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死亡在鲁迅的笔下衍生扩展,有了更为深刻的内涵。死亡是进化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因素,鲁迅先生笔下的知识分子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下开始变得心理扭曲,甚至出现负面人格,在社会的压力和自己的妥协中走向了死亡。本文将对孔乙己、陈士成、魏连殳、子君这些知识分子的死亡进行分析。从当时的社会背景,这些知识分子的性格和心理状态着手,研究他们死亡的原因。研究可以知道社会价值观对知识分子有很大的影响,他们在社会价值观中渐渐迷失了自己,再加上自身性格的缺陷,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走向了死亡。
关键词:知识分子 封建礼教 心理扭曲 死亡
引言
鲁迅作为伟大的文学家,其作品对中国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鲁迅先生笔下出现了很多知识分子,这些知识分子都有自己的特征。然而从他们的死亡中我们又可以看到一些具有共性的、本质的东西。本文将着力于这些知识分子的死亡,透过他们悲剧的死看清楚那个时代的本质,以及人类的弱点和劣根性。
封建制度毒害下走向死亡的知识分子
在鲁迅的小说中,有一批知识分子是深受封建制度的毒害的,《白光》中的陈士成就是这样的例子。不管在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朝代都有属于自己的印记和标志,在国家制度以及社会风气等因素的影响下,都会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社会价值观。价值观就是人们关于好坏、得失、善恶、美丑等价值的观点、看法、立场和选择。由不同时期、不同阶层的价值观进行长期反复的整合和消解,最终就形成了代表着一个社会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价值体系。儒家以道自任,强调士的价值取向必须以道为最后的依据。所谓“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知识分子所当考虑的乃是道的得失而不是个人利害,这里的道,相当于一套儒家价值系统,士是儒家基本价值的维护者。儒家人格是中国人格理想的核心,引导着千年来士人的精神追求。【1】我国很大一部分知识分子把“入仕”看成是自己学习的动力,也是他们读书的终极目标。于是当他们考取功名失败,无法达到入仕的目的时,便找不到其他出路,没有生存的技能。只能在失望和希望中徘徊,由此内心产生极大的痛苦,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最终走向死亡。《白光》中的陈士成便是受到八股取士的毒害,最终沉默的走向了死亡。
《白光》中陈士成的死亡
《白光》中的陈士成是怎么死的,文章中已经给出了答案,淹死在河中。然而这只是表层的原因,那么一层一层的分析下去,究其根本,就可知道陈士成的死亡最本质的原因是受到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而主观原因就是陈士成在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下渐渐迷失自己,从而心理变得扭曲。
《白光》中的陈士成正是封建礼教的维护者,他更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他深受儒家“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影响,于是怀揣着自己的科举梦奋斗在科举考试的道路上,梦想着终有一天能够通过科举考试改变自己一生的命运。一次一次的落榜让他的身心都遭受了巨大的摧残,在一次次的失望中,他的心理开始变得扭曲。陈士成在参加了十六次科举考试,却一再落选之后,内心开始发生变化,他先是埋怨没有一个考官懂得文章,相信在过去的十五次考试失败之后,陈士成也埋怨过考官。第一次落榜后的陈士成可能还是自信的,他或许真的相信是由于考官有眼无珠,不懂得文章才会导致自己落榜。可是十六次了,他依然么没有考中,这个时候的陈士成说考官有眼无珠也只不过是安慰自己罢了。在《白光》中这样写道“连今年是十六回,竟没有一个考官懂得文章,有眼无珠,也是可怜的事。”
后来他才会感到连一群鸡都在笑他,开始产生幻觉,看见白光。显然白光象征着陈士成心目中的理想,也正是由于心中有这样的理想,这种力量便是鲁迅所说的“无主名”、“看不见的杀人团”,它隐藏在看似在情理之中的制度与思想中,人们生活在“众治”的社会之中,接受了“众意”下的群体本位的生命价值观。他们在痛苦中心理开始变的扭曲。所以陈士成的死亡是必然的,他心理的扭曲导致他无法走向成功,导致他无法接受现实和这个社会,陈士成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悲剧的典型代表。
陈士成在封建科举制度中追求功名导致性格扭曲的过程,展现了封建制度的压迫以及金钱的枷锁对人性的扭曲和摧残。
二、知识分子在反抗中走向死亡
在鲁迅的小说中,有这样一类知识分子,他们渐渐觉醒了,于是他们开始和封建制度作斗争,开始反抗封建礼教,然而他们失败了,或以生命的终结作为失
败的代价,或以灵魂的死亡告终。从他们的死亡,不管是生命的消逝还是灵魂的死亡,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时代觉醒的知识分子身上的局限性。
1反抗之后失去生命的知识分子——子君子君是勇敢的,在那样的时代,在那样的社会,作为一个女子,竟然能够挑战封建礼教的权威,选择自己的爱情。我们可以看到子君那不管不顾的勇气。然而这么勇敢的女子竟会以死亡来面对流言蜚语。她的勇气去哪里了,或许子君一开始就是软弱的,她的勇敢全来自于那份她最为珍惜的爱情,当爱情不再时,她再也勇敢不起来了。“在几千年的历史沧桑进程中,中国知识分子有自身的保身之策,或隐或避亦或听话——好好地听统治政权的话,而“听话”又是知识分子认为展示自己才华的唯一途径,因此这成了中国知识分子最大的特点,这种“听话”就是驯良的人性 。”【5】无疑,子君身上也存在这样的驯良性,起初,在反抗家庭专制的时候,子君非常的勇敢,可是那是因为她拥有涓生的爱情,对那时的子君来说爱情是她的全部,所以爱情所带来的激情掩饰了她性格中所拥有的这种软弱性。然而当爱情的激情慢慢褪去,面对着生活中的柴米油盐时,子君性格中驯良性开始慢慢表现出来,尽管受到五四思潮的洗礼,子君也甘愿做一个家庭主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思想早已渐渐消失。她开始变得自卑,在失去涓生的爱时,她性格中的弱点展现的一览无遗,这时的子君失去了而爱情和的力量,再也没有反抗的勇气,自知无力改变现实,只能以死来对抗现实。子君的死仅仅是因为她自己的懦弱吗,显然不是。“他“要在新的开阔的天空中翱翔”,却无法高飞。于是,在现实的逼迫下,涓生暴露了他的个人主义的自私自利的思想,他错误地把堕入困境的责任,全部归咎于子君。”【6】中国知识分子身上驯良的人性在涓生身上更为突出。
当狂人从历史中读到了那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时,被所有人当成不正常之人来对待,而他也无法融入这个社会,面临着将要被吃掉的危险。无力的狂人只能恢复“正常”,去维护封建礼教,也用封建礼教去吃人。而呂纬莆呢,同样如此,他曾经去城隍庙拔掉神像的胡子,连日议论改革中国的方法甚至打起来。昔日的吕纬莆是那样有激情,那样敢于反抗,然而在反抗之后竟是妥协,绕了一圈又回到原来的点上了。在哪个时代,在那样的环境中,要想改革,要想反抗就注定会有牺牲。然而在反抗中,吕纬莆渐渐的又被环境同化,竟去做些无聊的事情,在与封建势力较量之后,以失败告终。
相关知识推荐:文学专业类cssci刊物目录
结论: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都或多或少有些悲哀,他们或被封建制度毒害,悲催的死去,他们或开始觉醒,反抗封建礼教。却在反抗的过程中渐渐走向失败,或走向死亡,或无意义的活着。从他们的死亡,我们不仅可以看见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也可以看到社会价值观对当时文人的影响,他们在社会价值观中渐渐迷失了自己,不知不觉中走向了死亡。当然从他们的死亡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国民的劣根性,中国文人性格中的弱点。——论文作者:王娟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