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服务

全过程一体化视角下“统计学金课”的建设思考

分类:经济论文 时间:2020-04-13

  摘要:《统计学》课程实践教学“全过程一体化”是培养学生统计思维的重要保障。本文以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统计学》课程改革为目的,从模式的理论探讨、教学改革设计和案例数据库构建三个方面,对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设计、在线课程、教学方式、学术兴趣小组和日常考核方式进行了全过程一体化设计,对于《统计学》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全过程一体化视角下“统计学金课”的建设思考

  关键词:统计学;金课;全过程一体化

  1前言

  本文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以培养创新型和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通过对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以统计学经典案例引入,将数据特征选择和表示、估计推断、决策分析融为一体的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实现《统计学》课程的“全过程一体化”教学,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学习统计学课程的积极性和运用统计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统计学》课程实践教学的“全过程一体化”模式的理论探讨

  (1)应用型人才培养“1234模式”理念。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学院教学团队构建了“1234模式”,“1”是一个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理念;“2”是虚实两条途径,秉承“两条腿走路”的思路,从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两条途径进行实践教学条件建设;“3”是根据能力培养规律,构建了“宽基础、强能力、高综合”三个层次;“4”是“课程实习、专业综合实习、跨专业综合实训、社会服务”四种主要实践教学课程类型。在日常教学中,通过理论探讨、座谈、示范课等多种途径树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校内虚拟实训中心建设相结合,全方位创造实践教学条件,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鼓励学生参与老师服务地方的产学研合作项目,相互提升自身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2)R语言情景下“对话式教学”模式的理论探索。R语言是一种优秀的免费统计软件,整个软件安装程序容量小且具有“开放式”和“对话式”的优势,且包含很多最新方法的实现方案,其绘图功能是任何其他统计软件都无法比拟的,同时,对于解决现实问题,教师和学生能够开发一些新的统计模型,并能便捷地在R中编程实现模型的求解。尽管R语言有许多其他统计类软件不具备的优势,但是这种“对话式教学”的可操作性有多大,本科学生能否在有限的课时里接受这种模式仍值得进行理论探索。具体探索的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如何以“对话式教学”代替传统应试学习和考试,将学生的固定思维模式进行扭转;二是如何应用R语言营造出一个相互交流的空间,如何激励学生线下探索交流而不是一味简单的模仿;三是如何培养学生的统计学思维,在课程结束后还能维持这种思维的惯性。

  (3)国内外高校《统计学》“全过程一体化”教学方法的比较研究。统计学已逐渐成为国内外众多高校经管类的专业基础课程,其“全过程一体化”是指集案例引入、统计思维、数据分析、线下操作、问题反馈、人才培养、成果应用等过程于一体的一个庞大系统,其工作量需要全体团队成员共同参与完成。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探索国内外高校《统计学》教学改革的现状,摸清目前国内外高校《统计学》课程应用型教学的模式和改革的方向;二是对国内外高校经济类专业《统计学》“全过程一体化”教学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探索在不同的条件下各种“全过程一体化”教学方法的优劣势,借鉴其优势,并对如何推广进行具体研究。

  相关期刊推荐:《中外企业家》杂志是1984年10月全国第一家创刊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企业家类经济综合期刊,是献给企业经营者、管理者、经济工作者的刊物。着力报道财富人物、财智宝典、掘金故事。刊物以企业家独特视角,与您共同关注世界经济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市场、新视野。获奖情况全国统一标准评刊中获一级刊物称号。

  3应用型本科院校《统计学》“金课”实践教学改革设计

  (1)《统计学》“金课”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案设计。《统计学》“金课”教学大纲和教案中应包括:数据与R语言、数据的描述性分析、统计推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类别数据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时间序列预测等内容。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传授一些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础知识,教学课时应分理论课时和实训课时,且应加大对实训课时的比例,与传统教案不同的是,本课程的教案中应重点体现对学生线下操作的要求,以充分发挥教学过程的监督机制。

  (2)《统计学》“金课”课程的教材与在线课程设计。基于“全过程一体化”的设计以案例解决式为主线,包括课前导学(视频、案例、课前测验等)、课中研学(学习汇报、案例讨论、课堂测验等)、课后练学(作品展示、答疑、互评等)三个环节。《统计学》教材中案例分析的操作代码和数据包应包括在内,学生能够在现有代码的基础上便捷地进行修改,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习参与积极性,也可以降低实操难度,应将统计学发展历程中较为经典的案例和具有地方特色的现实案例引入,编撰更加适合本地教学特色的教材,增加《统计学》这门课程的故事性和趣味性。同时,还可以对课程进行在线课程设计,学生对于没有掌握的知识也可在线下进行学习,可以促进学习者对现实案例的思考、培养学生的统计学思维。

  (3)《统计学》“金课”课程的“全过程一体化”教学方式设计。《统计学》课程“全过程一体化”实践教学改革可将教学方式分割为课前、课堂和课后:课前将视频、案例、作业等在平台上发放,并设置相应任务,学生完成讲授知识的预习、案例讨论材料的准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与能力;课堂上,准确把握好两个45分钟,在第一个45分钟里,用5分钟对上一节课的内容进行简单回顾,接下来用10分钟以统计学经典案例引入,剩下的30分钟时间里介绍本节课所学内容的知识要点和应用领域;在第二个45分钟里,用10分钟的时间介绍一个具体问题的案例,并抛出问题引发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再用20-30分钟的时间借助R语言进行案例分析计算,包括安装源、数据导入、推断分析等过程;课后,学生按照个人需要对现有脚本进行修改以及对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并将结果通过邮件的形式发送至后台,学术兴趣小组成员根据其提交的作业进行评分,并在课时结束前进行总体评比,实训成绩前5%的同学根据其个人意愿选入学术兴趣小组,进一步为其参与“挑战杯”、大学生研创项目、数学建模大赛等学科竞赛以及学术论文写作进行培训。

  (4)《统计学》“金课”课程的学术兴趣小组建设规划。学术兴趣小组是《统计学》产教融合能否实现的关键之处,也是本科学生中具备一定统计学常识和技能的学生精英团队。兴趣小组每学期在课后举办6-8场学术报告,小组成员由2名指导教师+10名本科生构成,不定期邀请专家对学术作品进行点评,并开设公众号进行宣传,团队成员可利用此平台积极参与“挑战杯”学术竞赛、大学生研创项目等活动。此外,小组成员在农村实地调研、教师横向课题参与等方面,也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5)《统计学》“金课”课程的日常考核方式改革。在《统计学》传统考核基础上,从平时成绩、实训成绩和期末考评三个方面进行改革:平时成绩占比改革至20%,成绩得分主要由考勤、积极参与讨论、是否听课等环节组成;实训成绩占比暂时提升至30%,效果较好可提升至50%,成绩得分主要由实训操作、案例分析、解决方法的创意、实训报告的规范性等环节组成;期末考评成绩占比暂时降为50%,在后期可能会继续降低其占比比例,成绩得分主要由传统期末考试组成。此外,还可对考核方式进行创新性改革,例如,课堂表现和实训环节得分排在前5%的学生可免考期末考试、运用统计学理论和方法参加“挑战杯”等学术竞赛获得较好成绩的同学在实训成绩上可给予一定的加分等,以此调动学生参与项目,提高对实训环节的专注力和积极性。

  4《统计学》实践教学“经典案例数据库”的构建

  “经典案例数据库”是《统计学》课程改革的重要保障,正如前文所述,该数据库的建设有三大难点。一是如何把统计学发展历程中的经典案例引进来?本文计划引入经典案例后所对应的相关知识点和延伸知识点应进行可视化处理,以视频或动画的方式进行播放,以增强学生对此问题的关注度。二是如何为经典案例配备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反馈?本文计划在难度较大的知识点进行讲解时,可多引用“泰坦尼克号存活率”等贴近学生生活且能激发其学习兴趣的数据案例。三是如何让学生便捷使用案例?本文计划在案例数据库中对应位置放入脚本程序供学生操作使用,且对于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要给予提示或向老师反馈的渠道空间。

  5结束语

  总而言之,《统计学》课程实践教学的“全过程一体化”模式提出了以打造“金课”为目标的《统计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将实践教学作为地方普通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实践性质的课程占比优化升级、建立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网络案例数据库、成立产教融合性质的学科兴趣小组、积极引导学生参加“挑战杯”等学术作品竞赛等一系列措施,这对以培养学生统计思维为导向的《统计学》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

获取发表周期短、审稿速度快、容易录用的期刊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

学术顾问回访> 详细沟通需求> 确定服务项目> 支付服务金> 完成服务内容

SCI期刊

国际英文期刊

核心期刊

国外书号出书

国内纸质出书

2023最新分区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