长对其病情的紧张是可以理解的。在入院后,面对患者家长的焦虑紧张,护士应给予足够重视。在与患者及其家长进行沟通和临床操作时,要体现出专业性、职责责任感、道德感。通过完善的专业知识、平和友好的态度对患儿进行护理工作,帮助患儿及其家属适应医院的环境,改变抵触的心理,积极地配合治疗护理工作,缓解目前紧张的医疗环境。——论文作者:朱林朋 谭青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