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正在进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期。在我国健康文明,经济稳定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对城市园林生态环境治理尤为重要,过往经济发展留下的环境问题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日益突出,因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就成为了迫在眉睫的事情。尤其是城市园林建设,本文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大背景下城市园林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城市园林;机遇;挑战
我国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以来,相关研究十分活跃,成果海量涌现,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部署,生态文明再次成为当前学术界及社会各方关注的热点。
一、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我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正在由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向建设城市生态文明逐渐过渡,即由建设生态型“城市”转向建设城市生态“文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辨析两个概念:生态文明城市和城市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城市的核心词是城市,生态文明是形容词,而城市生态文明的核心词是文明,城市和生态是对其地域上和内容上的限定。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一个是建设城市,另一个则是构建文明,显然,文明的涵盖范围超过了城市。然而,国内早期大部分学者将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内容仍设定为建设生态城市: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昭示着人类住区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而导向新的人类聚居模式——生态城市。不仅是生态城市,与之相关的绿色城市、低碳城市以及可持续发展城市等等都成为了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内容。
二、城市园林的机遇
1.园林建设的成就。我国城市园林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如今城市园林已经为城市的绿化规划做出了突出贡献。随着城镇化工程的推进,对城市中的绿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多要求,园林建设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被重点关注。城市园林建设项目也获得了市民称赞,因为城市绿化工作的进行,给城市带来了净化空气的效果,同时城市公园建设也为市民假日休闲娱乐提供了场地。特别是现在城市房地产开发对小区绿地都会进行科学合理规划,不仅为住户提供优质的住房条件,也创造了良好的居住环境,这即是城市园林最近几年突出的特色体现。
2.城市园林的功能。城市园林不仅发挥出净化空气,为居民提供休息场所的作用,同时在发生紧急事件时也成为了重要的避难场所,这些功能都经过了时间验证和社会大众的认可。特别是在城市园林建设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在建设过程中,将此理念深入贯彻,不仅越来越多的高楼耸立在城市中,城市的绿地景观也越来越多,为大众提供了休憩场地,同时也成为了防灾避险的准备场所。
3.公园绿地融入城镇居民生活。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时期,人们都在为了现代化城市而奋斗,城市里的公园数量极少,而且休闲时间逛公园休憩的人数也不多,因此城市园林建设意识较为薄弱。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越来越愿意花费时间到公园进行休闲活动、锻炼身体,这也成为了城市居民最日常的生活内容,城市的公园也在发挥着重要功能,为居民提供越来愈多的便利。
4.园林绿化建设促进城乡发展。城市园林建设是城市化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也成为了与社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工程。城市园林建设作为城市生态文明发展重要内容,也是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环境支持的重要工程,是真真切切关乎民生的工程。城市园林建设可以为城市环境提供品质化保障,协助城市进行环境治理工作。
5.古典园林的新生成为中国景观亮点工程。如我国的首都是皇家园林的聚集地,也是世界上皇家园林数量最多的城市,北京城内都蕴含着浓厚的园林建筑气息,也成为了历史见证者和历史述说者。即使背景经历了太多战乱破坏,经过了后人修复,仍然呈现给世人最为震撼的园林建筑。
6.现代城市园林趋向多元化发展。每个国家城市园林都有其独特的园林文化底蕴,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各个城市所建设的趋势大致相同,而园林建设和城市绿地规划都需要在尊重古代文化的基础上,建设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趋势的社会存在形式。城市园林即是在继承传统文化和迈向国际化舞台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城市园林趋于多元化是不可逆转的。
三、城市园林近期发展遇到的若干挑战
1.关于园林大尺度开放空间的营造。从见缝插绿,小区公园、街头绿地的营造,走向郊野公园、森林公园、城郊绿化隔离带和城市周边平原造林、绿道建设,以及一些城市新城行政中心周边大尺度的园林开放空间,标志着新时代园林的发展趋势。大尺度开放园林的生态、休憩、文化、景观和避险功能的彰显,同样具备城市公共绿地的一般功能,而不是“越野越好”,更不能等同于林业建设。用一般公园的规划思维审视大尺度园林可能步入误区。科学准确的把握尺度成为关键。用园林的手段造林或用造林的手段建设园林都值得商榷甚至警惕。对自然山水大幅度大规模的改变可能对城市造成生态、地质、城市肌理的伤害。应提倡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大规模的挖湖堆山改变竖向、大面积的营造景观水体、在住区周边制造太多的高高低低,都可能造成伤害土地、伤害居民、伤害自然的后果。以实行最小干预构建自然之美、生态之美、民生之美、和谐之美。园林的真谛、命题、出发点和归宿都应该是人与天调、师法自然。运用园林新科技,以及城市再生水、雨水收集、运用园林手段改善小气候实现水土保持等,都将是新命题和重点研究方向。
2.关于集约型、节约型园林和城市景观用水的思考。城市的发展遇到了生态、环境、资源和人口的制约。绿地应该是城市诸多规划用地的一部分,不可能无限扩大。园林建设要充分认识这一背景,绿地比例也不是越多越好。因此,一是要调动一切手段,构建集约型园林,二是反对奢华,提倡自然、环保、节约、朴素、降低造价。三是要关注水资源紧缺的现实(我国有2/3以上的城市缺水)。
3.关于大树。培植大树是园林在城市化进入成熟期的重要标志。大树荫、大绿量不仅彰显城市身份,提高城市文化深度,使城市美丽并更具历史感。当然,也要反对并制止以破坏异地生态为代价的大树移植。形成大树景观要靠加大养护力度,提倡绿化减法设计等手段来实现。过度密植的植株由于缺乏营养面积变得衰弱,不可能形成大树荫,这是很多城市的通病。
4.关于园林文化。文化是民族的血液、人民的精神家园。园林是表达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要力求准确、含蓄并恰如其分。有学者指出,中华文化的精髓本来就流淌在我们民族的血液中,和谐社会里那些美丽的文化,就是百姓的千户炊烟、万家灯火。中国传统文化深邃含蓄且具有诗化境界,关键是要有深刻、准确的驾驭能力,表达方式和拿捏得体的力度,这正是中国园林文化的优势所在。任何放大文化、解释文化、符号文化都有可能陷入浅薄,必须慎重。
5.关于城市群绿地系统。中央正在部署新的城镇化规划,城市群的形成和建设应予以格外关注。中心城市和一般城市的绿化隔离带,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绿色走廊和绿道的完善,某些城市的绿心规划,将会成为新一轮国土绿地系统的主旋律。既要节约城市建设用地,城市间又要有完备的绿地系统。
我国园林建设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如今在生态文明建设大背景下,对城市园林进行建设时,不仅需要考虑园林的景观性,也要注重生态环境因素。城市园林既需要为城市居民提供绿化休闲场所,也要为城市的生态环境做出贡献,遇到的机遇需要抓住,面临挑战也要积极应对。——论文作者: 王继东
相关期刊推荐:《中国园林杂志》创刊于1985年,立足当今世界风景园林学科理论和实践的前沿,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为核心,涵盖学科各主要拓展领域和方向,开展学术理论和科技研究成果的交流、教育实践和规划设计作品建设成果的介绍与实例评析,传播科技知识,繁荣风景园林学科和促进行业发展。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