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服务

刍议山西省中低产田改造利用现状及对策

分类:农业论文 时间:2019-03-19

  习近平同志明确提出“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耕地红线不仅是数量上的,也是质量上的”。如何加强山西省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等耕地质量建设,是确保山西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产品可持续供给的根本措施,也是推进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改革和发展的保障措施。笔者试图通过对山西省中低产田现状研究,分析问题成因,为各级农业部门领导决策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农业工程

  1现状与问题

  1.1现状

  山西省是粮食供求平衡省,也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据“十三五”规划期初统计数据表明,全省耕地面积6088.18万亩,垦殖指数38.95%,人均耕地1.66亩。耕地灌溉面积为2230.8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6.64%;其余63.36%的耕地均为旱耕地。据土壤肥力动态监测,全省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5.6g/kg,比全国平均水平24.65g/kg低9.05g/kg。

  按《全国中低产田类型划分与改良技术规范》划分,山西省中低产田面积为4543.99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4.64%。其中,中产田面积为1676.6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7.54%;低产田面积为2867.31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7.10%。主要划分为坡地梯改型、盐碱耕地型、灌溉改良型、障碍层次型、瘠薄培肥型、沙化耕地型六大类型。全省115个农业县中,有近60%的县中低产田面积占到耕地面积的80%以上,此类中低产田基础设施薄弱,肥力水平低,抗灾能力差,作物产量低而不稳,是制约山西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主要瓶颈,加强中低产田改造是山西省农业发展的长期战略选择。

  1.2问题

  1.2.1旱耕地。

  全省旱地占耕地面积的63.36%,受气候条件影响,十年九旱,春旱、秋旱、伏旱常发,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全省水资源总量为123.8亿m3,其中,地表水83.8亿m3,地下水资源量40亿m3。2015年实际用水量75亿m3,水资源用量只占资源总量的60%,且多分布于盆地及省境四周。用于农业灌溉的水资源量40.75亿m3,占水资源总用量的54%,并有逐年减少的趋势。

  1.2.2坡耕地。

  全省6°~25°的坡耕地面积达2184.95万亩,占中低产田面积的48.08%,占旱地面积的48.73%。未建成梯田的坡地面积1204.39万亩,包括6°~15°坡地448.06万亩,15°~25°坡地362.87万亩,25°以上坡地393.46万亩。此类坡耕地田面不平整,雨季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已建成的梯田面积980.56万亩,包括6°~15°梯田600.23万亩,15°~25°梯田252.2万亩,25°以上梯田128.13万亩。由于大多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修建,年久失修,地埂塌毁,水土流失较为严重。除此之外,本省尚有沟坝地193.35万亩,沟川地449.55万亩。特殊的自然状况导致这些沟坝地、沟川地土壤侵蚀、土壤贫瘠与土壤干旱等问题依旧突出而严重。

  1.2.3盐碱地。

  本省盐碱地属内陆盆地的盐碱地类型,盐分种类多而复杂,改造难度相对较大。一是盐碱地面积大,分布广。山西盐碱地在盆地各大河流及支流均有分布,涉及52个县区。二是类型复杂,局部矿化度高。盐碱土壤普遍含有碳酸盐、硫酸盐、氯化物盐,特别是碳酸盐、重碳酸盐及氯化物等混合型盐分存在,极难改造。三是表层含盐量高,危害严重。土壤含盐量在土体内呈T形分布,耕层土壤含盐量超过一定的范围,对作物造成危害。四是土壤盐碱与瘠薄并存,水资源缺乏,治理难度大。

  1.2.4矿产开发次生灾害。

  丰富矿藏资源带来的矿产开发,造成山西采空区面积逐年增大,由此带来一系列问题:农田坍陷、农田损毁,地下水资源破坏,农田基础设施破坏,甚至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原因分析

  2.1地形地貌因素

  山西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东部。地形地貌复杂多变,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山地丘陵多平原少。全省的山地、丘陵占80.3%,适于农作物生长的土地有限,制约了农耕业的发展。二是地表黄土广布,地面侵蚀严重。山西地处黄土高原,黄土集中成片分布在吕梁山脉以西的晋西沿岸,黄土覆盖厚度大多在100~150m。此外黄土还散布于山麓洪积台丘、洪积扇、山间盆地、台地、山间宽谷等处,一般厚度30~50m。黄土分布地区,水土资源大量流失,地力减退,耕地缩小,给当地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三是整体地形南低北高,呈阶梯状抬升。纬度地带递变与垂直地带递变在顺向上的叠加,加强了自然景观、气候、土壤的演替变化,从南到北气候、土壤变化迥然不同。四是山峦重叠,山脉走向斜断。此类山势恰与夏季东南季风的来向相垂直,或成斜交,形成天然屏障,阻挡着潮湿气团,不易向内陆伸入,造成山西干旱半干旱的气候特征。

  五是山地高差悬殊挺拔高耸。地势的巨大高差是各个山地形成自然景观、气候、土壤垂直分异的重要原因。六是山脉交错,构成山结,从而造成地貌、气候、土壤多变。七是两大分水岭,河流周边辐射。省境西边及南面,为黄河围绕;东面及东南面向华北平原陡斜;除盆地区和宽谷地段能引用河水灌溉外,地表水大量输出省境,造成山西严重缺水。

  2.2气候因素

  山西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直接影响到水文、气候,影响到水资源分布,影响到耕地质量。山西的气候特征为冬季长而寒冷干燥;夏季短而炎热多雨;春季日温差大,风沙多;秋季短暂,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3~14℃,昼夜温差大,南北温差也大。西部黄河谷地、太原盆地和晋东南的大部分地区平均温度在8~10℃,临汾、运城盆地年均温度达12~14℃。

  冬季气温全省均在0℃以下,夏季全省普遍高温,7月份气温21~26℃。全省无霜期南长北短,平川长山地短。大同盆地为110~140天,五台山仅85天,忻州盆地以北和东部山区135~155天,临汾、运城盆地则长达200~220天。中低产田多数地处丘陵山区,气候冷凉,日照时数短,昼夜温差大,有效积温少,无霜期短,适合种植的作物多为耐寒晚熟品种。全省降水受地形影响很大,山区较多,盆地较少。

  全省年降水量在400~650mm,但季节分布不均匀,夏季6~8月降水高度集中且多暴雨,降水量约占全年的60%以上。山区降水多、径流大,造成的水土流失也严重。特别是吕梁山区,因瘠薄松软立状结构的黄土覆盖,更易造成水土流失。

  2.3土壤因素

  山西土壤表现为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分为地带性土壤、垂直带土壤、区域性土壤3种类型。一是地带性土壤。北部桑干河以北、洪涛山以东的大同盆地,为温带干旱草原栗钙土区;恒山以南、吕梁山以东的中南部广阔地区,为暖温带森林草原褐土区;吕梁山和洪涛山以西、恒山以北至桑干河、晰水河与芝水河分水岭以北广阔地区,为具有森林草原向干旱草原过渡的栗褐土区。二是垂直带土壤。

  在不同纬度和基带土壤条件下,由于海拔高度不同,气候和生物等成土因素随之各异,形成不同类型土壤。五台山从高到低依次有亚高山草甸土—山地草甸土—棕壤—淋溶褐土—褐土性土;中条山从高到低发育了山地草甸土—棕壤—淋溶褐土—褐土性土—石灰性褐土;吕梁山从高到低发育了山地草甸土—棕壤—淋溶褐土—栗褐土性土。三是区域性土壤。由于区域地形、气候及水文等变化,各区域土壤类型变化复杂。

  大体分3种情况:恒山以北的晋西北高寒地区,水热条件较差,年平均气温5~6℃,年降水量370~400mm,多风雨,干旱、炎热与多雨处于同一时期,风蚀、水蚀均较严重,植被稀少,以草灌为主,因而发育了栗钙土。在山区发育了栗钙土性土;平原地区发育有栗钙土、淡栗褐土、潮栗褐土;盆地低洼处发育潮土,碱化、盐化潮土,草甸盐土、碱化盐土;平原与山地交接处的洼地有沼泽土分布。

  忻定、太原、晋中、临汾、运城、晋东南盆地及吕梁山以东广大地区,年平均气温10~12℃,年降水量450~600mm,水热条件受地形影响差异较大,发育为程度不同的褐土和其他土壤。在山地则主要分布着褐土性土为主的各类土壤,还有部分石质土、粗骨土;丘陵区域分布着广泛的褐土性土,晋东南还有部分红黏土;河谷阶地及平川分布着石灰性褐土、潮褐土、潮土、脱潮土、湿潮土等,盆地局部低洼处,分布盐化潮土、草甸盐土、沼泽土、水稻土等。

  黑驼山以南、吕梁山以西及芝河、昕水河以北的狭长地带,年平均气温7~8℃,年降水量400~500mm,分布着具有过渡性的栗褐土。山地区为栗褐土性土,黄土丘陵区分布着大量黄绵土,紫金山以北地区受风沙影响,土壤性质接近栗钙土,还有部分风沙土。山地丘陵地区土壤普遍发育不良,土壤瘠薄,极易造成土壤侵蚀、干旱等现象发生。

  2.4人为因素

  一是耕地资源利用不合理。高产田高负荷运行,中产田单一粮食种植模式,致使耕地土壤养分不平衡现象凸显;低产田撂荒弃耕现象也极为突出,静乐县74.5万亩耕地中,有20万亩以上的丘陵山地撂荒,占耕地的1/4以上。二是耕地建设发展不均衡。多年来,耕地质量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多侧重集中连片的高中产田;而地处边远的、条件较差的低产田无人问津。三是耕地后备资源明显不足。部分生态脆弱的荒山秃岭和坡度较大的坡地过度开垦为耕地,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农业生产不可持续,一定程度破坏了生态平衡。

  四是工程措施与农艺培肥结合不紧密。多数耕地建设重工程改造,轻土壤改良培肥,重基础设施建设,轻农业科技应用,致使建成后的农田科技承载能力差,满足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五是千家万户的农业种植模式,耕地保养措施不易落实。由于现行的农业种植模式以农民自主的经营模式为主,耕地千差万别,传统的耕地培肥、养地、轮作倒茬等保养制度趋于弱化,新的耕地保养制度尚未建立。总体上看,山西省中低产田尤其是低产田区域普遍存在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系统质量和服务功能较低,农业生产与开发导致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地退化等问题仍然严重,守住耕地数量红线、逐步提高耕地质量的压力仍然巨大。

  3工作建议

  3.1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山西省正处于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处于资源环境约束力加剧的矛盾凸显期。各级领导应高度重视,亲力亲为,举全省之力,实现耕地资源合理利用和永续利用,逐步实行“省负总责、市级指导、县为主体”的工作机制。一是建立省政府领导下的部门分工负责制,省各相关部门根据各部门职能分工负责中低产田改造利用试点工作。二是对应省级各部门职责,市级负责本辖区内年度计划的制订、转报、转发,指导和督促县级部门实施。三是县级政府为项目的实施主体,县(市、区)长为第一责任人。省对县实行“任务、资金、管理、责任”四到县的管理办法,且强化县级政府的统筹协调整合作用。

  3.2建立技术支撑体系

  中低产田改造利用是一项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必须统筹规划、协调落实、有序推进。一是要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各地要根据试点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编制县级中低产田改造利用规划及年度实施方案,确定本区域内中低产田改造利用的具体项目、布局和时序安排,细化明确相关配套措施和工作制度,确保各类项目落实到地块。

  二是做好规划衔接,统筹兼顾。各地在编制中低产田改造利用规划和方案时,在建设目标、任务、布局以及重大项目安排上,要充分做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特色农产品发展规划及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等经批准的相关规划的衔接,避免出现重复建设。三是要制定完善建设标准,强化技术创新。各有关部门要紧密结合山西省农业生产实际和耕作制度改革,制定适合山西省的中低产田改造标准和相关技术规程,为规划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四是加强素质培养,加大成果的转化及示范应用。要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吸收引进和大力推广中低产田改造与利用先进实用技术,加强工程建设与农机农艺技术的集成和应用,推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要不断加强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队伍素质,为加速耕地质量建设成果的转化,全面提高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水平创造条件。

  3.3建立资金统筹整合平台

  一是加大地方政府投资力度。以各级政府投入为主导,在加大省级政府投入的同时,市、县政府也要相应增加此方面投入,并纳入各级预算。二是积极引导社会投资。制定积极的财政补贴等扶持政策,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调动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入农田建设的积极性;运用市场机制鼓励和吸引金融资本、民间资本投入中低产田改造。三是积极推进大专项资金整合。各地要按照“规划标准统一、资金渠道不变、相互协调配合、信息互通共享、积极推进整合、共同完成目标”的原则,有效整合各类农田建设项目资金,合力推进中低产田改造,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4建立项目规范管理程序

  要实行“任务、资金、管理、责任”四到县的工作机制,强化县级政府的统筹协调整合作用,强调任务在县级统筹安排、资金在县级整合使用、目标落实在县域规划及年度实施方案中。严格执行有关建设程序,坚持完善和落实覆盖规划、设计、施工、验收、运行和管护各个环节的项目管理制度。

  一是做好项目前期工作。项目主管部门要组织好勘察设计和调研论证工作,落实项目建设条件,强化项目前期工程,合理确定项目建设范围、内容、规模、标准,保证前期工作质量和进度。二是加强年度计划管理。各地要根据项目前期工作完成情况,编制中低产田改造利用年度计划,并加强年度计划执行情况的评估和考核。

  三是落实工程建设管理各项制度。对大中型工程要全面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等“六制”管理制度,严格项目竣工验收制度,强化督查检查和考核。

  3.5建立考核激励机制

  一是健全考核评价制度。省政府要将中低产田改造利用纳入对各市、县政府年度目标考核范围,各地也要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和绩效考核制,将各县(市、区)实施情况与年度安排建设任务和资金挂钩,对不重视的县进行定期淘汰,促进项目高效实施。二是完善监管制度。省各牵头部门要加强农田建设资金使用、项目进展、工程质量等监督检查,各部门都要制定定期督查制度;工程竣工后,项目主管部门要按照规定及时组织验收、开展绩效评价,并于每年年末将结果逐级上报。

  3.6建立保障约束机制

  一是探索建立耕地质量提升与保护目标责任制。强化耕地质量提升各项措施的监督考核,督促地方各级政府和农业经营主体依法保养耕地,防治农田荒漠化、盐渍化、水土流失和污染,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增施有机肥,提高地力;引导农民科学种植高效作物类型。二是完善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补助政策。

  支持各类农业经营者因地制宜采取增施有机肥、保护性耕作、机械深耕(松)、秸秆还田、轮作等措施,积极开展土壤改良、地力培肥和治理修复等工作。落实中央退耕还林还草补助政策,轮作休耕补助等。支持试点地区农民转移就业,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延长农业产业链,开辟新的增收渠道,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批认定的学术期刊,由教育部主管,中国农业大学主办的国家级农业与农业工程类科技期刊。

  

全学科期刊推荐 中英文发表指导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

2023最新分区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