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服务

非重点高校的使命: 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

分类:教育论文 时间:2020-05-08

  摘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非重点高校占中国高校总数的95.3%,吸纳超过90%的大学生。如果他们盲目追赶与攀比重点高校,在科研项目、基地与奖励上与重点高校比拼,必然会影响其育人质量,进而影响其存在价值。实际上,为学生成功而努力,是更适合非重点高校发展的理论认识;帮助学生取得学业成功,是更适合非重点高校发展的实践路径;帮助学生奠定事业成功的基础,是更适合非重点高校发展的作为空间;建设学生友好型校园,是更合适非重点高校发展的生存环境。可以说,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是非重点高校的使命。全心全力地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把90%以上的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合格公民与终生学习型高级人才,是他们证明自己存在价值的最好方式,也是他们服务社会的最好方式。

非重点高校的使命: 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

  关键词:非重点高校;学业成功;事业成功;家业成功;学生友好型校园;育人质量;存在价值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颁布之后,普通高等学校开始大规模扩大招生。随着近20年的持续扩招,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名副其实的大众化时代。然而,扩招并没有让学生上“好大学”变得容易,因为名牌重点大学的录取率并没有多少提高。从1954年开始确立“全国性重点大学”,到1995年启动“211工程”建设,1998年启动“985工程”建设,再到2017年公布“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被列为重点的高校始终是少数。每年的大学新生,只有不到10%的进入重点大学,超过90%的进的是非重点高校。上“好大学”依然很难,高等教育资源的供需矛盾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缓解。正是因为如此,在持续扩招多年之后,中国中学学生学业负担有增无减[1],无法从根本上破解高考成为“指挥棒”的难题[2],难以根治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顽疾[3]。长期以来,中国家长与莘莘学子不仅希望上大学,而且希望上“好大学”。[4]这给非重点高校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严峻的挑战。需要重新审视非重点高校的作用与使命,做出调整与改变。

  相关期刊推荐:《现代大学教育》1985年创刊,1978年面向国内外公开出版,本刊欢迎现代教育思想、中外高等教育史、教学方法论、比较高等教育、教育管理学、教育经济学、教育评价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美学、创新教育、德育理论和其它科学理论方面具有新观点、新材料,富有特色的高水平学术论文,以及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大学科技产业,成人与继续教育等方面高质量的研究论文报告。

  一、为学生成功而努力,是更适合非重点高校发展的理论认识

  面对高等教育资源的供需矛盾以及其给基础教育造成的巨大压力,政府一直在努力探索缓解策略。从实施“211工程”“985工程”建设到推进“双一流”建设,中国已经做出一系列尝试与改革,出台不少激励政策。[5]然而,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已经形成“差序格局”,这使得非重点高校不自觉地向重点高校“看齐”,希望建设成后者。这种思路与想法固然美好,但无助于矛盾的彻底解决,因为当非重点高校达到重点高校当前水平时,重点高校肯定已经上升到更高层面。那时,学生和家长仍然只会把目光放在少数高水平大学上,来自高校录取的巨大压力仍然不可能得到缓解。[6]无论如何建设和发展,处于“塔尖”的高校永远只可能是少数。2017年公布的“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数量,仅占当时高校总数的4.7%。这使处于“塔基”位置、占比达到95.3%的非重点高校,在背负总体教育质量不如重点高校的社会评价的同时,却在为国家吸纳超过90%的大学生。因其数量庞大,这部分大学生必然是国家建设所需高级人才的主体。可见,非重点高校都向重点高校方向建设,既无助于改善高等教育资源供需矛盾,也无助于自身持续发展。受发展历史以及现有办学条件与资源制约,这种建设思路只可能使它们与重点高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进而加剧高等教育资源供需矛盾。当前,社会上流行“考不上211和985,不如出国去读书”和“不是好大学,读了也白读”等说法,很多农村贫困家庭子女甚至放弃读一般大学[7],这些现象便是佐证。

  要改变这种现状,就不能不先改变单一的高校发展思路。从社会与学生发展需要看,也并不需要所有高校都建设成像“双一流”高校那样的以学术为重、以知识创新为主要追求的研究型大学。[8]在大众化背景下,政府应引导、支持非重点高校改变发展思路,将主要精力与资源用于探索新时代的新要求,帮助每一位学生获得将来人生成功所需的知识、能力与品质,让学生及其家长实实在在地看到并认可在非重点高校求学的价值。上大学的投入有收获,学生与家长也就不会再将目光局限在名牌与重点层次的“好大学”上,这对缓解中国高等教育供需矛盾必然大有助益。对中国非重点高校来说,也就意味着另一种发展方向与路径,有利于促进其内涵与特色发展,有助于焕发其自身活力与激情。高校之间的可比性会减弱,每一所非重点高校才有办成有良好社会口碑与充分社会信任的“好大学”的机会。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新发展思路绝不仅是“就业率”或“考研率”意义上的,因为就业率与考研率高并不意味着成才率与成才质量高。非重点高校要把每一位学生将来的成功看得比教师的成功与学校的荣誉更为重要。没有为学生成功而努力的价值观,在比不上“双一流”高校的情况下,很容易追求所谓“省内知名”或“行业领先”,以为只要学校有名气与荣誉,就能给学生提供有价值的高等教育。这仍然是一种以学校为本位的发展观,会使非重点高校把主要精力与资源用于拼命争取课题项目与经费、实验室与研究基地、科研成果与获奖荣誉,偏爱少数能给学校带来荣誉的所谓精英学生,而不会把每位学生在校期间的成长与将来的人生成功放在首要位置。如此一来,希望通过建设好每一所非重点高校,满足广大学生与家长对高等教育的高期望,就会无从实现。可见,迫切需要政府与社会各界促进非重点高校转变思想,放弃以学校为本位的发展观,走一切以学生中心的发展路径,成为促进学生成长与成功意义上的“好大学”。

  二、帮助学生取得学业成功,是更适合非重点高校发展的实践路径

  大学生将来的成功必以现在的学业成功为基础。吸纳绝大多数大学生的非重点高校应认识到一点:就基本性质与功能而言,它们属于教育机构,而不是研究机构;只要是作为教育机构存在,其首要工作就是育人,以培养学生、成就学生为根本目的。学生的成就,首先是学业的成功,对非重点高校的学生来说尤其如此,而帮助学生取得学业成功是非重点高校证明其存在价值的重要方式。

  相对于没有考上大学的同学而言,考取非重点高校的显然是胜利者;但是,相对于被名牌重点大学录取的同学,他们往往被看成是失败者。带着无可奈何的心情进入非重点高校学习,他们心中产生的不是遇上更强对手的竞争感与兴奋感,而是考试生涯结束时的解放感。他们可能因为曾经太过刻苦学习而不再想学习,没有了进取的意愿与兴趣,倒是电子游戏、娱乐八卦更让他们兴奋。他们可能因为曾经不算优秀而认定自己不是学习的料,失去学习的自信与动力,倒是吃喝玩乐、休闲交友更让他们向往。有研究指出,自我放弃的消极状态是当前中国非重点高校学生的普遍表现与典型特征。[9]不学习最直接的后果肯定是不能毕业,或虽然毕业但找工作困难。更深远的影响是不可能形成自主学习的意愿与持续学习的习惯,这样的人即便暂时找到工作,也不可能很好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因而迟早会被社会淘汰。

  可见,从学生的特点来看,从其继续学习与成长的需要来说,非重点高校首先应着力于帮助他们摆脱各种负面情绪,帮助他们重建对学习的信心、兴趣与习惯,使他们真正成长为主动学习、持续学习、勤奋学习的终生学习者。这是非重点高校能够给出的最好礼物,可以让其学生受益终生。[10]要重建学生对学习的信心、兴趣与习惯,别无他途,唯有让他们获得学业成功。应试教育之所以会消磨掉很多学生的学习热情与自信,根本原因是它以选拔和淘汰为实际目的,以区分优秀与不优秀为实际功用。优秀者只可能是少数,大多数学生都注定会被评判者看成是平庸者、甚至是失败者。这会浇灭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打掉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信心。[11]学习需要专注、坚持与身心投入,没有不断来自成果的成功感,学习者很难一直维持较高的动机水平与心理动力。可以说,成功是信心之母。有信心,兴趣自会萌发,或本有的兴趣会不断得到强化。有兴趣,学习者就会乐于不断重复或继续,习惯由此养成并逐渐巩固。所幸非重点高校不用再承担选拔功能,不必非对学生做横向比较不可,从理论上来说,有可能让所有学生取得自己认可与欣赏的学业成功。这种成功,不止于理解和掌握知识,更在于引导学生重建对待学习的积极态度、倾向与行为,使他们逐渐成长为真正热爱也善于学习的终生学习者。对非重点高校学生来说,这才是真正的学业成功。但是,专业知识学得好、专业技能发展快的,不一定是真正的终生学习者。可能有人出于追求外在功利性目的而尽力学习,取得好成绩,并按照学校评价指标表现出对学习的热爱。如果没有内在的动机,没有探索的热情,没有思考的习惯,没有有效的方法,离真正的终生学习者就还有很大差距。这也正是所学知识没有内化、没有转化为能力的根本原因。知识即便当时掌握得很牢固,不再学习也会逐渐变得模糊,或者很快会被遗忘,知识需要不断地温习,人需要终生学习。[12]非重点高校要以帮助学生成长为终生学习者为基本目标。只有终身学习意义上的学业成功,才能对学生生存与发展具有长远价值。

  本来,在高等教育之前,基础教育就应该给所有学生提供获得学业成功的第一次机会。然而,当前的中学仍然在一定程度上用应试教育取代素质教育,基本没有给学生提供这种机会。由非高校来提供第二次机会,看似有些晚,但实际不算太晚。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发育基本完成时间在25岁左右,而且经验的重复与积累可以帮助个体建立新的神经回路与心理行为习惯。[13]高校学生年龄在18岁至22岁之间,仍然处于可塑时期。如果非重点高校不尽力弥补基础教育在培养学生学习信心、兴趣与习惯等方面的不足,都像“双一流”建设高校那样去争做科研,就会让整个教育体系错过帮助学生成长为终生学习者第二次机会。非重点高校毕业生大多数都会进入劳动力市场,如果不是终生学习者,会极不利于社会的持续发展。虽然随着持续扩招,高校培养的高级人才不断积累,但是,数年之后,人们就有可能发现,跟得上知识与技飞速更新的学习型人才寥寥无几。要成为这样的人才,关键不在于掌握牢固的专业知识,而在于养成持续学习的愿望、兴趣与习惯,在于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这正是终生学习者的典型特征。如果不是终生学习者,非重点高校培养的人才就有可能落得“虽然人数众多,但却不合时代要求”的结局。这种危机已经在“如今大学生不好用”的反映中有明显体现,应当引起高度警觉。而抓住这种第二次机会,看似没有“双一流”建设高校做科研那么“高、大、上”,却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承担大部分高级人才培养任务的非重点高校,应清醒地认识到这是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证明自己具有不可取代的存在价值的最好方式。

  基础教育未能做到,“双一流”建设高校不一定会放在首位考虑,国家所需终生学习型高级人才培养任务主要由非重点高校来承担,这也有助于确立非重点高校在整个教育体系中“下接基础教育、横贯职业教育、上承研究型大学”的独特地位与作用。非重点高校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己,这并不是什么深奥哲理,也不是什么难为之事,只须坚持“成人之美”而非“成己之美”的教育理念并且付诸行动。可以说,帮助学生取得学业成功,是更适合、甚至是最适合非重点高校发展的实践路径。

  三、帮助学生奠定事业成功的基础,是更适合非重点高校发展的作为空间

  非重点高校学生大多数会在毕业之后进入劳动力市场,开始职业生涯,因此学校有必要帮助他们在上学期间为将来获得事业成功奠定坚实基础。由于他们毕业时身心发展已近成熟水平,如果有稳定的工作,那么恋爱、结婚、组建家庭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这就决定学校还有必要帮助他们为获得家业成功打下一定基础。没有事业成功,学业成功就会失去现实价值;而不能建立美满家庭,即便事业再成功,人生也有缺憾。人生成功,虽不在于飞黄腾达,但是,肯定要以学业成功作为基础,以事业成功作为支柱,以家业成功作为归宿。只有取得这些基本成功,才能收获人生幸福。

  学业成功为事业成功奠定基础。然而,要取得事业成功,除知识准备外,还需要具备自我认识与自我实现能力。之所以需要自我认识能力,是因为工作或者职业并不等于事业。事业是自我价值实现过程,[14]个体从中收获自我肯定与满意,以及由此产生的意义感与充实感。事业成功不仅仅在于取得成就,更在于个体认为自己喜欢做且也有能力做好它,这就使得事业成功感与个体自我认识紧密相关。事业成功者,本质上是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且也有能力将它做好的人。如果基础教育真正奉行素质教育,给学生充分发挥与发展机会,他们上大学时应该能更好地从兴趣、爱好、禀赋、才能出发,选择既喜欢又有能力学好的专业,从而让将来的事业发展少走弯路。但是,受应试教育影响,高校学生在入学时多数对专业知之甚少,因此,所选专业与自己兴趣、爱好、禀赋、才能关系紧密者少。这种遗憾只能靠高校尽力弥补。由于学生毕业后大部分会直接就业,非重点高校的努力极具现实意义与社会价值,那就是保证他们能够从工作中获得事业成功感与人生价值感。这就意味着,非重点高校要打破专业限制,或者允许学生根据兴趣与才能改换专业,或者建立主辅专业制度以让学生根据兴起与才能加修一个甚至两个辅修专业。随着条件的逐步成熟,非重点高校还应协作,建立学分互认与互换制度,让学生超越本校资源限制跨校选课。这样做,学生可能发现和确证自己真正的兴趣、爱好、禀赋、才能之所在,从而为将来找准事业发展方向打开眼界、奠定基础。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跨界思维与行动能力,有助于他们未来创新创业。当然,这些努力,只是为学生的事业成功做准备,并不能保证他们将来必然取得事业成功。准备过程最大的价值,在于它将学生对事业、学业的探索与对自我的探索紧密结合起来,让他们深刻地认识到追随自己内心的重要性。如此,他们才不会以利益得失为标准来简单地判断工作的价值,而能真正拥有理智、成熟、稳定的专业情怀,把喜欢的工作做成事业,从事业成功中收获真实的人生幸福。

  除帮助学生寻找未来事业发展方向之外,非重点高校还应在取得事业成功所需能力与品质等方面为学生打基础。[15]事业不同于学业,其本质是与他人一起做事。学习好,喜欢也有天赋学习,还不能保证事业成功。还须具备解决问题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及品质,特别是对他人的尊重和对自己的信心。只有内心真正尊重他人,才能打开胸怀,听取意见,与人真正合作。只有有足够自信,才能敢于决策与行动,又不轻言放弃,把握时机与创造条件,以圆满解决问题。受应试教育影响,很多学生只知道埋头读书,不过问他人与社会,因此,遇事不知如何处理。这样,非重点高校就应改变“上课—考试—实习—毕业”的传统教学模式,将有关能力与品质的培养融入一切活动,[16]让知识学习的过程从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而言,成为在教师支持下探究知识、攻克难点的过程;从与内心世界的联系而言,成为培养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同伴分享体会和感悟的过程。学生是否具备某方面禀赋与才能,只有遇到真实问题与情境时才能表现出来。只有通过真实表现,学生才能对自己是否具备某方面才华及潜力做出正确评价,进而较为客观地认识自我。同样,只有亲身经历过,学生才能对自己是否真喜欢某方面事情做出诚实判断。高校为学生学业与事业成功所做的努力,目的是促进学生自我成长。

  一般而言,大学生入学时身体发育已经基本完成。恋爱在当代大学生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其学业及将来事业和人生幸福都有着深远的影响。高校应将帮助学生获得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与家庭观提到与学业成功、事业准备同等重要的高度,为其将来获得家业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所谓家业成功,是建立让自己满意的家庭,过上让自己感觉幸福的家庭生活。这既是人的心灵归宿,也是社会的发展需要。家业与学业、事业同等重要。上大学之前,在“高考压倒一切”的情形之下,中国大多数学生基本上无法获得科学合理的性教育、恋爱教育与成家教育。[17]他们认为,只要两人相爱就应当在一起,只要两人相爱就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他们不知道恋爱、婚姻及家庭的真相与真理,因此,恋爱闹剧、惨剧、悲剧时有发生。这不仅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其当前的学业和将来的事业。高校应尽力弥补基础教育在这方面的不足,把科学的恋爱教育、婚姻教育与家庭生活教育提到和专业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来设计和实施。为学生将来获得家业成功做准备,必将对社会和谐稳定与健康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因为其毕业生在数量上构成未来高级人才的主体,非重点高校更应为学生将来家业成功做出努力,这种努力与为学生学业与事业成功所做努力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

  四、建设学生友好型校园,是更合适非重点高校发展的生存环境

  在教育中,教育对象既是接受者,也是真正主体。教育者所施加的一切影响,只有经过教育对象的理解与接受才能真正发挥作用。[18]高校为学生学业、事业、家业成功所做努力,要真正取得成效,就必须尽最大可能吸引学生为自己当前与未来发展而积极主动地投入。这不仅包括时间和体力上的投入,还包括心理与情感上的投入。[19]为此,非重点高校非常有必要建设学生友好型校园,让学生时时感受到学校对自己的高期望,而非强迫;[20]让学生处处感受到学校对自己的高支持,而非管制。[21]学生对所在大学认同,便会积极投身于大学生活中。学生友好型校园不在于物质环境的优美,而在于教师对学生的真心投入,在于管理者对学生的全心全意服务,在于学校营造的充满温暖与关爱的校园氛围、充满信任与支持的心理环境。[22]大学生不仅有比中学生更高的理智,而且有更强的自我意识。他们对人、事、物的判断不再那么容易受家长及教师等权威人物的影响。他们更愿意相信自己和同伴的所见所闻与亲身感受。教师是把学生成长当作最高追求,还是把更多时间与精力用于追求名利,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然而,遗憾的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非重点高校的教师,和重点高校的教师一样,多以追求课题、成果、奖励为重,真正愿意为学生付出的教师很少。除在上课时间外,学生难有与教师交流的机会。即便在上课时间,很多教师也习惯“满堂言”,不会给学生多少交流、互动,不会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内容及方式做出调整。教师这样做,固然有诸多外在原因,但是,内在因素也不容否认,很多大学教师都不会对所教学生做事先了解。不了解学生就不能因材施教,也无从施教。[23]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淡漠,对非重点高校学生来说具有伤害性。他们本来就因为没能进重点大学而对学习缺乏足够兴趣与信心,大学师生关系淡漠极有可能使他们对学习感到无助,进而对生活感到失望。非重点高校应该改变教师考核、评价、晋升工作方式,将其重心转移到教书育人上来,以建设学生能够感受到真切关注与真诚关怀的校园为核心,重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24]教师要努力提升文化修养、学识才华与人格魅力,打动学生被长期压抑的求知之心,激发他们在与教师的平等交流和热烈讨论中不断探索外部世界,激发他们在与教师的真诚相处和心灵对话中不断深化对内在自我的认识。如此,学生才可能逐渐成长为终生学习者,进而能积极主动地思考人生与未来,并且付诸行动;高校为学生学业、事业、家业成功所做努力,才会因为学生愿意亲近教师、乐意接受教师引导而产生实际效果。

  这也就必然要求非重点高校管理者改变盲目追赶与攀比重点高校的心态与做法,放弃科研至上的理念与路径。他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把中国大部分大学生培养为知识经济时代所需的学习型高级人才,培养成敢于为自己与家庭担当和付出的合格公民,对中国社会长治久安具有战略价值与意义。非重点高校在科研上比不过重点高校,如果在教书育人上又不及中学的话,那么就只能沦为中国教育体系中的“鸡肋”,处境尴尬,其生存与发展必然日渐艰难。非重点高校迫切需要跳出狭隘思路,从适应国家发展对新型人才需要的高度,重新审视和确立教书育人在高等教育阶段仍然具有的重要价值与显著意义。[25]这也就意味着,非重点高校要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教书育人上来,应该为学生在大学校园里自主体验、尝试新想法与新创意、探索自我与社会的复杂性提供良好物质环境以及心理宽容。[26]此外,所有管理人员,从校级管理层到部门管理层,都应树立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理念,并通过贴心服务,让师生真切地感受到学校的高期望与高支持。如此,管理工作才能成为育人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发挥其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

  学生有机会在充满人文关怀与精神引领的校园度过充实而幸福的青春岁月,就不会再有没考上重点大学的遗憾,也不会再有中学应试教育留下的阴影。他们会重拾学习自信与兴趣,重建积极自我。未来对他们来说虽然不可知,但是,学业成功以及为未来事业与家业成功所做的准备,会有助于他们面对未来,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真正获得事业与家业成功。

  非重点高校,占中国高校总数的95.3%,吸纳总数90%以上的大学生。对于他们而言,全心全力地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把90%以上的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合格公民与终生学习型高级人才,比花心思在科研项目、基地与奖励上与重点建设高校比拼要有意义得多。这是他们证明自己存在价值的最好方式,也是他们服务社会的最好方式。

全学科期刊推荐 中英文发表指导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

学术顾问回访> 详细沟通需求> 确定服务项目> 支付服务金> 完成服务内容

SCI期刊

国际英文期刊

核心期刊

国外书号出书

国内纸质出书

2023最新分区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