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敬业价值观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以优势视角理论为基础,多多挖掘高职学生的潜能,运用社会工作中小组工作的方法,开展敬业价值观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优势视角; 高职学生; 敬业价值观培育
一、研究背景
敬业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待生产劳动和人类生存的一种根本价值态度,敬重并珍惜自己从事的事业,小到个人职业,大到社会主义事业,都能专心致志,尽心尽力。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高技能型人才作为自己的目标,在办学宗旨上,都是紧紧围绕“职业”二字。作为高职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学习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更要注重自身敬业价值观的培育,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有利于自身的职业发展。
高职学生,通常是在高考的最后阶段被高职院校录取,受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们往往对自己“高职”的身份不认同。作为高考的“失败者”,尤其是近年来,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比例逐年扩大,有相当部分的学生不需要参加高考即可入学,因此,学习习惯差、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能力偏弱,缺乏学习热情,就成为了当前高职学生的普遍现象。学习,是高职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如果高职学生对未来职业缺乏理想,对学习不感兴趣,会直接影响将来在职业生涯中敬业精神的表现。因此,敬业价值观的培育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对高职学生敬业价值观的培育,对于提升高职学生群体的整体职业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前期的调查发现,高职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敬业价值观是认同的,但是认同与实践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基于 2018 年作者开展的“高职学生敬业价值观现状”的调查数据)。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敬业价值观的认识多停留于表面,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理解的深度不够,进而也就不利于学生将其内化到自己的行为中。虽然高职院校通过课程教学、校园风气等途径开展了各种敬业价值观教育的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总体看来,敬业价值观培育的途径仍是较为单一。因此,尝试探寻新的敬业价值观的培育途径显得日益迫切。
二、研究设计
( 一) 理论基础
优势视角是 20 世纪 80 年代是社会工作领域中兴起的一种新的理念和实践模式。优势视角认为,个人所具备的能力及其内部资源允许他们能够有效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反对将服务对象问题化,核心理念是相信人们天生具有一种能利用他们自身的自然资源改变自身的能力,因此其看重于挖掘案主自身的优点、潜能和取得的成绩,提倡把服务对象个人及其环境中的优势和资源作为所关注的焦点,而非其问题和病理。
小组工作是一种以小组活动形式(两个或更多的人)开展的社会工作方法。总体而言,小组工作旨在以人际间的依存互动关系为基础,通过专业的小组活动过程来恢复和增强个人的、团体的社会功能,进而实现社会发展的目标。
( 二) 研究方案
本研究在 2017 年下半年,在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大二学生中随机选取一个班级,班级人数为 45 人,征得辅导员老师和全体学生的同意,以优势视角理论为基础,运用小组工作的方法,开展敬业价值观培育教学活动。
将敬业价值观分解为树立职业理想、强化责任意识、提升专业技能、培养奉献精神四个指标,一共设计了 6 次小组活动内容。小组活动时间为周二 13:30—15:00,活动地点为二号教学楼 2116 教室,活动频率为 1 周 1 次。
三、研究过程
本次活动共 6 次,第 1 次活动目的主要是分组、破冰和帮助学生厘清活动的目的和要求,第 6 次活动主要是回顾、总结与提升。中间 4 次活动,根据树立职业理想、强化责任意识、提升专业技能、培养奉献精神四个指标,分别设计了 4 次专题活动。每次活动前,都会根据主题开展小调查,以了解高职学生的基本情况。
树立职业理想。课前小调查显示,42.2%的学生表示自己对未来的职业迷茫,不知道自己会从事怎样的职业,甚至有 11. 1%的学生表示自己从未考虑过将来的职业。本次活动主要围绕“十年后的我”这一主题开展小组讨论,然后由小组代表发言。
强化责任意识。课前小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学生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做事有责任心,只有 8.9%的学生责任意识相对较弱。这次活动主要是给定情境,让学生讨论在特定情境中,会采取的行为方式。活动以讨论的形式进行。
提升专业技能。从课前调查可知,学生对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还是非常重视的。86.7%的学生都会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46.7%的学生会在平时通过参加专转本考试、参加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参与研究性学习等方式拓展知识与技能。本次活动,主要是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故事为主。
培养奉献精神。课前调查显示,学生对于奉献精神,从理论的角度来看,学生们对于奉献精神都是给予高度认可的,但是一旦落实到自己的实践行动中,效果就大打折扣了。本次活动主要以开展“诺亚方舟”等团队凝聚力、奉献精神培养等游戏方式进行,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奉献精神。
6 次活动全部结束后,对参与学生再做一次全面问卷调查,进行前后测对比。结果发现,学生在四个指标方面数据略有提升,说明活动的开展具有一定的效果。
期刊推荐:《高等教育研究学报》(季刊)创刊于1978年,是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公开发行的正式期刊。始终坚持和把握“适应军事斗争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高等院校特别是军队院校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的办刊宗旨,注重突出军事高等教育的鲜明特色,继续为高等教育研究事业、为国家和军队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做出贡献。
四、研究结论
( 一) 从优势视角理论出发,着重挖掘高职学生潜能
缺乏自身对“高职”身份的认同,学习积极性不高,认为自己的学习的“失败者”,这是在高职学生中存在的普遍现象。特别是近年来,通过单独招生方式录取的学生比例加大,高职学生的学习意识、学习能力等逐年下滑。所以,从某种角度说,高职学生并不“擅长学习”,他们认为自己学不好,学不进去。同样,对于未来的职业生涯,高职学生受之前学习习惯的影响,能为将来做长远规划的学生也不多,更多的高职学生倾向于得过且过的生活方式。如果我们在进行敬业价值观教育的时候,一味地强调学生应该认真学习,很可能导致学生的反感,降低教育效果。因此,不妨借鉴优势视角理论,让高职学生尝试着去挖掘出自己身上的优点、长处,重新审视自我,树立自信心,在这样的前提下开展敬业价值观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育效果。
( 二) 注重理论,更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
传统的敬业价值观教育,主要来自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由于课程性质、教学模式等的限制,敬业价值观教育更多地是从理论教育的角度开展,而实践方面则较少。通过调查的结果显示了高职学生在理论认知方面,对于敬业价值观的认同度高,但仅停留在理论表层,并没有完全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因此,敬业价值观教育的活动中应更注重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参与,亲自体验,效果会更好(例如活动中加强学生分享、游戏体验等环节)。
( 三) 研究的不足之处
本次研究也存在着不足之处,主要有:一是受时间、工作人员人数的限制,参与活动的学生人数过多,不能保证每位参与的同学都有分享的机会,而且在活动过程中偶尔还会出现纪律问题;二是效果评估方面还有待完善,问卷的问题还有改进的空间;三是受时间限制,本次活动只开展了 6 次,提升效果并不是特别明显,敬业价值观属于意识形态领域,需要长期开展并做长期的跟踪调研。
( 四) 未来研究
展望敬业价值观的培育,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在未来研究中,可以在测量工具的优化完善、活动设计的改进等方面做进一步地探索。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