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知识整合与思维关联是跨学科科研获得成功的关键。选取智能制造领域的典型跨学科研究团队为研究对象,以扎根理论为主导工具进行探索性研究,得出结论:知识关联整合受到知识因素(知识整合)、主体因素(思维关联)及合作因素(知识吸收能力)影响,其中,知识因素是动力基础,主体因素起到认知调节作用,合作因素是重要支撑条件。最后针对知识关联整合影响因素的主要内容和理论模型,提出跨学科研究组织建设及管理要点。
关键词:跨学科;知识关联整合;影响因素;扎根理论
1 文献综述
随着模块化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深化,单个组织的知识资源已经无法满足创新任务对知识广度的要求,创新需要借助外部知识资源的力量,跨学科研究团队成为当今社会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组织形式[1]。但是,人员属性、知识属性、合作属性在跨学科组织中呈现多样化,造成跨学科知识关联整合的影响因素相对复杂。目前,学者们做了一些关于跨学科知识整合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知识创新、知识共享和知识整合机制方面[2],如有研究指出跨学科研究的竞争优势源于参与成员所拥有的专有学科知识存量及其跨学科知识共享能力,跨学科知识共享存在的主要影响因素有跨学科的社会网络、知识转化和环境,技术、资金、空间、服务、网络和制度要素是学科整合关键要素[2-4];有研究把跨学科知识创新影响因素分为组织结构、管理能力、知识管理能力、员工的创造力、硬件设施、文化氛围和外部因素七类[5]。
相关文献为本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但这些研究普遍聚焦于单一的知识方面,大多零散分析各类因素对跨学科知识整合的影响[6],而较少有对成员思维关联与学科知识整合的整体认知互动视角进行系统分析。值得注意的是,跨学科研究以团队成员合作为表象,汇聚不同学科知识资源,致力于解决复杂科学任务和技术问题,参与研究的成员携带的学科知识和认知思维是组织创新成功的基础,在这个创新过程中,知识整合与思维关联是跨学科科研获得成功的关键[7]。正如陈英和等[8]指出,跨学科概念图创作,通过整合来自不同学科的概念,为新构念的产生和不同学科认知结构的类比迁移创造了条件,从而使创造性观点的建构成为可能。所以,跨学科知识关联整合需要对来自不同学科领域、不同经验个体的技能进行关联整合,这是一个动态融合过程。本研究的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认为,跨学科知识关联整合的出现为从事跨学科创新性研究提供合作的环境和条件。因此,在现有文献基础上,课题组力图在以下两个方面有所贡献:首先,引入智能制造创新团队为研究对象,从组织知识与成员思维综合分析视角,探究学科知识整合、成员思维关联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其次,明确提出跨学科知识关联整合是携带异质性学科知识的成员,依据问题解决认知机制,从自身内部和外部的知识元素中筛选与利用优势资源,积极开展学科交叉领域的问题交流、学习与合作创新,通过选择、链接和会聚知识点,促进成员个体认知持续发展,进一步形成符合跨学科研究团队需要的新知识并实现知识价值过程。总之,知识关联整合既关注知识整合,也关注思维融合,还应考虑到创新环境带来的影响。
智能制造是典型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涵盖机械制造、电气自动化、计算机、通信、交通等多个学科技术,能够应对多变的市场需求和激烈的竞争环境,表现出更高的灵活、敏捷与智能,对当今国家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智能制造具有跨学科研究的典型科研特征,其重要性日益突出,因此,智能制造领域如何汇聚异质性知识、优化知识关联整合效率,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以扎根理论为分析工具,对智能制造领域典型跨学科研究团队的知识关联整合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找到并分析这些因素,从知识管理、认知心理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以期对相关组织管理与合作提供实际参考。
2 研究方法与设计
2.1 研究方法
扎 根 理 论(grounded theory) 是 由 Glaser 和 Strauss 提出的一种从原始材料中提炼并建构理论的方法,通过实地调查搜集资料,对资料连续反馈的演绎、逻辑归纳等持续分析,构建自下而上的实质理论[9-10]。开放式编码、轴心式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组成了扎根理论的 3 个步骤[11-13]。开放式编码主要对搜集到的资料逐一分解、提炼、概念化和范畴化;轴心式编码是对挖掘的初始编码之间的性质、维度、属性等逻辑关系进行归纳与总结,有机联结各项逻辑范畴,进一步发展副范畴和主范畴;选择性编码是根据主范畴之间的联结关系,抽象提炼出核心范畴。最后将这 3 个阶段的编码与原始材料进行比较分析、理论修正,当新收集的数据信息不能形成新的范畴和关系、不对理论建构作出新贡献的时候,理论饱和度较好。目前,在跨学科研究团队知识关联整合影响因素的系统研究相对不足、缺乏多角度综合归纳的前提下,不宜采用文献内容分析法直接借鉴理论成果,因此本文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2.2 研究设计
扎根理论方法的样本选择要注重其信息丰富度而非数量大小。本研究选取我国华东地区、东北地区依托研究型大学和地方科研机构等 5 个典型智能制造跨学科科研团队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 43 位组织成员进行访谈。样本团队的研究方向涉及微纳米智能制造、生物医学智能设备、激光制造技术、智能装备系统控制及先进材料成形技术等,已取得的成果居国内同行前列;团队成员的年龄、职称、学术地位等呈现多样化分布,受访者基本信息如表 1 所示。
访谈历经 5 个月,课题组采用两种方法获得一手资料:(1)课题组成员分别在样本团队进行实地观察和调研;(2)与样本团队的负责人、团队成员、支撑管理人员、校企合作技术人员和管理者等利益相关者进行访谈。为了保证信息信度和效度,随机抽取 30 个团队成员参与访谈。在调查走访过程中,向被访者介绍并解释了跨学科研究团队知识关联整合的内涵及示例,运用开放式访谈、半结构式访谈、焦点团体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信息。其中,开放式访谈围绕影响因素开展,梳理归类编码库的大致条目;在半结构式访谈中注重引导被访者讨论,激发其开放心灵,并再次补充开放式访谈中没有得到的条目放到编码库;焦点团体访谈对得到的条目重新整理考察,涉及到的文字、录音、图片等资料由课题组成员记录保管,确保获取信息的准确性。在信息整合中遇到信息含糊或不一致的情况时,课题组表 1(续) 成员讨论得出一致的、清晰的结果以供使用。本研究中调研的个体访谈共 15 人,每人 20 ~ 40 min;焦点团体访谈进行 5 组,平均每组 6 人,每次时间为 1.5 h。按照扎根理论分析步骤,对研究对象开展上述访谈,挖掘编码库里条目之间的联系,建立条目之间的类属。
3 数据分析步骤
3.1 开放式编码与轴心式编码
在开放式编码阶段是对搜集到的信息资料抽取概念,获得相对独立的初始概念,建立概念化认知;在轴心式编码阶段挖掘初始概念之间的性质、维度、属性、位置、次序、功能等逻辑关系,有机联结各项概念并范畴化。课题组通过对原始访谈所采集到的资料进行客观、全面、逻辑理性的分析,调整在语法和文字上表达不准确的部分,去掉重复频次低或重复表述语句,提炼出初始概念 54 条(副范畴);进一步对这些概念语句之间的表述关系比较及归类,形成轴心式编码的概念类属 13 个(主范畴),分别为:创新氛围、信任关系、沟通平台、合作成本、激励与政策支持、创造性思维、人格特征、自我效能、结果期望、对结果和行为的自我评价、知识异质性、知识可表达性、知识积累与知识结构,具体见表 2 所示。
3.2 选择性编码
选择性编码是根据轴心式编码确定的范畴,抽象提炼出核心范畴,分析和验证核心范畴与子范畴之间的联结关系,并构建理论主线的过程[14-15]。跨学科知识关联整合是一种微观认知重构行为,受到组织情境规则和社会资源的引导,成员创新行为转移的知识要与接收方的情境需求相匹配。社会认知学家 Bandura[16]指出行为由认知控制,同时受到环境影响;环境、认知和行为三者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外因环境改变个体认知、调整个体行为[17]。因此,以 Bandura[16]的三元交互论为结构框架,通过分析和比较概念之间的关联类属关系,本研究抽象归纳总结出具有中心性、强解释力特征的核心范畴为:知识吸收能力(环境)、思维关联(认知)、知识整合(行为)3 个类属,结果见表 3 所示。知识吸收能力是合作因素促进或抑制跨学科知识关联的具体反映,体现了创新环境支撑的作用结果;思维关联具有差异化特点,与创新个体性格特征强关联,由主体因素起到认知调节作用;知识整合由知识因素决定,是知识关联整合行为的动力基础。最后,课题组将预留的 15 个样本数据重复 3 个编码阶段的资料概念化、范畴化等,发现没有出现新的概念和范畴,因此本研究的概念模型理论饱和度较好,研究结果通过饱和度检验。
4 模型构建及分析
通过梳理开放式编码、轴心式编码、选择性编码之间的关系内涵可知,知识关联整合行为是知识整合、思维关联、知识吸收能力 3 个维度交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本研究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知识关联整合影响因素的关系模型如图 1 所示。
4.1 知识整合(知识因素)
知识因素是影响跨学科研究团队成员知识关联整合意愿的内在驱动因素,是成员合作行为的动力保障。知识在获取、应用及知识成果传递过程中,异质性、复杂化的内隐知识转移是需要时间解决的难题,增加知识转移融合的难度,组织创设规律的交流机会可以改善知识转移水平。被访者表示:“教师之间有规律地开展各种各样的交流活动能深刻认识彼此的研究方向,方便找到合作的具体关键技术”“团队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学术水平高、影响力大,交流之后会对我有所启发指导”。但知识整合受到知识异质性、知识可表达性、知识积累与知识结构影响。正如一名被访者所述:“我们课题组的项目涉及到某项关键技术,但这需要实际操作经验积累,不太容易学起来”。同时,成员拥有的知识基础与知识结构和任务相关度影响较大,跨学科研究建立在良好的知识积累和知识结构之上,成员拥有高、精、深的知识才能叠加形成具有优势的系统知识链条,完成新知识的接收与建立。已知的知识越丰富多样,越有利于知识空间的拓展与深化,扩充知识创新网[18-19]。有被访者表示:“我比较擅长学习不同的知识,广泛涉猎不同学科对于我来说是一种乐趣”“我本科、硕士、博士一直处于交叉学科环境下,所以面对现实复杂问题还是有解决思路”。可见广泛且扎实的先验知识、系统的学科规训、有意识的知识积累降低知识转移难度,驱动成员发自内心愿意参与合作创新。
4.2 思维关联(主体因素)
思维关联具有主观性,是跨学科研究团队成员面对知识创新目标时自我思考与学习的动态应变,影响知识共享意愿和创新主动意识,是成员知识关联整合意愿的认知调节因素。依据分析表征问题、寻求问题解答、生成并选择解答方案、执行和评价解答方案,这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心里逻辑展开,主要受到创造性思维、人格特征、自我效能、结果期望、对结果和行为的自我评价因素影响。创造性思维辩证统一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扩散思维和集中思维、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利用同化或顺应认知心理操作,把信息知识加工处理成新认知,以创新性和开拓性为特征,打破单一学科规训中形成的思维定式,激发认知主体对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转换思考。有被访者表示:“多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尤其是挑选参加相关学科的顶级会议,能够从不同角度启发心智、激活灵感”“我比较喜欢和团队负责人沟通,因为他很喜欢交朋友,很多研究机会和技术思想都是从交流中产生的”“负责人学术地位很高,研究视角独特,多听他的指点确实有所启发”。通过“多参加”“喜欢”“启发”“激活”等词汇可以看出,成员对交流激活内隐认知、启发顿悟的肯定。创造性思维碰撞是创新行为的催化剂,引导异质性知识辩证统一。同时,对科研事业的理想追求,不怕困难的坚韧精神,以及是否具有开放精神的自我性格气质直接影响跨学科研究合作。有被访者表示: “踏踏实实做研究还是适合我的,做科学研究我也比较喜欢”“我的研究内容需要跨学科领域,但是我不擅长和不太熟悉的人接触,如果有同事带着我去做跨学科研究,我会考虑的”。
自我效能、结果期望、对结果和行为的自我评价会对行动产生影响。社会认知心理学理论指出,自我效能是个人对自身能否完成某一水平活动的自我能力的评估、判断、信念、把握与感受[20]。自我效能较低的创新个体在思想和行为上比较低调,会担心因为不能提供最优的解决方案放弃提供跨学科研究具体建议。对社会结果,如名誉、利益的自我满足或自我贬低的自我评估结果的追求受到结果期望影响,当功利或非功利的期望报酬大于自身付出成本时,结果期望有动力作用,知识关联整合意愿增强。有被访者表示:“小时候家人就教育我要吃苦耐劳、踏实勤奋,我要坚持对我研究事业贡献力量”“从事我的研究涉及到很多学科知识,但是一直以来我学习很认真且持续学习,我相信自己能克服研究过程中的困难”。当跨学科成员有效克服心理障碍,继而具有依照自我确立的内部标准调节行为的自我指引能力,即对结果和行为的自我评价,能够对自我观念、情感、行动产生控制作用,缩小实际结果、自身行为与内心标准之间的差距,所以表现在为确保完成团队使命和任务时,具有事前会对项目充分解释沟通,事中认真执行,事后反复改进的责任感。有被访者表示:“研究过程中遇到问题就想把它解决掉,不然睡不着、不踏实,所以逼迫自己不断地学习”“我研究方向比较热门,做的也还可以,我仍然扎实继续我的研究方向,相信天道酬勤”。
4.3 知识吸收能力(合作因素)
合作因素直接作用于跨学科研究团队创新支撑环境,影响跨学科研究组织成员的知识吸收能力。在探索知识、转化知识及利用知识过程中,合作因素的强度、速度促进或抑制着成员知识吸收能力,决定着知识关联整合的质量,高效而正确的知识集聚方向将缩短成员跟随外部知识任务的探索路径。合作因素通常是环境支撑机制等情境性因素,主要包括创新氛围、信任关系、沟通平台、合作成本、激励与政策支持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成员协同创新,对被访者的跨学科研究合作倾向带来显著性影响。研究表明,对于跨学科组织而言,积极建立网络化、多层次的沟通平台有助于形成共同的沟通编码、价值观和新思想,只有成员间有效共享语言到一定程度,才能统一跨学科研究合作团队的创新动力和意识,形成强大的创新组织凝聚力,加快信息的吸收与利用。可见,组织是否具有高效沟通平台、宽容创新氛围、良好信任关系、合理政策支持、完善制度资源等会正向或负向影响跨学科研究者科研行为。有被访者表示:“每年要求有一定工作量,没有时间深入研究,大多数研究还是趋于表面”“想请一些声望高的学者来校指导,但是科研经费报销起来处处碰壁,有部分交流工作无法顺利开展”“最在意团队成员合作的项目、论文、专利等劳动成果是否会被负责人给予相应劳动报酬或评优优势”“在大项目合作中,同事给我分配任务,我会有所保留地合作;负责人给我的任务,我就会比较积极配合,毕竟付出努力后负责人会很清楚”“尽管团队内部有一定的科研经费,但课题负责人没有按劳动比例分配经费使用权利”“团队成员年龄相仿,要么年轻人偏多,要么资历老的教师偏多,评优的机会渺茫,制约工作积极性”。
以任务为导向的跨学科研究团队,在管理与绩效评价方面与传统学科组织不相符合,所以,只有合理的合作成本才能够激励跨学科成员愿意冒替代风险、竞争优势减弱的风险去跨越学科壁垒开展协同创新。有被访者表示:“不太愿意多去交流,一方面觉得我的研究问题不太需要合作,另一方面怕技术被人学了”“寻找适合的合作者,并且一步一步去合作,比较费心思也麻烦,所以尽量自己做”“我研究的是跨学科项目,但是做了很多工作,第一署名单位是另一个单位,我担心付出的努力得不到利益或名誉认可”“要是有人找我合作我还是会积极配合,但很多研究内容要快出成果,短时间内太费精力的、又不容易出成果的事情我还是会考虑拒绝”。跨学科研究需要在人力资源政策(引进、培训、晋升和奖励等)、设备资源分配、经费支持与投入、激励机制和监督测评等方面,得到实质性的制度支持和资金保证,否则高合作成本阻碍知识转移、利用与再生产,导致跨学科研究很难做到深度知识交叉与融合。
推荐阅读: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中信息力的作用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力已成为人们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与素养,信息力主要指人类对信息的开发与利用的能力。现代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历史性变革,如何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的高效整合已成为国内外众多教育者关注的重要课题,在整合的过程中信息力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中信息力的作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5 结论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文献研究、调研访谈等方法,结合经典扎根理论进行编码分析,以智能制造领域典型的跨学科研究团队为例,探讨了知识关联整合的影响因素,构建了理论模型。研究表明:知识因素、主体因素和合作因素三类影响因素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分别引导成员在知识整合、思维关联、知识吸收能力上发生改变,共同作用于知识关联整合“创新场”,继而影响跨学科研究团队知识创新成效。知识关联整合是由人员属性、知识属性、合作属性组成的三元结合体,任何属性要素的变化及其交互作用都会改变协同创新活动的发生状态。知识因素是知识关联整合的动力基础,主体因素起到认知调节作用,合作因素是知识关联整合的重要支撑条件,它们通过作用于核心范畴(知识整合、思维关联、知识吸收能力),影响知识关联整合行为。理论模型经过理论饱和度检验,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另外,通过分析影响因素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机理,提出了跨学科研究组织建设及管理要点,为深入研究跨学科知识关联整合问题提供了基础研究成果。
未来还可以在如下方面进一步研究:首先是将知识、技术、方法分开讨论,区分不同类型知识的关联整合差异性,探讨如何评价个人对原学术组织所作的贡献以及对跨学科组织的学术贡献;其次,对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机构中主要的影响因素独立译码分析,找到每种类型团队的个案结论,即使可能具有特殊性的结论;最后,对多个案例提炼出的范畴、主范畴和核心范畴进行归类、整合,在案例对象之间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同与异的独特理解。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