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服务

论“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分类:科技论文 时间:2018-08-04

  摘要: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过程中,引入“海绵城市”设计理念不仅可以有效提高雨水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而且还可以使居民的城市居住环境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

海绵城市

  0引言

  在城市化建设不断发展过程中,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现有的市政道路给排水系统无法更好满足时代发展需求。而“海绵城市”的出现,不仅可以有效解决洪涝灾害,而且还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更好地推动城市化建设的发展。

  1“海绵城市”概述

  “海绵城市”通常是指将城市改造成海绵一样,在应对自然灾害和适应环境变化等方面发挥着很好的“弹性”作用,下雨的时候能够吸水、渗水、蓄水、净水,干旱的时候又能够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加以利用。

  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要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注重人工措施与自然途径的有效结合,在保证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基础上,实现城市区域内雨水的有效渗透、积存和净化,从而达到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同时,还需要统筹地表水、地下水和自然降水等水资源,协调排水、给水等水循环系统,以更好地发挥“海绵城市”的作用。

  2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应用“海绵城市”的重要性

  2.1提高雨水利用率

  雨水属于水资源体系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传统的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对水资源的利用率比较低,导致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如果能够借助相关技术手段来加大对雨水资源的利用,既可以有效解决水资源缺失的现象,又能够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而“海绵城市”设计理念的出现,可以满足上述要求,既能够对雨水资源进行回收利用,有效改善水资源浪费现象,而且还可以把储存起来的水资源运用到工业建设和日常生活之中,显著提高雨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通过“海绵城市”建设还可以有效预防雨水给城市生活造成的影响,确保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质量。

  2.2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过程中,要对“海绵城市”设计理念给予重视,其不仅能够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和保护,而且还可以有效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目前,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生态环境改善与保护的政策,而“海绵城市”建设就属于其中的一项政策。因此,注重对“海绵城市”的建设,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为人民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居住环境。

  2.3降低气候对给排水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气候的变化问题是无法预知的,因此严峻的气候变化问题将会对给排水系统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影响人类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而通过“海绵城市”的建设,既可以有效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对给排水产生的影响,而且还可以降低洪涝灾害给城市造成的损失。同时,“海绵城市”的建设还能够有效降低突发天气变化对城市道路、市政建设及居民生活的影响。

  3“海绵城市”建设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情况

  3.1绿化带设计

  在进行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过程中,绿化带是其中比较关键的组成部分,需要对其给予高度的重视。在“海绵城市”设计理念的影响下,绿化带的设计需要从雨水收集、缓排滞蓄、水体过滤及排放上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具体设计内容如下。

  1)雨水收集上的设计。在给排水系统中,如果遇到降雨,雨水会通过地表径流至绿化带,然后聚集在雨水口位置。因此,在进行绿化带设计过程中,要保证绿化带雨水口位于路面下方15~20cm的位置,并保证雨水口呈现出均匀的分布特征,雨水口的高度最好高于绿化带种植土,低于道路的高度,以更好地发挥雨水口的作用。

  2)水体过滤上的设计。在给排水系统中,水体过滤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其通常是指对于降落到地面的雨水,可以通过过滤来确保水资源的清洁度。因此,在水体过滤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按照要求开展种植土的铺设工作,其次对砾石层进行科学、合理的铺设,最后安装渗透管。这样就可以完成对雨水的有效过滤,既达到清洁雨水资源的目的,又可以保证自然水体的正常补给。

  3)排放上的设计。在进行排放施工过程中,要按照要求做好溢流系统的设置工作,其主要目的是确保排水管道和雨水的直接连接。如果遇到降水量比较大的季节,将会导致雨水口无法有效处理雨水过多的问题,此时地势相对比较低的绿地就能够完成对雨水的有效存储,然后通过溢流系统流进市政管网,这样就可以有效改善雨水堆积问题,有效排出多余的降水。在绿化带排放环节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溢流系统进行设计,从而有效降低洪涝灾害的发生。

  4)缓排滞蓄上的设计。该环节需要对绿化带的结构和地形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然后按照要求对导流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从而确保雨水能够深入地下的层次性。同时,在雨水口位置提供明沟的设置,以提高雨水的沉淀效果。明沟的两端需要按照要求完成出水沟渠的设置工作,以达到调配水资源的目的,促进雨水直流于明沟。在雨水比较多的季节,通过雨水口的作用还可以保证水体在绿化带范围适当的停滞。

  3.2车行道与人行道

  车行道和人行道属于市政道路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车行道和人行道路面具有非透水性的特点,极易出现路面湿滑、积水的现象,不仅影响车辆和行人的安全,而且还会阻断地下水的补给,从而出现所谓的热岛效应。而随着“海绵城市”设计理念的出现,可以把车行道与人行道设计成透水性路面,这样就可以有效降低径流总量,减少积水现象发生。通常情况下,在“海绵城市”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一般要求上面层选择铺设透水沥青混凝土,中下面层和基层面选择非透水性材料,这样可以避免雨水对路基的入侵,有效提高路基的整体质量和使用寿命。

  3.3附属设施

  1)路缘石方面。在市政道路给排水系统中,路缘石属于比较常见的道路排水设施之一,而路缘石主要包括立缘石和平缘石两种类型。其中平缘石需要与周围地表保持相同的高度,避免积水现象的发生,以确保雨水能够顺利地径流到绿化带或雨水口。而立缘石的高度要求比地表高一点,这样可以使雨水在雨水口汇合。如果立缘石无法实现雨水的汇集,则可以通过打孔、豁口、间隔式立缘石等方式来给予有效的改善和处理,从而使雨水无法进入绿化带的现象得到有效解决。

  2)路肩边沟方面。在进行路肩边沟设计与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的材料给予科学、合理的选择,避免由于混凝土材料选择不当而引发堵塞问题。因此,路肩边沟可以选择植草沟,这样既可以提高雨水的回收和净化效果,而且还可以促进雨水的输送和排放。

  3.4与城市绿地的衔接

  在进行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对于道路周边与城市绿地衔接的部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规划和设计工作,科学、合理的衔接设计可以有效提高路面径流的分流功能,而LID源头渗透技术、中途技术、末端存储技术在城市绿地衔接环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LID源头渗透技术有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植被缓冲带;中途技术有调节塘、渗渠、植草沟;末端存储技术有雨水湿地。随着地域不同,道路和绿地的衔接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首先,在水资源相对比较丰富的地方,通常选择雨水截污净化技术,以确保雨水能够顺利地排放到绿地区域,从而达到降低径流洪峰的目的。而道路径流可以借助植被缓冲带、雨水花园等方式来达到净化雨水的目的。其次,对于水资源比较匮乏的地区,要适当提高雨水储存和回收利用的效率。最后,对污染严重的径流区域,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染,可以通过植被缓冲带、雨水花园、植草沟等措施来对雨水进行净化,当水质符合要求后才允许排放到绿地。

  4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阶段的相关注意事项

  1)按照市政部门的相关规范和要求,对进水口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确保其保持下凹状态,从而有效提高进水效率。同时,对道路的纵坡的进水口进行相应的调整,如开口间距和大小的设置,防冲刷的设置等。

  2)对容易出现内涝的地区,构建预警系统,完善警示标志,从而有效改善路面积水现象的发生,降低公共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3)对开发要求的设计,该环节需要保证溢流排放系统与排水系统的有效连接,从而构成一套完善的水循环系统。

  4)加大“海绵城市”建设各环节和竣工验收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力度,使其满足建设规范和要求,同时按照要求做好维修和保养工作,确保“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施工进度和质量。

  5结语在进行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过程中,“海绵城市”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通过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不仅可以提高雨水资源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而且还可以推动城市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涛.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及其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J].建筑知识,2016(10).

  [2]罗军.论“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四川建材,2017(3).[3]许敏.对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的相关研究[J].河南科技,2014(6).

全学科期刊推荐 中英文发表指导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

学术顾问回访> 详细沟通需求> 确定服务项目> 支付服务金> 完成服务内容

SCI期刊

国际英文期刊

核心期刊

国外书号出书

国内纸质出书

2023最新分区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