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服务

建设职教财经类专业骨干教师培养工作室的探讨

分类:科技论文 时间:2018-12-07

  摘要:职业教育财经类专业骨干教师没有掌握当前产业最新的财经类专业技术和资源,已经成为影响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根源在于财经类专业技术工作内容涉及商业机密、随着经济业务形态变化而快速发展等特性。以职业教育骨干教师培养工作室建设为契机,抓住财经类专业群产教融合的机会,以校企协同培养财经类专业骨干教师为核心,采取“学校专业教学资源——企业职业工作资源双向迁移”路径,完善“职业标准导向教学内容、工作岗位拉动教学过程”的财经类专业骨干教师模式,建立基于“职业标准+技能拓展”的财经类专业骨干教师培养课程体系,实施“线上+线下”结合的岗位综合实践能力导向教学,探索“企业导师+职教专家”的财经类专业骨干教师现代学徒式培养路径,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切实培养专兼结合的“双师型”财经类专业骨干教师队伍。

  关键词:教师,工作室,产教融合,商业机密,财经技术

  1职业教育财经类专业骨干教师培养难点

  现代服务业作为经济主要增长点,大力打造金融、财务顾问、资产评估、会计咨询、管理服务等与会计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随着云服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智慧财务会计技术成为财经类产业发展的最新技术领域。据资料预测,到未来5年,珠三角地区智慧财务会计技术技术服务等相关现代服务业产业金额将超过1600亿元,相关服务企业数超过2500家,相关从业人员达26万人。

  从事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骨干教师培养则成当务之急。财经类专业技术通常涉及行业企业商业机密,导致职教财经类专业教师难以掌握最新行业技术和产业资源。职业教育财经类专业骨干教师没有掌握当前产业最新的财经类专业技术和资源,已经成为影响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是财经类专业骨干教师培养的难点。

图1

  此外,财经类专业最新技术技能往往需要经过很多人员长达5~10年提炼、整理才能进入教学活动。而随着新的经济业务形态层出不穷,财经类新技术从最初出现到成为影响企业经营成败关键因素的过程只有1~3年。

  2职业教育财经类专业骨干教师培养工作室建设目标与理念

  2.1建设目标

  以职业教育骨干教师培养工作室建设为契机,抓住财经类专业群产教融合的机会,以校企协同培养财经类专业骨干教师为核心,采取“学校专业教学资源——企业职业工作资源双向迁移”路径,完善“职业标准导向教学内容、工作岗位拉动教学过程”的财经类专业骨干教师模式,建立基于“职业标准+技能拓展”的财经类专业骨干教师培养课程体系,建设优质教学资源[1]。

图2

  实施“线上+线下”结合的岗位综合实践能力导向教学[2],提高教学效率;探索“企业导师+职教专家”的财经类专业骨干教师现代学徒式培养路径;落实“线上兼岗+线下顶岗”服务企业发展,切实培养专兼结合的“双师型”财经类专业骨干教师队伍;建设财经类专业骨干教师培养质量多元评估体系。通过职业教育财经类专业骨干教师培养工作室项目(以下简称工作室)建设,学校建立在国内职业院校同类专业中起带动和辐射作用的教师培训资源库。

  2.2建设理念“教学为本、共用共赢”。

  教学为本意指“双向迁移”由工作室主导、企业财经部门参与,以服务财经类专业教学为根本、兼顾推动产业发展的产教融合理念。共用共赢是指由工作室与行业企业财经部门紧密合作,按照“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原则,校企互聘对方人员、共享对方资料和技术,促进优质产业资源进入财经教学过程、优势教学资源服务财经工作过程,达到共用资源、合作共赢的理念。

图3

  2.3职业教育财经类专业骨干教师培养工作室建设思路

  瞄准职业教育中财经类专业教学难以使用最新产业资源的难题,通过工作室以产教融合的方式建立高职财经类专业骨干教师培养模式,探索在产教融合过程培养高职财经类专业骨干教师的长效机制。工作室建设与管理思路是:

  1)按照产教融合基本原则,借鉴“双元制”先进职教理论,结合财经类职业涉及商业机密等特色,秉承“教学为本、共用共赢”的理念,互聘对方人员、共享对方资料和技术,在推动优质产业资源进入财经类专业教学、优势教学资源服务财经工作过程中培养职教财经类专业骨干教师。

图4

  2)通过“线上”与“线下”两方面结合来扩大财经类专业骨干教师培养时空范围。“线下”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促使行业企业专家在具体财经类职业工作中面向工作室内骨干教师共享财经类专业新技术技能,使骨干教师积累涉及企业行业商业机密的专业技术资料,进而形成服务财经类产业发展的能力;“线上”采用智慧型财务平台,使骨干教师掌握最新财经类职业工作信息技术,将积累的财经类专业技术资料转化为网络教学资源,进而将“教学为本、共用共赢”的理念具体落实到具体的职教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工作。

  3)设计和实施“职业标准导向教学内容、工作岗位拉动教学过程”的现代学徒式职业教育财经类专业骨干教师培养模式和联通产业与教学的“线上兼职实习+线下顶岗见习+产教资源整合+职教方法改进”4阶递进的实践式研修体系,以12个月为1个周期:第1月至第6月,骨干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在工作室行业导师带领下学习智慧型财务平台技术,并通过线上兼职完成财经类专业实习工作;第7月至第8月,骨干教师集中4周时间到行业企业顶岗实习,掌握产业最新技术与资料;第9月至第10月,在工作室教育导师和行业导师共同指导下将积累的产业资源整合为教学资源,并将优势教学资源推向财经产业服务领域;第11月至第12月,骨干教师在工作室教育导师指导下改进职教财经类专业教学方法,并接受第三方评价。

  创新设想是:按照“教学为本、共用共赢”的理念,通过设计和实施职教财经类专业产教融合,围绕“职业标准—教学标准”“教与学两方面专兼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3]等核心问题,寻找以“双师型”名教师工作室为载体来有效地突破商业机密困境、在实现高职财经类专业产教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培养职教财经类专业骨干教师培养机制,每3年培养8~10名骨干教师,同时建成辐射省内外的教师网络学习资源库。

  3职业教育财经类专业骨干教师培养工作室建设内容

  3.1校企合作是工作室建设策略

  以广东省职业教育“双师型”名教师工作室契机,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建设智慧财务会计技术共享中心,为创新专业建设体制,探索校企协同创新的“职业标准导向教学内容、工作岗位拉动教学过程”财经类专业骨干教师模式,进一步优化财经类专业骨干教师方案,实现“学校专业教学资源——企业职业工作资源双向迁移”。

  3.1.1校企产教融合项目带动财经类专业骨干教师培养

  学校充分发挥与企业合作建设智慧财务会计技术共享中心的产教资源整合优化作用,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形成教学链、产业链、利益链的融合体,建立校企合作培养财经类专业骨干教师的长效机制。学校积极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对接关系,发挥行业企业技术与管理人员对专业建设的指导作用。

  3.1.2校企“双导师”制推动“线上+线下”衔接

  学校结合广东财经类产业转型升级要求,与正保集团中华会计网校汇集优势资源,加强教学管理、课程素材、网络课程等教学资源的建设,利用数字化校园,重点构建了以“线上”课程为开发对象,以课程录像、电子教学资料为内容的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平台,打造功能强大的信息共享和学生自主学习平台[4]。

  学校在校企资源共享共建的基础上与正保集团中华会计网校进一步开展现代学徒式的财经类专业骨干教师培养路径探索。线下在以合作发展为指导方针的骨干教师培养模式架构下,与密切合作的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书,将合作企业的部分财经类专业服务工作(目前已收集40多家公司真账资源、共同拍摄岗位实操微课)打包搬进工作室;由学校提供场地、设备,工作室培训的财经类专业骨干教师为主力,由企业专家提供业务和技术支持,校企双方共同管理,由专业教师对受训骨干教师的业务操作进行指导。

  在这个过程,学校构架了“线上兼职+线下顶岗”的真实业务操作的平台,提高了专业教师的职业能力水平;而企业在这种模式中可以节约场地租金,节约聘请员工的成本,真正实现了对方互惠共赢。

  3.2工作室建设路线

  “教学为本、共用共赢”理念,以“教”与“学”两方面专兼结合为核心,设计和实施财经类专业教学与产业资源双向迁移“123n”模式,即“1个组织、2级互聘、3个同步和n个团队”:由系部建立1个包括教师与企业专家的专业组织,招募企业专家以个人身份加入该组织,即1个组织;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在劳动合同聘任的基础上以具体教学任务或者工作项目为内容签订劳务合同,即2级互聘;通过学校教师与企业专家个人身份的合作,促使教学情景与财经情景、教学内容与岗位技术、教学材料与工作资料同步,即3个同步。以“教”与“学”两方面专兼结合为核心的“123n”教学与产业资源双向迁移模式有以下特点。

  3.2.1依托“1个组织”,提供校企共享资源平台

  在“教学为本、共用共赢”的理念指引下,工作室对外衔接广州商业会计学会等行业组织及其企业成员单位,吸引校外专家成为会员,形成师徒关系,搭建校内外互联、课内外相通的校企共享资源交流平台。

  3.2.2构建“两级互聘”,实现教师与专家双重身份

  学校建立兼任教学任务的企业专家库,推动教师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参与企业工作任务。教师在参与企业实践中熟悉财经工作情景与资料、掌握财经新技术,企业专家在参与教学过程中积累教学经验和方法[5],共同构成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3.2.3促进“3个同步”,推动骨干教师掌握新技术

  1)教学情景与财经情景同步。

  学校根据财经类专业一线工作情景建设教学情景,不仅设立企业财务核算、资金管理、出纳、采购、生产、销售、内部控制等内部工作情景,还构架工商注册、银行、海关、税务、会计事务所等外部情景,促使财经类专业教学的内部控制、纳税申报、成本管理、市场监管等教学情景与财经情景同步。

  2)教学内容与岗位技术同步。

  学校根据珠三角区域属于企业外向型经济、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特征,按照企业财务信息报告、财务核算、往来管理、成本管理、纳税申报、内部控制、审计及财务咨询等岗位工作技术要求,设置了公司战略管理、外贸会计、报关等特色课程,改进和完善了财务会计、经济法、成本管理和财务管理等传统教学内容,促使教学内容与岗位技术同步。

  3)教学材料与工作资料同步。

  学校根据财经类专业技术工作资料,组织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开发了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内部控制单据,审计工作底稿等教学材料,编写出版了成本会计、审计等教材,编制了课程标准,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

  3.3财经类专业骨干教师培养模式

  3.3.1在产教融合中培养财经类专业骨干教师

  围绕在学校专业教学资源——企业职业工作资源双向迁移的产教融合中实现财经类专业骨干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按照“产教资源整合+职教方法改进”建立面向智慧财务会计技术的课程体系及其资源,促使财经类专业骨干教师在校企合作业务中接轨行业发展及岗位技术进步,在产业资源整合为教学的过程中提高教学能力,在校外兼岗和顶岗实习过程把教学资源导入产业服务,进而提高产业服务能力。

  3.3.2财经专业骨干教师培养措施与程序

  1)培养措施。

  建设期内,学校培养8~10名具有高尚职业道德、扎实的理论水平、较强的职业实践训练能力和一定的科研能力的专任骨干教师,使之成为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及开展社会服务的重要力量。学校聘请10名企业优秀工程技术人员为指导教师,通过“师徒结对”,以及教学方法的学习、教学资源的准备、考核评价与管理的培训学习,培养财经类专业教师专业技术能力。

  2)培养程序。

  学校参加国内外骨干教师培训或进修10人次以上,搞好课改交流,学习教育教学新理念;线上学习智慧财务会计技术;参与教学资源开发和工学结合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线下企业顶岗实践锻炼;参与适应新技术的教学方法改进研究。

  3.3.3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学校搭建起了为企业服务的平台,充分利用工作室的师资、设备条件,积极与企业合作,为企业提供财务咨询,税收筹划等,帮助企业解决难题,提升受训骨干教师为企业技术服务的能力。通过工作室,教师挂职实践锻炼工作岗位,联合相关企事业单位,以企业专家、名师为龙头组建教学科研团队,申报现代服务业相关教科研项目;利用专业技术优势,通过技术改造、送教上门和菜单式职工培训等方式面向企业进行智慧财务会计技术共享技术应用服务和交流,开展技术革新解决生产技术难题。

  3.3.4建设教师培训教学资源库

  学院依托数字化知识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并完善财经类专业骨干教师培养资源库。资源库面向智慧财务会计技术共享技术应用领域,集企业会计、企业综合柜台业务、内部控制设计、审计等财经类专业骨干教师培养主干专业技术服务资料建立的,由资源平台、服务平台两部分构成,下设课程资源库、职业技能习题库、顶岗实习管理及企业信息库等相关子模块及内容,集导学、导教、培训、鉴定、技术发展、远程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共享型、开放性的财经类专业师资培养资源库。

  加强财经类专业骨干教师培训教学资源共享,开放我校财经类专业优势教学资源,探索构建微课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通过“数字化校园”的技术支撑,学院利用对职业院校教师开放的网络存储设备,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的教学空间,使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有机结合,实现共享型教学资源库。

  3.4第三方评价培养质量

  在工作室建设过程中,职业院校与行业协会、企业共建财经类专业骨干教师质量评价机构,探索并建立多元化财经类专业骨干教师培养质量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工作室以保障财经类专业骨干教师培养质量为中心,加强日常培养的质量监控,提高培养效果。职业院校采取大数据分析方法,以最经济有效的方式实现对财经类专业骨干教师的全过程质量评价。在第三方质量评价体系框架内,职业院校以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作为财经类专业骨干教师质量的评价核心。

  工作室参考已有行业从业标准及职业资格鉴定标准,在第三方的组织下由行业专家及企业技术人员根据行业通用能力标准、职业关键能力标准、跨行业职业技能标准和高端职业能力标准共同制定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包括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评价、线上学习水平评价、线上兼职与线下顶岗实践质量评价、教学资源整合质量评价)。

  职业院校采用网络调查、企业访谈、服务对象评价打分、导师座谈会等多元化评价方法。职业院校对工作室建设绩效采用多元化评价,组织职教专家、行业企业专家、服务代表共同完成对工作室财经类专业骨干教师培养质量评价;职业院校组织行业专家及企业专家共同完成专业技能课程评价。工作室根据评价结果对培养质量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定期形成财经类专业骨干教师质量报告。

  4职业教育财经类专业骨干教师培养工作室建设预期效益

  通过工作室建设,职业院校将增强财经类专业骨干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产业服务能力,优化师资团队结构,提高财经类专业骨干教师培养质量和工作室管理水平,促进会计专业群迅速发展,建成广东省开放式面向智慧财务会计技术共享技术应用领域的财经类专业骨干教师培养资源库,为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培养财经类专业骨干教师。

  主要效果有:

  1)形成以工作室中心的产教融合的创新机制,在国内职业院校同类专业中起带动和辐射作用;

  2)构建集教学、培训、生产、技术研发、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一体的工作室,使之成为广东地区会计行业重要的财经类专业骨干教师职业培训基地;

  3)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开展财经类科技产品研发、技术改造、送教上门和菜单式职工培训等对口合作;

  4)构建面向智慧财务会计技术应用的财经类专业骨干教师培养方案;

  5)构建财经类专业骨干教师社会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张萌,李雅尊.职业院校网络学习空间建设问题与建议[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8,16(02):74-76.

  [2]张冉,赵永磊,李冬梅.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创新科研素质的提升策略研究[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7,15(03):66-68+78.

  [3]张进良,李保臻.大数据背景下教师数据素养的内涵、价值与发展路径[J].电化教育研究,2015,36(07):14-19+34.

  [4]刘清堂,张思.教师混合式培训中主题研修活动设计模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01):111-117.

  [5]朱旭东.论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模型建构[J].教育研究,2014,35(06):81-90

  教育方向期刊推荐:《电化教育研究》e-Education Research(月刊)1980年创刊,是我国著名电化教育专家南国农教授主编,电化教育研究杂志社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遍及英、美、日、荷兰、韩、加拿大等国家和香港、台湾等地区,是我国教育与电教界的学术理论园地和权威性刊物,素有中国电化教育理论研究基地之称誉,倍受国内外数万读者的倾心和爱戴。

  

全学科期刊推荐 中英文发表指导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

学术顾问回访> 详细沟通需求> 确定服务项目> 支付服务金> 完成服务内容

SCI期刊

国际英文期刊

核心期刊

国外书号出书

国内纸质出书

2023最新分区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