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服务

旅游文化外宣材料的翻译策略

分类:管理论文 时间:2020-01-04

  摘要: 旅游是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支柱性产业,而文化则是旅游的核心内涵。因此,如何翻译旅游文化的外宣材料就成为了摆在译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一方面,译者必须要将本国的旅游文化推介出去,以便达成文化输出的战略方针; 另一方面,译者还必须确保读者能够接受外来的异质文化。也就是说,必须要在避免文化冲突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将本民族的旅游文化推广开来。要做到这一点,译者在译前必须先明确自己的翻译目的,以有针对性地选择科学的翻译策略。

旅游文化外宣材料的翻译策略

  关 键 词: 旅游文化; 外宣翻译; 翻译策略; 翻译目的

  翻译不仅仅是语码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交流。任何文字的翻译,不仅仅要考虑到其语义、语用、文体、语体等层面,译者还需仔细推敲文字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由于旅游业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加上其环保无污染,一般被称为无烟工业、无形贸易,为很多国家和地区所倚重,常常作为支柱性产业来发展。中国对旅游业也十分重视,我国地大物博,人文景观源远流长,自然风貌丰富多彩,形成了独具东方魅力的旅游资源,因此我国的旅游业发展迅猛。2015 年,我国旅游业增加值达到了 2 万亿,而且还处于上升期。

  随着中国出入境旅游规模越来越大,旅游业也在提升我国软实力发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推介和输出我国的文化已经需要纳入到国家文化战略的层面来考量。作为中国文化的推介者,译者必须要认真思考如何引导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旅游文化外宣材料是展示我国自然风光、介绍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在旅游文化外宣材料的翻译方面,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促进了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不过,当前很多这方面的翻译质量有限、错误众多,亟需提高和改善。那么,译者到底该采用怎样的翻译策略才能将我国的文化高质量地译介出去呢? 实际上,要做到这一点,明确翻译目的是基本前提。

  一、翻译的目的

  世界上的语言有几千种,即便是有一定使用规模的常用语言也有十几种之多,如此众多的语言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极为不便,唯一的解决办法只有翻译。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每时每刻都有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文艺等方面的海量信息产生,准确高效地利用翻译处理好这些信息,达成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的顺畅交流,推动人类文明向更高的层面发展和进步,这就是翻译的基本目的。

  ( 一) 翻译目的的复杂性

  翻译的基本目的是沟通和交流,但这显然不是唯一的目的。翻译目的并非静态的、单向度的、一成不变的,事实上,由于翻译过程极为复杂,涉及到作者、译者、赞助商、读者等诸多的翻译主体,翻译的目的也因此呈现出动态的、多向度的、多层次的特点。

  也就是说,翻译目的总体上是从低到高、由简至繁的梯阶式层次,但译者每一次翻译的具体目的又由于受到各个主体的约束和限制而各不相同。结果是,翻译目的成为了各个变量相互作用后的最终结果,就使得翻译的目的具有极强的动态性。

  清朝末期的林纾一开始着手翻译小仲马的《巴黎茶花女遗事》其实不过是为了丧妻之痛难以排解而消磨时光。但是由于意外受到读者的热捧,从而一发不可收拾。为了不菲的稿酬,林纾翻译了一百八十余部小说,出版了一百六十部。这个数量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堪称生财有道,这是经济目的左右译者的范例。

  同时清朝末期的严复却和林纾大相径庭,他的译作没有选择容易为大众接受的小说,而选择了科学著作。从法律到经济,从生态到政治,很多经典著作都由严复呈献给读者,让当时的国人接触到了世界最前沿的科学。严复先生的翻译目的是要唤醒封建统治者、救国民于水火,这是政治目的影响译者的典型。

  ( 二) 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

  翻译目的之所以复杂,在于影响翻译目的的各种变量,这些变量使得翻译绝不是简单的语码转换,翻译目的是各种变量博弈的结果,翻译的目的甚至影响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这在我国的佛经翻译中体现的十分明显。

  早期的译者如释道安等在佛经翻译的时候,其目的纯粹就是为了引入佛教典籍。他们认为佛教典籍是神圣的,不可亵渎的,必须最大限度地忠实地再现原文,才能确保佛教教义的原汁原味,不敢稍有逾矩。结果他们大都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其译文诘屈聱牙、晦涩难懂。有的人甚至是干脆音译,让教徒完全不知所云。这是典型的作者至上。

  四世纪末五世纪初的时候,佛教逐渐发展壮大起来,越来越多的佛教徒想要深入地了解佛教的教义,当然也就无法满足于完全无意义的音译或者难懂的直译,以往翻译经文的直译方法亟需改观。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广泛地传播教义,鸠摩罗什批评了直译的方法,强调达意为主的归化策略,并在佛经翻译的过程中践行了这一方针,翻译佛经三百余卷。当时有人评价其译文有“天然西域之语趣”,凸显了原作的神韵,妙趣横生,甚至开创了我国翻译文学的先河。这是典型的读者至上。

  等到了唐朝,情况又发生了变化。唐太宗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称帝即位,为了利用佛教的教义巩固其统治,他帮助玄奘在贞观二年远赴印度求经,并资助他翻译出版了 1 335 卷,为开创开元盛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了让百姓能够很好地理解和接受佛教的教义,配合封建帝王从精神上统治万民,玄奘不但在翻译中加入自己对佛教教义的理解,甚至糅合了很多道教的教义,类似于改编。这是典型的赞助商至上。

  从音译、直译到意译、编译的纵向脉络体现出了翻译目的对翻译策略的影响之大,可以说,翻译目的决定了译者的翻译策略。

  二、翻译与文化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与文化,语言承载文化,文化塑造语言,二者相辅相成。文化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集合,包含了政治、经济、信仰、艺术、道德、风俗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两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虽然有共同之处,但差异往往更大。

  巴斯奈特( Bassnett) 和勒弗维尔( Lefevere) 于 1990 年在《翻译、历史与文化》一书中喊出了“翻译的文化学转向”这一口号[1],将翻译从语言学的纬度扩展到了文化学的范畴,从而将翻译定性为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翻译的过程既包括了语言转换,也包括了文化传播。

  在翻译的文化学转向之后,翻译界出现了异化与归化两大派系。巴斯奈特( 2006) 认为这两者争论的焦点在于两种选择: 一是译者是否该为了满足国内文化消费而设法抹去源语文本中的歧异痕迹,以便重塑该文本,使其符合目的语文化系统中流行的规范和期望值; 二是译者是否该设法选择一种更贴近源语文化系统规范的翻译策略[2]。

  归化和异化在宏观上折射的是两种文明的碰撞,在微观上则是翻译目的对译者的制约。

  三、翻译目的视角下的旅游文化译介

  旅游是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支柱性产业,而文化则是旅游的核心内涵。因此,如何翻译旅游文化的材料就成为了摆在译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到目前为止,我国旅游文化外宣翻译方面的问题十分突出,为了推进我国旅游产业的科学有序的发展,在翻译旅游文化外宣材料的时候,译者必须明确自己的翻译目的,并选择相应的翻译策略。

  ( 一) 以介绍为目的翻译,适宜意译

  中国旅游景点的介绍材料中经常有“大门”、 “烟雨”的说法,有的外宣材料将“大门”翻译为 “big door”,将“金山烟雨”翻译为“Smoking Rain of Jinshan”。如此翻译字面上固然是一一对应了,语义上却差之千里。

  汉语中的大门指的是主入口,和大小无关,而烟雨指的是细雨朦胧,和烟雾无涉。无视文化差异的望文生译不但无法达意,更令读者不知所云。因 此,上述两则译文应分别译为 “Golden Mountain in Misty Rain”和“Main Entrance”[3]。只有这样翻译才能确保读者能够准确地理解,达到向其介绍旅游地的目的。

  ( 二) 以传播文化为目的的翻译,适宜直译

  很多旅游区的景点名称、自然景观、人文景物都牵涉到汉语中特殊的文化内涵,而很多游客旅游的目的就是为了接触和了解异域文化,因此,翻译的时候可以考虑直译。

  比如将“玉皇山”、“望夫石”翻译为 Jade Emperor Hill 和 Husband-Gazing Stone Statue 显然可以在确保读者能够理解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传递汉语文化。

  ( 三) 以彰显异质文化为目的的翻译,适宜音译

  中国特色鲜明的专有名词直接音译的情况在翻译 实 践 中 并 不 少 见,比 如 Gongfu ( 功 夫) 、 Yinyang( 阴阳) 、Kang ( 炕) 等等。这些即便是外国人也耳熟能详的词语音译当然不成问题。

  当然,一些外国游客不太熟悉的内容直接音译会造成很大的困扰,比如,贵州省国家级森林公园“百里杜鹃”如果直接音译成 Baili Dujuan,只怕他们很难弄懂。不过,如果翻译成 Baili Dujuan National Forest Park[4]就问题不大了。这种音译加意译的混译策略能够在彰显异质文化来吸引游客的同时,又能确保不会产生难解的译文。

  ( 四) 以营销为目的的翻译,适宜改译

  很多外宣材料在翻译的时候,不考虑西方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模式与东方的区别,处理得过于简单、直接。这样的翻译虽然能够达意,却让目的语读者很难接受。

  比如汉语旅游文化语境中经常出现的“风景秀丽”“景色迷人”等字样,往往被直接翻译称 beautiful、attractive 等等。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有主观倾向,强调万物皆备于我,表述的时候往往以我为出发点。因此,我认为秀丽的、迷人的就直抒胸臆。西方人习惯于客观的表达方式,因此,强调表述的客观性。他们在介绍景观的时候,往往只说明该地有何种景物、何种地貌、何种植被,至于景色如何,要读者自己去判断。因此,他们的旅游外宣材料中很少用主观性强的 beautiful、attractive 等字样,就是这个原因。这也是我国译者必须要注意的地方,类似的材料必须大幅度地改译,才能符合读者的思维习惯,从而被其接受。如果无视读者需求,就会造成营销失败,以海南旅游岛官方网页的两句英文为例:

  “In 1988 … aviation industry in Hainan has seen an even faster growth….”

  “On December 31,2009…the construction of Hainan has rose to national strategies”[5]

  这样的表述固然满足了介绍旅游地的目的,但却完全无法达到营销的目的。因为海南航空业的蓬勃发展和海南旅游业的宏伟战略对游客来说意义不大,也就无法吸引他们的旅游兴趣。因此,必须改译。

  期刊推荐:《吉林化工学院学报》Journal of Jilin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月刊)1984年创刊,是吉林化工学院主办的以化工理论研究、应用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以及与其相关的专业基础理论兼顾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反映我院、我省乃至全国化工方面的科技成果,促进学术交流,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繁荣化工事业。有投稿需求的作者,可以直接与在线编辑联系。

  四、结 语

  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我国旅游产业迎来了发展的重要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处于转型期的旅游产业如何优化产业结构、如何提高服务质量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因此,旅游产业的体系建设是未来一段时期的重中之重。而旅游文化的外宣翻译则是旅游产业体系建设的关键一环,译者需要首先明确自己的翻译目的,然后才能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真正落实文化输出的战略方针,从而进一步培育旅游产业市场,把我国建设成为旅游强国。

全学科期刊推荐 中英文发表指导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

学术顾问回访> 详细沟通需求> 确定服务项目> 支付服务金> 完成服务内容

SCI期刊

国际英文期刊

核心期刊

国外书号出书

国内纸质出书

2023最新分区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