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服务

中国古代绘画中如何把握色调

分类:文史论文 时间:2018-04-18

  判断一幅作品水平如何主要看作品的取材立意,以及空间布局,笔墨功力等,在色调控制中也可以体现作者的艺术品格,从而评价作品的好坏。在中国古代绘画中设色也是主要的技法,主要是伴随自然景物的色彩而设色,反应出自然景物的真实性。在当代中国画创作中,所有作品会覆盖浓厚的底色,达到画面色彩的统一性。

  关键词:中国画,色调控制,中国古代绘画

中国古代绘画

  一、中国画的色彩随历史变化

  中国古代把作画叫做“丹青”。丹是指朱砂,青是指蓝靛,都是绘画上常用的颜色。《晋书》说顾恺之“尤善丹青,图写特妙”。杜甫赠画马名家曹霸的诗,题名为《丹青引》,可见“丹青”之名已为人们习用。古代中国画的设色多是以红、黄、蓝、白、黑为“五原色”,其中以黑与白为主色,“黑白分明”对比强烈。中国画并不是单纯用墨的黑白画,色彩在中国画发展过程中也曾经扮演过非常重要的角色,占据了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中国画自唐朝开始走进了设色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国画有着明快的色彩,绚丽多姿,形成了中国设色重彩画的一个历史高峰。到了宋朝受到皇室的推崇,设色的中国画进入了另一个鼎盛的时期。

  唐宋时期的重彩绘画成为了历史的经典,也成为了后人学习传统重彩绘画的最佳范本,元明时期,随着“文人画”的兴起“重墨轻色,重写轻工”,设色中国画才被另一种形式的中国画代替了它画坛主流的位置。清朝起设色中国画才渐渐恢复了往日的辉煌,与中国水墨画共同占据着中国画坛主流的位置。当代的中国画创作虽然品类繁多,但是主要以设色的中国画作品为主,因为色彩给人以还原事物本真的感觉,这是单纯的以水墨为主的中国画所难以达到的。色彩本身又具有强烈的装饰性,可以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当中。不同的颜色带给人不同的感觉,不同的颜色也代表不同的性格,不同的颜色也代表不同的心情,所以为了提高中国画作品还原事物本真的效果,为了达到更好的广泛应用性,为了适应不同的需要人群,所以中国画画家对中国画色彩的研究就显得十分的必要。

  二、中国画设色的特点与要求

  设色是中国古代绘画的技法,所以谢赫把“随类赋彩”列为“六法”之一,意为随着自然景物的色彩而设色,从而达到重现自然景物的真实性。中国画设色多以物象固有的本色出发,而不计较光的影响和变化。虽然有时着色也有干、湿、浓、淡之分,但其实不是表现物体的光感,而是为了破除呆板,为了颜色本身具有丰富的变化而变得生动有韵味,如果处理不好,往往就会使得画面显得十分的庸俗。中国画的设色经常带有画家个人的主观色彩,甚至放弃描绘对象本身具有的颜色。比如竹子,本来是绿色的,而传统的画竹却是以墨为主的黑色。苏东坡甚至用朱砂画竹,称为朱竹。

  无论是黑色还是红色都是对竹子的意象处理方式,体现了中国画的超凡脱俗,含蓄内敛的高雅气质和精神面貌。在画论里,例如清代邹一桂在《小山画谱》书中,有“画忌六气”之说。一、俗气如同村女涂脂,着上花衣花裤,见了令人作呕,也叫做庸俗气。二、匠气也叫作市井气,没有笔法墨法,虽工细但无力无韵,如工艺品的画面非常甜俗。三、火气也叫作霸悍气,用笔剑拔弩张,似乎苍老,习气纵横,着色艳丽。四、草气就是草率气,急躁求成,油滑草率,笔墨漂浮,粗而不雅。五、闺阁气即线条软弱,骨力全无,如妇女描花。六、黑气即污胀气,不知理法,无知妄作,远近不分,层次不明。

  总而言之,均为“俗气”。按新的含义,都是从审美条件出发的,犯了六气的最低限度格调不高。《学画浅说》里说:“笔墨间宁有稚气,毋有滞气;宁有霸气,毋有市气。滞则不生,市则多俗,俗尤不可染。去俗无他法,多读书,则书卷气上升,市俗气下降,学者慎之。”“俗”同“雅”是相对的。古画论里,反对俗的同时就提倡“雅”。

  著名工笔花鸟画大师陈之佛先生在其《就花鸟画的构图和设色来谈形式美》一文中,针对花鸟画的配色时经常会易犯的毛病,作过透彻的阐述:“枯”是色彩干枯失神,黯淡而无生气,主要是色过于淡和薄,而不显现彩色本身的视觉冲击力,自然神气全无,中国画设色讲究薄中见厚,每一种颜色需要反复几遍以上才可以显现颜色本来的面貌。

  “火”是色彩对比过于强烈,产生了强烈的刺激性,令人产生不愉快的感觉,应该在作画之初或者之后,在作品上覆盖一层符合画面的灰色,降低强烈的刺激性,从而达到去除“火”气的效果。“俗”的原因,大半也是由于对比处理不当所致,不研究色彩本身的出纯度,任意配合,往往产生恶俗的色调,例如红绿对比,黄蓝对比等,都应该适当调整色彩的纯度,使画面更加稳定。

  一幅画面上必须有它的中心主色,以一色为主,使其他色彩倾向于主色而取得协调时才能产生美感,如果主次不分,任意着色,必然造成画面上色彩混乱的现象。反之,“主次模糊,平淡无味”画面上色调过于统一,缺乏变化,尤其是用同类应用过多,必然变得平淡乏味,有色也等于无色了。色调指的是一幅画中画面色彩的整体倾向,是大的色彩效果。同样的物体如果在暖色光源照耀下,物体就会统一在暖色调中。如果在冷色光源照耀下,物体又会被统一在冷色调中。当光源带有某种特定的色彩时,整个物体就被笼罩在这种色彩之中。物体固有色对色调也起着重要作用,也可以说固有色是决定色调最基本的因素。色调的变化,主要取决于物体本身固有色的变化。

  我们说某幅画是绿色调、蓝色调、紫色调或黄色调的,指的就是组成画面物体的固有色,就是这些占画面主导地位的颜色决定了画面的色调。所以,中国画的设色过程应是一种在统一的主色调基础上,进行非同类色统筹安排的过程,这就需要中国画画家除了掌握基本的色彩知识,还要了解古代经典设色中国画的设色经验,从而总结出自己的中国画创作设色之路。

  三、中国画色彩在鼎盛时期的特点与研究分析

  临摹是学习中国画最有效直接的方法,通過临摹可以全面掌握中国画各种技法,包括中国画设色的各种要点。唐宋时期的设色中国画堪称中国画发展史上的两大高峰,在临摹的过程中可以领会到唐宋时期不同的文化精神。临摹唐宋绘画时,在设色的过程中发现两个时期的设色既有共同点也有区别。受到唐代社会哲学、文化背景的影响,中国画画家看待事物不是单纯和感性的描绘,而是一种理想和精神的升华,借助色彩的特质美感来体现出事物的本真。唐代绘画是注重色彩的,首先它的统治者热情奔放,崇尚自由,热爱具有活力的红色。如“国力强盛”“海纳百川”用来形容那个朝代,那么“绚丽多彩”“寄情于色”就是用来表述那个朝代独有的色彩语言的。

  唐代绘画充分利用天然矿物色固有的纯度,直接平涂填色,整体作品显得“辉煌绚烂、厚重艳丽”,显示出东方人浪漫而理想的色彩感觉和粗犷朴实的艺术风范。唐代绘画中很少用复色,喜欢用各色相的纯色,而且矿物颜色具有不透明性,有很强的覆盖能力,使得画面色彩饱和度强,纯度高,色彩艳丽,雄浑厚重,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宋代绘画缺乏唐代那种“深沉宏伟”的气魄和“昂扬勃发”的精神风貌,但在使用和发展绘画语言上力求达到事物的本真,并使传神表意的技巧极为纯熟精湛,山水、花鸟、人物等各类题材创作均是如此。

  宋代绘画虽然依旧沿袭了唐代的“随类赋彩”,但是在色彩方面体现了从工笔重彩转向水墨浅绛的过程,水墨渲染在效果上追求清幽雅逸的意趣,与青绿重彩的华贵富丽形成两种不同的审美取向,反映了中国画的色彩从重彩向淡彩转变。“意境清幽”体现出宋代绘画的色彩特征,从色彩上来分析,色相主要以棕色调为主,红、蓝、黄等色调也占有一定的比重,明度低了纯度也低了。宋代绘画总体而言基本上是体现了中国画的“淡彩美”和“高级灰”,给人轻盈温柔、舒适幽静之感,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四、结语

  在临摹唐宋时期的作品时我们经常要做一种仿古的底色,这种底色一般由花青、藤黄、赭石、胭脂、墨来组成,这种底色就是起到了统一色调的作用,由于是由五种颜色组合而成所以呈现出来的是一种高级灰色。这种灰色中和了唐代作品富丽的色彩,也烘托了宋代作品高雅的气息,使唐宋时期的绘画作品看起来十分的高级典雅。所以,花青、藤黄、赭石、胭脂、墨这五种色彩的组合,是一种多元灰的组合。首先,一种颜色叫做纯色,两种颜色叫做间色,两种以上颜色叫做复色,复色即是灰色。其次,赭石和墨都是可以降低颜色纯度的调和剂,使原有纯度很高的颜色降低色调变为不同颜色的灰色。最后,花青属于蓝色系,藤黄属于黄色系,胭脂属于红色系,红黄蓝是三原色可以调和出各种不同的颜色,例如,喜欢黄绿色调的可以适当加大藤黄和花青的计量,喜欢黄红色调的可以适当加大藤黄和胭脂的计量等等以此类推。

  总之,这五种色彩的组合按一定的比例调配,就可以得到不同色相、不同冷暖关系的灰色。在当代中国画创作过程中,所有的作品都会被覆盖上一层或浓或淡的灰色为基础的色调,从而调和画面里所有不同的颜色达到画面整体色彩的统一。这种灰色调被广泛应用于不同题材风格的中国画作品中,至于灰色的倾向就由画面的需要和画家来决定了。

  参考文献:

  [1]杨光宇.中国画的平面与色彩构成[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5.

  [2]王文娟.墨晕色章——中国画色彩的美学探渊[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3]申少君.中国画色彩的独立语言[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13.

  相关阅读:中国绘画艺术的种类划分及发展特点

  绘画艺术也算是我国古老的一种艺术,绘画艺术可以分为东方绘画艺术和西方绘画艺术两类。同时,我们还可以将绘画艺术按照绘画艺术所用的物质材料,绘画内容,绘画形式,绘画技巧,绘画风格等参数来详细划分。为此,下面文章就主要针对绘画艺术的特点和发展历程进行研究。

  

全学科期刊推荐 中英文发表指导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

学术顾问回访> 详细沟通需求> 确定服务项目> 支付服务金> 完成服务内容

SCI期刊

国际英文期刊

核心期刊

国外书号出书

国内纸质出书

2023最新分区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