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更加清晰和客观地认知我国海洋渔业的发展情况,促进海洋渔业转方式、调结构,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和渔业经济发展,文章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背景,以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为主要内容,从供给规模、产业结构、地区分布、品种结构和生产方式5个方面,梳理我国海洋渔业的供给和结构;分析我国海洋渔业供给侧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海洋生态环境破坏和渔业资源衰退、海洋捕捞过度以及海水养殖效率、方式和品种结构不合理。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海洋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建议: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合理有序开发利用海洋渔业资源;控制近海捕捞强度,发展远洋渔业;转变养殖发展方式,优化养殖品种结构。
关键词: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渔业资源;渔业经济;供给侧
0引言
海洋渔业是海洋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其转型升级对于海洋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渔场面积广阔,至2015年拥有渔港96个,分布在浙江省(22个)、福建省(22个)、山东省(21个)、广东省(19个)和江苏省(12个)[2]。发展海洋渔业能够满足人民对海水产品的需要,同时能够促进国防安全和现代化建设[3]。
2015年习近平同志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年农业部提出针对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提出渔业的结构调整重点。海洋渔业属于农业的范畴,在经济新常态时期,应抓住机会进行结构性的调整和变革,减小产业发展阻力[4]。本研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梳理我国海洋渔业的发展情况,从供给侧的视角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提出建议。
1我国海洋渔业的供给和结构
海洋渔业即海洋水产业,是人们依托海洋获取产品的物质生产活动以及由此衍生的其他生产活动[5]。从我国海洋渔业的发展历程上看,1978—1987年,海洋渔业资源较丰富,近海捕捞居于主导地位,且发展迅速,渔民经济效益较可观;1988—1997年,随着捕捞渔具网具和造船业的发展,海洋渔业进入发展黄金期,近海渔场已无法满足需求,开始逐渐向外延伸和扩大,即发展远洋渔业;1998—2007年,海洋渔业进入高强度捕捞期,大量作业渔船和大陆架渔场加速渔业资源的衰退,自2006年海水养殖产量超过海洋捕捞产量[6-7];2008—2017年,近海呈现资源枯竭、无鱼可捕的状态。
1.1供给规模
从产值来看,我国渔业经济总产值由渔业产值、渔业工业和建筑业产值以及渔业流通和服务业产值构成,2003—2015年我国渔业经济总产值和增加值均持续增长。海洋渔业产值由2003年的1473.00亿元平稳增加到2015年的5148.67亿元,占渔业产值的比重基本稳定在约44%,地位较稳固(表1)。
从产量来看,我国海水产品产量总体平稳增长,2000—2015年的年均增长率约为2%,低于水产品增长率(约3%)。2015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为6700万t,其中海水产品近3410万t,占比约51%。海水产品产量变化呈2个阶段特点:2000—2005年逐年增长,2006年明显下降,2007年开始继续逐年增长。
1.2产业结构
海洋渔业包括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从产值来看,2005年前我国海洋渔业中海洋捕捞占主导地位,2005年海洋捕捞产值为883.88亿元,而海水养殖产值达941.94亿元,首次超过海洋捕捞产值。此后,海水养殖产值占海洋渔业产值的比重日益增长,2015年海水养殖产值高达2937.66亿元,海洋捕捞产值为2211.01亿元,其中近海捕捞产值超过90%。
从产量来看,2000—2005年我国海洋捕捞产量超过海水养殖产量。自2006年开始海水养殖产量超过海洋捕捞产量,占海洋渔业产量的比重逐年增长,到2015年增至约1876万t,平均年增长率约为5%。海洋捕捞产量自2008年稳步回升,至2014年才恢复到2000年的水平(表2)。此外,近海捕捞虽仍占主要地位,但其增速大大低于远洋捕捞,2000—2015年远洋捕捞产量的年均增速约为8%。
1.3地区分布
海水养殖方面,2000—2015年,山东省和福建省的产量和产值均遥遥领先,辽宁省增长显著,与广东省不相上下,上述4省的产量占全国海水养殖总产量的比重平均约为80%;再加上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浙江省,产量超过全国海水养殖总产量的90%,这与我国4大渔场(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和北部湾渔场)的区位密切相关[8-9]。
海洋捕捞方面,2000—2015年(除2008年),浙江省产量始终居于首位,其次为山东省、福建省、广东省和辽宁省,上述5省的产量占全国海洋捕捞总产量的比重平均约为79%,低于海水养殖产量的地理集中度;2000—2008年,上述5省的产量占比呈下降趋势,2008年后才逐渐回升。
1.4品种结构
海水养殖方面,2006—2015年的主要品种是贝类,占全国海水养殖总产量的比重平均约为76%,其次是藻类、甲壳类和鱼类,品种结构基本稳定。其中,鱼类产量增长最迅速,超过海水养殖总产量增速。
(1)2015年贝类养殖产量为1358.38万t,主要养殖地区为山东省、福建省、辽宁省、广东省和浙江省,上述5省的产量占全国总量的85%。在贝类中,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牡蛎、蛤、扇贝和贻贝,生产结构较稳定。其中,牡蛎养殖主要为福建省、广东省、山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辽宁省,蛤养殖主要为山东省、辽宁省、江苏省、广东省和福建省,扇贝养殖主要为山东省、辽宁省、河北省、广东省和福建省,贻贝养殖主要为山东省、浙江省、广东省、福建省和江苏省。
(2)2015年藻类养殖产量为208.92万t,福建省产量最高,其次为山东省和辽宁省,上述3省的产量超过全国总量的91%。
(3)2015年甲壳类养殖产量为143.49万t,主要养殖地区为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山东省和海南省,上述5省(自治区)的产量占全国总量的80%。在甲壳类中,虾类约占81%,其中凡纳滨对虾是主要品种,主要养殖地区为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福建省和山东省;蟹类养殖产量也逐年提高,主要养殖地区为福建省、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和山东省。
(4)鱼类养殖品种主要为大黄鱼、鲆鱼、鲈鱼和石斑鱼。2006—2015年,鲈鱼养殖产量占比不断下降,鲆鱼养殖产量占比有所回落,大黄鱼和石斑鱼养殖产量占比提升,且增速超过鱼类养殖总产量增速;广东省产量最高,其次为福建省、山东省、江苏省和海南省,上述5省的产量占全国总量的86%。
海洋捕捞方面,2000—2015年的主要品种是鱼类,占全国海洋捕捞总产量的比重平均约为70%,其次是甲壳类、头足类和贝类;其中,甲壳类和头足类的产量有所提高,其他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2015年鱼类捕捞产量为905.37万t,主要捕捞地区为浙江省、山东省、福建省和广东省;甲壳类和头足类的主要捕捞地区为浙江省、福建省和山东省;贝类的主要捕捞地区为山东省和辽宁省。总体而言,海洋捕捞品种的地区分布较稳定。
1.5生产方式
我国海水养殖作业区域主要在海上,且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滩涂养殖则逐渐减少,2015年海上养殖和滩涂养殖的产量分别为1057.51万t和602.16万t。山东省、福建省、辽宁省和广东省既是海上养殖大省,又是滩涂养殖大省,且海上养殖比滩涂养殖的地理集中度更高。海水养殖方式主要为底播养殖和筏式养殖,其次为池塘养殖、吊笼养殖和网箱养殖,结构较稳定,工厂化养殖和深水养殖占比较低;采用底播养殖的主要为山东省、广东省、辽宁省、江苏省和浙江省。
期刊推荐:《海洋开发与管理》Ocean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月刊)曾用刊名:海洋与海岸带开发,1984年创刊,主要刊载海洋开发、海洋管理、海洋环保、海上执法、海洋经济、极地考察等领域的具有创造性论文;国内外海洋开发技术与海洋综合管理的发展动态报道;优秀海洋图书专著的评介等。有投稿需求的,可以咨询期刊天空在线编辑。
我国海洋捕捞作业海域主要在东海,其次是南海、黄海和渤海,2015年各海域捕捞产量分别为499.96万t、373.77万t、335.08万t和103.96万t;其中,除渤海捕捞产量呈降低趋势外,其他海域捕捞产量均缓慢提高。海洋捕捞采用的主要渔具是拖网,2000—2015年拖网捕捞产量占全国海洋捕捞总产量的比重平均约为48%,其次是刺网和张网,围网和钓具的捕捞产量较低。采用拖网捕捞方式的主要为浙江省、山东省、广东省和福建省。
2我国海洋渔业供给侧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海洋生态环境破坏和渔业资源衰退
近年来,我国海洋渔业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海水养殖形势良好,海洋捕捞总体稳定。与此同时,高密度的养殖和捕捞带来海洋生态环境破坏和海洋“荒漠化”的问题,引发海洋生态系统结构失衡和服务功能降低。近海渔业资源进入全面枯竭的状态,尤其是污染破坏了部分经济鱼类的近岸产卵场和养殖海域的环境,使鱼类的繁殖能力严重下降,而渔获物的低值化、低龄化和小型化也加剧了渔业资源的衰退[10]。
2.2海洋捕捞过度
海洋捕捞业是海洋渔业中发展历史较久远和资源依赖程度较高的传统产业部门,目前我国存在过度捕捞,甚至是严重过度捕捞的问题,主要包括3个原因。①随着捕捞能力的日益增强,渔船吨位越来越大,作业海域逐渐由沿岸扩展到近海和外海,作业周期也从季节性扩展到全年性。②渔民规模庞大,且自发研制各式渔具,存在地毯式捕捞和横扫式捕捞的现象,这类掠夺式捕捞会带来生态危机,影响海洋渔业的资源储备;全国专业捕捞渔民多于养殖渔民,由于捕捞作业技术性强,捕捞渔民就业面较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转产转业。③海洋捕捞的相关政策不能有效衔接:一方面,控制渔船规模,以加强渔业资源保护;另一方面,继续实施渔船油补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鼓励海洋捕捞。
2.3海水养殖效率、方式和品种结构不合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业确立了“以养为主”的方针,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并取得历史性的进步。目前我国海水养殖仍存在3个方面的问题。
(1)效率较低。我国海水养殖普遍存在养殖面积越大、养殖效率越低的情况。如,辽宁省和山东省海水养殖面积较大,但其单产低于全国大多数沿海地区;辽宁省、山东省和江苏省是贝类养殖大省,但其单产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此外,海参等高附加值海水产品的养殖效率也较低。
(2)方式落后。传统的筏式养殖和吊笼养殖的效率最高,新型的深水网箱养殖和工厂化集约养殖的效率较低,“渔光互补”海水养殖和水上发电融合模式尚处于初试期。此外,养殖废水未经处理即排放入海,加速了海洋环境的恶化,近岸海域尤其是养殖密集海域污染严重,鱼病、赤潮和浒苔等灾害发生频率升高。
(3)品种单一和结构雷同。藻类相对其他品类在单产上较稳定;鱼类产量增长最快,但其单产波动最大;新的优良品种较少,名、特、优和高端产品比例较低。
3对我国海洋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建议
2015年我国供食用的水产品达5830.51万t,但国内实际消费量仅为1539.57万t,市场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因此,供给侧改革而非总量改革将是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
3.1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合理有序开发利用海洋渔业资源
科学确定海水养殖规模,降低近海海域捕捞强度,由规模扩张向效率提升转型,促进海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加快改造提升传统海洋渔业,调整产业结构,形成渔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提高海洋渔业现代化水平。利用政策和经济杠杆,发挥渔民组织和集体的作用,建设生态养殖基地,深度开发海洋休闲渔业和特色渔业等。
3.2控制近海捕捞强度,发展远洋渔业
严格控制近海捕捞强度,引导分散的家庭式捕捞渔民逐步转向海水产品加工业和服务业,严禁非法捕捞。减少机动渔船的数量和总功率数,在实施“双控”“双转”和伏季休渔等管理政策的同时,根据渔业资源的变化情况调整捕捞作业方式,限制张网和拖网,同时不断开发新渔场、新资源和新作业方式。大力发展远洋渔业,提升海水产品供给的多样性。
3.3转变养殖发展方式,优化养殖品种结构
面对海洋渔业资源的不断衰退和市场对海水产品需求的持续扩张,海洋渔业的发展趋势应是由海洋捕捞业向海水养殖业转移。我国海水养殖业总体有序发展,但仍属资源密集型产业,发展方式处于由粗放型向优质型转变的过程[11]。应大力推广科学养殖和绿色养殖,更新升级养殖设施,发展工厂化养殖和深海网箱养殖,提高海水资源的利用率,提供优质和安全的海水产品[12]。根据沿海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和技术优势等,科学调整养殖品种结构,积极推广名、特、优和高端养殖品种,提高高附加值海水产品的养殖比重。依托科技创新,积极研发和利用现代信息工程技术和生物技术,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组织具有针对性的养殖技术培训。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