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服务

新时期粤东西北地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

分类:经济论文 时间:2019-10-12

  摘要: 从创新要素的角度,分析粤东西北地区的创新发展基础与短板,并与江苏苏北地区进行横向对比和经验借鉴,研究提出新时期推动粤东西北地区创新发展的战略方向。

  关键词: 粤东西北; 区域协调发展; 创新驱动; 对策

新时期粤东西北地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发展的不平衡更多体现在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和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上首次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力求解决城乡差距、乡村短板、区域差距、落后区域发展短板等关系到我国整体发展均衡的问题,尽快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以优化发展格局,形成区域良性互动,推进区域合作共赢;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具体实践看,虽然广东改革开放 40 年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区域发展不协调仍是最突出的问题。广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显示,粤东西北地区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基础薄弱、内生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尚存,与珠三角地区相比依然落后。粤东西北地区 12 市面积占全省 7 成以上,但地区生产总值仅占全省比重不到 1 /4,全社会研发投入、科技产出占全省比重均不到 1 /10。2017 年,马兴瑞省长全省科技创新大会指出,要必须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积极服务区域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是推动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实现区域协调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向和必走道路。只有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才能源源不断释放结构生产力,为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奠定坚实基础。

  从国内学者研究情况看,大多数国内学者对粤东西北地区的研究,主要从经济发展[1]、工业园区发展、政策制定[2]、交通建设、旅游文化等角度开展。如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调研组从综合经济指标、产业结构等经济指标评估粤东西北地区发展情况并提出对策建议; 陈再齐等[3]从人口增长、土地利用、经济增长动力等方面剖析粤东西北地区新区建设现状及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刘东平[4]通过从人均 GDP、产业结构、交通情况、城镇化率等方面分析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研究推动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路径; 张琳[5]从工业园区发展角度研究如何培育粤东西北地区经济增长极等。然而,这些研究成果较少或基本没有从创新要素的角度分析研究粤东西北地区创新驱动发展的情况。

  为了全面摸清粤东西北地区创新驱动发展的实际情况,准确把脉制约其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问题,本文从纵向分析和横向对比两个纬度,对粤东西北地区的创新投入和产出、创新主体和平台载体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对江苏苏北[6]地区创新发展的先进经验进行借鉴,研判新时期粤东西北地区实施驱动发展战略所应采取的战略方向。

  1 基础与优势分析

  1. 1 纵向分析

  基于数据,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投入、产出、主体、平台、载体等方面选取了若干具有代表性的统计指标,通过 2011—2016 年相关数据对比分析,摸清粤东西北地区创新发展情况。

  ( 1) 研发投入增速较快,投入强度增长缓慢。近年来,各市重视提升财政资金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与引导作用,地市财政科技经费支出增长较快,从 2011 年的 15. 6 亿元增长到 2016 年的 40. 2 亿元,年均增速达 20. 8%。其中,粤东地区增长速度最快,年均增速率达 22. 7%。在财政资金的引导下,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总量实现较快增长。2011 年以来,粤东西北地区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速达 11. 2%,2016 年达 103. 4 亿元,占全省 ( 2 035. 2 亿元) 比例的 5. 1%,同比增速达 10. 18%,接近珠三角地区增速 ( 13. 34%) 。其中,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占全省比重分别达到 1. 93%、 1. 74%、1. 42%。但是,地区研发投入强度依然处于较低水平,R&D 占 GDP 比重从 2011 年 0. 5%提升至 2016 年0. 58%,仅增长了 0. 08 个百分点,远低于全省水平 ( 2. 58%) 、更低于珠三角水平 ( 2. 81%) 。图 1 研发投入总量与强度增长趋势图

  ( 2) 专利产出较快增长,量提质升。2011— 2016 年,粤东西北地区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年均增速均达 16%以上,发明专利增速更快,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年均增速均超过 17%。从专利申请量来看,2016 年粤东西北地区专利申请量达 51 671 件,比 2011 年 ( 24 906) 翻了两倍,粤东地区占一半以上,粤西地区专利申请量增长较快,同比增速超过 60%。其中,湛江、河源、清远、潮州、云浮等市增长最快。发明专利申请量达 6 298 件,其中粤北地区占 35% 以上,2015 年、2016 年连续两年保持领先; 粤西地区发明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速最快,从 2011 年的 407 件上升至 2016 年的 1 935 件,年均增速达 36. 6%。从专利授权量来看,粤东西北地区专利授权量达28 318 件,年均增速达18. 4%,高于珠三角地区 ( 13. 7% ) 和全省 ( 15. 1% ) 增速。其中,粤东地区专利授权量总数最多、增长最稳定,占粤东西北地区的比重超过 50%。发明专利授权量达 1262 件,其中,粤东地区数量最多,占 44. 4%,粤地区增速最快,年均增速达 32. 2%。

  ( 3) 高新技术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快速发展,创新主体创新活力日益增强。2011—2016 年,粤东西北地区加快培育和发展创新主体和创新载体,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新型研发机构数量增长较快。从创新型企业看,粤东西北地区获得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 2011 年的 408 家上升到 2016 年的 985 家,年均 增 速 近 20% ,2016 年同比增长高达 80. 7% ,其中 5 个市增长 2 倍以上。粤东地区数量最多,占总量近一半; 粤北地区增速较快,年均增速达 22. 3% ; 粤西地区发展后劲较强,2016 年实现了翻倍增长。另一方面,粤东西北地区拥有超过 400 家亿元级的骨干企业,其中营业收入达 100 亿元以上的大型骨干企业有 10 家。从研发机构情况看,紧跟全省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的步伐,粤东西北地区培育发展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数量快速提升,2016 年达 19 家,同比增长 72. 7% ,超过全省平均增速 45. 2% ) 。其中,粤东地区发展研发机构的基础条件较好,累计获得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认定的数量最多,超过总量的一半。

  ( 4) 建成一批创新平台和创业孵化平台,为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了条件和支撑。从创新平台看,粤东西北地区建设了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省级工程中心,其中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数量达 13 家,省级工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达 389 家。从创业孵化平台看,粤东西北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数量增长迅猛,2016 年企业孵化器数量达 53 家,比 2015 年实现翻番增长,高于珠三角 ( 44. 4% ) 和全省 ( 49. 1% ) 增速,其中粤北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最多、增速最快。众创空间数量达 66 家,是 2015 年的 5 倍,高于珠三角 ( 2. 6 倍) 和全省 ( 3 倍) ,其中粤北地区数量最多、增速也最快。

  ( 5) 建成一批高新区和产业园,带动经济快速增长。粤东西北地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实力逐步提升,2016 年底已实现省级高新区全覆盖,河源、清远、汕头等高新区成功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园区实现工业增加值 608. 32 亿元,同比增长 18. 26% 。地区建成了 41 家产业转移工业园,其中超 500 亿元规模工业园 2 个、50 亿 ~ 100 亿元规模工业园 14 个,积极承接珠三角相关产业的梯度转移。粤东西北地区有 5 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涉及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半导体等领域,分布在云浮、韶关、清远、揭阳、汕头等地,为地区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园区、基地的带动下,粤东西北地区 2011—2016 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 10. 6% ,高于同期全省 ( 7. 6% ) 和珠三角 ( 7. 0% ) 年均增速。

  1. 2 小结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粤东西北地区近年来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明显,培育发展了一批以高新技术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为主的创新主体,发展建设了一批支持企业创新创业活动的创新平台和创业孵化平台,建成了一批具有产业实力的高新区和产业园区,地区综合创新能力和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创新主体活力逐渐被激发,创新创业环境日益优化,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日益增强,为新时期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打下了结实的基础。

  2 短板与差距分析

  2. 1 横向对标分析

  欠发达地区是指有一定经济实力和潜力,但与发达地区还有一定差距、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科技水平还不发达的区域。对于广东而言,粤东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实力、科技创新水平与珠三角地区存在较大差距,2016 年 12 市 GDP 为 17 788. 37 亿元,占全省的 20. 7% ;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 35 573 元 ( 其中粤东地区 34 036 元,粤西地区 40 884 元,粤东地区 31 941 元) ,远低于全国 ( 53 980 元) 平均水平,属于欠发达地区。与粤东西北地区在广东的地位相当,苏北地区相对于苏南、苏中也属于欠发达地区, 2016 年 5 市 GDP 为 18 160. 2 亿 元,占 全 省 的 23. 2% 。但是,近年来苏北地区经济与科技发展速度较快,在欠发达地区中走在前列,与粤东西北地区形成对照。

  ( 1) 在经济发展速度上,粤东西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与苏北地区的差距正逐渐缩小。从地区生产总值看,苏北地区从 2011 年到 2016 年的 GDP 年均增速 达 11. 1% ,高 于 粤 东 西 北 地 区 的 9. 2% 。到 2016 年年底,苏北 5 市 GDP 达 18 160. 2 亿元,占全省 GDP 总量 23. 2% ,超过粤东西北 12 市 GDP 的 17 713. 81 亿元和全省占比 22. 3% 。其中,苏北 5 市 ( 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盐城) GDP 均达到 2 000 亿元以上,粤东西北地区 12 市只有茂名、湛江、汕头、揭阳 4 市 GDP 超过 2 000 亿元[3]。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看,2016 年苏北地区人均 GDP 为 60 338 元,其中 4 个市已全部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而粤东西北地区 12 市中只有一市的人均 GDP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粤东西北地区与苏北地区经济发展增速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差距从 2011 年的 4. 87 个百分点缩减至 2016 年的 1. 73 个百分点。

  ( 2) 在创新能力上,粤东西北地区综合创新能力与苏北地区差距较大。从研发投入看,苏北地区财政科技经费支出较大,2016 年达到 81. 07 亿元,是粤东西北 ( 40. 2 亿元) 的 2 倍; 在政府财政经费的引导下,苏北地区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 1. 84% ,比粤东西北地区 ( 0. 58% ) 高出了 1. 26 个百分点。从创新产出看,苏北地区专利申请量连续几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6 年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 18 411 件和 3 193 件,均为粤东西北地区的 2 倍以上。从创新主体看,苏北地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数达 1 385 家,是粤东西北地区 1. 4 倍。从各市创新实力看,苏北地区连云港、盐城两个地市已升级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目前粤东西北地区暂时还没有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2. 2 小结

  综上所述,虽然近年来粤东西北地区创新投入和能力快速发展,与苏北地区相比,仍存在许多问题,制约着粤东西北地区科技创新的进一步发展,与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要求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 粤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实力较弱,政府财政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地区研发投入强度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创新实力仍然弱,创新主体数量较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仍然薄弱,创新效率也不高。

  3 创新发展需求分析

  结合上述纵向和横向对比分析,我们认为粤东西北地区产业基础薄弱、内生发展动力不强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大部分产业仍然处于价值链的低端,产业升级面临巨大压力,面对珠三角地区的高水平产业转移,粤东西北地区能力跟不上、产业接不住等问题仍然突出,迫切需要从研发投入、创新主体、创新平台、人才队伍等方面增强内生动力。

  一是研发经费投入还需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强度被视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投入水平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是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广东省财政引导粤东西北地区创新发展的投入总量偏少,2015 年省投入的相关经费还不到 8% ,粤东西北地区 2016 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与全国平均水平 ( 2. 11% ) 仍然差距甚远。新时期下,粤东西北地区加快创新驱动发展,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才能保障创新发展的生命源泉源源不断。

  二是创新主体在数量和质量上仍有较大前进空间。创新主体是创新活动的重要主力军。企业是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对区域创新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粤东西北地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较少、大型龙头企业数量不足、大部分中小企业仍以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加工制造、加工贸易为主,企业创新能力不强。新时期下,粤东西北地区加快创新驱动发展,要着重壮大大中型企业、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微创新型企业,通过量质齐升,形成有效支撑创新发展的企业梯队,为创新发展注入更多活力的。

  三是 “实力强、水平高”的创新平台有待进一步发展。创新平台是支撑创新活动的重要条件和支持。粤东西北地区很多创新孵化器平台、科技金融服务机构等仍处于建设起步阶段,优质本科高等学校资源匮乏,高水平的创新平台数量很少,各类科技服务平台数量和水平参差不齐。高新区和产业转移园仍需要 “量质”同时提升。新时期下,粤东西北地区加快创新驱动发展,要加强创新平台布局和建设,提升各类创新平台的水平和质量,促进高新区和产业转移园发展,为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提供优良的环境。

  四是人才队伍有待进一步壮大。人才驱动是创新驱动的一个重要方面。与珠三角优越的创新环境、充足稳定的支持经费以及高水平的创新资源等方面相比,粤东西北地区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明显较弱,导致高层次人才、领军人才、创新团队以及高技术人才等严重短缺,即使 “引进来” 也 “留不住”。新时期下,粤东西北地区加快创新驱动发展,要加大力气 “引进人才”和 “留住人才”,才能保障人才队伍不断增长,发挥人才对创新的引领作用。

  4 先进经验借鉴

  苏北地区区域经济能实现快速增长,离不开科技创新的驱动。我们通过深入调研苏北地区创新政策、创新举措,分析研究江苏推动苏北地区科技创新的经验和做法,为推动粤东西北地区创新发展寻找新动力。

  ( 1) 加强统筹部署和部门协同,支持和引导苏北地区创新发展。江苏省政府通过战略部署和宏观政策引导苏北地区创新发展。2016 年以来,江苏省委、省政府相继发布了 《苏北地区可持续发展规划( 2017—2030) 》 《苏北国家可持续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议范围 ( 2017—2020) 》 《关于加快苏北振兴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若干政策意见》等推动苏北加快振兴发展的创新政策; 省府办公厅发布了 《关于提升苏北共建园区建设发展水平的意见》 ( 苏政办发 〔2016〕41 号) ,推动苏北共建园区提升建设水平。省直多部门加强协同合作支持苏北创新发展,成效显著。2016 年以来,江苏省科技厅设立了政策引导类计划———苏北科技专项,支持苏北地区特色产业发展; 省苏北发展协调小组、财政厅、人力资源保障厅等省直部门面向苏北急需人才引进、特聘专家发展、创业领军人才培育等发布了系列创新政策。江苏省发展改革委每 5 年发布新的 《苏北地区工业发展纲要》,引导苏北地区产业发展。

  ( 2) 省财政专项资金向苏北地区优先支持,优先支持苏北地区项目。江苏在实施省重点研发计划、成果转化专项资金计划、创新能力建设计划等专项资金计划时,优先向苏北地区项目倾斜,适当提高支持苏北地区创新发展资金的比例。据不完全统计,江苏省政府每年对苏北的科技专项资金投入增加到 1 亿元,投入科技计划项目 15. 2 亿元,引导社会科技投入 183. 6 亿元。其次,实行科技金融优先支持苏北项目,引导鼓励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向苏北地区倾斜,省金融风险补偿专项资金优先支持苏北地区项目。

  ( 3) 大力支持共建园建设,实施有力的优惠政策和竞争激励机制。省层面实行共建园相关优惠政策,将园区新增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省及省以下全返政策执行期延长到 2020 年。其次,实行共建园竞争奖励机制,大额奖励优秀的共建园。《关于加快苏北振兴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若干政策意见》提出,给予考核排名靠前的共建园丰厚的奖励,不同排名可分别给予 1 500 万、1 000 万、500 万元,同时最高可增加 2 亿元以内的调度资金。这些奖励可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贷款贴息以及产业发展引导。再次,还积极支持龙头型南北产业转移项目落户共建园。例如,江苏省苏北办会同省有关部门每年从共建园区中遴选一批体量较大、科技含量较高、引领带动能力较强的龙头型南北产业转移项目,在建设用地、节能减排、专项资金、金融等方面加大协调支持力度。

  ( 4) 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育的奖励力度,引导优质人力资源向苏北地区集聚。江苏通过设立引进急需人才专项资金、发展特聘专家、实施科技副总试点、培育本土人才等举措,大力促进苏南等地的高层次人才资源流向苏北地区,培育本土创业领军人才。一是设立苏北发展急需人才引进计划专项资金,资助苏北地区企业事业单位急需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和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对引进人才,按学士、硕士、博士 ( 或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两年内分别给予每人不高于 4 万元、6 万元和 8 万元的补助。二是发展特聘专家。建立 “苏北发展特聘专家”制度,采取定点挂钩方式,使特聘专家与企业结对开展科技咨询、项目合作、人才培养等服务。连云港市每年选聘 60 名省内外苏北发展特聘专家,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三是开展 “科技副总”试点,鼓励支持专家教授到苏北企业担任技术副总,指导帮助企业引进和培养技术创新人才,开展科技创新。四是高额奖励成绩突出创业领军人才,每年从苏北地区申报的创业领军人才申请名单中评选出 30 名,由省财政给予奖励,每人奖励 20 万元,奖励资金总额高达 600 万元。

  ( 5) 实施 “一市一策”“互联网 + 产业”、南北挂钩合作等,推动苏北产业发展。江苏实行 “一市一策”,按照苏北五市各自的发展重点和产业优势,高标准提出苏北五市的发展定位。徐州市培育壮大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接续替代产业发展; 连云港市发展炼化、冶金等临港工业,建设成为长三角与环渤海的大型现代海港工业基地; 淮安市发展优势传统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 “中国新盐都”; 盐城市加快发展石化、造纸、风电等临港产业等。其次,注重运用 “互联网 + ”,推动 “大众创业”。例如,通过发展农村电商,宿迁市连续两年稳居江苏全省生产总值第二位。与此同时,还借助苏南产业发达地区,通过 “南北挂钩”合作,建立省南北产业转移重点项目协调推进机制,运用债权、股权等投资基金方式重点支持总投资超过 5 亿元的产业转移项目,实施节能减排指标地区差别化管理,加快推动苏南地区产业加快向苏北地区转移。

  期刊推荐:《经济研究》是1955年创办的全国性综合经济理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坚持学术性、时代性、创新性和超前性特点,立足中国现实,面向世界经济理论研究前沿,以推动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和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为己任,致力于发表研究改革开放、经济发展。

全学科期刊推荐 中英文发表指导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

学术顾问回访> 详细沟通需求> 确定服务项目> 支付服务金> 完成服务内容

SCI期刊

国际英文期刊

核心期刊

国外书号出书

国内纸质出书

2023最新分区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