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分析保温护理对手术室患者术中应激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10-2019.3期间收治的110例手术室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55例;常规护理),研究组(55例;常规护理+保温护理),护理后,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的体温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中低温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中应激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保温护理能减少手术室患者的术中应激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保温护理;手术室;术中应激;作用
应激反应是种神经、内分泌反应,机体在受到刺激时,患者体内的交感神经兴奋会增强,肾上腺素、垂体分泌增多,从而造成机体的机能、代谢出现变化。手术属于创伤性刺激,患者进行手术时,极易出现应激反应。有研究显示,手术中,患者体温过低会加剧术中应激情况[1]。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手术室患者,收治时间于2016.10-2019.3期间,分组护理,分析保温护理对患者术中应激的作用,详情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10-2019.3期间收治的110例手术室患者,随机分组,研究组55例(男30例,女25例),年龄23~66岁,平均年龄(44.7±6.6)岁;对照组55例(男31例,女24例),年龄24~67岁,平均年龄(44.8±6.7)岁。
一般资料上,110例手术室患者的数据差异不明显,可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手术室护理干预,如术前准备、心理干预、健康教育、术中配合等。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保温护理措施,具体为:a急诊患者在送至手术室的期间,护理人员对其进行遮盖、保暖干预,禁止从寒冷的通道通过,减少进入手术室前出现低温症的概率。b手术室的温度、湿度分别控制在23-27℃、40-60%,同时,对患者吸取的氧气进行加湿加温干预。麻醉、消毒时,注意对皮肤保暖,减少术中出现体温降低的情况。若手术发生在冬天,适当提高室内温湿度,并缩短皮肤消毒的时间,同时给予加盖T形棉被、恒温被,穿棉裤套等措施。输液时,提前将输液药物进行加温处理,输血、冲洗液等均通过电子恒温水温箱加温后再使用,提高患者的舒适度。c若手术时间较长,在手术室内开启暖风机,温度调整到36℃,避免因室温过低,导致患者出现低温症。d气管导管上连接人工鼻(湿热交换器),使呼吸道温、湿度恒定,避免低温气体刺激呼吸道。e术中定时检测患者的体温,若体温<36℃,及时对其实施复温干预,减少低温症的发生。另外,手术完成前30min,通知护理人员对床单位、病房进行保温干预,确保术后患者体温正常。
1.3 观察项目
(1)记录比较两组的术中、术后体温。(2)记录比较两组的术中低温症发生情况。(3)观察比较两组的应激反应指标(AD:肾上腺激素;NE:去甲肾上腺激素;CRP:C反应蛋白)情况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数据,体温、应激指标用()表示,采用t檢验,术中低温症发生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检验,P<0.05,对比有意义。
2 结果
2.1 体温
护理后,研究组的体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 术中低温症
护理后,研究组出现术中低温症的例数为0例,对照组出现术中低温症的例数为5例,前者的发生率为0.00%(0/55)低于后者9.09%(5/55),值=5.2381,P值=0.0221。
2.3 术中应激指标
护理后,在术中应激指标上,研究组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体温恒定对于机体的机能运行、器官工作、代谢等均有着重要的作用[2]。临床数据显示,手术过程中,大部分患者(50-70%)会出现轻度低温[3]。手术中,患者体温较低会影响其机体内的物质代谢、凝血功能,同时,会增加机体耗氧量,加重心脏负担,让麻醉时间变长,麻醉苏醒推迟,不利于手术的进行,增加手术风险,术后还会降低患者的抗感染能力、延迟切口愈合时间[4]。保温护理通过调节手术室温湿度、对患者身体进行保暖干预、输液、输血、冲洗液加温等措施来减少热量损耗,保证患者体温恒定,避免低体温发生,以减轻机体的刺激作用,减少术中应激反应,促进正常代谢,促进患者康复[5]。
相关知识推荐:副主任护师论文要求
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研究组的体温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中低温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中应激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这表明了,保温护理能保证患者体温恒定,减少其术中应激,促进患者康复。
综上,对手术室患者实施保温护理,能减少其术中应激反应,值得临床推广。——论文作者:柳春联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