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服务

“纵一苇之所如”究竟该如何理解?

分类:文史论文 时间:2019-12-17

  摘要:长久以来,很多教师对“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这一句的理解颇有争议,笔者综合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及文言文工具书的说法,竭力尝试合情合理的对此句诠释,给学生一个简单清楚又易于接受的解答。

  关键词:赤壁赋;一苇;定语后置;语言环境

“纵一苇之所如”究竟该如何理解?

  2014年第3期的《语文月刊》上发表了曾坤老师的《<赤壁赋>“纵一苇之所如”新诠——兼谈举例法在句意理解中的运用》一文,对“纵一苇之所如”一句提出了新的理解,认为各家课本把“纵”释为“任凭”是错误的,正确的解释是“纵横”,把“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译为“纵横于小船所到达的地方,凌走于浩淼的波浪之上”。这一“新诠”,愚以为值得商榷。

  先说“纵”。各个版本的课本,各个工具书,都把“纵”释为“任凭”,“任”,或“听任”,这是正确的。“纵”有“纵横”的意思吗?答案是否定的。查各工具书,均没有查到“纵”有“纵横”的意思,把“纵”释为“纵横”,是没有任何的根据。释为“纵横”合理吗?答案还是否定的。“纵横四海”中的“纵横”是“奔驰无阻”的意思,这里的“纵横”在古代指的是“肆意横行,无所顾忌”。“纵横”的“纵”是“恣意”的意思,“横”是“横行”的意思。只不过到现代,“纵横”的感情色彩变为中性的罢了。在“纵一苇之所如”一句中,“纵”绝没有“纵横”的意思,小船也不可能“纵横”,即小船不可能“肆意横行,无所顾忌”。这是其一。其二,如果说这里的“纵”是“纵横”的意思,那么“纵横于小船所到达的地方”一句的主语是什么?是小船吗?如果是,这个句子等于说“小船纵横于小船所到达的地方”,这是什么话?如果不是小船,那主语只能是“我(苏轼)”,这个句子的意思就是“我纵横于小船所到达的地方”,这样句子就有些不通了。

  期刊推荐:《科学大众.科学教育》主要刊登国内外科学教育研究报告,教师教育教学论文,教师教育教学教案与教学感想,校本教研成果介绍,理科教育教学研究,自然科学研究方法,教育教学评价与测量,科学教育研究综述,学生科学探究实验报告等中,英文稿件。有投稿需求的作者,可以直接与期刊天空在线编辑联系。

  说实话,《赤壁赋》中“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还真的有些难解,有些问题一直没有说清楚,笔者不揣浅陋,试作解释。

  “纵”就是“任凭”的意思,此不赘述。“一苇”,粤教版的课本注为:“像一片苇叶那么小的船”。这个注释有合理的地方,也有不合理的地方。说“一苇”指小船,这是没有问题的,但说比喻船像一片苇叶那么小,不符合“一苇”的出典。“一苇”出自《诗经·卫风·河广》:“谁渭河广,一苇杭(航)之。”对句中的“一苇”,孔颖达是这样疏的:“言一苇者,谓一束苇也,可以浮之水上而渡,若桴栰然,非一根苇也。”从孔颖达的“疏”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一苇”之所以能代指小船,是因为古人靠“一束苇”,即一捆芦苇来渡过宽广的河流,其作用相当于一只小船。所以《汉语大词典》对“一苇”的解释是“后以‘一苇’为小船的代称。”如果是一片苇叶的话,如何能渡过宽广的河流?课本的编者之所以会误注,或许与小时候用芦苇叶折叠小船玩有某种联系吧。对于句中的这种“之”的用法,一直是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有人认为是用在句子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结构助词,不译;有人认为是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助词,不译。对于这两种说法,笔者认为,理解为“用在句子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结构助词”,庶几可通。因为有人主张“所字结构”可以具有动词性,在句子中做谓语。﹝参见朱英贵《“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结构吗》,2007年09月号《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按照这一理论理解,所谓“一苇之所如”,就是“一苇如”,即“小船行驶”的意思。粤教版的课本把“纵一苇之所如”注为“任凭小船漂流”,等于默认了句中的“之”是用在句子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结构助词。这样理解,虽然勉强可通,但不易于理解,也不容易为学生所接受,还和大多数人对“所字结构”定性的认知相背离,而且和“凌万顷之茫然”一句结构上也不对称,因“凌万顷之茫然”是定语后置句,一般的语序是“凌茫然之万顷”。把“纵一苇之所如”的“之”理解为连接定语和中心语的结构助词,虽然容易为学生所理解,但却是完全错误的。为什么呢?因为说“任凭小船到达的地方”不成话。其实,笔者认为这里的“之”还可以有另外一种比较合理的解释,即把这个“之”理解为定语后置的标志,所谓“纵一苇之所如”,即“纵所如之一苇”,译为“任凭行驶着的小船”。这样理解,和下一句的“凌万顷之茫然”结构完全相同,都是定语后置句,意思也通畅。所字结构作后置定语,虽然比较少,但还是存在的。如“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孙文《<黄花岗烈士事略>序》)中的“所积”,就是“怨愤”的后置定语。

  那么,此句中的“凌”字如何理解呢?笔者以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不必拘泥于字词典等工具书上已有的义项,而应当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由“凌”字的本义来推求。“凌”的本义是“冰”,冰是浮在水面上的,因此,“凌”可以引申为“飘浮在水面上”。这个义项在工具书中虽然查不到,但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找出这样解释的可靠依据。根据王圣美的右文说理论,我们可以推出凡是以“夌”作声符的字大多含有“在……上”的意思。如“陵”是大土山。大土山,当然是在平地之上。“菱”是一种水生植物,其叶子也浮在水面上。“棱”有“物体上呈条状凸起的部分”的意思,“凸起的部分”当然也在平面之上。“稜”是田埂,田间土垄。“田埂”当然也在地面之上。

  “凌”有飘浮在水面上的意思,我们还可以从由“凌”构成的词语中窥见它的端倪。如“凌云”,含有在云之上的意念。“凌驾”意思是“高出(别人)”,含有在别人之上的意念。还有杜甫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的“凌绝顶”,也含有“在绝顶之上”的意思。

  这样理解,把前后两句合在一起解释,就非常通顺了。所谓“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调整一下语序,就是“纵所如之一苇,凌茫然之万顷”,可译为“任凭行驶着的小船,飘荡在无边无际的广阔江面上”。这样理解,文从字顺,合情合理。

全学科期刊推荐 中英文发表指导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

2023最新分区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