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服务

关于古代“七夕诗”的几种创作现象

分类:文史论文 时间:2019-06-27

  [摘要]西汉宫廷中用“乞巧”的办法改变了民间七夕牵牛织女传说带有叛逆性的主导思想。东汉时随着政治中心的东移而传至中原,以后“乞巧”节俗在上层社会传开,并渐次传至民间。东晋、南北朝时出现了较多的文人七夕诗,民间七夕歌也出现。南北朝以前七夕诗仍主要以牛女相会为题材,此后以乞巧活动为题材的作品逐渐增加。文人们由于游学、仕宦等原因往往长久在外,夫妻分离,仕途中也难免有不顺之处,而这些都不便直接表现,所以常在七夕借牛女以抒怀,或借“巧”“拙”等题目抒发个人的愤懑与不满。因为借题发挥,一些青年文人也希望借乞巧活动以增加文才与文运,故文人聚会吟诗或个人沉思抒情之事多,七夕节实际上成了一年中文人们创作最活跃的一天。同题共作、拟古、唱和、赠答,以及唱和中的和韵、次韵等现象很突出。因此,七夕节不仅是女儿节,实际上也成了中国古代的一个诗人节。

  [关键词]七夕;同题共作;拟古;赠答;唱和;组诗

诗词月刊

  在中国古代,每逢七夕之时,不仅妇女相聚有穿针乞巧、投芽乞巧、歌舞等活动,文人也往往借叙牛女之事以抒发思家或怀念意想中人的情怀,以及借说“乞巧”而抒发对个人遭际和社会现实的感慨,或相聚作诗互相唱和,这成为汉魏以来诗人创作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吟咏七夕之作反映出来的,不仅是节俗、社会生活和不同层次、不同遭遇文人的思想感情,还包括节俗的发展变化和不同阶层的人审美趣味的差异;同时也反映出一些文学现象和文学创作中的文化现象。

  南北朝以后,七夕风俗更为普及,很多诗人的作品中反映出不同地方的七夕节俗,而且宦游作官在外的人,这一天也会触景生情,命笔成篇。虽然七夕节主要是妇女儿童的节日,但夫妻分离这一点又同很多文人有关,而“巧”“拙”的话题,也会引起文人对个人身世的感慨及对于当时政治环境、官场状况的不满,写作中借此说彼或用模棱两可的手法表现不满情绪都比较方便,所以历来以“七夕”为题材或七夕之时感怀而成的诗很多。

  当然,每一时期的当权者也会借这一天组织大臣一起写诗。这些诗却大部分亡佚了,有的今天只能知道谁作过这类诗,最多是存有诗题。存下来的作品中以写牛女之事者为多。对历代咏七夕之作中反映的一些现象加以考察,我们不仅对历代“七夕风俗”和“牛女传说”的传播会有更多的认识,而且对古代不同层次、不同处境中的文人、官吏的思想状况,对不同历史时期意识形态深层的问题也会有较深入的理解。

  当然,从文学史的角度,还可以看到七夕节对历代诗歌创作的巨大影响。明代以后仍有不少脍炙人口之作,不过总的说来难以超越此前的类型与表现范围,故本文主要将元代以前诗词中写七夕者分为几类加以论述,以见七夕风俗在宋元以前的流行状况及其对文人思想和创作的影响。拙文《论牛女传说在古代诗歌中的反映》中已论及者,一般不再引录。

  一、同题共作

  “同题共作”,是指诗人们在一起确定同一诗题后,在同一时间内分别写成的诗词作品。自然,这种创作程式可以训练参与写作各人文思的敏捷,并在相互切磋、相互学习中,开拓思路、提高诗艺。哪些社会生活内容易被文人们作为同题共作的题材,同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哪些更能引起当时文人们的关注有关,也同当时的创作环境有关。

  同题共作是汉末以来的一种诗歌创作现象。东汉末年,由于很多文人聚在邺下曹丕、曹植的周围,且都是能诗之士,故同题共作的现象较多。就咏七夕诗的创作而言,目前所存同题共作的作品最早产生于刘宋之初的南方诗人之中。这反映了产生于汉代宫廷中的乞巧风俗在上层社会传开,又随着汉末、西晋末两次世族豪门的南迁而被带到南方,进而流传开来。故整体来说,南方七夕风俗同北方民间的存在较大差异:除因自然条件形成的一些节俗之外,南方乞巧较为排场,如串珠、摆贡等活动;北方除供织女像、供献水果和油炸干果、焚香唱乞巧歌,也只是投芽乞巧、穿针乞巧之类。

  因北方乞巧活动主要在下层社会,存在于民间,一些地方农村中也很普遍,这些人的生活环境同贵族、官宦之间尚有很大距离,尤其西北从东汉以后远离政治中心,人口比较稀少、分散,文人活动不是很活跃,思想上相对保守,故文人以乞巧为题材写诗的现象较少,产生也较迟。刘宋时代的诗人谢灵运、谢惠连、刘铄都有《七夕咏牛女诗》。

  谢庄有《七夕夜咏牛女应制诗》。下面我们看看这几个人的诗作。谢灵运《七夕咏牛女诗》:火逝首秋节,新明弦月夕。月弦光照户,秋首风入隙。凌峰步曾崖,凭云肆遥脉。徙倚西北庭,竦踊东南觌。纨绮无报章,河汉有骏轭。“首秋节”即七夕节。“新明弦月”即每月上旬之月,此处指初七之月。此诗是从织女方面写的,故言“徙倚西北庭,竦踊东南觌”,写织女渡河之前焦急等待的状况:在天河之西北来去徘徊,有时也抬起脚跟向东南翘望。

  因牵牛、织女二星在天河两岸,织女星在西北(偏西)、牵牛星在东南(偏东),故如此说。“无报章”是说织女,“有骏轭”是说牵牛,都用《诗经·大东》一诗之意。“凌峰步层崖”一句与《诗经·秦风·蒹葭》一诗所写甚为契合。此诗写牛女相会前的情态,十分生动。谢惠连《七夕咏牛女诗》:落日隐檐楹,升月照帘栊;团团满叶露,淅淅振条风。蹀足循广除,瞬目矖曾穹;云汉有灵匹,弥年阙相从。遐川阻昵爱,修渚旷清容;投杼不成藻,耸辔骛前踪。昔离秋已两,今聚夕无双;倾河易回斡,款情难久悰。沃若灵驾旋,寂寞云幄空;留情顾华寝,遥心逐奔龙。沈吟为尔感,情深意弥重。

  一二句写时当晚夕,三四句写节至初秋。“蹀足循广除”,言沿着宽台阶踱步(“除”为宫殿的台阶),此写织女。以下三句是说其隔层云而远望,因云汉的另一边有其仙侣,已满一年未能在一起。后面写二人相思及一夕相会的情况。从“矖(音“洗”,远望)曾(通“层”)穹”三字来看,织女所处位置高,牵牛所处位置低,织女是透过层云而向下看牵牛,不仅是东西之隔离。这似乎透露出一在天上、一在人间的意思。由此二谢同题之作可以看出东晋至刘宋之时有关牛女传说的大体情节。谢灵运(385-433)、谢惠连(407-433)之作如果是同题共作,则应作于元嘉七年(430)。

  因为谢灵运在元嘉七年因事入都自陈,宋文帝不令返里,任之为临川内史,有机会在都逗留;谢惠连前因殷景仁之谏说,宋文帝不计其小节之失,元嘉七年任之为司徒彭城王刘义康法曹参军,兼记室,此年也有可能在都逗留。谢惠连为谢灵运之族弟,今存谢灵运诗中有《酬从弟惠连诗》五章及《答谢惠连诗》,二人关系密切。诗题完全一样,则此二诗应为同题共作。谢庄的是应制之作。国君往往是一次命多人赋诗,故谢庄、刘铄之作应为同时之作;还会有其他人,只是别人的作品没有存下来。

  谢庄《七夕夜咏牛女应制诗》:辍机起春暮,停箱动秋衿。璇居照汉右,芝驾肃河阴。容裔泛星道,逶迤济烟浔。陆离迎宵佩,倏烁望昏簪。俱倾环气怨,共歇浃年心。珠殿釭未沬,瑶庭露已深。夕清岂淹拂?弦辉无久临。“辍机”是就织女而言,言织女至春暮时思念牵牛,织机往往停下来。此据古人所谓“思春”之说而言之。

  “停箱”是就牵牛而言,言常怀七夕相会之思,停下赶车之事。“秋衿”即秋天之心思。“璇居”指织女所居之处。“照”为辉映之义。“芝驾肃河阴”言织女的车驾将前往停留于河之南。“肃”为儆戒之意,此用为动词。水之南为阴。以下写织女会牵牛的情节。南平王刘铄的《七夕咏牛女诗》:秋动清风扇,火移炎气歇。广檐含夜荫,高轩通夕月。

  安步巡芳林,倾望极云阙。组幕萦汉陈,龙驾凌霄发。谁云长河遥,颇剧促筵越。沈情未申写,飞光已飘忽。来对眇难期,今欢自兹没。“广檐”“高轩”皆就织女之所居而言。“组幕”“龙驾”之句,实启此后很多诗中写织女渡河时排场仪仗之构思。刘铄(431-453),为宋文帝第四子,小谢庄(421-466)十岁,二人都在元嘉十七年(440)得任职。谢庄几次供职于始兴王刘浚、庐陵王刘绍、随王刘诞府中,又曾为太子舍人,同众王子接触机会多。谢庄亦常有上书。元嘉二十九年(452),宋文帝与朝臣以《赤鹦鹉赋》之题共作之,谢庄之作为冠,故得与诸王子、大臣应命共作《七夕咏牛女诗》,今所存者唯刘、谢二人之作而已。

  梁朝诗人萧纲(503-551)、柳恽(465-517)、刘遵(488-535)、刘孝威(496-549)四人俱有《七夕穿针》诗,萧纲为梁君,柳与二刘均为梁臣,同时在朝,诗题完全一样。刘孝威之诗题下注:“和简文”,说明是和简文帝萧纲,则应为萧纲之作一出,柳与二刘同时写和诗以奉上,为三人同时共作。以已成之诗为题,这是同题共作的一种特殊形式,有点像后面说的应制同题共作。萧纲与三人之作是一组咏七夕风俗的较早的作品,今并录之如下,一以见各自特征,二以见当时的社会风气。

  萧纲之作云:怜从帐里出,想见夜窗开。针欹疑月暗,缕散恨风来。“怜”是对情侣的昵称。前两句带有宫体诗与当时市井情歌的情调。后两句写女子穿针乞巧。此诗见于《艺文类聚》卷四和《初学记》卷四,似是节录了其中的四句。柳恽之作云:代马秋不归,缁纨无复绪。迎寒理衣缝,映月抽纤缕。的皪愁睇光,连娟思眉聚。清露下罗衣,秋风吹玉柱。流阴稍已多,馀光欲谁与?写秋节已至,少妇穿针缝衣之时想到行役在外的丈夫,诗中透出一种深深的忧伤。“玉柱”指女子的身体。江南之地初秋当正热之时,故有“清露下罗衣”之句(“罗”是稀疏轻软的丝织品)。

  这里表现出一种孤身自怜的情调。李白的《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宋代夏竦的《鹧鸪天》“镇日无心扫黛眉,临行愁见理征衣”,似乎都是受此诗启发。刘遵(或误作徐勉)之作: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向光抽一缕,举袖弄双针。刘孝威之作:缕乱恐风来,衫轻羞指现。

  故穿双眼针,特缝合欢扇。两诗写少女在七夕佳节穿针乞巧的情态,女子表现出一种单纯的思想和愉悦的心情。此两诗同样见于《艺文类聚》卷四和《初学记》卷四,也当是只节录了前四句。今存三人之作中唯柳恽之作是五韵。但参看下面所列陈后主之作五题,篇题中都有“五韵”二字,则梁陈之际五韵十句是比较流行的体式,显得正式和庄重,故君臣共赋,多为五韵。萧纲同三首和诗应均为五韵十句。编类书者或全录、或节录,视其内容而定。

  当然,萧纲之作本只四句、柳恽之作非和萧纲的可能性也有。和诗应不止这几首,其余未存留下来。陈后主叔宝有《七夕宴重咏牛女各为五韵诗》,下注“座有刘目丸等十三人上”。由题中“各为”二字看是君臣各有咏牛女五韵之诗一首,但另十三人之作,都未流传下来。陈叔宝又有《七夕宴悬圃各赋五韵诗》,题下注“座有顾野王、陆琢、姚察等四人上”;《七夕宴宣猷殿各赋一韵咏五物,自足为十,并牛女一首五韵》,题下注“座有陆琼、傅纬、陆瑜、姚察等四人”;《七夕宴乐修殿各赋六韵诗》,题下注座有张式等七人。

  以上各题中言“各赋”、“各为”,均为多人同题共作。而此三次同题共作,陈叔宝之外十五人之作无一存世。又有《同管记陆琛七夕五韵诗》《同管记陆瑜七夕四韵诗》,为君臣同题各为一首,二陆之作也未见存世。只这些同题共作之诗,至少有三十多首。今只有王褒、江总、张文恭各存《七夕诗》一首,王眘存《七夕诗》二首,应皆为此类作品。这些人生活上、思想上远离广大劳动人民,其诗只不过是文人雅兴和君臣同乐活动的产物,因而大部分被历史的长河冲刷而去。

  这也是文学传播中的必然现象。陈叔宝那些以宫廷活动为题材借以写女色之思的东西,这里就不录了。而且,其中如“星连可作桥”,完全误解了庾信《七夕诗》“星桥通汉使”一句“星桥”之意。庾信所谓“星桥”是指星河上的桥(由其父庾肩吾《七夕》中“倩语雕凌鹊,填河未可飞”二句可证),陈叔宝却误解为以星为桥。这也就反映出他只知玩弄词句而少读书的浅薄无知。

  二、拟古与赠答

  拟古是所思与古人同、心有与古人相通者,因而模拟,咏唱其意之未尽。赠则为两情相通,或以为知言者,书之使其心领而神会;答则或为同调相鸣,或为言其所未备,以求中正透彻,俱为知音之言。拟古是后人以古人为典范,自认为同调;赠答则是同时之人互为知己,二者有相同之处。

  (一)拟古

  拟作不用说是在读了原作之后引动诗情而写。诗人所拟多是流传既久、人们熟知的名篇。由七夕题材中拟古的现象可以看出七夕诗的传播、社会影响及经典化过程。拟作中也有拟时代不太久的作者之诗的情况,也附带论及。作者虽云“拟”,实也在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与文学创作能力。文人拟前人七夕之作、就“七夕”之作唱和,反映出文人阶层对七夕节的关注和七夕诗作的继承与发展情况。第一个就牛女题材拟前代之作者,是陆机,且其拟作都具有新意。

  看他的《拟迢迢牵牛星诗》:昭昭清汉辉,粲粲光天步。牵牛西北回,织女东南顾。华容一何冶,挥手如振素。怨彼河无梁,悲此年岁暮。跂彼无良缘,睆焉不得度。引领望大川,双涕如沾露。“汉辉”即天汉的星光;从星河的方面说,指波光。与后来很多以牵牛、织女为题材的诗作不同,此诗是写织女不能相会中的悲苦。这同《古诗十九首》中《迢迢牵牛星》一诗的着眼点是一致的。

  因为牵牛织女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分隔天汉两侧,所以在汉魏以至晋初,诗人大都着眼于这一方面,借以比喻有情人不能相聚,或个人远离家乡、夫妻长期分离。陆机这首诗中的“悲此年岁暮”实是借以抒发作者自己的情感,“跂彼无良缘”一句表现得更为清楚。所以,“拟古”只是一个形式而已,它给借叙牛女之事以抒怀增加了表达上的含蓄特征和间接性。

  三、唱和

  唱和也叫“奉和”,是同题不共作。一般说的“同题共作”,即出一个题目之后几个人同时作,每个人的构思、语言、表现的思想都不受共作之其他作者的影响;“唱和”则是读了他人之作以后,自己也写一首同题之作,或相应补充,进一步发挥附和,或表现不同的看法与思想感情,有些是在一起大体同时写成,有些则是稍后或相隔一段时间作成。总之,唱和是在关注到已成之作的内容与形式的情况下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发挥自己的诗才的。我们这里所说的唱和是指“一般的唱和”,即排除了和韵、次韵两种特殊的唱和形式,这两种特殊的唱和之作我们放在后面谈。

  (一)诗的一般唱和之作

  诗歌有关七夕题材的一般唱和之作,最早有鲍照的《和王义兴七夕诗》。这是写朋友临别时心情的。“塞饥思孀妇,秋堂泣征客”,“暂交金石心,须臾云雨隔”,感情真挚。同七夕牛女相会能联系起来的,一是夫妻分于两地,二是双方均有金石之心。写七夕的诗中也有借以喻朋友之分隔或即将离别的。此后的七夕奉和之作,或是就此抒发情感,或是借以对当时社会抒发个人感慨。因为二人奉和,多少带有讨论的意思,作者总要表现个人的认识或感受,希望较前作更为深刻,或提出不同看法,手法上力求独出机杼。隋代以前文人在七夕相互奉和之诗不是很多,魏晋南北朝时代森严的门阀制度致使知识阶层一直局限在较小的生活范围之中,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在前面“同题共作”部分所谈初唐杜审言、刘宪、李峤、苏頲等人的《奉和七夕宴两仪殿应制》均为奉和之作。和诗中也有应命,其特征已见前所论。唐高宗李治有五律《七夕宴悬圃二首》,虽为帝王无聊中一时兴起之作,其中也有些好的句子,如第二首后四句:“促欢今夕促,长离别后长。轻梭聊驻织,掩泪独悲伤。”其余多侧重写织女容貌之美,多少有些玩弄字句的意思。许敬宗有《奉和七夕宴悬圃应制二首》。

  其第一首云:牛闺临浅汉,鸾驷涉秋河。两怀萦别绪,一宿庆停梭。星模铅里靥,月写黛中娥。奈何今宵度,长婴离恨多。结语由上述有关七夕诗词创作中的同题共作、拟古、唱和、赠答、步韵,及一着笔而不可收拾等现象可以看出,两千多年中七夕不仅是妇女儿童的节日,也是诗人骚客、文人雅士的节日,他们或一起吟诵、商榷、论艺,或因七夕、乞巧而感事抒怀、借题发挥,使七夕节成了激发诗情的一个重要日子,诗人们借“乞巧”和通过“巧”与“拙”的联系而感叹身世,或表达平时不敢正面表达的对社会和官场的看法,留下了很多优秀之作。

  在我国古代,诗赋一直是文学的正宗体裁,产生时间也最早;小说和戏剧产生较迟,又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但作赋往往要精心构思、反复修改,只有诗歌文人差不多人人能之,而且题壁口占,赠答奉和,随机可成。但是,中国古代并无诗人节。虽然我国第一位伟大诗人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江而死,但诗人在端午所作的诗数量赶不上七夕⑥。

  相关刊物推荐:《诗词月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获取发表周期短、审稿速度快、容易录用的期刊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

学术顾问回访> 详细沟通需求> 确定服务项目> 支付服务金> 完成服务内容

SCI期刊

国际英文期刊

核心期刊

国外书号出书

国内纸质出书

2023最新分区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