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服务

浅析农村公路生态景观设计原则

分类:管理论文 时间:2020-04-06

  摘要:农村公路景观的建设规划、设计不仅要满足一定的技术指标,而且由于它的规划、设计对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必须遵循r定的设计原则和采取相应的保护方法。本文主要从农村公路生态景观个性的形成、表现及创造出发,介绍了农村公路生态景观设计元素,重点研究了农村公路生态景观设计原则。

浅析农村公路生态景观设计原则

  关键词:农村公路;生态景观设计;原则

  1节约用地的原则

  为了保护宝贵的土地资源,公路建设规划应本着合理布局,节约用地的原则,要采取相应的经济节约用地措施,尽可能地做到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1.1合理布设路网,建设标准因地制宜

  在农村公路规划中必须要有适当的超前意识和城市化改造思想,合理布设路网,利用好原农村公路,首先做好扩建改造工作,同时做好新设计道路的发展用地,避免重复布设造成的土地浪费。

  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的地区汽车拥有量和混合交通运输工具就多,农村城市化进程较快,而那些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汽车拥有量、混合交通干扰程度远低于经济发达地区,据此如果僵化地执行现行公路建设标准往往不能很好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性对公路使用功能多层次的要求。

  人类活动与自然地理形态构成了影响公路建设的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其中人口密度与人均土地是确定公路技术指标的两项重要基础指标。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尤其是耕地。应建立根据公路自然区划,对公路建设的社会环境以人口密度与人均土地为等值线进行公路建设环境区划,提高农村公路建设标准的适应性,促进公路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

  相关期刊推荐:《民营科技》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中国科协科普部、主管主办的自然科学类期刊。主要刊载:农业科技、财经资讯、高教论述、教学研讨、职业教育、信息技术、机械制造、电子科技、建工论坛、企业管理、政务论坛、环保科技、能源科技、金融天地、交通与路建、图书档案管理、财税管理等。

  1.2因地制宜利用各种废渣或山区矿渣作为筑路材料,减少公路取土占地,做好取土坑的恢复利用总体上讲我国各地区土地资源紧缺,尤其是平原和山区,在平原地区,利用粉煤灰等工业废渣作为筑路材料,既减少了公路取土占地,又减少了工业废渣占用。而在山区,尤其是矿源丰富的地区,将废矿渣进行综合利用,作为路基填空材料,既解决了废物污染问题使之综合利用,又减少了取土占地。

  取方用土是公路建设的必然,为减少占地,应采取集中取土,但为了复耕考虑,在平原区一般取土不易超过3米,尽可能抽用下层土,表层作为复耕土,应充分利用沿线的荒山、高地,力求减少占用农田。虽然这样做可能会使工程运输费用增加,但却少占用大量农田,工程结束后对取土的荒山高地平整后有利于开垦造田。

  1.3严禁施工中从农民手中零星购土,要及时恢复临时用地

  有些地方的少数农民从经济利益出发,向施工单位售农田土,不但严重破坏庄稼,毁坏耕地,毁坏沿线沟、渠、路、对农业生产和当地群众生活造成一定影响;而且零星购土的土质差天然水分含量大,造成路基难压实,给工程质量带来隐患。因此应严格禁止施工单位从农民手中零星取土。

  施工期临时用地应尽量选择在村落、镇、所等附近,施工营地尽量租用已有的房屋和场地。凡因施工破坏而裸露的土地均应在工程结束后立即整治,恢复植被和造田还耕。

  2原有生态系统连续性的原则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范围内,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一个有一定大小,执行着一定功能,并能自我维持的功能整体,其中的各成分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而相互沟通、相互依顾、相互影响和制约,任何一种成分或过程的破坏和变化,都影响系统的稳定性。

  对农村公路建设而言,应尽可能保证原有生态系统的连续.1生。特别是涉及到一些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野生动物保护区、水资源保护区等地时必须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例如公路中心线应距自然保护区边缘100m以上;当公路经过自然保护区时,严禁砍伐不影响行车视线的林木;公路入侵湿地时应将路线布设于湿地边缘或采用架桥方案,施工废料应弃于湿地之外;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出现路段应设置禁鸣标志,并设置兽道;路面径流水不得直接排入饮用水体和养殖水体,施工结束后必须清理河道中的废弃物等。

  3路域生态系统稳定性原则

  路域生态系统是典型的人工生态系统,该系统的稳定主要受人为因素的影响,保证其系统的稳定,首先应使其与周边系统融合。农—.180—村公路深入到乡镇不同地区、不同环境,所以要尽可能选用乡土树草种植,乡土树草适应性能力强存活率高,适宜系统内绿化;要淡化界域,选育优良的植物主体绿化掩蔽。

  为了展现周边的田间风光,尽可能地维护物种多样性,这样可以很好地保证系统的稳定性,还可以抵御各种自然灾害,减少病虫灾害。因此路域内绿化物种应适当多样化,避免单一性。野生的草种不可替除,另外还应加强居民对路域内动物群体的保护意识。

  4保护自然植被的原则

  生态系统中自然植被,不仅是能量的第一固定者,而且可以凋节系统内的环境要素。因此必须加以保护使之不受侵害,以求生态系统稳定发展。目前我国占用林地采取经济补偿方式,实际效果不甚理想,为此我们可以效仿德国的林地补偿措施,即公路建设占用林地必须在沿线合适的地方补偿同等数量的林地,由经济补偿转变为面积补偿,这对生态环境公路景观均有益;要加强施工管理,提倡文明施工,尽量减少占地以外的植被破坏。尤其是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意义更加明显。应在施工招标期对施工单位的环境保护素质列为主要条件;另外还要禁止在林区采石、采矿、取土。

  5生态环境恢复的原则

  公路建成后,需将已被恶化的生态系统恢复到自然平衡状态。而由于建设行为引起的环境变化使完全恢复不切实际,所以就需要建立新的群落,达到新的生态平衡。为了弥补自然交替的漫长过程,需要人们定向的设计,特别是绿化设计以尽快达到顶级群落。

  5.1绿化功能

  在农村公路建设中,绿化仍是环境与景观对策的最重要部分,它不仅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吸收噪声,改善行车条件等,而且可以稳固路基,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尽管农村公路设计等级低,但其绿化功能不容忽视。

  农村公路的绿化指标当今并未有明确的体系,参照高等级公路的指标表达以绿化率、保存率、覆盖率各项表示,绿化率是指达到保存率和覆盖率指标的里程占总里程的百分比;保存率指经过一定年限,保持正常生长的植物与原种植数量的百分比;覆盖率是指绿化区植被的垂直透影面积占地域面积的百分比,由于各地区气候条件等不同,在一般绿化区指标要求在绿化率达到95%的情况下,保存率应达到90%,覆盖率应达到70%以上方为合格;在难绿化区,绿化率6O%的情况下,保存率至少应达到80%,覆盖率不应小于50%。

  5.2防治水土流失

  道路建设必然造成一定量的水土流失,而且目前由此引发了生态环境恶化的恶劣影响,要建设符合保持生态系统稳定的农村公路,一定要实施水土保持措施的评估,提出切实可行的水土保持方案。

  选线时要尽量避开具有潜在流失源的不良地质路段,像易滑坡山体,流沙地段等;尽量求得取土石方工程的平衡,减少弃方;il程中要有足够的排水设施,保证排水畅通快捷、采用种草、修分水沟、溢洪道设计等消除径流;一定要采取植草、砌石等工程与生物护坡方式;尽可能增加草皮,防护路堑,体现自然美,一定要采用集中取弃土方式,取土后应及时平整恢复地表植被,弃土场也要做好护坡和排水防护设计;公路征地范围内的空地应使绿化率达标。

全学科期刊推荐 中英文发表指导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

学术顾问回访> 详细沟通需求> 确定服务项目> 支付服务金> 完成服务内容

SCI期刊

国际英文期刊

核心期刊

国外书号出书

国内纸质出书

2023最新分区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