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服务

创造过程的生态机制

分类:农业论文 时间:2020-09-18

  摘要: 创造力 5A 模型引入可供性概念是相当可取的探索,但需要进一步挖掘可供性理论对于人类创造机制的解释潜力: ( 1) 可供性理论强调人与物的互动来解释灵感的产生过程和知觉的解题功能; ( 2) 可供性理论揭示了知觉与动作的关联,可诠释创造的具身性过程机制; ( 3) 可供性知觉有助于打破语义分类障碍。同时,可供性理论还提供了新的创造方法论: 可供性强调有机体知觉到环境信息的价值,确定了人类创造的物质根源性; 说明知觉体验是创造心理学的基础活动。

创造过程的生态机制

  关键词: 可供性; 灵感; 创造的具身性; 创造方法论

  创造是人类最美好的行为,人类对自身创造力的研究尽管还处于探索阶段,已经取得了相当多的进展,但还存在许多神秘的面纱有待揭开。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Sigmud Freud) 指出创造的原发过程是“心灵的无意识的活动方式”,它在梦中或精神病状态下即占优势。〔1〕14 - 15 中国学者傅世侠教授也同意这样的观点,“与继发创造性思维比较而言,那种异峰突起并且旷古难遇的独特观念的提出,却往往倚仗于无意识心理驱动而突然出现的原发创造性思维的作用。”〔2〕295 那么,究竟如何解释处于无意识的创造过程呢? 可能都发生在梦境中吗? 如果是那样,正像有人调侃的: “让我们都去做梦吧”。对于处于无意识状态产生的原发创造过程,现有的解释还是存在着巨大的空白,缺少具体的描述。

  一、可供性理论引入创造力研究的新视角

  1. 吉布森的可供性理论

  詹姆斯·J. 吉布森( James J. Gibson) 在其专著《视知觉的生态进路》一书中,他从生态的角度先确定了视知觉是从环境“表面”的光阵列直接获得信息,而自然视觉又是与动作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可供性就内含了环境与行为的可能性。

  相关期刊推荐:《自然辩证法研究》创刊于一九八六年,月刊。本刊为专业学术性期刊。研究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方法论等理论问题,探讨当代科学、技术、经济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注重对最新国内外科学技术成果的哲学探索和对自然辩证法学科的基础理论的研究。读者对象为哲学、理论、管理、科技工作者和自然辩证法教师以及关注本领域的研究人员。

  可供性包含着“促进”动物利用环境的方面,预示着环境“提供”给动物什么,表明环境“允许”动物可做什么,暗示动物在环境中“能够”做什么; 环境表面和构成“支撑”了动物的行为发生,蕴涵着动物 “适应”环境的行为。〔3〕127 可供性是动物行为发生的 “可能性”,是动物“利用”环境的机会,是动物“探索”环境的过程,是环境与动物之间的互惠。当然,消极可供性也会使环境对动物行为产生“负面”的影响,“避免”一些行为的发生,“排除”一些行为的可能性,“限制”动物想做的一些行为。

  由于可供性理论意味着动物和环境之间的协调性( complementarity) 和互动性,预示了人知觉物质环境为行为提供的可能性,解读了人与物质世界互动关系的生态学理解。因此,可供性在创造人工物实践过程的应用就被提出来,在工业设计、交互设计、环境设计、机器人设计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 可供性概念引入创造力理论的尝试

  丹麦奥尔堡大学的弗拉德·彼得·格拉威纽 ( Vlad Petre Gl?veanu) 在 2013 年发表了《重写创造力: 5A 框架》,首次将可供性概念引入创造力的理论框架中,强调系统性、背景性和动态性,用行动者 actor) 、行动 ( action) 、人工物 ( artifact) 、旁观者 ( audience) 、可供性( affordances) 融为一体,代替人 ( person ) 、过 程 ( process) 、产 品 ( product ) 、环 境 ( place) ,所以称为 5A 框架。该框架建立在社会文化和生态心理学理论之上,运用分布式认知的思想,展开创造力考查的更全面和统一的视野〔4〕70 。 5A 模型创造性地引用了“可供性”( affordances) ,增加了物理维度的表述。根据可供性理论,我们感知环境的可供性,首先是对象能够做什么,而不是对象是什么属性。“一个创造性的行动者可以说是一个以一种创新的方式利用他或她周围环境的可供性,去发现新的可供性,甚至‘创造’一种人们需要的可供性来完成某个特定的行为”〔4〕76 。

  格拉威纽建立的 5A 框架对于创造力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①突出了物理 - 心理环境元素对创造行为的诱导作用; ②强调了创造力产生的互动性; ③论述了创造力的分布特征是在个人与环境中; ④5A 框架扩展了“心流” ( flow) 理论。

  但格拉威纽的 5A 框架并未深入挖掘出可供性理论对创造力研究更重要的意义,有五个方面值得探讨:

  ①没有揭示出创造的物质根源性;

  ②没有深入挖掘人的知觉 - 行为与物质环境互动的过程机制;

  ③没有探讨创造的具身性问题,只是用行动理论去解读这个行动过程;

  ④没有发现可供性对于创造者注意力的作用;

  ⑤没有讨论知觉可供性与打破功能固着的创造障碍的关系。

  总之,传统的创造思维研究缺少发生学机制的贡献,研究探讨认知能力的”生态建构性”与创造力的关系,需要在格拉威纽的 工 作 基 础 上 再 前 进一步。

  二、可供性融入创造力研究的解释性潜力

  1. 人与物的互动解释了灵感产生的情境机制和知觉的解题功能

  灵感的解读至今还有未释的疑问。以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为例,现有的解读交代了问题引导的重要性、前期的知识积累和当时的心理状态,也探讨了思维的出现不是遵循逻辑推理得出的。但仍然没法解释灵感究竟是如何进入创造者的头脑,即当时的环境要素与创造者之间的互动机制。

  阿基米德一入浴盆,身体浮起水溢出。

  ①没有解释身体感知对于解题的作用;

  ②没有强调入水的刹那间,水作为环境要素与身体的互动性;

  ③没有解释浴盆作为环境要素与人互动的作用,即只有在浴盆而不是江河湖海,水的溢出才被知觉到。

  上述互动性机制,可用可供性理论更好地解释。感知到水与身体的互动、浴盆与人之间的可供性,才是灵感产生的重要机制。即没有身体参与的直接知觉就不能有心理上的画面,思维也无从谈起,说明创造是全身心的感知过程。创造的具身性机制可以破除创造的神秘性。

  可供性的直接知觉理论与鲁道夫·阿恩海姆 ( Rudoff Armheim) 的视觉思维观点吻合,可更好地解释知觉的解题功能。吉布森认为生态信息不仅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因为环境信息与肢体运动信息同时获得,由此保证了知觉与运动的协同。艺术心理学家阿恩海姆继承和发展了麦克斯·韦特海默( Max Wertheimer) 关于知觉和创造性思维的研究思想,从更高的层次上探究了视知觉的理性功 能,提出“一切知觉中都包含着思维,一切推理中都包含着直觉,一切观测中都包含着创造”〔5〕5 的重要思想。后来,在《视觉思维》的专著里阐明了视知觉具备思维的理性功能,特别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离不开“视觉意象”的思想。人们的视知觉,就是在这种知觉活动中进行着对事物的理解、选择、概括和抽象。〔6〕45 - 47 而且他认为其所以造成这种认识上的割裂,根源则是在于西方文明的偏见。可以说视觉思维是最接近直接知觉和可供性理论的观点。

  2. 身心整体性解释了具身的创造过程机制

  创造的具身性过程机制主要体现在可供性理论揭示了知觉与动作的关联,知觉 - 行为经验构成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从创造的思维过程解读过渡到创造的身心整体性反应过程。

  首先,运用可供性理论解读创造过程的具身性与许多早期研究结果吻合。可供性强调知觉与行为关联的观点证实了雅克·阿达玛( Jacques Adama) 创造性思维调查中,人们所谈到的视觉、动觉体验。“实际上,他们中几乎所有人……不仅避免使用语词,而且也避免在心中使用代数符号或其他精确符号。……大多数人的心理画面经常都是视觉型 的,但 也 可 能 是 其 他 类 型,例 如 动 觉 型的。”〔7〕66 - 67 动觉是主体对身体的运动或位置状态变化产生的感觉,这表明视知觉与动觉的联系尽管不易捕捉到,却也在创造者头脑中留下了印迹。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 Jean Piaget) 的研究结论是动作与思维具有不可分性。在以往的研究中将创造仅看作是思维的过程,思维又是加工信息的过程,这是受原子主义、分析主义 影 响 下 的 一 种 研 究方法。

  其次,可供性理论可以解释身体体验在创造中的重要性。吉布森曾把可供性分为多种类型,包括介质、实体、表面及陈列( 或形态) 、物体、动物和人、场所和藏身之处的可供性。〔3〕137 环境表面特质与人的互动尤其重要,解读灵感产生的要素一定要关注环境表面特征。所以在创造中要重视环境的要素对人的影响。吉布森主要研究了视觉,但他并没有排斥视觉之外的其他可供性,还说过“光亮使动物可视; 声音使动物可听; 气味挥发使动物可闻。因此,媒介包括反映光亮,振动或挥发性。”〔3〕17 知觉的产生是一种全身体的体验,是身体的本能。身体与物接触的经验,可看作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可供性的知觉和积淀。

  第三,通过引入可供性理论,充分认识到身体动作对创造的影响,克服分裂大脑与身体整体性的偏见,从仅关注思维到关注全身心,建立身心统一的创造过程理论。具身性不仅与尺度有关,也与能力契合。〔8〕181 人的身体反应产生的动觉、内觉与大脑的思考共同作用才产生想象力。可供性解释了动作优先于语言心理机制,因为动作是有机体最早与环境发生互动,促进探索的认知过程。人的身体和意识与物质世界产生双向性影响,决没有身体不参与的思维。可以说中国古代的心悟说反映了一种整体观,而西方近代却割裂 了 人 与 自 然 的 依 赖关系。〔9〕112

  3. 知觉 - 动作克服功能分类障碍优于抽象语言

  以往的创造心理学更多地将研究的视角集中于人的大脑。认知科学研究解题模式之前,格式塔心理学家对顿悟做了大量研究,卡尔·敦克尔( Karl Danker) 关于“功能固着”( functional fixedness) 的研究就颇具代表性。功能固着的大多数解释是,人们熟悉物体的最一般功能的情况下会不利于他们觉察物体的其他潜在用途。可是,有关功能固着的讨论大多是描述性的,诸如固定、阻碍、转移失败以及洞察( fixation,blocking,failure of transfer,insight) 等术语很有启发意义,但无法深入到更核心的内容。这些术语也不利于理解促使人们觉察物体的次级功能的缘由,即突破功能固着。

  吉布森明确地指出“感知一个可供性并不是把一个物体进行分类。一块石头是一支飞镖这一事实,并不意味着它就不能也是其他东西。它可能是一个书挡、锤子或者锺摆的振锤。它可以被接到另一块岩石上来形成堆石界标或者一堵墙。这些可供性之间全都是兼容的,它们两两之间的区别无法清晰划定。通过武断的命名来称呼它们,对于感知而言是没有价值的。”〔3〕124 后续的实验研究也证实了,感知可供性并不像专门进行科学研究活动那样,去感知一个物体的物理属性,而是着眼于它的整体特征与行为指向的关系。在不同的情境下,人的行为与物体的关系发生着变化,决定了物体“它是什么”和“它用来做什么”。所以吉布森说“可供性理论把我们从设定固定的物体分类———每种物体都要确定常规特征然后被给定一个名称的这种哲学泥潭中解救出来。”〔3〕124 一些有关可供性的实验表明功能固着对于认知影响的作用,回到原始的可供性才可能打破功能固着。

  知觉体验不是静止地获得,而是全身心在运动,所以知觉必然产生具身性认知。迈阿密大学的学者做了一个有关行动者如何能够从许多可供性中觉察特殊的物体可供性的研究。他们发现,很多人工物都具有嵌套的可供性,先发现一个次级的可供性并不影响发现原始的可供性。某人首先认识到勺子的穿刺功能,也能察觉到勺子的舀功能。〔10〕是什么阻碍了被试觉察到次级可供性呢? 他们发现为了觉察第二种可供性,行动者必须切换到伊林莲·J. 吉布森( Eleanor J. Gibson) 揭示的一个新的知觉周期或从事不同的探究活动,或者从现有的环境中通过物与知觉行为的互动,获得另外一种可供性的信息。〔11〕例如,处于双绳实验中的被试者把玩手中的钳子、绳子,不断运动,要比站在原地光想要聪明得多。他可能通过掂量钳子的重感得到启发,也可能通过甩动绳子的动感得到线索。因此知觉体验可以保持心灵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可能开辟不同常规的新通道,找到新的答案后建立新的知识平衡点。——论文作者:罗玲玲1 ,汤常鸣2

全学科期刊推荐 中英文发表指导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

学术顾问回访> 详细沟通需求> 确定服务项目> 支付服务金> 完成服务内容

SCI期刊

国际英文期刊

核心期刊

国外书号出书

国内纸质出书

2023最新分区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