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服务

格式塔心理学视角下的文人园林审美解读 ——以网师园为例

分类:园林工程师 时间:2020-03-03

  摘 要 文人园林的审美是古典园林研究的重要问题。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我们强调对文人园林的诗性感悟和外形模仿,缺乏对园林审美本质的追问。本文运用格式塔心理学整体论和同型论的观点,从园林主题、造园手法和园林题咏方面分析文人园林网师园的审美特点,认为园的主题的确立与消隐是审美心物场逐渐转变的外在表现;造园手法是知觉组织原则的综合应用;园林题咏唤起了“心”与“物”的同型,营造了丰富的景观意象,促使着审美经验的完形。研究认为,格式塔心理学原理有助于理解文人园林意境的生成,但在分析个人和群体的审美知觉差异方面较为不足。

格式塔心理学视角下的文人园林审美解读 ——以网师园为例

  关键词 文人园林;审美;格式塔心理学;整体论;同型论

  1  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及其启示

  1.1 基本观点概述

  格式塔心理学是西方早期心理学派之一,是 一种反 对 元 素束 捆 强调 整 体 组织的理 论 体系,由德国心理 学 家 惠特 海默(Wertheimer)、苛勒(Köhler)和考夫卡(Koffka)于1912年共同创立。惠特海默主持了似动现象实验,指出人们总是把事物知觉为统一的整体。考夫卡在《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中对“同型论”和“心物场” 进行了解读,认为知觉的过程与大脑皮层的过程是同型的。场论可以被视为同型论的推论,即生理、心理现象和物理现象相对应,同样具有完整的动力结构。苛勒的弟子鲁道夫·阿恩海姆将格式塔基本理论引入审美心理研究领域,认为对艺术作品的欣赏是以主体的知觉行为为基础的。

  格式塔心理学的知觉论提出了图形— 背景、相似、连续等知觉原则,认为脑内的力场会对片段的感觉材料进行加工,产生的认知经验是完整的,即所谓的“完形趋向”。尽管格式塔心理学不仅仅是关于知觉的学说,但它起源于对知觉的研究,一些重要的格式塔原理大多是根据知觉研究所得到的材料推导出来的。

  1.2 启 示

  受先验论和现象学的影响,格式塔心理学家倾向于研究整体,认为整体的性质决定部分的性质,部分的性质有赖于它与整体中其他部分的关系,以及它在整体中的位置和作用。古典园林中的人工山水之所以令人产生“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①的观感,是因为它概括了自然山水“峭拔回环” 的整体特点,从而得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根据格式塔同型论原理,脑内的力场会对进入其中的感觉材料进行加工,场在自我的影响下不断发生变化,使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知与其本身产生一定差异。中国古代的文人画家在进行创作时,习惯从整体上把握景物的“三远”,综合景外鸟瞰和景内走动多重视角,收千里之景于一幅[1]。这种俯仰结合的观察方式使得文人园林多以象征手法处理愈来愈小的场所,一卷代山,一勺代水,与建筑、花木穿插组合成意味无穷的空间[2]。加之文人常常将人生感悟、世事哲理寄托于造园、赏园、咏园的活动中,园林的审美不再是对风景的直观反映,而是富有自省意义和非真实的再现[3],外部世界与心理场出现了同型对应。因此,从整体论、同型论的角度出发解读文人园林,可以把握园林审美的内在规律,更直观地理解 “写意重于写实”②的审美追求。

  2  格式塔视角下的网师园审美解读

  网师园位于苏州市阔街头巷,为宋朝吏部侍郎史正志万卷堂故址,堂前原有一座花园,名为“渔隐”。史氏既殁,其园数易主人,其中以清朝时期宋宗元、瞿远村和李泓裔的影响最为深远:乾隆年间,宋宗元始建网师园,又称网师小筑。宋氏网师园仅传一代,旋即颓圮。数年后瞿兆骙“偶过其地,悲其鞠为茂草也”,遂购此园,“增建亭宇,易旧为新”③。瞿兆骙时期的网师园宾客众多,颇负盛名,留下了许多诗文记载。光绪年间,经李氏父子两次填池造楼,网师园的布局已经基本与今相同。网师园布局严 谨,主次分明,建筑虽多而不见壅塞,山池虽小却不觉局促,是古典文人园林中的佳构。

  2.1 园的主题:审美心物场的表现

  考夫卡将主体知觉到的观念定义为心理场,被知觉的现实称为物理场。审美活动发生于两者结合的心物场,包含环境与自我两个部分。文人园林创作自由,性随主者,其审美“心物场”介于外部环境和内心世界之间,是园林环境、社会环境与个人境遇的交集。

  清代网师园的第一任园主宋宗元,字鲁儒,号悫庭,世 居 长洲,历官至光禄少卿。《仲舅光禄公葬记》载,宋公“性开荡脱略,好声色而疏于财,乐赴人之急……官州县族中子弟援而进者,不可敝数也。”宋宗元的洒脱性格是其“中岁抽簪”的原因之一,也使他醉心于田园之乐,乐于向众人分享自己的园林。

  “曩卅年前,宋光禄悫庭购其地,治别业为归老之计。”(钱大昕《网师园记》)

  “以太夫人年老陈情,飘然归里。”(沈德潜《网师园图记》)

  “ 其 以 养 亲 归 也 ,有 隐 居 自 悔 之志。”(彭启丰《网师园说》)

  为了奉养母亲和隐居避世,年未五十的宋宗元归而造园。在宦海中浮沉多年的宋鲁儒正如考夫卡故事中的骑马人,一边是现实中的太平之世——“政和民洽,大吏重之”④,另一边则是精神上的久 居樊笼——“一执仕版,欲遂其山林之乐而不易得也”④。骑马人自以为走过了一片大雪覆盖的平原,度过了潜藏的危机;以宋鲁儒为代表的文人士大夫们则在庭园中构建了一个超然物外的隐逸世界,“循陔采兰,凌波捕鲤……竦梧蔽炎,丛桂招隐”④,在自然山水中寻求暂时的慰藉。

  “因以网师自号,并颜其园,盖托于渔隐之义,亦取巷名音相似也。”(钱大昕《网师园记》)

  “无累于中,不求乎外……园名网师,比于张志和、陆天随,放浪江湖,盖其自谦云尔。”(沈德潜《网师园图记》)

  “吾戚好瞿君远村,得宋悫庭观察网师园遗址,葺而新之,仍其故名,示不忘旧之意。”(褚廷璋《网师园记》)

  “网师园”的名称隐晦地反映了园主对统治者高压政策的抗争。网师,指的是结网的人,即渔父。中国传统文学上有两位渔父的形象:一是《楚辞》中鼓枻而歌的渔人,以截然不同的态度对待沧浪之水的清浊;二是误入桃花源,留恋不舍的武陵渔人[4]。两者都有反对封建专制的内在含义。宋宗元在园名中寄托渔隐的思想,沈德潜亦在《图记》中将网师园与沧浪亭并举,暗示两者志趣相投。不论是宋鲁儒与苏子美思想上的共鸣,还是瞿远村保留网师旧名的做法,都表明“渔隐”主题得到了文人群体的认可和推崇。

  第二任园主瞿兆骙,号远村,同为长洲人。瞿远村自己动手改园,园中八景,“皆远村目营手画而名之”③。瞿 远村虽无功名,但满腹诗书,其经营园林的方式,与典型的中国文人并无二致。

  “远村于斯园,增置亭台竹木之胜,已半易网师旧规。”(褚廷璋《网师园记》) “吴郡瞿君远村,得宋悫庭网师园,大半倾圮,因树石池水之胜,重构堂亭轩馆,审势协宜,大小咸备,仍余清旷之境,足畅怀舒眺。统徇旧名,不矜已力其寄情也,远其用心也。”(冯浩《网师园序》)

  “有堂曰梅花铁石山房;曰小山丛桂轩;有阁曰濯缨水阁;有燕居之室曰蹈和馆;有亭于水者曰月到风来;有亭于崖者曰云岗;有斜轩曰竹外一枝;有斋曰集虚,皆远村目营手画而名之者也。”(钱大昕《网师园记》)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在不同的条件下,我们之所以对事物产生相同的心理经验,是因为事 物之 间的关 系仍 然保 持 一致[5]。瞿远村“半易网师旧规”“重构堂亭轩馆”,只是在园子本身的基础上,修缮并增添了部分建筑,对整体格局并没有大的改变[6],且瞿氏网师园八景中有三处沿袭宋氏旧名(梅花铁石山房、小山丛桂轩、濯缨水阁),其尊重历史、尚友古人之心得到了世人的好评[7]。

  沈德潜在《网师园图记》中说园中“有池、有艇”,洪亮吉《网师园》诗亦称:“他日买鱼双艇子,定应先诣网师园(图1)。” 说明宋、瞿时期的网师园都有水门,宾客可乘游艇出入。园内空间疏朗,水体面积大,所以才有“踔尔幽赏,烟波浩然”⑤“沧波渺然,一望无际”③的现实景象,对应着 “渔隐”的审美主题。

  随着外部环境和欣赏主体的变化,审美心物场也呈现出不同的内容。同治年间,祖籍四川的李泓裔购得网师园,改园名为苏邻。为了满足居住需求,封闭水门并在园东南部增建了高大的宅院。李鸿裔的改建基本形成了网师园今天的格局,水面的缩小和建筑的增多使网师园的空间变得内向而封闭[8]。这一时期,清王朝风雨飘摇,社会动荡不安,园主客居异乡,亲朋甚少。于是 “闭门谢客,徜徉其间”⑥,网师园的诗酒宴游自此冷落。宅园之于李氏父子,居住功能大于审美意义。随着“物理场”——现实环境的寥落,“心理场”——网师园承载的 “渔隐”主题也逐渐消隐。

  2.2 造园手法:知觉组织原则的运用

  知觉组织原则包括图形—背景原则、接近性原则、相似性原则以及闭合性原则等,知觉过程具有主动性。通过知觉体验的方式可理解到场所精神与文人园林围绕审美主体进行意境构建的创作逻辑有内在的对应关系。因此,文人园林的造园手法可视为对知觉组织原则的实际运用。

  文人园林的构景美学包括“错综”“虚邻”和“幽曲”[9]等,可以看作是从不同角度调整园林中的图底关系:“错综”指的是对整散、分合、断续、亏蔽等对比关系的处理;邻虚指的是“透气留白”,即留足余地(背景),令景物(图案)充分显露;幽曲,是指通过景物的重迭来模糊图底关系,加强园境深度,延长游览时间。

  在图底关系明确的情况下,背景与图形达成了一种动态平衡,显现出整体的张力。“奇亭巧榭,构分 红紫之 丛;层阁重楼,迥出云霄之上”⑦说的是建筑高低参差、花木色彩交辉。如图2所示,建筑前后的灌木丛与天空是“奇亭巧榭”和“层阁重楼”的背景,凸显出建筑物的精巧;建筑组合本身也具有图底关系,射鸭廊半亭与撷秀楼的高低错落形成了丰富的景物层次。

  表面看来,作为背景的“底”似乎并不重要,但实际上创作者并不能抛却这些背景直接呈现图形,因为放弃了背景也就削弱了图形。园林营造往往“计白当黑”,运用虚实相生的原则组织空间。《园冶·立基》有云,“筑垣须广,空地多存”⑧,《园冶·门窗》亦称“处处邻虚,方方侧景”⑨,认为在墙垣内外、景物之间多留余地是造景构境的前提,表达了对“底”的重视。彩霞池南北两岸各布置了两处建筑群组,南岸濯缨水阁面水,则北岸看松读画轩后退(图3);北岸竹外一枝轩面水,则南岸小山丛桂轩后退,形成了一进一退、一实一虚的格局。倘若所有建筑都依水而建,没有间隔退让,沿岸空间将会显得局促单调,缺乏变化。

  阿恩海姆认为,通过重迭创造空间早已是中国山水画的特有手法:山、水、云、树通过重迭组成序列,建立起在纵深中的相对位置[10]。“重迭”的另一层含义,就是对“曲径通幽”的推崇。在网师园中,“园林造景、亭台楼阁、山水泉石的种种布置,都讲究一个曲字”。一方面,这是文人园林吸收画理,营造画意的成果;另一方面,受现实条件所迫,私家园林大都占地较小, “不能不在螺蛳壳里做文章”[9]。缺乏变化的园林建筑单体借助长廊、曲桥彼此连接,以达到无穷的境界。例如“蹑山腰,落水面,任高低曲折,自然断续”⑩的爬山廊,是佳园中不可缺少的景观;静止于水面上的曲桥可以增加水景层次、提供多种角度的观赏点;走廊前的方形门洞构成了重重框景(图4)。楼阁亭台掩映于杂树繁花间,曲水藏匿于石桥之后,隐隐约约,似连非连,增加了园境的深度。

  知觉具有控制多个刺激并使它们形成 有机 整 体的 倾向,这种 控制规律被称为群化原则[11]。易于被 感 知为整 体的元素通常具 有邻近性、相似性、封闭性和连续性等特点。文人园林中的造园要素与室内装饰元素通过形态、功能、位置等方面的 相似性、连 续性 和 邻近 性 等 特点联 系在一起,将丰富的文化内涵寓于空间艺术之中,构成了关于园的“良好格式塔”[12]。例 如 殿 春 簃于厅 堂 正中开 窗,将 园 林风光透入室内。花窗左右悬挂对联,上下镶边,恰似一幅中堂山水画(图5)。这是文人园林中特有的“尺幅窗、无心画”,模糊了室内空间与园林空间的分界,风景的相互渗透 使 室内外空间连成了不 可分割的整体[13]。

  2.3 园林题咏:经验的完形

  格式塔的完形倾向是整体组织自我完成的一种动态属性,具有两种意义:其一,在格式塔组织未完成的时候,已经包含了一种完形的倾向;其二,已经完成的格式塔组织,也就成为简单而具有意义的整体[14]。中国传统文人园林中的审美主要由 “真实景象”和“题咏”两类类外界刺激所引发,其中题咏主要包括匾额、楹联、题刻和碑刻等形式[15]。文人园林经由题咏,沟通了审美客体和审美主体,将真实景象转换成语言意象,从语言意象升华为朦胧意境[16],起到了闭合完形倾向的审美功能。网师园殿春簃小院入口上方的“潭西渔隐”匾额,原是网师园在史正志时期的原名,用于此处不仅点明了小院所在的方位,也暗喻庭院环境清幽,呼应了全园的隐逸主题[17]。殿春簃原址为芍药花圃,取邵雍“多谢化工怜寂寞,尚留芍药殿春风”为其命名,令人联想到从前暮春时节花开遍地的景色,今昔对比,时空交错,创造出一种“再度体验”[16]的情境。

  园林题咏所描写的“景”,是经过脑内力场加工过的、艺术化的风景,浸润了主体的审美情感。借用命名中对自然景物之 “形”的描画,至“象”的生成,使其在审美意义上达到“完形”的暗示[16]。彩霞池主景——月到风来亭之名亦出自邵雍的诗句“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亭前对联 “园林到日酒初熟,庭户开时月正圆”,描述了月圆之际,把酒言欢的场景。题名唤起了人们心中“风”与“月”的已有经验的图式,形成了视觉、触觉、听觉等全方位的心理场的暗示,达成了心与物的同型。夜游网师园,在亭中凭栏静观,可见联中之月与夜空之月、池中之月、心中之月交相辉映, “物理场”与“心理场”自然联动,实景之中流动着清虚的意味,获得自在玄妙的审美体验。

  相关期刊推荐:《西部人居环境学刊》是由教育部主管、重庆大学主办,建筑城规学院具体承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型期刊。主要报道国内外室内设计学术研究成果,交流总结室内设计经验,促进设计、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解决。现设有:教学改革、名作广场、传统建筑、设计研究、工程实例等栏目。

全学科期刊推荐 中英文发表指导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

学术顾问回访> 详细沟通需求> 确定服务项目> 支付服务金> 完成服务内容

SCI期刊

国际英文期刊

核心期刊

国外书号出书

国内纸质出书

2023最新分区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