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服务

当下我国制造业就业的挑战与机遇

分类:经济论文 时间:2019-04-01

  摘要: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制造业从业人员占我国城镇从业人员的近30%,为我国就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当下,中美贸易争端充满的不确定性,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都深刻影响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文章通过梳理关于贸易和人工智能技术进步对制造业就业的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了我国制造业就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制造业就业,中美贸易争端,人工智能

市场经济研究

  一、引言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对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制造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制造业发展急需突破变革。近年来宏观政策中,就业越来越被视为重要变量,稳就业更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十多年来,制造业就业人员数占我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比重一致稳定在30%左右,为我国城镇人口就业中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当下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两个最大的挑战,一是中美贸易争端对我国制造业出口可能产生不利影响,二是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对传统制造业的冲击,这两个因素加大了我国制造业就业的不确定性。从全国统计数据看,国家统计局制造业就业指数自2017年4月起就处于收缩区间,今年10月更是创28个月以来最低。从地方数据来看,制造业就业受到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四川省统计局对全省353家企业用工情况开展的跟踪调查显示,三季度家企业新招录员工比一季度、二季度减少10.1%和14.6%,制造业从业人员减少较突出。广东三季度末“四上”企业(规模以上工业、资质等级建筑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国家重点服务业等这四类规模以上企业的统称)就业人员2175.03万人,同比减少7.38万人,其中制造业减员最多,同比减少85.18万人,下降6.3%。首先,中美贸易争端会影响我国对美出口进而对相应企业的就业产生不利影响。我国对美国出口总额从2010年的2833亿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4298亿美元,顺差更是高达2758亿美元,对美出口占我国对外出口总额的近19%。

  随着美国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调整,中美贸易争端出现并有逐步升级趋势。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与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CIER)中,贸易战对进出口行业的冲击很明显。CIER指数中,贸易/进出口行业招聘需求连续三个季度下滑,三季度同比下降53%,贸易依存度较高的地区受影响更大。2018年秋季广交会上,对美出口订单金额锐减,其中机电商品成交额同比下跌36.93%。

  机电商会对500余家对美出口企业调查显示,近80%的企业明显调低了后续订单和对美出口贸易预期。如果中美贸易摩擦继续逐渐升级,出口企业将持续受到影响,那么制造业企业就有可能通过裁员缓解生产经营压力。其次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正在替代制造业中部分工作岗位、对就业造成负面影响。德国政府在2013年4月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提出了工业4.0的高科技战略计划,基于类似的理念和结合中国发展的实践,我国也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这一相似的概念。

  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最终核心是人工智能,强调人工智能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使制造业从自动化向智能化转变,提高生产效率,引领制造业领域的技术变革。中美贸易争端中,美国对我国出口商品提高关税的品类针对的主要是中国制造2025中列出的高技术产业,意在遏制我国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而人工智能最先替代的可能是中低端的制造业,两个因素叠加起来对我国制造业发展形成全方位的影响,对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和就业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应该引起我们高度关注。

  二、中美贸易争端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

  这部分中我们首先考察出口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这样就能更好的理解中美贸易争端如何通过影响出口进而影响制造业就业。出口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关注的方向并不一样。在对发达国家的经验研究中,Autor等(2013)发现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导致美国丧失大量工作机会,1991年~2000年间由于从中国进口产品导致美国制造业就业数下降55万,在2000年~2007年间就业数又减少了98万,2000年前后十年里美国制造业总共失去21%的就业岗位。

  但是在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中,一般发现的是出口扩张推动了制造业就业增长,如Goldberg和Pavcnik(2007)对墨西哥的研究。在对我国的研究中,毛日昇(2009)研究了出口对中国制造业就业的影响,发现出口规模和出口开放度都会促进制造业劳动需求增长,出口对制造业就业的拉动作用平均每年为4.91个百分点。

  卫瑞和张少军(2014)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提供的多区域投入产出表,利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从技能、来源地和部门等角度,考察了1995年~2009年中国中间品出口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他们研究发现随着我国出口贸易格局的调整,制造业资本替代劳动进程的加快,制造业出口创造就业的能力有下降的趋势。张川川(2015)使用微观人口和贸易数据估计了出口对就业的影响,发现2000年~2005年间中国制造业品出口增长使制造业就业人数占经济活动人口比重增加了大约2个百分点,并且出口增长的就业效应在年轻人口、低学历人口、农村人口和女性群体中最为明显。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到,出口对于稳定和促进制造业就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就业非常重要。

  中国对美国出口拉动的就业人数已经超过2017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是贸易伙伴中贡献就业最多的国家。因此,中美贸易争端对我国出口的冲击可能会对就业产生较大影响。目前一些研究机构和学者讨论了中美贸易争端对我国制造业就业的可能影响。天风证券认为中国对美出口中,机电和音像产品、纺织品和杂项占比都超过10%,这些行业恰恰是制造业项下吸纳就业最多的行业,占比超过35%,在总体就业中占比也接近10%。因此贸易摩擦所涉及的领域是制造业集中就业领域,边际上会增加就业压力。

  中信证券的定量分析假设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的商品规模与该行业对就业的拉动呈同比例变动,美国加征关税每影响到中国出口至美国10%的份额,将会有89.8万就业岗位受到影响。其中,就业受到较大冲击的行业包括机电、音响设备,杂项制品(玩具、家具等),贱金属,革、毛皮及制品,车辆、航空器和化学工业等。段炳德(2018)估算了三种情境下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制造业就业的影响,在不考虑受出口产业链影响的其他行业就业情况下,美国对来自中国的500亿美元至1000亿美元商品征税,会使得中国制造业就业减少6.87万个岗位至20.87万个岗位。

  祝宝良(2018)从最极端的情况估计,如果中美贸易实现基本平衡,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会降低约2.5个百分点,影响非农就业约1400万人。此外,中美贸易争端也可能加速部分产业向其他地区、国家转移的步伐,如一些企业开始考虑借道中国台湾、越南等地区来规避贸易战的影响,由此产生更大的就业风险。因此,中美贸易争端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出口形成了巨大压力,出口增长放缓或下降将对就业产生负面影响,影响我国就业市场的心理预期,甚至引发社会经济问题。这值得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提前预判,及时采取有效政策,避免出口突然快速下降,妥善应对贸易争端导致的制造业从业人员失业问题,缓解对就业市场的心理预期影响,尽可能降低对劳动力市场产生的负面冲击。

  三、人工智能技术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

  习近平同志指出,“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但就像工业革命摧毁了大量的农村就业一样,人工智能对传统就业的冲击不可避免。人工智能最有可能先替代的是制造业中标准化、程序化的非脑力工作,特别是一些技术含量低、重复性高的人工劳作。以富士康为例,2016年富士康宣称公司每年可以打造1万台机器人,已经安装4万台,替代了部分流水线工人的工作,未来他们将继续利用机器人替代人类。仅仅在昆山工厂,富士康就裁掉了6万员工。

  讨论人工智能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根据Acemoglu和Restrepo(2018)的研究,制造业的各种工作内容可以被分解成不同的任务,那么人工智能对制造业岗位的影响其实取决于其能替代的工作任务。这就存在两种效应,一种是当机器可以取代人力完成工作任务时的替代效应,另一种是技术进步会创造出新的工作任务时的扩张效应,在这些任务上人类相对于机器是有比较优势的。

  但是扩张效应可能只会在更长的时间周期内才能体现出来,岗位结构的调整过程可能会比较缓慢,因此在中短期内可能还是会由于存在技能和技术的不匹配导致失业问题。Acemoglu等(2017)研究了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对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他们发现工业机器人的大规模应用对就业、工资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工业机器人对劳动力市场的替代效应大于其扩张效应。根据他们估算,在1990年~2007年期间,由于工业机器人使用而造成的制造业失业人数最高可能达到67万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课题组基于国内数据对人工智能的就业影响做了深入研究。

  课题组基于1990年~2015年的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了我国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变迁,发现在人工智能等自动化偏向技术变迁的过程中,常规性工作岗位明显减少,并且从常规操作性工作被挤出的主要是女性、年轻人和学历较低者,45%的城镇就业人口存在可替代风险。根据他们计算,制造业的劳动替代率高达0.43%。

  由于我国城镇就业人口很多集中在制造业,行业本身就业人员基数庞大,所以估算出来的制造业行业中的城镇就业替代人数高达3370.8万人。中国劳动力成本日益上升也是人工智能在制造业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制造业就业产生影响的重要原因之一。无论是和发达国家还是和发展中国家比,中国曾经廉价的劳动力成本现在优势越来越小。

  牛津经济研究院(OxfordEconomics)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单位劳动力成本的上涨远超过生产效率的增长,已经趋近于美国,但美国单位劳动力的生产率要比中国高出80%到90%。同时,咨询公司WillisTowersWatson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远高于东南亚国家,中国各个行业的基本工资甚至比东盟国家中劳动力成本最昂贵的印尼高出5%~44%,许多跨国公司已将生产基地向东南亚转移。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目前研究关于人工智能对制造业的影响偏负面,但是就如工业革命虽然取代了大量农村就业,但创造出了大规模的、高质量的工业工作机会一样,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同样会带动新的需求,创造大量新的工作机会和劳动岗位,新出现的工作的就业质量会优于现在的工作。伴随新岗位的创造,就业质量会提高。

  四、对策讨论

  无论是中美贸易争端还是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对我国制造业都是挑战,但更多的是机遇。正如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的,“一个国家一定要有正确的战略选择。我们的战略选择就是要继续抓好制造业”,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创新驱动,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中国经济要避免脱实向虚,要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

  中美贸易争端和人工智能技术所带来的挑战,正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机遇。中美贸易争端会随着美国政府经济政策主张而变化,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也是不可阻挡的,尽管这可能会对制造业就业造成一些冲击,但不能因噎废食,相反,必须迎头赶上,从政府、企业、个人三个层面提前布局,积极应对。政府层面,面对制造业就业遇到的冲击,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制定应对政策。

  首先,同贸易保护主义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发挥现有国际贸易组织、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坚定维护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利益,最大程度减轻与美国贸易争端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影响;第二,全面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要完善我国制造业“走出去”战略的政策配套机制,力争搭设覆盖更广、更全面化的国家服务网络,构建企业走出去与全球经济带扩张的双赢局面,为我国制造业企业搭建更大的平台和市场;第三,针对制造业企业特别是其中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目前的困境,需要考虑在金融信贷、社保征管体制、减轻税费负担上进行相应的服务创新和政策设计,加大财政对制造业企业稳岗的支持力度,采取精准有效措施支持制造业企业发展。

  第四,实施人工智能发展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产业政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支持制造业发展,做大就业蛋糕。通过人工智能对生产环节的渗透,以应对制造业不断上升的劳动力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产业升级、提高竞争力;第五,重视就业中介服务,重点解决信用差、职位空缺信息缺乏等问题,大力提升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的匹配效率;第六,要完善劳动力市场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通过完善职业分类、建立制造业就业数据库等,提供客观详实数据,为制造业就业决策提供参考和支持。

  最后是深化教育改革,摒弃重概念和重理论,不重实践和能力的传统教育和培训模式,深入研究如何提高人才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提升制造业从业人员的价值创造能力,大幅度提升劳动者的就业质量。企业层面,首先在面对美国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上,要积极走向世界,拓展全球资源、重构全球价值链、实现全面战略升级;其次,面对人工智能新技术的冲击,需要盘点新技术人才缺口,提升存量人才理解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帮助他们快速适应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例如,有针对性的提供培训项目,为新技术人才设计快速晋升通道等;第三,重塑和员工的关系,更新雇主价值内涵理念,强化对人才的吸引力。例如为新技术人才营造适于发展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方式;最后,积极整合多样化的人才获取渠道,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例如打造内外部开放的工作平台,为灵活就业人才创造有利条件,提高人力资本利用效益,降低企业人工成本。个人层面,面对中美贸易争端和人工智能技术所带来的失业风险,要想不被淘汰,个人需要除了要提高自己的理解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能力外,更需要提升人际交互、创造力、快速学习等软技能,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适应人工智能技术进步的要求,实现个人价值。

  正如DavidJ.(2017)对美国过去十几年中工作岗位变化的研究所发现的,传统职位在衰退而服务型种类的工作增长最快,而这些岗位都需要人的软技能,如社交能力、创造力、理解力等。软技能可能是在人工智能时代,人类相对于机器的核心优势所在,毕竟计算机在模拟人际交互方面仍很弱,而理解他人的想法并给出反应是一个无意识的过程,这种社交环境中的能力人类已经进化了几千年。最后,个人应该有更多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充分利用新技术进步提供的机会,更积极地参与跨团队、跨组织甚至是跨平台协作,提高自己的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段炳德.美国贸易政策挑战对我国制造业就业的潜在影响[J].发展研究,2018,(6):18-21.

  [2]毛日昇.出口、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制造业就业[J].经济研究,2009,(11):105-117.

  [3]卫瑞,张少军.中间品出口对中国就业结构的影响——基于技能、来源地和部门视角的分析[J].财经研究[J],2014,(11):133-144.

  [4]张川川.出口对就业、工资和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基于微观数据的证据[J].经济学(季刊),2015,(4):1611-1630.

  [5]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课题组.人工智能等自动化偏向型技术进步对我国就业的影响.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政策简报第二十九期.

  [6]DavidJ.Deming.Thegrowingimportanceofsocialskillsinthelabormarket[J].The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2017,132(4):1593-1640.

  经济师评职刊物:《市场经济研究》主管单位:宁夏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单位:宁夏计划委员会,国内统一刊号:64-1026/F,国际标准刊号:1004-9266《市场经济研究》栏目设置:专家论坛、金融证券、观察与思考。

  

全学科期刊推荐 中英文发表指导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

2023最新分区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