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服务

基于专业认证视角的动物科学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分类:教育论文 时间:2019-12-12

  摘要:专业核心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重要地位.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设及其教学模式将对创新型专门人才培养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专业认证是一个专业的合格评估,专业认证标准是一个基本质量标准,其核心是专业核心课程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基于专业认证的要求,明确了专业认证和专业核心课程概念,界定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设与专业认证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动物科学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设的具体措施,包括专业核心课程的遴选、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大纲修订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研究和专业核心课程的双语或英语教学,为即将启动的动物科学专业认证做好前期准备.

基于专业认证视角的动物科学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关 键 词: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专业认证

  专业认证是一种在国际上行之多年、得到广泛采纳的保证和提高专业教育质量的手段,通过严格的高校专业认证可以确保各级专业人才的水准和质量[1].20世纪初,国外就开始了专业认证工作,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在建筑工程专业进行了专业认证的实践性探索,2006年3月教育部启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2018年启动师范类专业认证,其他专业也将在后期陆续启动.专业认证强调专业教育要达到合格标准的基本质量要求,非专业评比、评优、排名标准,在满足认证标准条件下,鼓励专业多样性、个性化、特色化发展,但也不能随意化,需达到认证指标体系所确立的基本质量标准.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建设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保证人才培养实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 专业核心课程的认知

  关于专业核心课程的定义,有诸多观点.有人认为专业核心课程是指在课程体系中居于核心位置的具有生产力的那部分课程,它与课程体系的专业拓展课程形成有机的、内在的联系;有人认为专业核心课程是对实现该专业培养目标有重大影响的主干课程;还有人认为专业核心课程是指一个专业中开设的富有该专业特色,以该专业中相对应的岗位群中最核心的理论和技能为内容的课程[2-4].综合这些观点,可以认为专业核心课程是指能充分体现该专业的专业属性、能充分体现该专业的学科特点、能集中显示该专业的存在价值的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所要传授的知识属于专业必须具备的基础性核心知识,体现着专业培养的基本素养与要求,学生通过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能够基本掌握本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比较容易地学习本专业的其他课程,能够基本胜任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专业核心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关系着专业人才培养的水平与质量.

  2 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设与专业认证之间的关系

  专业认证不同于本科教学审核评估,重点关注的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性与人才培养的实效性.一方面,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认证的核心指标.专业核心课程是一个专业最重要的课程,通过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获得本专业必备的基础性核心知识,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所以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认证的核心指标.另一方面,专业认证是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设是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举措.通过专业认证,可以促进各专业尽快完成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设.因此,对于动物科学专业而言,有必要探索专业认证视角下,如何建设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3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基于专业认证的要求,课程体系构建必须明确每门课程在实现培养目标和达到毕业要求中的作用,必须清晰地表明毕业要求与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对应关系,表明课程的教学内容对达成毕业要求的贡献情况,从而使老师清楚“为什么教”、学生明白“为什么学”.培养目标关注的是学生“能做什么”,而毕业要求(毕业生能力)关注的是学生“能有什么”.毕业要求是培养目标的前提,培养目标是毕业要求的结果.所以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是要依据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来确定教学内容,进而构建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培养目标是对毕业生在毕业后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培养目标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总纲,它是构建专业知识结构形成课程体系和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动物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国家和社会需求,培养系统掌握动物科学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畜牧业生产与畜牧学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具备现代动物生产基本理念,且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较高人文底蕴、宽广国际视野,能在与动物科学相关领域和部门从事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创新型和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

  毕业要求(或称毕业生能力)是对学生毕业时所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的具体描述,是学生完成学业时应该取得的学习成果.动物科学专业的毕业要求为本专业毕业的学生应具有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愿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有奉公守法、热爱本职工作、团结合作的品质,有良好的思想素质、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掌握动物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动物遗传育种、动物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及草学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动物遗传资源调查、种畜评估、繁育体系建设、畜禽繁殖、饲养和饲料配制、饲料质量检测、畜牧场设计、卫生防疫、畜产品开发利用、草地建设、动物养殖场经营管理等方法与技能,熟悉动物遗传资源保护、动物养殖、饲料生产、畜产品安全与流通、环境保护、畜牧兽医行政管理等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语言交流(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自主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4 动物科学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设的具体措施

  4.1 专业核心课程的遴选

  基于动物科学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借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可以设置《动物遗传学》《动物营养学》《动物育种学》《动物繁殖学》《饲料学》《家畜环境卫生学》《动物生产学》(将猪、牛、羊、家禽等生产学融合)为动物 科 学 专 业 的 核 心 课 程,这 7 门 核 心 课 程,保证学生掌握畜牧生产中关键的 “种”、“料”、 “管”、“环”4个环节.并将这些课程尽量安排在第3~5学期开设,保证在第6学期教学生产实习时,学生掌握了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更加有利于理论联系实践、在实践中巩固理论,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4.2 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建设

  建设好专业核心课程,对每一门核心课程成立教学团队是必要的.可以选择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或副教授作为单门课程教学团队的负责人,教学团队负责人应该具备有较高的教学水平、较深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持续奋战在教学一线,成员由1~2名专业教师和1名实验员组成,要求教学团队成员有丰富的畜牧生产经验、有1年以上的国外学习或访学经历.一旦每门核心课程教学团队确定后,就将教学人员相对固定下来,长期专门从事该门课程的教学与实践研究.

  4.3 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大纲修订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研究由教学团队负责人牵头,对核心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在参阅国内外相应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制定出合理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要求既要突出基础知识的讲解,又要紧密结合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现状,让学生掌握学科前沿知识.

  创新课程教学方式,形成以“板书+多媒体课件”、突出板书的教学方式,让教师从过度依赖多媒体课件中解脱出来;转变教学形式,增加学生互动环节,部分内容形成“学生准备-学生讲解-教师置疑”的教学方式,可采用Sandwich教学法(也称“三明治”教学法),即通过变换学习和活动方式,使学生在教师的主持引导下有组织、互动式的学习,令每一位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达到学生学习有效性的目的[5].

  多开设具有开发学生实验技术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实验项目,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准备实验和正式实验,在具体操作中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去巩固理论知识和加强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

  改进理论和实验课程考核方式,教学团队共同制定理论课和实验操作考试题库,理论考试由教学秘书随机抽取试题;实验课以动手操作考核为主、实验报告为辅;平时成绩以学生回答问题、互动交流和部分课程内容讲解等情况为依据.

  相关期刊推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月刊)创刊于1957年,是由西南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电化教育学、心理学、体育运动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和技术科学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主要读者对象是:国内外科技工作者、高等院校理工科教学科研人员和研究生。有投稿需求的作者,可以直接与期刊天空在线编辑联系。

  4.4 专业核心课程的双语或英语教学

  为了拓宽学生国际化视野,促进学生到国外交流和深造,可在本专业核心课程内分步实施双语教学或全英语教学,结合教学团队实际情况,可先开设部分课程的双语教学,逐渐扩展到其他专业核心课程.专业认证标准是一个专业合格的最基本要求,在设置专业核心课程时,一定要结合专业认证标准,充分考虑,仔细研讨,确保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本专业的核心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全学科期刊推荐 中英文发表指导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

学术顾问回访> 详细沟通需求> 确定服务项目> 支付服务金> 完成服务内容

SCI期刊

国际英文期刊

核心期刊

国外书号出书

国内纸质出书

2023最新分区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