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地方志记载着大量的旅游资料,它在自然、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科学、园林建筑、风土人情和人文轶事等方面和旅游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对研究、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有很高的利用价值。本文就咸阳地方志的优势和丰富的地方文化遗产,探索把地方志资源和旅游开发充分结合起来,使咸阳地方志资源价值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深刻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旅游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而文化的内涵与品质,又决定着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实践证明,一个地区拥有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并不代表该地区同样具有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优势,只有坚定自身的文化自信,既遵循规律,又突出地域特色,提升旅游业的文化内涵和品位,突出文化的经济价值,不断创造和生产新产品,催生发展新业态,才能将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和产业优势,更加有利于产业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一、咸阳地方志在旅游资源开发上具有的研究和利用价值
咸阳地区有着丰富的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咸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的都城,号称“中华第一帝都”,咸阳又是周、秦、汉、唐等十多个王朝的京畿之地,古丝绸之路的第一站,文物古迹荟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天然历史博物馆,全市有文物景点4951处,其中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5处,帝陵25座,各类陪葬墓256座,咸阳原被誉为“东方帝王谷”,依次分布着乾陵、茂陵、昭陵、汉阳陵,举世闻名的昭陵六骏,数以万计的汉兵马俑,精彩绝伦的唐墓壁画、成组石刻,皆为国之瑰宝。
另有彬县大佛寺、三原城隍庙等著名寺庙,建筑奇特堂皇;巍然耸立的泾阳崇文塔、三原木塔、北杜铁塔各具特色;闻名遐迩的马栏关中分区革命旧址、安吴青训班旧址、八路军总部旧址、爷台山战役旧址等革命旧址景点,既是观光旅游胜地,又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一)咸阳地方志可为旅游开发提供资料
咸阳地方志办公室编纂的志书、年鉴不仅数量巨大、种类丰富,而且能够及时、全面反映时代与社会的变迁情况。这些丰富的地方志资源能够为旅游资源开发提供全面翔实的各类资料,促进人文旅游资源得到妥善保护、合理利用、有效开发。近年来,工业旅游在一些大中城市方兴未艾,青岛啤酒老厂是很多到青岛旅游的游客必去之地,每位长期生活在咸阳的“老咸阳人”都非常熟悉“凌云”牌酱醋,如今由于社会发展,咸阳酿造厂已经搬迁到新址,因此老厂完全可以凭借地方志的资料建成博物馆供市民参观。
(二)咸阳地方志可为旅游开发提供建议
地方志是我国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文献,记载着一个地方自然和社会的综合情况,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时段长,在开发本地区旅游资源方面有着独特的利用价值,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旅游业作为当今社会的朝阳产业为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所重视,发展旅游业,使潜在的旅游资源转化为现实的旅游资源。
这是我们必须加以重视的研究课题,而在这方面,作为历史文献的地方志的记载,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地方志具有存史、资政、教化的独特功能,在深入推进旅游产业开发过程中,地方志工作部门要主动参与,全面收集咸阳地区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的典型案例,分析成败得失,形成具有针对性、富于创造性、较强操作性的建议,供旅游开发的有关部门决策参考,发挥地方志部门的智库作用。
(三)咸阳地方志记述、宣传旅游资源
地方志是具有较高权威性、系统性的重要文献,能够真实客观地记述旅游资源开发的进程,及时全面地宣传咸阳市各类人文景观,积极全面参与上级方志部门、旅游部门组织的中国名镇志、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为全市进一步开发利用人文旅游资源作出积极贡献。
(四)咸阳志馆本身就能够成为独特魅力的旅游景观
2017年10月,咸阳市在北塬新城建成市民文化中心已经对市民免费开放,其中就有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非物质文化展览馆等单位,此举非常好,市民文化中心是集藏书、展示、科研、学术交流、资源开发和爱国主义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是展示人文历史平台、宣传社会发展的窗口、开展地情教育的基地,是名副其实的地方名片,成为本地市民休闲娱乐,外地游客参观游览的第一站、必访站。
二、利用地方志是咸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新咸阳志中应设立专志记述旅游业
娱乐场所是一个地方旅游业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过去咸阳旧志对这类场所不够重视,记载非常简略,新志要将影剧院、文化宫、游客场和舞厅等收录在内,要将有关内容细心加以整理充实,使之成为开发旅游的可靠资料。近几年,一些地方民俗风情人造景点规模大、刻意追求“大而全”、投资额大盲目上马,重复建设、粗制滥造,对地方经济造成很大损失,对此,咸阳各级政府要有忧患意识,要居安思危,要利用地方志资源,强化可行性论证分析研究,谨慎开发民俗风情项目。
(二)为党政部门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领导决策离不开真实、可靠、系统的资料平台,而地方志能全面提供本地区各方面情况,便于领导者了解和熟悉地情而有效决策。咸阳地方志中文化、教育、人物、文物、民俗和城市建设等内容均是旅游规划的重要参考依据。在开展志书修订的同时,地方志工作者应通过对地情资源进行系统的整理研究,对有关部门制定保护和开发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资源措施提出一些有益建议。
(三)为招商引资、发展地方旅游业牵线搭桥
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行“一带一路”建设,各地都加大了招商引资和旅游开发的力度,咸阳地区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围绕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最好的方法是邀请专业人员设计出一整套推广方案,结合本地的资源优势推出一批“明星旅游项目”,同时加大特色文化旅游产业配套要素建设,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全面升级。
(四)为申报世界遗产做贡献
据媒体报道,目前,咸阳市彬县正在积极筹备其境内著名景点大佛寺申报世界遗产,彬县政府在做申报材料时,一定要深入研究地方史志中对该景点的记述,挖掘内涵,有的放矢,力争一举成功。
三、咸阳利用地方志开发旅游资源需注意的问题
地方志旅游资料在旅游研究中无疑有很高的价值和无可替代的作用,根据各地利用地方志开发旅游资源的先进经验来看,在利用地方志开发旅游资源时应该坚持以下原则。
(一)特色性原则
相对于全国很多地方,咸阳一直有健康保健之城的美誉,现在新兴的中医康复保健旅游和生态农业旅游作为特色旅游项目,受到各地游客的青睐。著名的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中医研究所一批享有崇高声誉的医学教授和专家的高超精湛的医疗技术,富有特殊疗效的新药特药和保健药品,加上内涵丰富的陕西医史博物馆、中医药膳、药浴、无数、气功等项目,使咸阳形成积淀深厚的传统中医文化,形成独具特色的咸阳保健旅游。
(二)保护性原则
咸阳境内的很多旅游景点诸如秦直道遗址、郑国渠遗址、丝绸之路遗址等蜚声世界,但由于距今年代久远,急需保护,以郑国渠为例,《礼泉县志》中有郑国渠遗址的记述,郑国渠始建于秦始皇即位的当年(公元前246年)历时10年修成。
考古资料记载郑国渠拦河大坝遗址,西起泾河西岸1800米的尖嘴(泾阳地),东西长2200多米(河面部分350多米坝身早被冲毁,底宽100多米,顶宽10~20米,距地面残高5~6米)。经测定,现存的坝身由河土、黑红土和细砾混合堆积而成,虽未做夯砸,但很坚硬,结构紧密,抵御水的侵蚀能力较强。这座大坝遗址是迄今发现的时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拦河坝遗址。
(三)参与性原则
曾有媒体以《白鹿原民俗村游客大减,体验项目几乎只有吃》为题,报道陕西白鹿原民俗村的经营状态,曾经在开业时车水马龙游客摩肩接踵热闹的景象不再,代之以大量店铺关门,“民俗村好像就是集中了各地的小吃,除了吃一吃,还有啥特色”,白鹿原民俗村内除了关中小吃,更有全国各地的著名小吃。而建筑大都是新建或仿古式样,去一次就不想再去,一吃饭就走人,由于缺乏互动和参与,留不住人。
但去过平遥,观看过王潮歌导演《再见平遥》这一剧目的人,都会令人耳目一新,久久难忘,整场剧观众既是旁观者也是参与者,形式别具一格,内容新颖,值得一提的是,该剧内容就来源于《平遥县志》关于晋商的动人故事。虽然票价不菲,但场场爆满,值得每一位旅游规划者学习借鉴。
(四)文化性原则
文化是灵魂,旅游是载体。近年来,文化与旅游结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文化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体验形式,成为现代旅游发展的新亮点,文旅产业也成为全国很多地区发展的重点之一。咸阳袁家村、马嵬驿是全国乡村旅游的成功典范。袁家村的成功在于起步早,经营模式独特,马嵬驿因为杨贵妃的名人文化效应,这两个项目的成功,引起了省内外很多地方一窝蜂地兴建旅游小镇,但很多这样的小镇刚建成就经营惨淡,原因何在?正如中国旅游地产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建红说:“旅游小镇不但需要地域特色浓郁的建筑为身体,更需要历史人文铸灵魂。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主打地方特色文化,用包容的心态留住建筑之魂,不仅吸引了游客的眼,还留住了游客的心。”
当前,中央大力推行全域旅游理念,就是要用整体观、系统观规划旅游,去除同质化竞争和重复建设,让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更加协同、更加协调、更加有效的结合。这项工作的落脚点就是要利用各地的独特自然风光、民俗风情,打造差异化的旅游产品。对咸阳发展全域旅游而言,咸阳地方志在突出地方文化特色方面正好大有作为。
总之,咸阳地方志书能为咸阳旅游业提供丰富的可资利用的信息、深厚而持久的元素,只要充分挖掘利用好地方志这座宝藏,就一定能推动咸阳旅游业大发展、大繁荣。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