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服务

银行资管业务的区块链应用探析

分类:经济论文 时间:2020-02-21

  摘 要:区块链作为未来的科技金融核心,不仅颠覆性地影响着银行的商业模式,更引领银行的管控机制以及业务创新渠道发生重大变革。银行资产管理业务作为新兴财富管理业务,推动着银行业务转型的新利润增长点,重要性不言而喻。鉴于此,文章从介绍区块链的基本情况入手,分析银行应用区块链的发展状况、面临的挑战等现状,继而结合当前资管业务及其产品特征,依此探索整合区块链应用于银行资管业务的可行路径,包括有序性开发资管业务的区块链应用场景、体系化打造区块链和资管业务人才队伍等方面。

银行资管业务的区块链应用探析

  关键词:区块链 资产管理 应用场景

  一、区块链态势

  区块链(Block Chain)技术是互联网信息技术、密码学与传统货币机制的融合,基于区块链技术生成的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数据库。作为一种使数据库安全而不需要行政机构授信的解决方案首先被应用于当下时兴的比特币。区块链技术正在从概念走向实际应用,越来越多的资金流向区块链的创业企业及相关领域的创新,各国的金融机构甚至一些大型传统企业加入区块链的探索队列。“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首次将区块链列入国家信息化规划,并将其定为战略性前沿技术。

  区块链作为一种账本,作为一种无发钞机构、去中心化、去信任化、可溯源、不可篡改且加密认证的数据库,依赖于每一个参与者自身,“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是其精髓,解决的是资金、合约和数字化资产在互联网上交换、交易与转移的难题。区块链已成为数字化金融资产的分布式账本系统,股权众筹、智能债券、智能合约、众筹保险、跨境支付等成为其重要应用领域,将成为互联网金融梦想照进现实的关键技术和分享经济的新引擎。

  二、银行业应用区块链现状

  区块链技术很好地解决了网络去中心化和交易去信任化问题,在理论上可以全方位改善金融市场环境,为金融市场带来更快的速度、更短的结算周期、更低的费用,以及降低交易对手风险和系统性风向。

  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对金融行业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支付结算体系、信用管理模式、IT 系统的技术架构、弱化互联网金融平台等方面。以 R3 CEV 为例,目前已有 40 余家跨国银行集团加入该联盟,成员包括富国银行、美国银行、纽约梅隆银行、花旗银行等国际上最主要的商业银行,中国平安也于后期加入,致力于针对金融领域区块链的开发应用以及行业标准和协议的制定。在国内,2017 年年初邮储银行宣布携手 IBM已推出基于区块链的资产托管系统,招商银行则是应用区块链技术于跨境直联清算、全球统一视图以及跨境资金归集等全球现金管理领域的三大场景。

  (一)银行重视研发区块链的动因与先行优势

  商业银行拥抱区块链技术最主要是源于改进当前中心化银行系统,使之成为改造银行后台、优化基础架构的工具,从而增强自身综合竞争力,为金融服务体系的现代化提供动力。

  具体来说,商业银行重视区块链技术主要基于三个动因。一是降低经营成本和信用成本,区块链具有的构建大型、低成本网络能力为简化手工金融服务流程和减少人力成本提供了可能性。二是在新商业模式下创造盈利点并与同业保持竞争,应用能够以低成本实现小额支付的区块链,银行可针对未开银行账户但能接触互联网这类特定人群开发金融产品。三是获得先行优势,面对金融科技公司互联网金融业务的迅猛发展,商业银行只有通过金融产品创新、金融基础设施等积极变革转型才能获得先行优势和提高业务份额,需要对区块链这一新兴技术和商业模式提前做好准备。

  相比金融技术初创公司,银行在研发区块链时主要具备两点先行优势。第一,监管成本方面的优势,在与监管部门打交道及获得相关牌照过程中会产生巨额成本,这对于资金相对紧张的初创公司是不利的。第二,消费者信任方面的优势,消费者可能担心互联网初创公司无法存活并兑现币值(如比特币),而老牌商业银行长期积累的信誉可以减少消费者顾虑,消费者也更有可能使用他们创造的数字资产。

  (二)区块链应用于银行场景的挑战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区块链技术目前仍然处于且将长期停留于实验室探索和论证阶段。区块链理论并不成熟,技术标准推出、技术转换以及商用化尚需很长时间的实践。因而实际中,区块链在银行中的许多应用场景基本上均处于构想阶段,距离应用和实践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首先,区块链发展受现有国家制度制约。一方面,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和自治性等特征淡化了国家及监管等概念,对现有体制带来了重大冲击。例如,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不仅对国家的货币发行权构成挑战,而且影响到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效果,直接削弱央行调控经济的能力,货币当局对数字货币的发展持谨慎态度。另一方面,银行和监管部门对这项新技术缺乏充分认识和预期。法律和制度建立方面和监管方式的滞后,导致与运用区块链相关的经济活动缺乏必要的制度规范和法律保护,无形中增加了市场主体的风险。

  其次,区块链在技术层面尚未成熟。首先网络安全存在弊端,数字货币丢失和失窃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也在打击着市场主体进一步持有和使用的信心。其次在区块容量方面,目前区块链还无法在应用程序上承载数百万级用户的使用。此外,区块链缺少可以被广泛使用的程序(相当于浏览器之于互联网)。较高的技术门槛可能降低市场主体对区块链应用的认知和接受程度。

  最后,区块链技术整合进现有银行制度的成本较大。银行的金融创新都要确保既能创造经济效益,又要符合监管要求,还要结合传统银行业基础设施,因此部署区块链基础系统尤其是核心业务系统时,将耗费大量时间成本以及人力物力,银行内部可能遇到较大阻力。

  三、银行资管业务的区块链应用探析

  (一)银行资管业务及其产品特征

  在当前信贷规模受限和社会投资需求旺盛的背景下,资管业务成为优化资金配置、服务社会投资和实体经济需要的重要方式,也是个体和企业对抗通胀风险、保值增值的重要投向。历经十余年的跨越式发展和银行的长期信誉积淀,银行资管业务已经成为国内资产管理市场上规模最大、客户群最多、影响最广的业务。因此,资管业务是当前银行实现经营转型的主要业务,尤其近年来理财收入的贡献度持续提高,成为推动业务转型的新利润增长点。

  资管业务形式各异、内容广泛、类型多样,其范围涵盖居民个人理财业务、高端客户财富管理业务、企业客户资产管理以及顾问咨询服务。银行资管业务在持续探索服务实体经济,既要满足投资资金进出自由和追求高收益高风险,更要破除了刚性兑付和回归了资管本质,其资管产品开始由封闭型和预期收益型产品为主向开放型和净值型产品转变发展,迫切需要提升新兴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能力,更要重视整合区块链这一金融前沿和新商业模式的应用和研究。

  (二)有序性开发资管业务的区块链应用场景

  简单来说,银行资管业务的运作模式即银行以理财计划、信托计划、资管计划等方式,汇集单个或多个投资者的资金为一个整体,将募集的资金按照预定的投资策略和计划运用于确定的对象和用途,以实现募集资金的保值增值,并按照资管合同将收益分配给投资者的过程。资管业务相关部门可成立研发实验室或携手金融科技公司,首先推进一些小型的试验性应用项目,强化技术储备,有序性推进资管业务各系统的应用技术演练,通过应用项目的实践不断加强对区块链技术的深层次掌握,以期开发银行资管业务的区块链应用场景。

  区块链的共享账本、智能合约、隐私保护、共识等四大机制可作为技术基础应用于资管业务运作每一个过程,并应突出资管业务系列化产品的信息共享和资产使用情况。另一方面,可进一步构建资管业务的区块链现实应用体系,需建立起相应的区块链债券登记和资产公证体系以及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等,例如可以选择风险较低且投资价值较高的银行信用类资管业务产品以及基于区块链的资产配置体系作为起点,并强化跟踪研究。

  (三)体系化打造区块链和资管业务人才队伍

  基于区块链在金融领域应用前景广阔,银行参与区块链项目的投资时首先应做好人才储备工作,从解决内部员工的基本概念认知开始到学习区块链技术及应用场景再到深层次把握,可作为一项基本要点纳入网格化管理和知识共享板块,同时注重人员的了解行业、掌握知识、把脉客户等综合素养提升。

  另一方面,银行长期偏重传统信贷业务,并未建立完善的新兴资产管理业务人才培养体系。相比证券公司和金融科技公司,银行尚缺资管业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机制。目前,数量庞大并快速增长的高净值客户是银行资管业务快速发展的主推手,这一客户群体正在适应从单纯的高端客户向私人银行客户的角色转变。高净值客户追求资产财富专业化管理,需要从中获得更简单、透明、清晰、全面的专业化金融服务建议,银行则需要更加深入、细致、精准地把握高净值客户的需求,并提供个性化、定制化、专业化的服务,因此银行可尝试搭建区块链高净值客户服务体系,体系化打造与之配套的资管业务专业人才队伍尤为重要。

  推荐阅读:评审高级经济师都需要哪方面的论文

  四、结语区

  块链正在引导信息互联网过渡到价值互联网,我国银行业正在积极参与区块链的探索研究和发展推动,构建区块链应用产品并及时调整发展战略仍然任重而道远。银行资管业务的前行需高度关注国际同业最新创新动向,本文探索整合区块链应用于银行资管业务的可行路径,包括有序性开发资管业务的区块链应用场景、体系化打造区块链和资管业务人才队伍等方面,为区块链技术如何更高更好地运用于银行和监管部门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本文在理论层面和实证方面均有欠深入,有待后续研究。

全学科期刊推荐 中英文发表指导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

学术顾问回访> 详细沟通需求> 确定服务项目> 支付服务金> 完成服务内容

SCI期刊

国际英文期刊

核心期刊

国外书号出书

国内纸质出书

2023最新分区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