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服务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开展

分类:教育论文 时间:2018-05-14

  下面文章基于新媒体的概念展开研究,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了新的意义,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有相应的挑战和机遇,文章针对挑战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从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 新媒体,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教育

思想政治

  一、新媒体的概念

  “新”的意义自然是与“历史”的对比,相对于传统的有较长的发展历史的媒体——纸媒、广播、电视等而言,新媒体发展历史较短,但发展势头迅猛、传播速度明显更快、传播媒介广泛,它伴随着互联网尤其是手持端的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而衍生。新媒体的“新”,代表技术上的革新、形式上的革新、理念上的革新。

  在当前从更现实和务实的角度出发,人们普遍抓住“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的技术维度和“双向传播、用户创造内容”的传播维度两个指标,把新媒体定义成“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两大类型。

  二、新媒体对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意义

  (一)高校学生普遍使用新媒体工具。

  大多数大学生每天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使用新媒体工具获取信息、分享信息,和外界联系,新媒体因快捷性、时效性、全面性非常吸引當代大学生。大学生愿意通过新媒体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例如:在学校的贴吧上针对学校实事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学校官方微博了解学校的重大事件,借助学校官方微信反馈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学生在哪里,老师的关注点就应该放在哪里。

  (二)新媒体对于学生的意义。

  当前,新媒体涵盖了海量的各类信息,高校学生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及各种搜索工具获取这些信息。与此同时,他们可以通过新媒体工具主动反馈和分享信息,大学生由被动接受信息转变为主动搜集信息、主动发布信息,与外界沟通。同时,新媒体的开放性、传播的“爆发力”强,削弱甚至根本没有新闻把关人的作用及审核,任何人都可以传递信息,任何人都可以畅所欲言,这就导致虚假新闻、负面信息,受众的价值取向受到影响[1]。学生人群混杂其中,难以明辨是非。

  新媒体的即时性、自主性、开放性和互动性为人们提供了一定程度的话语自由,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表达想法,还能和受众群体进行及时的沟通交流[2]。但是由于新媒体是便捷的渠道,具有潜在的传播的广泛性,某些大学生在新媒体上发布信息、表达观点时缺乏深入的思考。

  (三)新媒体对于学校教职工的意义。

  同学生一样,新媒体的存在和发展方便了教职工查询、发布各类信息。教职工可以使用互联网、智能手机等新媒体技术下的媒介工具随时关注学生动态,及时了解、掌握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介入,有效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

  新媒体是老师、学生都认可的交流的有效方式,有利于提高师生之间的交流效率。教职工将新媒体应用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鼓励老师不断学习新生事物,保证高校人民教师这支队伍的先进性、前导性、专业性。

  (四)新媒体具有的优势。

  新媒体具有以往媒体难以匹敌的海量信息内容、电子化传播的极速更新、以接入互联网网络为标配的丰富媒介、以“强”互动为特征的双向传播、“点对点”式的扁平化沟通等特点,这些优势体现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

  1.内容丰富,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与手段[3]。新媒体在内容上的丰富与创新,利于将思政教育内容以多样化的处理、通过多种媒介(网站、微博、微信、QQ、贴吧、客户端等)、多样式迅速地传递给学生,既有利于学生接受又可以达到多种形态共同作用下“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2.电子化的传播,使新媒体内容成(审)稿有之时即是更新之时,还度极快。可以随时发布有关思政工作动态资讯,第一时间将正确的观点传递出去,并可以第一时间了解掌握学生动态反馈,这种迅速的反馈有利于思政工作方式、方法、内容等方面的动态调整,更具适应性。

  3.双向、扁平化的信息传递、沟通方式,使思政工作者实现随时、随地地和每一名学生进行点对点的沟通,大大改善原有的一套教育方案,达到根据每位学生的性格、经历等进行个性化引导的目的[3]。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新媒体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

  新媒体信息内容形式创新、资源丰富、交互性强、迅速传播、辐射面广等多种优势,使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式得以创新。如通过“两微一端”(微博、微信、QQ客户端)等方式,“接地气”一下子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其双向沟通、交互性强、辐射面广的特点,可以360度无死角地“全天候”覆盖、服务学生,有效提升思政工作效率;其信息量大且丰富的优势,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新的学习方式,如微信公众平台文章及资料的搜索,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理论学习、借鉴经验提供新途径,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能力、促进其不断学习新鲜事物[4]。

  (二)新媒体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新媒体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其“用户产生内容”自我“繁殖”能力极强,信息产生得迅速而纷繁,极易使学生接触到大量虚假和不良信息,甚至有学生发布负面信息,给学生个人和学校都带来不良影响[4]。

  新媒体的开放性,消除了信息传播的障碍,使信息传播变得不可控,良莠不齐,影响甚至左右学生的判断;新媒体的虚拟性,使人际关系脆弱,部分学生沉湎于新媒体而忽略了真实世界的人际关系[4]。沉溺于网络除了会对他们的身体造成伤害以外,还减少了他们和现实生活中同学、老师、亲人等交流的机会,导致人际关系淡漠,真实生活中社交能力较差,沟通能力下降,不利于他们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发展,为下一步大学生脱离校园、走向社会埋下隐患。

  四、运用新媒体开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工作的问题思考

  (一)运用新媒体开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1.新媒体平台使用过程中发布信息的价值及安全性有待认真甄别与思考。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会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为例,一是信息来源的可靠性。我院公众平台会收到其他公众号相关人员发送到后台的信息,旨在和我们说明希望合作,但是对方的具体身份无法核实。目前新媒体工作人员以学生为主,因此应特别注重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可靠性。

  二是信息的趣味性。思政教育在学生心中是“无聊枯燥”的代名词,应用新媒体在高校学生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绝对不能够换汤不换药,必须用“新媒体”这种新方式让学生发现思政教育有趣味性的一面。所以,新媒体平台上的信息必须具有趣味性、可读性,吸引学生参与。

  2.新媒体的覆盖面及高校学生群体的参与度有待提高。同样以我院学生会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为例,其“粉丝”量虽然有1000余人,但是与学生总数及社会上的公众号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一是在高年级普遍不参与其中,二是有效参与活动人数不多。如大多数大三、大四学生根本不关注学院的微信平台,更不会浏览该平台的相关信息。

  有些学生虽然关注了学院的微信平台,但其实也是“僵尸粉(不参与或者极少参与浏览、互动的关注者)”。在这种情况下,浏览相关信息并给予评论、互动、反馈的学生更是少数,这使得该平台没有充分发挥相关功能,对于开始思政教育是不利的因素。有时学生将生活中“看热闹”的习惯沿用到新媒体上,导致新媒体平台上有很多“只见人来、不见人语”的现象。

  3.缺乏专业系统的新媒体开发、操作知识。新媒体是一种新兴媒介、新兴技术,目前很少接触到有关于新媒体操作的具体培训材料及具备新媒体操作能力的专业人员。我校、院绝大多数新媒体工作者都是在自我摸索和互相交流中进行新媒体工作的,这可能会给利用新媒体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定的障碍。

  4.新媒体信息量巨大,给学生查询相关信息带来一定的麻烦。以微博为例,每天微博上都会有大量的信息,按时间顺序浏览很难找到学校或学院发布的关于思想教育的信息,加之学生自身的惰性,很可能不寻找相关信息,可能造成资源浪费。

  (二)加强和改进网络新媒体对高校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

  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拓宽大学生的视野,又会影响大学生对于精华和糟粕的判断。因此,学校要充分重视和加强引导新媒体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五、如何利用新媒体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是一种新型、较为高效且迎和大学生需求的媒介工具,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们的必修课,也是高校辅导员的一项重要任务。利用优势媒介高效全面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关键。

  (一)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尤其形成对新媒体事物的独立思辨能力。

  所谓媒介素养指的是人们面对各种媒介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论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具体表现为识别媒介的性质好坏、了解媒介的各项功能、对媒介信息的判断和筛选能力、对不良信息的辨别和抵抗能力、充分利用媒介为自己生活和学习服务的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新媒体的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生长”,新的媒介不断涌现,而且都有各自的传播形式和特点[5]。

  大学生虽然是知识高素质的代表群体,但社会经验不足,还不足够成熟,信息甄别尚待提高,面对“良莠不齐”的信息时很容易受到错误思潮的影响及左右,这个时候提高学生自我的媒介素养就是一堂“必修课”。

  第一,开展多渠道、多样态的媒介素养理论教育。态度决定行为,要加强学生认识,只要他们意识到新媒体对于自身的重要意义和影响,才会有针对性地塑造自己,利用新媒体提升自己[5]。思政工作者可以将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教育融入日常学习和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积涓涓细流而成江海,将原有的线下的诸如通知、海报、活动、评选、投票、讲座、竞赛等,通过新媒体的方式,让学生首先运用新媒体而学习、合理运用新媒体。

  第二,多结合新媒体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自身条件,大力促进新媒体技术比较成熟的学院或团队带头组织相关活动,如与官方微信平台、微博平台的负责团队举行见面会、问答会,在齐鲁工业大学大学生电视台的带领下针对学校近期迎接专家组进行教学质量评估一事召开模拟新闻发布会,还可以请从事新媒体工作的学生老师为全校师生讲解新媒体相关知识,向他们传授一些新媒体操作技能,使全校师生可以独立、高效地使用新媒体工具,并在其中体会到趣味性,为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除此之外,针对大学生思辨能力急需完善的特征,通过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例如举办交流会请专业人士给学生讲解如何分辨新媒体中的虛假消息,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4]。

  (二)加大对校园新媒体的监管力度,引导它们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在校园里对大学生影响最大的自然是校园所开办的新媒体,为了使校园新媒体这块“主阵地”发挥积极作用,必须加强对它的监管和引导[5]。一方面,成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学校新媒体可以在校宣传部领导老师的带领下工作,确保发布的信息实用、健康、积极,可以带给学生良好的影响,帮助强化社会主流思想,净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同时,学校新媒体应该帮助学生获取实用的信息和良好的“阅读”体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让新媒体从单一的信息获取渠道变为帮助学生建立健全人格的“教科书”。

  另外,学校还需要根据新媒体易出现的问题做到“查缺补漏”早预防、早发现;一旦出现问题,就要重视新媒体一环扣一环的“连环效应”,不能掉以轻心,最好开展专项治理,确保由此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控制到最低[4]。学校新媒体主要是服务于广大师生,因此,其除了在接受学校监管机构的监督之下,还应该接受广大师生的监督和建议。学校新媒体管理人员应设定专门的意见箱,接受并鼓励广大师生针对本校新媒体提出意见与建议,并尽快加以改正,使新媒体平台更好地满足师生的需要,使学生愿意通过新媒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对新媒体的引导,引导新媒体宣传主流意识形态,使其朝着思想政治教育有利的方向发展。虽然新媒体的特点是“新”方式、“新”媒介、“新”思潮、“新”技术、“新”形式、“新”理念,但是其是为宣传社会主流思想服务的,新媒体依然要宣传经过历史检验的、正确的理论,例如: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等[4]。

  我国的改革开放及经济的飞速发展给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带来了巨大冲击,一些学生认为“雷锋”精神、“铁人”精神,甚至是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在当今都已过时。学校新媒体有这个责任和义务纠偏,传播社会正能量,传播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的文化。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对于个别不健康、不正确的内容,学校新媒体可以以其为案例,有理、有据、有节的公开批评其不合理性,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的“制高点”。

  (三)将新媒体构建成师生交流的桥梁。

  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一般是老师讲、学生听,双方之间缺少有效的互动与交流。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很多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是短时间内难以理解的内容,学生需要在“课后”进一步与老师交流。新媒体可以作为师生课下交流的好平台,学校要引导学生积极通过新媒体反馈自己的心得收获,老师应该通过新媒体检验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升华、分享、传播。

  参考文献:

  [1]敬振伦.试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J].新闻窗,2015(4):12-13.

  [2]李春华.论习近平同志8·19重要讲话的理论创新——深化对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2):1672-9749.

  [3]姜维.利用新媒体,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经济研究导刊,2014(28):227-228.

  [4]董雅致,温成涛.利用新媒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1(35):83-85.

  [5]周的玲.新媒体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4):110-113.

  相关阅读: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和劣势分析

  这篇思想政治论文发表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和劣势分析,互联网与传统媒体相比有很多突出的优点,论文概述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分析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和劣势,提出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型模式,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体制。

  

全学科期刊推荐 中英文发表指导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

学术顾问回访> 详细沟通需求> 确定服务项目> 支付服务金> 完成服务内容

SCI期刊

国际英文期刊

核心期刊

国外书号出书

国内纸质出书

2023最新分区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