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当地,他们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远高于我们,他们往往会投入大量的经费,构建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加强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共同发展,注重职业教育教师资格,对于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也有独特的方案,提倡“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鼓励体验式学习和自主学习方式,这些职业教育特点对兵团职业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新加坡职业教育,经验,兵团职业教育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地处我国西北边陲,经济基础比较落后,近年来在国家高度重视与支持下,给予一系列倾斜政策,兵团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已建成9座城市、10个建制镇,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66%,同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2020年,兵团将形成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格局,高等教育应满足兵团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新时期,国家提出兵团要建设成为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兵团将奋力履行使命与职责,深化改革、向南发展、壮大实力,兵地融合。这需要大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作支撑。大力发展职前、职后职业教育与培训是获取技能、创新、创业能力的最优选择,本文介绍新加坡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经验, 以期为兵团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新加坡职业教育发展历程
新加坡国家是位于东南亚的一个岛国, 1965年建国至今52年,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国家。面积700多平方公里,人口546.97万,常住人口30%以上是外国籍公民,新加坡公民中,华人占74.2%,马来人占13.4%,印度裔占9.2%,欧亚混血和其他族群占3.2%,是一个多种族、多信仰、多元化的国家。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调查,新加坡国家人均GDP达到55000美元,是世界上最发达国家之一。新加坡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主要归结为新加坡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的投资、发展与改革,以及对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尤其是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和科学管理,成为新加坡经济成功的关键所在。
从20世纪50年代末,新加坡开始实施以工业为中心的经济多元化政策,国家工业化促使了新加坡职业教育的产生。因此,新加坡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就是一个不断适应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要求的历程。新加坡政府大约每10-20年就进行一次经济战略调整,配合其发展战略目标的调整,新加坡相应变革职业教育,开展有组织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让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与世界科学技术同步发展,以适应经济发展需要。
新加坡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不同阶段职业教育的任务相应做出调整:
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60-70年代,主要靠低工资及天然资源来吸引外资来促进经济发展,职业教育以解决失业问题为主要目标,大力发展初等职业教育,以建立高素质、技能型劳工队伍,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90年代中期,吸引外资的优势是靠训练有素的各种技术工友及工程师,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劳动力队伍,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综合技能,以适应高附加值工业发展的需要。
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吸引投资的优势是产业结构提升,加大本国和外国的高科技投资,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建立社会的职业教育专业学府,提升职业教育服务水平,建立向全球化发展职业教育体系。
人力资源重点是着重培养创新和企业家精神,重视情商,培养学生在不可预测环境下学会生存,强调终身学习,培养员工终身受雇的能力。
二、新加坡職业教育的发展特色
新加坡职业教育体系分为理工学院和工艺教育学院两个层次,其中理工学院相当于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制为3年,工艺教育学院相当于我国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制为2~3年。新加坡理工学院的目标是通过教育和训练,培养企业所需的专业人才,工艺教育学院为中学毕业生和成人学员提供经济所需的技能和知识,灌输终生学习价值观的理念。理工学院更关注学生国际化、综合专业学习的体验,以跨国企业对人力需求的尺度,培养创新和企业家精神。因为切合了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新加坡的职业教育得到了超常规的发展,接受职业教育的人数达到65%。
(一)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
新加坡政府视人力资源为国家的唯一资源,把职业技术教育作为支撑产业生存、升级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国家始终围绕经济建设对劳动力素质和技能的需求,构建政府经济综合部门主导,学校、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在建国五十多年时间里,为新加坡从一个发展中国家快速成为世界发达国家提供了高素质的世界级劳工队伍。
1979年成立工业与职业训练局,1998年成立国家人力资源培养与开发部。配合需求,进行全盘的人力规划,让人民掌握到最新和最有用的技术,成为世界级工人。贸工部下的专业及工艺教育理事会,每年都会针对各行业对工人的供求进行分析,然后向各高等学府提议应该扩大哪些学科的招生范围。
(二)“引领行业发展”的专业建设思路
从专业开发的角度看,新加坡的理工学院开设专业具有前瞻性,与经济发展预期和市场需求的联系程度更为密切。新专业的开发是基于国家的经济发展需求,新加坡共有5所公办理工学院,每所理工学院新开设的专业都是以经济发展局的产业发展规划为依据,来开办新专业,并且根据未来3年该行业从业人员的数量预测,来制定相应的招生规模。
从专业建设的角度看,以新加坡工艺教育学院电子工程专业为例,它们专业课程体系当中的许多教学项目是政府部门、行业领先企业的委托项目,这些项目涉及到专业领域内的领先乃至超前技术,项目的成果为政府部门。学生毕业去做工,学院定期与用人单位联系,了解学生工作情况与能力表现。
(三)“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树立了“学生本位”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倡导“做中学、学中做”,鼓励体验式学习和自主学习,实行“教、学、做、评为一体”。理工学院尽管在教学方法上各具特色,但教学过程都体现“学生主体、教师引导”的教学理念,学校里面所有设施、教室、机房、活动场所等使用设计理念都从学生需要出发。
教学过程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开拓,让学生先进行实践,再带着问题去思考、去探究,倡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学会动手做,然后再慢慢弄懂。让学生成为信息的构建者、评论者,在实践的过程中知道怎么做、找出怎么做,从而培养深入的、宽广的、反思的创造性思维,找到评论改进自我的方法,教师只是信息的导航者,回答学生的提问和分析信息,引导学生怎么做,塑造面向未来的学习者。
(四)“双师型”“学习型”教师队伍
新加坡对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要求严格,必须是大学(学士)及以上相关专业毕业要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入校后必须进入工教局进行师资培训。学校还从企业物色师资,引进业界精英,他们到学校后保持着与企业的密切联系,在校时承担教学,到企业时负责解难,是“双师型”教师。在教师考核方面,重能力轻职称,以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为依据,教师敬业精神和同行评价等。
职业学校教师全部面向社会招聘,聘期2~3年。但教师要不断进修,教学内容必须跟上时代步伐,保持世界先进水准。工教学院每位在编教师,每5年必须回到企业接受3个月新技术培训。在校内,学院始终保持20%的教师在实验室或实习工厂搞工业或技术项目开发。学校每年都将总经费的5%作为教师培训费,培养“学习型”师资,教师待遇优厚,社会地位受到尊重。
新加坡职业教育借鉴国际上成功的职业教育方法,加以消化吸收, 结合本国国情推行行之有效的职业教育方针。在引进外国设备和技术的同时,也重视引进现代企业的管理人员和使用技术人员担任教师, 这种人员在新加坡已经达到数万名, 对新加坡工人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调查显示: 雇主对90%的工教学院毕业生表示很满意。这使职业教育成为了新加坡教育的主体, 成为了新加坡经济的重要支柱。
(五)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
新加坡共和理工学院采用欧美最新PBL教学体系,推行无课本,电脑教学的方法;采取让学生和公司紧密合作,以实际解决问题的授课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方式不但概念新颖,而且实用性强,理工学院学生毕业后都有技术文凭,一个工程师会带7~8个学生。工艺教育学院的培养目标是适应21世纪应用科技的熟练技师。课程内容包括实践导向和技能本位、生活技能、基本知识能力,培养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和职业生涯发展中所必需的专业技能,并鼓励继续深造学习。
为了让学院讲师和学生都能掌握新世纪市场需求,共和理工学院与33家公司签署合作协议,这些公司包括微软、苹果电脑、惠普、国际商业机器等。他们已在不同领域与共和理工学院展开合作,不仅参与于制订课程内容,还协助设立实验室及科技发展中心,提供实习机会等。将课程与校园实习训练、海外或本地实习以及研究与开发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接受到更广泛的训练并打下稳固的基础。
三、新加坡职业教育发展经验对兵团的启示
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新疆兵团社会稳定、长治久安总目标的战略需求相比,兵团职业教育仍存在以下问题:高等教育结构亟待调整,兵团高等职业教育占普通高等教育的比重相对较小,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南疆高等学校办学规模、学科专业布局都不能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高等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亟待提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深入,创新人才培养力度不够,高水平教师和创新团队缺乏,社会服务水平和文化辐射引领能力与社会的期待还有差距,办学形式多样化、办学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尚未形成。高等教育服务兵团重大发展战略能力亟待增强。现有高等教育资源多富集在北疆,南疆师市区域内没有高等职业院校,难以满足兵团向南发展的战略需要。高职高专院校开设专业还不能完全对接兵团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
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各国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都在改革,国情不同、基础不同,改革的方式与路径也不相同。新加坡职业教育经验对兵团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构建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
当前兵团职业教育依然存在社会吸引力不强、基础薄弱、体系不健全,这需要提高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强政府主导,社会、企业广泛参与,健全职业教育法规,制订兵团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尤其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学生需要在实践场中训练,需要加大对实践、实训与实习场所的建设,但大多数院校经费来源为政府拨款和学生学费收入,只能维持基本教学。要激励用人单位与职业教育深入合作,在学习与工作实践之间建立组织有序的监督指导互动,广泛开展各种职业技能培训。改变用人单位需求和毕业生能力之间不匹配问题,建立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高等教育之间贯通的桥梁,提升職业教育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二)调整专业设置思路
“十三五”期间,兵团将着力建设商贸物流中心、文化传播中心、医疗服务中心和开放发展的八大进出口产业基地,需大力发展兵团师市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与物流业、现代农业、纺织服装等产业领域相关的技术技能人才,形成集团联动、紧密对接产业的发展格局。因此,坚持专业对接产业,引导职业院校加强战略性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相关专业建设,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努力形成结构合理、紧扣产业、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专业体系。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打造一批特色品牌专业,努力形成与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相协调的中高职衔接专业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群。
(三)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学校和教师都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采取应用型学习、探究性学习,倡导在合作中学习、反思中学习。重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职业教育引导创业精神,提倡团队意识、强调合作协作、重视资源共享。树立“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创前程”的理念,鼓励自主学习、不断创新、不断拓宽思路,挖掘自身的优势潜能,形成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化社会。
(四)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建设要着力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学校要定期将专业教师轮流送到企业特别是知名企业去实践,及时了解新技术的发展,了解企业对人才培养与技能的需求;在经济上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参与项目的合作或自行开发;加大师资培训的力度,鼓励教师在职进修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定期在教学岗位和项目岗位上进行教师轮换,使教师扩宽知识面,努力提高教师技能水平。
(五)加大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开发
调整办学思路,开发、研究、构建更加完善的课程体系,统筹安排实践教学,做到课程模块与岗位能力相匹配,课程内容与生产实际相接轨,课程考核与岗位技能考核相融通。要将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校内实训与生产实训相结合,顶岗实习与就业岗位相结合。
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职业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发展战略目标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就业、创业、创新将成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
参考文献:
[1]赵志群.现代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1).
[2]王辉.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对我国的启示[J].职教通讯,2013(22).
[3]张龙.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建设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理性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2).
推荐阅读:试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发展探究
全日制普通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利用良好的办学条件,充分利用师资力量强和管理经验丰富的优势,积极发展成人继续教育。因为继教与普教承当的任务不同、要求不同、内部机制不同,校园在很多管理环节上都需要彼此交流和支撑,力求协调发展和推动,尤其是在教育安排,人员装备,资源共享,学生管理等方面。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