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服务

区块链技术对金融业的影响和挑战

分类:经济论文 时间:2020-02-08

  【摘 要】 区块链技术作为当前最前沿的技术之一, 受到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的广泛关注。 区块链技术源于比特币的分布式技术, 具有去中心化等鲜明特征,对重建金融领域的征信体系和风险防控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介绍区块链 的 内 涵、特 点 入 手,分 析 了 区 块链在金融业的应用和面临的挑战。区别于传统金融模式,区块链技术对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能够提供实质性帮助。 未来,随着其技术的成熟和应用的落地,区块链技术可能给金融行业和整个金融生态带来更大的变化。

区块链技术对金融业的影响和挑战

  【关键词】 区块链 互联网金融 比特币

  自 2009 年以来, 区块链技术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 2015 年之后,区块链技术受到全球金融机构的热捧。 区块链技术也被称为分布式账本技术, 能够让网络上的任何人安全地进行交易结算, 并且低成本地实现资产的传输。 它被认为是下一代云计算的雏形,具有颠覆性潜力,有望实现从目前的信息互联网向价值互联网的转变, 极大地变革金融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2015 年 9 月,摩根大通、瑞士信贷集团、高盛集团、巴克莱银行、道富银行、 西班牙 BBVA 银行、 苏格兰皇家银行、 澳洲联邦银行和瑞士银行等九家全球知名金融机构达成了一项合作, 将为区块链技术在银行业中的应用制定行业标准和协议。 目前,区块链技术已运用于诸多领域,包括:智能合约、证券交易、艺术行业、电子商务、物联网、社交通讯、文件存 储、保 险 行 业、存 在 性 证 明、法 律 行业、金融衍生品、公司管理应用等。 本文主要探讨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及其对金融领域的影响。

  一、区块链技术的内涵和特点

  (一)区块链技术的内涵

  2008 年,中 本 聪 在 其 论 文《比 特 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 中首次提出区块链这一概念。 与大多数货币不同,比特币不依靠特定货币机构发行, 它依据特定算法,通过大量的计算产生,比特币经济使用整个 P2P 网络中众多节点构成的分布式数据库来确认并记录所有的交易行为, 并使用密码学的设计来确保货币流通各个环节安全性。 比特币是区块链技术首次大规模应用到全球网络的一个典型案例。 可见,当时所提出的区块链主要是用于支撑比特币的一项技术。区块链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 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次比特币网络交易的信息, 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 (防伪) 和生成下一个区块,其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它可以独立记录所有在区块链上发生的交易, 每个节点的记录都可以更新至网络, 每个参与维护的节点都能掌握全部交易数据, 这便形成了一个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数据, 可以实现人与人之间点对点式的交易和互动。 《区块链: 定义未来金融与经济新格局》 一书中详细介绍了区块链的分类,区块链目前分为三类:公有区块链、联合区块链和私有区块链。 三种链的共同点包括公开透明、不可篡改、可追溯、时间序列和加密等;不同点在于去中心化的程度不同, 共识机制和信任机制也不同。

  (二)区块链技术的特点

  区块链技术主要具有五个特点:

  一是去中心化。整个网络上每个系统中任一节点之间 的权利和义务是均等的,均处于同一层面、遵守同一规则,虽然没有中心化的管理机构, 但这并不意味着如同一盘散沙, 而是作为一个分散均衡而又联系紧密的统一有机整体, 损坏或者失去任一节点都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 去中心化可以直接完成点对点的交易,有助于提高结算效率、减少交易成本以及降低信用中介内部舞弊和操纵交易发生的可能性。

  二是开放性 (包容性)。 区块链对外是开放和共享的,区块链技术、区块链的数据、访问 规 则 都 是 公开的,整个系统高度开放,信息高度透明。 任何进入区块链的机构和个人, 都可以利用公开的访问接口开发相关软件查询、校验区块链中的数据。 同时,由于区块链系统运行于互联网, 符合要求的任何机构和个人都能以节点的方式加入该系统。 以比特币为例,任何人都可以获取源代码,在此基础上开发区块链的工具软件,为用户提供相关服务。

  三是自治性。 区块链采用基于协商一致的规范和协议(比如一套公开透明的算法)使得整个系统中的所有节点能够在去信任的环境自由安全的交换数据,无须信用背书,无须第三方机构的介入。 在系统指定的时间范围和规则范围中, 节点之间互相无法也不能欺骗,使得对“人”的信任改成了对 机 器 的 信任,任何人为的干预不起作用,只要相信系统数据的可靠性,便可放心交易。 这极大地降低了互联网金融欺骗性。

  四是信息不可篡改性。 区块链系统是一个公共的总账本,所有交易活动的全部数据都公开、透明地记录在该账本上,并且形成的数据记录不可修改。 同时,区块链配合时间戳、随机散列算法等 技 术,对 交易进行“编码”,能够保证交易的唯一性,如果要修改某个区块的交易信息, 必须要完成该区块及之后区块的所有信息,这便增加了修改的难度,降低系统内数据被随意篡改的可能性。 除非能够同时控制整个系统中超过 51% 的节点,否则单个节点上对数据库的修改是无效的,也无法影响其他节点上的数据内容。 因而,区块链系统中的节点数目越多,数据越安全。

  五是匿名性。 区块链的信任基础是通过纯数学方式背书而建立起来的, 所以数据交互是无需信任的, 区块链形成的信任是基于参与交易的用户均认可整个系统,并不是来自于用户之间的相互信任,因此区块链技术可以提供类似现金交易的匿名性。 系统的数据对任何人都是公开透明的, 但又不与任何一个人绑定,我们无从得知交易背后的参与者是谁,这一特点大大保护了交易人的个人隐私。

  二、区块链对传统金融业的颠覆性影响

  区块链的出现就如同蒸汽机之于工业, 是商业技术进化的一次机会。 商业由货币而起,区块链首先冲击货币的运营者——金融业,然后是资产数字化,向各行业延伸。 现如今,金融业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演化的与以前传统金融已有很大区别, 分化出各式各样的形态,甚至超乎普通民众的想象。 在以互联网为主导的大背景下,金融业无法固步自封,只能随着新科技、新理念向前不断发展。 同样,区块链技术的出现给金融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它改变了传统的支付、物流和交易模式,带来新的商业模式,给 金 融业带来转型压力的同时也拓宽了传统金融业的发展道路。

  (一)冲击

  1、冲击传统国家银行系统。 目前,各国央行十分重视数字货币改革、人民征信、供应链金 融、跨 境 支付与结算,以及证券发行与交易等方面的技术革新。 2015 年 9 月,摩根大通、瑞士信贷集团、高盛集团、巴克莱银行、道富银行、西班牙 BBVA 银行、苏格 兰 皇家银行、 澳洲联邦银行和瑞士银行等九家全球知名金融机构达成了一项合作, 将为区块链技术在银行业中的应用制定行业标准和协议。 后续相继有 42 家国外银行加入 R3 计划。 他们认为区块链技术将很可能重塑未来的金融世界。 银行业巨头花旗集团,已开发了 3 条区块链,并在上面测试运行了一种名为“花旗币”(Citicoin)的加密货币。 瑞银集团与 IBM 合作共同推出一个区块链项目原型,该原型在设计上“整体性”结合支付交易,将贸易金融交易,外汇 支 付 等 融合到一个精心制作的智能合约。 2017 年 7 月初,荷兰银行和荷兰拉博银行加入了区块链金融企业 SWIFT 的全球支付创新区块链概念验证, 同时荷兰商业银行与 R3 区块链联盟进行合作,成功完成了由区块链技术驱动的交易确认平台的测试。 另外,澳大利亚联邦银行、纽约梅隆银行、西太平洋银行等都开展了区块链的应用探索。 由此看来,许多银行都在尝试使用比特币背后的区块链技术来提高效率。 另据麦肯锡的调研显示, 约一半的高管认为 3 年内区块链将对传统银行业产生实质性影响。

  2、 冲击商业银行的支付等业务。 区块链技术和互联网金融的其他电子支付形式诸如支付宝等一起对传统商业银行业产生巨大的冲击。 区块链技术能实现机构间的直接交易而大幅降低成本。 以跨境支付为例,在传统支付模式下需要两三天的处理时间, 而区块链采用点对点的支付方式只需几秒至几个小时。 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特点增加了商业银行被替代性,假如数字货币完全取代现金,则 传 统 意 义 上的各类商业网点的存取款功能被完全替代。 但是,由于数字货币还要对其数字身份认证和隐私保护,商业银行的业务不会立刻被完全取代。 目前银行中后台部门从事大量账目登记、结 算 等 功 能,部 分 复杂交易还需要人工记录和操作。 同时,在复杂交易项目中,往往需涉及多个交易主 体,多 方 沟 通 和 核对。 区块链中的智能合约可通过将操作规则或协议代码化,自动执行,减少人工干预,从而实现更高效和标准化的金融服务。

  3、冲击银行信用体系。 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特性对现有的中心化银行信用体系产生冲击。 比特币之所以能实现全球货币和支付的功能,很重要的原因是区块链技术实现了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政治文化背景人群的信用共识,从而能突破机构、地 区甚至国家的信用局限。 当前,金融体系建立信用的主要方式仍依靠政府和银行等权威机构,区块链技术的背书技术能取代中心化的机构达成交易。 基于智能合约,用户可以用私钥随时使用已在区块链上注册的数字资产。 同时,用户只需将智能资产作为抵押就可在互联网上借钱,系统自动执行智能合约锁定被抵押的智能资产,待贷款还清后系统自动确认合约条件而解锁。 这种无需第三方中介机构执行借贷合约的方式会大幅降低借贷双方出现争议的概率。 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传统机构的创新失控与道德风险, 在区块链创新中可能被进一步放大,尤其是区块链生态圈建设之时风险更高。 在新金融创新与变革过程中,有大 量的“伪 去 中 心”,例 如 不管是互联网企业做金融,还是许多 P2P 网贷和股权众筹平台,实际是以新的中介形式出现。 真正的大范围去中心基本不可能,更多 是 有限 小 规 模 的“试验田”,有意义的是多中心或弱中心,实现共享型的金融发展。 由此,当区块链应用于金融等领域时,应淡化“去中心化”,而强调分布式、弱中心特征。

  (二)重塑

  1、区块链将大幅削减银行业成本。 在传统金融体系中,银行是“中心化”最典型的 代 表,因 为 银 行要花费大量的精力、人力和财力来建立、维护、更新客户数据库。 虽然“中心化”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但随着系统规模的扩大, 维护 成本也会不断增加。 尤其是在人口众多的中国, 截止 2016 年 12 月,中国网民规模达 7.31 亿,相当于欧洲人口总量, 即便每一个网民只增加几万元的信用额度,然而增加的总额度将是巨大的一个数字,这种信用扩张将会给银行造成巨大的数据处理与管理压力。 但是, 通过区块链分布式记账与集体性数据维护,银行业的成本将会大幅降低。根据西班牙桑坦德银行发布的一份报告,如果 2020 年左右全世界的银行都使用区块链技术,每年大概能省下 200 亿美元,这是一笔相当可观的费用。

  2、区块链将有效提升银行的业务处理效率。 在现代货币交易模式中,银行承担着电子转账、资产托管等第三方服务职能,比如,典型的托管业务流程往往涉及多方参与,包括资产委托方、资产管理方、资产托管方以及投资顾问在内的多个不同金融机构。然而由于单笔交易金额大,参与方多,各方都有自己的信息系统,而交易方以往大多依托于电话、传真以及邮件等方式反复进行信用校验,费时费力。邮储银行推出的区块链解决方案实现了信息的多方实时共享,免去了重复信用校验的过程,将原有业务环节缩短了约 60%-80%,令信用交换更为高效。 目前,已有多家金融机构积极尝试利用区块链的技术特性,在数字货币、股权交易、电 子票 据、清 算 结 算、跨 境 金融、资产交易、供应链金融、金融审计等业务场景中,解决以往金融交易管理中成本高、流程长、多机构间数据不一致性等问题。 微众银行和华润银行基于区块链技术开发了联合贷款备付金管理及对账平台,减少日终文件对账环节,把此前需要在 T+1 完成的对账缩短到准实时; 招商银行建设了基于区块链的跨境直联清算系统, 实现了总行与海外分行各节点的资金清算, 并将报文传递时间由 6 分钟缩减至秒级。 区块链技术可使交易多方在互联网上实现全球范围内低成本的价值转移, 据麦肯锡测算, 从全球范围看, 区块链技术在 B2B 跨境支付与结算业务中的应用将可使每笔交易成本从约 26 美元下降到 15 美元。

  3、 区块链将驱动非银金融的优良化再造与重构。区块链技术不仅应用于银行机构,还可以应用于其他各式各样的金融服务领域如 P2P 网贷、证券交易等。众所周知,证券发行和交易流程非常复杂和繁 琐,效率低下。 一般的证券发行流程:准备发行证券的公司先找到一家券商,与券商签订承销协议,向国务院相关部门提出申请, 经批准后才能寻求投资者认购。 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使得证券交易流程更加富有效率、公开和透明。 通过共享的网络系统参与证券交易, 使得原来高度依赖中介的传统交易模式变为分散的平面网络交易模式。 这是革命性的变革,平面网络交易模式不仅能大幅度降低证券交易成本和提高市场运转效率, 而且还能减少暗箱操作与内幕交易等违规行为, 有利于证券发行者和监管部门维护市场。 根据高盛的测算报告,美国每年的证券交易成本因区块链技术将减少 20 亿美金, 从全球范围看,每年的成本节约可能超过 60 亿美金。 还有,因为每一笔交易都可以得到跟踪,那么对于保险业而言,区块链技术不仅能激活互助保险等许多传统保险模式,还有利于协助保险公司解决保险欺诈的问题。 至于在 P2P 网贷市场,有了区块链,借款人的征信透明化,交易双方不需要平台方的撮合,而是点对点地完成资金的供求交配, 从而完全可以让投资人规避平台倒逼和跑路风险。

  三、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我国金融业面临的挑战

  区块链去中心化等特点使任何人不能随意篡改互联网的数据,其应用领域和应用前景也十分广阔,但也正是由于刚起步的原因, 未来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

  一是技术问题。 区块链的相关理论研究起步较晚,于 1991 年开始,其技术研究和发展不够成熟、仍处于初级阶段。 一方面,由于区块链采用分布式的存储方式,每个节点均保存完整数据,因而占用巨大空间用于存储, 且每笔交易生效前每个节点都需要确认通过,导致交易时间延长、运行速度变慢,从而其在实际交易中远不能满足需要。 另一方面,区块链存在智能合约的循环执行问题且灵活性较差。 智能合约具有类似高频交易的自我循环特性, 会显著放大价格波动;且区块链数据信息写入之后无法修改,导致交易后不能退回,灵活性较差。

  二是安全性问题。 大到国家,小到个人,安全问题无疑是最关键的,对金融业而言更是如此,可以说是金融业的命脉。 区块链应用于金融业,会面临多方面的安全挑战:一方面,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央政府对金融的控制, 危害国家金融安全的潜在风险较大;另一方面,区块链技术自身特点使金融业存在固有风险, 由于区块链系统信息具有不可逆性, 交易平台一旦遭遇黑客和木马软件的攻击,客户信息会丢失甚至发生系统紊乱。

  三是监管不严。 对于区块链,各个国家大多处于谨慎观望状态,有积极推动其发展的,也有对其未来不看好的。 区块链技术作为新事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现有的金融体系和技术体系。 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 那么相对应的法律法规必定不完善,存在监管空白地带,甚至与现有的法律法规相悖,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 在区块链技术下,由于不存在中心系统,保密性较高,很难了解客户多个匿名账户的资金去向, 犯罪分子极可能利用这一点,进行洗钱、诈骗、偷漏税等一系列难以监管的活动。

  四是缺乏生态体系。 虽然区块链的技术方案种类繁多,诸如以太坊、超级账本,但是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 与区块链相关的传输、通讯、存储、安全性等也都没有相对完善的标准和方案,很多项目都缺少可靠的实践数据,整个生态体还比较脆弱,仍需进一步完善。 由澳大利亚联邦银行、瑞银集团等共同组成的 R3 区块链联盟试图制定适合全球金融业使用的区块链技术领域的统一标准。 但是,我国金融业还没有真正针对区块链的标准进行研究和制定,与国际发展存在较大差距。

  区块链技术成为今年“最火技术”的代表,但 就目前来看,真正的成果也寥寥无几,区块链在欧美国家的发展速度相对快一些, 我国尚处于早期接触和探索的阶段。 对于区块链技术,本文认为我国首先要密切关注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前沿应用, 主动跟踪区块链创业公司的阶段性成果,同时,应该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制定研发规划、提升研发能力,加强与专业金融机构合作, 稳步推进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开发。

  相关论文推荐:区块链技术对金融会计发展的影响研究

  摘 要 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使得各领域内的生产经营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在金融会计领域里,随着各种信息技术的引进使用,促进了会计业务朝着更高效、智能的方向发展。近年来,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及在会计领域中的应用,其所具有的去中心化、时序性、分布式账薄、开放共识、公开透明和防篡改特点,改变了传统的会计业务处理方式。区块链技术对会计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文章就信息化背景下大数据、云计算及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进行分析,介绍了区块链基本概念、特点、应用,探讨区块链给金融会计职能所带来的改变,提出应对区块链发展的对策建议。

全学科期刊推荐 中英文发表指导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

学术顾问回访> 详细沟通需求> 确定服务项目> 支付服务金> 完成服务内容

SCI期刊

国际英文期刊

核心期刊

国外书号出书

国内纸质出书

2023最新分区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