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国内外学术不端行为屡有发生,科研诚信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近年来发生的科学不端案例出发,指出学术研究和科学交流系统存在的信任危机,主要包括出版前作者研究中的诚信危机、出版中同行评议的权威危机以及出版后科学成果评价和学术复证危机。进而结合已有的区块链应用实践案例,分析区块链技术在学术出版信任建设的具体应用和实施策略,从开放研究过程、开展数据自治、优化同行评审等方面提出区块链技术建设学术出版信任的若干策略。
[关键词】区块链技术学术出版信任
l背景
学术出版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和学术交流的核心手段。学术出版物能反映特定领域最前沿的理论观点、实验发现和实践创新,因而学术出版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表征。同时,学术出版的“把关”功能对根治学术腐败、整饬学术规范、促进学术创新具有重大作用,是维护科学研究权威性和科研成果公信力的重要保障。
然而,近年来,国内外学术不端行为屡有发生,科研诚信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例如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马克·豪译(MarcHauser)的“猴子事件”_1】‘‘韩春雨事件”背后科学论文的复证问题引发学界热议。施普林格·自然集团的大规模撤稿事件、著名的“Beall掠夺性出版商名单”L2J反映现行同行评议制度备受质疑。此外,学术出版中的“灰色地带”,如篡改数据、修改图表、作者排序争议等诸多问题,与论文剽窃、抄袭等“显性”学术不端相比,更难以查实,但大量存在,极大地影响学术出版的可信度,进而危及科学传播的效率和权威性。
起步于金融领域,发展日益完菩的“区块链技术”受到出版学界和业界的关注。其去中心性、不可纂改性和开放性等特性能较好地解决学术出版面临的上述问题,为学术出版信任建设提供理论视角与技术支持。本文基于区块链理念及相关技术,从学术研究过程和科学交流系统人手,指出当前学术出版存在的信任危机,并从已有的实践案例中分析区块链技术对学术出版信任建设的具体应用和实施策略。
2当前学术出版面临的信任危机
学术不端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学术成果发表的严谨性和公信力,学术出版面临信任危机。
2.1出版前一作者研究中的诚信危机
学术不端行为是指研究和学术领域内的各种编造、作假、剽窃和其他违背科学共同体公认道德的行为;滥用和骗取科研资源等科研活动过程中违背社会道德的行为】。其认定标准包括在研究领域中有意作出虚假陈述;损害他人著作权;违反职业道德利用他人研究成果:研究成果发表或出版中的不端行为;干扰或妨碍他人的研究活动;在科研活动中违背社会道德。当代科研环境和科学机制强调效用化、产业化、极限化,使得许多作者在研究中极具功利性,加之丰厚的物质利益诱惑、激烈竞争下的强大压力以及科研活动中多角色的转化J,导致不少作者铤而走险。2005年,韩国首尔大学教授黄禹锡捏造并纂改实验数据、侵吞政府研究经费,锒铛入狱;2014年小保方晴子“数据造假事件”在国际学术界引起轩然大波,最终导致两篇发表于《自然》杂志的文章撤稿、两项学术不端判决和小保方晴子辞职;国内外媒体接二连三爆出的学术界造假、抄袭、剽窃事件和作者署名纠纷等丑闻产生了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科学研究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受到社会广泛质疑,学术界普遍面临社会信任危机。
2.2出版中一同行评议的权威危机
同行评议是在科研成果公开发表前,由本领域专家学者对其学术水平、论文质量等进行科学评价,具有公平、公正、权威、专业的特征,是学术出版内容质量控制的主要手段和论文编辑加工的先导环节。先行同行评议主要有单盲、双盲和开放评审三种方式。单盲即审稿人或作者一方知道对方信息;双盲为评议人和作者互不知对方的信息,相较于单盲,双盲看似具有更强的保密性和公平性,减少单盲评审中可能出现的偏倚J;开放评议指评审人和作者互知彼此,公开评审,甚至评审人意见会随稿件一并出版。三种同行评议方式各具优点也各有不足,但每种方式均存在诸多争议。一是审稿人能力、资质与被审论文内容、水平不相匹配,导致误判。由于当前对审稿专家资质尚未建立统一的评判标准l6],审稿人水准参差不齐,编辑部在选择评审专家时无法准确估计审稿人能力,可能导致审稿人对稿件误审误判,危及评审的权威性。二是学科的发展演化导致“大科学、小学科”现象突出,研究领域极度细分和研究内容高度融合并存使得同行评议专家存在“大同行”和“小同行”之区别。“大同行”专家评审细分学科和交叉学科领域研究成果时专业性受到质疑,而“小同行”专家则专业匹配困难,找到能客观公正评价论文的专家十分困难。三是评审论文难度大、费时费力,对评审专家而言是一项额外的甚至是“免费”的工作,由于缺乏有效的认可和激励,往往成为专家的“义务劳动”。专家积极性较低,审稿速度慢、评审结果随意甚至委托研究生代为审稿,导致专家意见缺乏针对性和建设性,对稿件修改作用低微。最后,由于评审过程缺乏有效监督机制,同行评议容易沦为学术范式共同体内部成员互相吹捧、挤兑和排斥外部成员的途径J。
随着开放存取运动的发展,“掠夺式开放存取期刊”开始出现。这类期刊出版社唯利是图,注重稿件数量,忽视质量,向作者收取高额投稿费用,而收录稿件却不经过同行评议。其中不乏领域内具有较高学术声誉的期刊,如2015年在公共健康领域影响因子排名第一的《柳叶刀全球健康》(LancetGlobalHealth)。根据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副教授杰弗里·比尔(JeffreyBeal1)的统计,截至2016年底,全球“掠夺式开放存取期刊”数量已达923种】。除了出版商外,也不乏作者伪造同行评议的事件。2017年4月爆发的《肿瘤生物学》(TumorBiology)集中撤稿事件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被退稿的l07篇文章中,101篇存在提供虚假同行评议专家或虚假同行评议意见的问题,其中95篇由第三方机构提供虚假同行评议专家或虚假同行评议意见,6篇由作者自行提供虚假同行评议专家或虚假同行评议意见J,同行评议制度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2-3出版后~学术评价和成果复证的公信力危机
学术评价是依据严格的学术标准,对学术研究活动或研究成果,进行专业审视、验证和识别,其目的是探求和坚持真理Il。现行学术评价体系是以学术期刊评价为核心,通过对学术期刊的评价间接评价学术论文和学术成果,即“以刊评文”,甚至“以刊评人”,由此也催生出众多专业评价机构以及期刊排行榜。这类专业评价机构和期刊排行榜以文献计量为基础,采用单一或复合指数对期刊进行评价,产生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其中影响力较大的包括《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社会科学引文检索(CSSCI)》《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等。如此“计划性评价”_1u导致评价机构之间群雄并起,竞争加剧,不同的评价机构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产生评价结果差异,可能扰乱期刊间正常的竞争秩序,降低学术评价公信力。还有学者指出,所谓“核心期刊”、SCI、EI等仅是从文献收集、读者利用和期刊馆藏的角度对学术期刊进行的遴选,并不能作为对学术内容质量的评价标准[121。国内高校或相关机构以相关的期刊目录为科研评价标准,可能导致研究者在科研活动中急功近利,为“评价”而“学术”和“发表”,背离了期刊学术评价的初衷。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替代计量为期刊学术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替代计量是基于社交网络,对学术研究进行分析和传播的新型计量学创造和研究[131。当前已出现Altmetric.tom、PLOSALMs、ImpactStroy等多种替代计量工具,主要计量指标包括评价量、下载量、在线关注量、阅读量等。替代计量不仅加强了读者和作者之间的联系,也为数字化期刊的影响力计量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性指标。但与传统的引文计量相似,引用动机问题仍然存在,虚拟自由的互联网环境也为伪造虚高的计量指标数据提供了便利平台。此外,替代计量只是对相关指标进行数字统计和评分。因而并不能直观地反映出文章质量。
除学术评价外,复证是检验学术出版内容真实性和科学性的有效手段,也是学术出版的核心价值与主要功能。复证是指作者以外的读者、出版机构或第三方使用学术论文或著作中的研究数据、研究方法对实验进行重复操作,检验实验结果与研究成果是否相符,以此判断学术成果的真实性、可信性和可靠性。对于自然科学而言,复证是检验科学性的唯一手段。“韩春雨事件”正是源于实验结果无法复证,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无法匹配,国内外热议不绝,由此引发的学术出版可信度问题耐人思考。由于无法复证,韩春雨已经于2016年8月自行撤稿。然而,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内容是人的内心活动、精神世界和人类行为,研究过程的主观性、研究对象主观性和研究结果呈现的思辨性,使研究过程难以复制,研究结论无从复证。
综上,学术出版过程中的信任问题日益严峻,学术出版信任建设迫在眉睫,这不仅需要作者自身的道德约束,也需要通过相关技术和措施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
推荐阅读:书怎么出版
3区块链技术及其在学术内容生产中的应用
“区块链”(BlockChain)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中本聪《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_JJ~文中。2016年,我国工信部发布《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其中将区块链定义为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多种计算机技术的集成应用[15]o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和基础构架,区块链技术不仅可以作为比特币应用的共识达成机制,而且可以承载交易等多种与价值相关的信息。
区块链的最大特征就是“去中心性”,类似于分布式记账法,每个参与交易者均可以记录交易信息,因此无法篡改。所以,从广义角度看,区块链是一种创造信任的机制【l,信任协议内置于比特币协议之中,使得陌生人不通过第三方,便可在互联网上进行交易。区别于传统的互联网图片、文字、音像等信息传递,区块链技术传递的是货币、契约和专利等资产与价值【1,这也为价值互联网的实现奠定了技术基础D8]o从存储方式而言,区块链技术采用分布式存储,所有区块对数据进行备份,由此,即便某~区块的数据受到攻击或损坏,也不影响其他区块数据的完整性和整个区块链系统的运行,这从根本上解决了信任问题。区块链中的数据不可更改和撤销,且高度透明。区块链技术由计算机技术、共识机制和网络协议三个部分组成,任何人都可以参与比特币挖掘和区块链的创建当中,数据一旦确认和储存,便不可更改和撤销。且所有存放于区块链的数据都是参与者可见的,高度的透明性进一步增强了数据的可信性和可靠性,降低了欺诈、虚假数据的可能性。
区块链技术自提出起就受到广泛的关注和追捧。2015年,区块链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干支付、金融交易、物联网各领域。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00个区块链解决方案被探索和提出,除经济和金融应用外,区块链技术也被引入医疗病例分析、在线音乐、房地产、无人机等诸多领域,被誉为“最有潜力触发第五轮颠覆性革命浪潮的核心技术”L2…。
3.1记录研究步骤、提供复证基础
学术成果数字化为学者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但由于实验数据和环境的偏差,有些学术成果无法被重新验证和获取,导致学术成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遭到质疑。区块链技术的保密性、分布性以及数据不可纂改性为解决学术成果的复证问题提供了新思路。研究者、科研管理部门、研究资助者、出版商等可操控计算机,保密机密数据,将每一次实验步骤记录在区块链上,并向学者开放实验步骤和每一阶段的实验结果,且每次的记录内容不可纂改。该技术保证了实验过程的公开和透明,也完整地展示了整个实验,即便某一区块数据出现差错,也能根据其他区块的数据进行自我修正。这不仅有效解决了实验结果的复证问题,而且能够保证实验的完整性和正确性,提升学术研究的可信性和可靠性。
3.2开放研究过程、方便后续研究
区块链技术会将每一条记载的数据和研究打上“记号(token)”,“记号”详细记录研究人员、实验活动以及研究结果,并被存放于每个区块,任何人都可以了解相关信息,促进研究信息的交流。而从知识创造和分享的角度来看,这是将所创造的知识的价值沉淀转移到上游,“记号”可令知识的创造者从网络传播中提高声誉、发现合作机会,也激励更多的人提出创新的思路和知识,为后续研究集思广益,促进研究的多样化和融合发展。此外,这些“记号”是基金分配、影响力评价等的一种信用凭证,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价值基础。
3.3订立“智能合约”,开展“数据自治”
区块链中的数据依靠智能合约实现。智能合约(SmartContracts)是1995年由密码学家尼克·萨博(NickSzabo)提出的概念,指“一套以数字形式定义的承诺,包括合约参与方可以在上面执行这些承诺的协议”L2。其运作原理类似于计算机程序中的“I~Then”语句,表示数据若满足某一条件,则假设成立。因而为实现数字自治提供了技术支持。区块链系统中包含智能合约,即当数据被输入区块链之中,系统可以自动显示在某一情境下,数据所应用的假设是否能够成立(如图1),以此有效实现数据自治。通过智能合约实现的数字自治简化了试验过程,并能够在保证正确度和精确度的基础上,有效提高科研和实验效率。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