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探讨ArcGis测试软件在基础测绘更新中数据采集过程中的具体应用,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对工作实践中的新老资料整合应用,为确保基础测绘数据采集工作顺利进行,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依据与建议,希望与同行一起分享工作经验。
关键词:基础测绘 数据采集 新技术 具体应用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测绘地理数据信息在各个行业中均有所应用,其发挥的价值也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质量要求也相应提升,故此加强基础测绘中数据采集技术的革新具有很大现实意义、测绘新技术的应用,迎合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快速生产、更新的现实需求,同时也有助于提升数据采集速度、质量与效率,降低地理测绘作业中人力资源的投入量。
1 基础测绘发展趋势得到要求
首轮基础测绘工作开展在21世纪初期,数据采集平台以Epscan、Geoway、Micro Station为主。在数年的发展历程中,高效完成了测绘任务。但因为在不同阶段对基础测绘数据认识有所差别,在要素种类设计、要素的编码、要素阐述的相关方法与要求等方面均有所体现。此外,不同生产单位在生产技术规划书、采集平台、生产程序上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这也导致不同省份各个测绘区域见数据信息有所差异[1]。
1.1 信息缺陷
数据在专题要素信息的阐述方面存在不足之处,其均能实现对公路、铁路、桥梁、水系等基础设施编码、名称、技术等基础信息的描述,但没有对公路铺面材料类型、铺面宽度等信息的表述;也未能对铁路与车站所属铁路局及其在铁道部中统一编码等内容进行阐述;在桥梁设施的描述上,缺乏与桥梁所属公路、类别、长度、净空高等信息;水系领域中,没有对水系所属流域、水系级别等内容做出描述。
1.2 缺乏现势性
基础地理信息和专题要素相关信息始终处于连续变动的状态中,但数据库中存有的数据无法动态性的呈现出信息实地变化情况,数据缺乏现势性。难以迎合有关专业部门对相关信息现实发展趋势提出的主观需求,难以为社会经济建设过程提供真实可靠、有价值的信息服务。
1.3 缺乏要素完整性
在新一轮的1∶1万DLG生产作业中,结合当下的经验与技术水平,可将产品视为全要素与核心要素的共同体。在实现工作中一些测绘区段地形波动性较大或大范围沉降,对1∶1万DLG精确度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例如,海岛屿与滩涂呈现的内容缺乏完整性,进而对地理基础测绘信息质量产生影响。伴随测绘技性能的改进与完善,测绘作业效率提升及社会相关行业对地质测绘信息质量提出的个性化需求,导致获得的基础测绘数据已难以满足经济建设需求[2]。
2 ArcGis综述研究
ArcGIS为一类相对全面的系统,用户可应用该系统实现对地理数据信息的采集、组织、管理、解析、沟通与传递。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应用平台,作为世界领先的构建和应用平台,ArcGIS能够为全世界人民提供地理信息服务,能顺利的将地理知识融合至政府机关、企业单位、科技院、教育和媒体等诸多领域中。 ArcGIS具备精确传导与发布地理信息的功能,为所有人访问平台与应用地理信息创造便利条件。ArcGis系统在应用期间可冲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通过Web浏览器、移动设备去操作应用。
在基础测绘工作中,应用ArcGis软件绘制的地图不仅具备呈现信息的基本功能,还能应用该信息对查询、分析、规划与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撑,这间接传递出 ArcGis系统应用的重要意义。回顾长期的实践,笔者认为地图不仅以GIS工作最终产品的角色出现,同时也是该项工作运行过程中必需工具之一[3]。ArcGIS地图可以被视为一个交互式窗口,人们利用该窗口能直观的探索、解析与更换地理信息。用户利用ArcGIS系统建设的地图不仅能呈现信息,并且能够用来查询与理解模式与关系、运行解析并建设模型进而处理现实问题,可视化的跟踪运行状况,开启数据传送与编译、沟通想法与规划等功能。
3 础测绘工作中新技术的应用
3.1 地形要素的采集
在立体模型构建工序结束后,相关人员需集中精力全面采集各地形相关要素。结合拟定的地理测绘区方案规划标准及有关DLG的采集要求,面对不依照比例尺的线状要素,相关人员要依照影像的中心线切准立体模型表面,对属于同一类别的要素一次性采集后,对不遵照比例尺相关规则腹部的点状地理信息进行采集,此时相关人员需对其影象的中心点在立体下进行定位处理后采集;针对宽度依照比例尺的要素的采集,在没有特殊因素干扰下可依照其影象宽度按照一定次序采集其中心线和与线;针对其他依照比例尺的面状要素,则可依照其边线采集各自相对应封闭的面,进而为后续测绘作业开展创造便利条件。
3.2 地貌要素的立体采集
当下,基础测绘数据更新工作正刚刚进行,在技术方面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故此地质测绘技术人员后续工作的重点是调整并优化相关技术设计方案,同时要想在地形地貌信息的呈现方面也做出诸多技术探究,在雷达测高技术的协助下实现对测绘区域高程数据信息的整体更新。针对比高>1m且有明显地形特征的坎、坡、垄等地况,可结合其实况进行相关的的立体采集阐述;而对于等高线等要素,需结合DEM特征线及雷达测高的高程数据,对以往获得的测绘作业中已存的特征曲线进行部分改动[4]。
本文笔者回顾长期的实践历程,应用获取到的DEM数据,在多机多核批量数字微分纠正技术的协助下,获得数字正射影像(DOM),批量性的进行匀光匀色处理,促使色泽一致后,再进行自动镶嵌与人工编辑镶嵌线,进而强化影像镶嵌的合理性,并批量性裁切,最后获得正规数字正射影像图。
3.3 对各类要素已有属性的正确应用
因为上一轮基础测绘作业任务完成间隔期相对短暂,其能实地测量现存的地理名称、电力线伏数、自然河流名称及各级控制点名等信息,新一轮的基础测绘对以上指标的测量结果与以往不会有明显差异,由此可见当下基础测绘作业开展中,工作的重点是对初有建库数据内的属性项以加载原图层的技术路径进行收集[5]。具体操作是把利用 ArcGIS立体模式获得的数据信息另存为“Geoway10.2格式”下的矢量数据,同时在该格式运行环境内按照以此次序对上一轮基础测绘数据中相对应图层内的属性值进行正确应用,涵盖各种道路名称类型、控制点等级等;而针对影像要素等实地已产生改变及增设的各类要素(例如新增的公路及管线等),在收集新矢量的基础上应添加相应的图层标识,组织后续工序的外业实地调查对其进行补充与标注,编辑人员负责进行补挂属性工作,在多方人员的合力作用下,最大限度的维护基础测绘作用中数据更新环节数据库建设的完整性。
4 结语
本文笔者认为数据采集新技术的应用,能实现对大规模区域资料的统一采集,促进现代测绘基准体系的建设提供数据支撑,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高统一性、高精度的空间定位基准,为基础测绘工作的开展提供及时、真实可靠的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 张继贤,张莉,张鹤.面向新型基础测绘的质检任务探讨 [J].测绘通报,2018(7):71-73,87.
[2] 穆合台尔江·依明.现代信息测绘新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改造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32):256.
[3] 侯跃强.基础测绘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8(18):131,137.
[4] 周强.测绘新技术在现代矿山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浅析 [J].世界有色金属,2018(7):24-25.
[5] 郭巍.地籍测量与现代测绘新技术的精度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8(25):221.
相关期刊推荐:《测绘科学技术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84年,由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主办。本刊主要刊登测绘学科技术学术论文、学科进展、应用工程技术、院士论坛等。内容涉及几何大地测量、空间大地测量、物理大地测量、地球动力学、军事工程测量、普通测量、测量平差理论、导航定位工程、航空摄影测量、航天摄影测量等方向。有投稿的作者,可以与期刊天空在线编辑联系。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