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服务

生态文明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改进分析研究

分类:管理论文 时间:2020-01-08

  摘 要: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生态文明理念对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进行改进,有利于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通过分析生态文明理念对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拓宽思想教育内容的重要作用,明确生态文明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确定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并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需求、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以及提升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内在需求三方面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生态文明理念的意义,确定生态文明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改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生态责任意识和思想引入到学生专业学习环节,提升学生的生态认知; 将生态行为意志引入到日常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的生态行为意志; 改进生态文明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生态文明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改进分析研究

  关键词: 生态文明视域; 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改进分析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的发展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对环境造成了破坏[1]。近年来,中国越来越重视改善生态环境,也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了生态环境质量,但要从根本上解 决 生 态 环 境 问 题,这些努力还是不够的。党和国家将生态环境问题作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未来,进一步阐述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为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对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进行改进,提高社会的生态环保意识[3]。

  为实现生态文明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改进,需要分析生态文明建设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明确当前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提出提升学生的生态认知,丰富学生的生态情感,增强学生的生态行为意志的生态文明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改进方法。

  1 生态文明建设对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改革的要求

  1. 1 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4]。为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培养人们的生态世界观、生态文明观以及生态安全观。由于社会是由人所组成,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也是人,人对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生态文明理念进行培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思想意识,引导学生自觉养成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态环保意识。生态文明理念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提高学生的能力。

  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同时,还需要保护世界,将生态安全观摆在重要位置。在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引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将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实现国家和谐可持续发展。

  针对生态文明建设对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拓展思想政治的内容,提出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具体见表 1。

  由表 1 可知,当前教育体系内容中存在相应的的问题,对当前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并对其相应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具体描述内容如下:

  1. 2 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江泽民提出: 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需要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引入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1. 2. 1 对生态意识观的教育

  目前社会的生态意识较为薄弱,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意识观,明确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将生态文明理念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利用马克思主义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相关理论,提高全社会的生态伦理思想。

  1. 2. 2 生态价值观的教育

  生态价值观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论基础。培养生态价值观主要体现为理性思维进行培养,实现理性思维与价值观的有机结合,理性的认识自然界。使人类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正确处理经济与生态之间关系,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扭转传统的功利性、盲目性和奢侈性的消费行为,以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为依据,深刻理解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关系,实现生态价值观教育[5]。

  1. 2. 3 生态世界观的教育

  加入世贸以来,中国与世界的联系逐渐密切,生态环境问题作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问题,为缓解生态矛盾,需要对人们的生态世界观进行培养。世界观是对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在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上,将生态文明理念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丰富生态世界观的内容。

  2 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

  2. 1 生态文明教育机制残缺

  在教育过程中,环境类的选修课程较少,且教育体制不完善,对于生态文明教育的作用缺乏足够的认知,忽视对学生生态观的培养,影响生态文明教育的水平。

  2. 2 理论和实践脱离

  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第一课堂理论教育和第二课堂实践教育无法有机结合。在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中,仅仅利用课堂教育或实践教育无法使学生全面理解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影响生态文明教育水平,难以起到较好的效果。

  2. 3 生态意识淡薄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6],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为树立社会的生态文明观,需要将生态文明理念引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根据调查表明,对于生态保护,大部分学生认同生态环境保护,但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还有一部分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态度较为冷漠,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淡薄。

  3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

  3. 1 逐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需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地位,大力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要求进行阐述。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需要根据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进行生态文明教育,逐步树立“人本主义”的思维模式,利用科学发展观将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升华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理论,激发人们的环保意识,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

  3. 2 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从中国的发展现状来看,城市化没有和环境保护有机统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加剧了环境的恶化问题。城市化进程采用外延式扩展的道路,占用了大量土地,降低土地的利用效率,导致资源浪费。

  小城镇的快速发展,加速了环境的恶化,在高速推进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中,由于城市规划不合理,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对环境造成破坏。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协调城市化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使城市发展顺应时代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7]。

  3. 3 提升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内在需求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能够提高社会的生态文明素养,是加快中国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的必要手段。通过积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模式,最终实现生态文明建设,调整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合理的资源配置,作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文化基点,在塑造具备生态文明素质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大环境下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迫切要求。

  4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改进

  4. 1 提升学生的生态认知生态认知

  是对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认知,其对学生行为方式的决定起着重要作用,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承担着重要任务。为提高学生的生态认知,需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的理论指导作用。根据历史发展和现实危机,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提高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认同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了解生态文明建设使命的同时,确定生态文明建设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营造出良好的校园环境,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将生态道德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在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中提高对生态环保的认知和理解,引导学生树立尊重自然、热爱环境道德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观念,培养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自然观。

  将生态责任意识引入到学生专业学习环节,引导和鼓励学生在学习、研究过程中遵循绿色设计理念。考虑设计作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高设计作品的环保性能,使作品在具有良好使用效果的同时,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学生能够从多方面认知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意义,提高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

  4. 2 丰富学生的生态情感

  生态情感是指人们对生态环境主观体验。学生的生态情感主要体现为对自然的亲近和敬畏感,使学生正视生态环境现状,合理处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协调好理智与情感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控制不良行为。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增加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展示体现当前生态环境的资料和生态恶化的影响事实,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紧迫性的认识。通过聘请相关专家学者进行生态环境相关的专题报告,使学生了解生态环境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念,增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感。并在教育过程中,开展各种形式的环保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态情感,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同感,增强学生进行生态环境保护行为的精神动力。

  4. 3 增强学生的生态行为意志

  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面对环境问题,全社会每个个体都需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审视付出与获取之间的关系,树立节约资源、杜绝浪费、保护环境的理念,实现生态环境保护。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行为意志,在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将道德意识融入到日常生态环境保护行为中,在自觉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履行环境保护的职责,提高学生环保的积极性。

  实证调查结果分析,根据我校调查结果可知,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改进的渗透,70% 的同学认为通过分析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生态行为意志效果很大,30% 的同学认为对增强生态行为意志的效果很小( 见图 1) 。

  推荐阅读:公民生态文明教育目标与内容的探索

  摘要:在多方面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外环境教育经验探索了我国公民生态文明教育目标与内容: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合格的生态文明公民,具体目标是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意志目标;教育的主要内容有环境现状、生态文明理念、生态科学常识、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生态生产方式、法律等。

  5 结语

  随着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的日益严峻,生态文明建设受到了越来越多相关专家学者的重视,对生态文明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进行改进,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树立学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对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生态文明建设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明确当前生态文明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讨论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提出生态文明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改进的方法,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全学科期刊推荐 中英文发表指导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

学术顾问回访> 详细沟通需求> 确定服务项目> 支付服务金> 完成服务内容

SCI期刊

国际英文期刊

核心期刊

国外书号出书

国内纸质出书

2023最新分区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