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服务

大学美育在中华传统艺术文化育人中的作用——兼论《大学美育》

分类:教育论文 时间:2020-02-11

  摘要:在新时代下,我国在教育、艺术、文化等领域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在文化自信背景下,大学美育不仅仅是作为提高审美能力的教育课程,其育人作用在文化多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环境下更肩负起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使命。大学美育一直以来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形象生动、润物无声的渲染以及运用审美的手段开展教育,达到培养学生创造美、感受美及鉴赏美的目标,进而提高审美素养,养成审美意识,促进人格的完善以及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所以,探索其在中华传统艺术文化育人中的作用具有重大意义。

大学美育在中华传统艺术文化育人中的作用——兼论《大学美育》

  关键词:美育育人审美作用

  一、大学美育的任务及定位

  运用美的事物、美的规律及原则,培养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审美感受和鉴赏美的能力,实现人自我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新时代对美育提出的要求。大学美育已然成为现代高等素质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培养新时代高质量人才具有如下任务和定位:

  (一)大学美育的任务

  改变学生的知识结构是其主要任务。新时代下,社会需要的是高学历、高素质的双高人才,并且具备创造性的跨学科、跨专业的素质能力,对人才的要求从“专一”向“多能”转变,不仅要精通本专业领域的知识,更要具备广博见识,进而刺激学生在知识结构上要对文学、哲学、史学、美学等人文科学知识有相当的领悟及见解。一般而言,学生在文、史、哲的知识学习可通过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获取,但在美育及艺术修养方面却捉襟见肘,在现代教育中,要注重完善学生的美育理论知识结构,培养审美意识,提高审美素养。其次,转变学生的思想,加强对学生的美的教育,并非胡乱灌溉艺术思想、美学观念,促使学生精通美学或成为一代美学名家,而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基础的美育理论知识学习,跳出传统思想,实现思想的飞跃。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本同属同一领域,在现代教育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过程中,美育同其他教育一样,从根本上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这也是现代教育对美育提出的任务之一。

  (二)大学美育的定位

  大学美育既是现代高等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新的社会性格的重要措施。知识即是生产力的时代,世界各国纷纷倡导素质教育。长期以来,人们偏重于真、善的内容而忽视美的存在,使真、善取代了美,导致素质教育只强调德育、智育、体育而忽略美育,甚至是用德育、智育、体育替代了美育,这势必造成心理素质的畸形发展。因此,现代素质教育要摈弃过去的观念,强调真、善、美的统一,实现思想品德的升华,使德育、智育、体育在美育的引导下达到统一、升华的境界,帮助学生拥有“心灵美”的品质是美育的最高定位。

  新一代创新型人才才是现代社会所需的“双高”人才,需要达到科学与人文的统一、理性观念与艺术精神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身体健康与思想健康的统一的高标准,同时,新的社会发展趋势下,要求人们培育相适应的社会性格,抛弃过去死记硬背、守时、服从等特征的单角度社会性格,而要不断拓展其思维、解放其想象力,恢复“美学的角度”,保持自由的姿态,而这只有实施美育,才能促进以上高标准的统一,才能发展出具备健全人格和个性高度发展的新主体。

  二、实施大学美育的意义

  在精神文明、文化产业高度发展的新世纪,时代向人们提出要提高其审美素质,这也是现代高等素质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需求,符合现代社会形势下师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实施美育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1.以社会文化视角而言。美育的实施是促进知识经济时代开放性人才养成的关键。随着一体化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社会对具有开放意识和创造精神的人才最为渴求,恰巧美育在这一方面具有独特的促进意义。美育从艺术角度上来说,是一种开放型的文化形态,如音乐,音乐的形成可通过不同的或差异巨大甚至相反的要素之间的对话、融合,这些要素包括“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也包括“大小、短长、刚柔、周疏”等,音乐便从此中的可持续变化过程中产生的。这种具备“可持续变化过程”的音乐,其实就是所谓的“生命智慧”,对人而言,心灵的自我思考、自我想象、自我判断较之拥有渊博知识的头脑同样重要,知识只有经过点化、变化、自我的变化过程之后,才会形成智慧和文化。如上所述,美育从艺术角度而言,本身就是容纳不同要素相互作用的“容器”,体现了其高级智慧的火花。所以,实施美育教育,促进具有“可持续变化的开放性人才”,从社会文化视角来看,这正是时代所需要的。

  2.以哲学视角而言。以哲学角度上看,美育其实是引导学生欣赏、感受艺术杰作和艺术创造的过程,将人生的巅峰体验、人生的最高价值的美传达给学生,提高其审美能力。审美,实则是通过对艺术杰作,或者大自然错落而有致的创造、布局、设计,辅以强烈的情感表现以及恰到好处的比例等手法的欣赏和感受,使人在心灵上得到超越感官上快乐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不仅促进人们愉悦感的积累,更提高个体的精神生活的质量,使人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和敏感的感受力,增加对周围环境的密切度和交流程度,更善于发现周围美的事物和性质,更憧憬未来的人生和事态发展。总而言之,实施美育教育,点醒了人们浑浑噩噩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促进了人们对现在和未来生活的自信心和乐观态度,明白自己为何而活,活着为了什么,以及怎样才能更好的活着之类的人生哲学问题。审美,审的是人们生活质量和精神境界的美,而美育,挂钩着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理想的人生状态。

  3.以现代素质教育视角而言。实施素质教育,如同我国的基本国策一般重要,因此,新形势下,理应以素质教育的规格来进行美育教育。所谓素质,是指在人的先天遗传上,通过后天的环境和教育作用下形成的身心组织的要素、结构和质量水平,既包含人的先天因素,又有人的后天习得,透露了人的素质发展的一般规律。因此,作为新时代的人才,不仅要有知识和技能,更要有好的身体素质、审美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人文素质,缺乏了美育的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健康心理成长是不完整、不全面的。审美是人特有的本质特征之一,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对理想、目标的向往和追求,实施美育教育,对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国际化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此外,美育同德、智、体一样,是构成现代人的素质结构的要素之一,在整个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功效。

  三、大学美育育人的作用

  1.提高学生价值判断。人才的兴盛是民族和国家强大的关键,新时代下,在西方文化和多元化价值观念不断渗透进传统艺术文化过程中,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造成了很大的干扰和影响,如,目前,部分大学生出现政治信仰迷茫、价值观念扭曲、人生理想断层、责任感缺乏、拼搏精神淡化、团队意识较弱、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对此,高校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是寄希望于强化德育借此改善现状,而美育仅仅只是开展德育工作的扶手,埋没了美育在价值观、审美观、心理素质等教育方面的特殊作用,使美育流于形式,缺乏实质内涵。大学美育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促进学生审美判断和审美情趣的提升、加强学生感受、表现真、善、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为宗旨的,因此,高等素质教育的改革,务必提高美育教育在其中的比重,将美育教育落实到每一处工作中,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反馈等方面,与德育工作相互促进,从根本上提高和加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充分发挥其育人作用。

  2.陶冶高尚道德品质。“美育”一词的提出者席勒认为,“道德状态只能从审美状态中发展而来”,后来,又有中国现代美育奠基者蔡元培认为,“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可见,美育对高尚的人格、优雅的品质、纯洁的情操等方面的培养和形成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智欲圆,行欲方”,实施美育教育,既有助学生审美观的强化,也有利崇高理想的形成,同时对学生陶冶情操、修生养性、塑造健全的人格都具有极大提升作用。“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乐可陶冶人的情操,健全其人格,舒展个性。要坚定其理想信念,则必须将道德品质上升到内心的一种向往追求,实践证明,美育是提升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因此,通过美育教育的实施,可促进学生从道德的认知层面向行为层面转变,实现道德的升华。

  3.培育优良的学风、校风。学风、校风是学校全体师生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的集中体现,但长期以来,或由于过度注重应试教育、关注学生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审美教育,部分学生存在强烈的功利性色彩、拜金主义、人际关系冷漠等问题,对此,加强美育教育势在必行。如,通过开设审美教育课程,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和氛围,进而培育学生的完整的、健全的审美系统。《大学美育》就是一本极好的教材,该书从美的本质及特点开始叙述,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各类审美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分门别类归纳出了自然美、生活美、艺术、文字美、辞章美和科技美六个部分,极尽讲述了美的各个方面。学习该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追求、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更对学生系统、完善的审美循环的形成具有良好的引导作用,进而促进良好的学风、校风的形成。

  4.提升网络信息安全素养。受益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信息技术正以跨越式的速度前进发展,互联网及其网络信息渗透进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淘宝、微信、QQ等工具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人们获取信息、传播信息的方式和手段也越加快速便捷,加之“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大力开展,学生基本上实现在网上进行购物、交流、娱乐、学习等各个方面的需求。然而,由于网络具有虚拟性、开放性和不确定性,使用人员分布广泛、层次复杂多样等特征,极大增加了学生接触各类危险信息的潜在可能性,因此,加强学生的网络信息安全素养势在必行。实施美育有助学生树立正确坚定的审美眼光,提高审美能力,提升对网络信息的真假、善恶的辨别能力,围绕提升自身审美素养为中心,自觉抵制庸俗、扭曲、极端等色彩的不良信息。

  推荐阅读: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方向的论文期刊推荐

  我国具有五千年的历史,自然也传承下来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如何将这些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出去,是文化馆人员所要做的学术研究,文化馆人员在评职中也会发表传统文化传播方向的论文,这些方向的职称论文可以投稿到哪些期刊呢?为此,小编推荐了几本比较好投稿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方向的期刊,以供大家发表文章参考。

  四、结语

  我国自古就倡导人类审美文化,从唐朝“以胖为美”的标准到现今丰富多彩的审美观念,可见国人对审美的向往和追求从未间断,也看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状况,直接肯定了美育的特殊贡献。因此,美育于育人体系中不可或缺,伴随社会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多元文化观念的冲击对传统艺术文化的影响,更需要重新审视并高度重视美育的育人价值和作用。

获取发表周期短、审稿速度快、容易录用的期刊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

学术顾问回访> 详细沟通需求> 确定服务项目> 支付服务金> 完成服务内容

SCI期刊

国际英文期刊

核心期刊

国外书号出书

国内纸质出书

2023最新分区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