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是一门音乐和文学结合的艺术,文化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演唱者对作品的理解和作品深刻内涵的把握,想要把声乐作品的内涵更好的体现出来,就一定要重视文化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文化素养,声乐演唱,重要性
一、音乐与文化素养
音乐学习者如果没有综合的知识基础与良好的文化底蕴,单凭自身的音乐天赋是很难在音乐道路上走得长远的。文化素养不仅能够影响到音乐学习者对音乐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还会影响学习者对专业技能技法的理解与把握。另外,任何一种音乐形式,想要完美的诠释,都需要音乐学习者对其做好充分的理解与分析,较高的文化素养,能帮助音乐学习者充分理解作品的音乐思想,准确地把握艺术内涵,完美地展现音乐形象。
无论哪一个行业,拼到最后几乎都是在进行文化的比拼,音乐更是如此。丰富的文化素养不仅可以使音乐学习者对专业技能、理论有更加深层、全面的理解与认识,还能够开阔学习者的文化视野,从不同角度带领音乐学习者多方位的了解文化与艺术。想要成为音乐行业的领军人物,能够在音乐领域立足并得到良好发展,就必须重视个人文化素养的提高。
很多有成就的音乐家、艺术家都十分注重文化与专业的融合,傅聪即是其中之一。这位有着精湛技术水平、严谨音乐态度、丰富文化底蕴的钢琴艺术家,用其对钢琴艺术精准的把握,向世人展现了音乐学习中文化素养的重要性。
二、文化素养在声乐学习中的表现
(一)作品学习方面
由于每个人生活的时代背景、生活阅历都有所不同,必然会影响到他们的创作风格。在学习声乐作品前,演唱者首先要对作者的生活背景进行深入了解,然后再去探究作品的创作背景及风格,如果演唱者文化视野不宽泛,势必会对深入研究时的全面性与准确性产生影响。
以刘半农作词、赵元任作曲的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她》为例。很多声乐初学者在拿到这首作品时,可能很少能够对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分析,仅仅对字面的意思有个大致了解就开始进行演唱。很多人将这首作品看作是一首爱情诗作,但细究作品的创作背景,我们还可将歌词中的“她”理解为“祖国”,将这首歌曲理解为一首抒发作者对祖国的深切思念之情的作品。
另外,在学习中国作品,特别是古诗词作品时,文化素养高低也有着明显体现。要唱精、唱准,一定要研究中国文字及诗词文化。比如在演唱汉乐府民歌《长相知》中,“长命无绝衰”的“衰”字,很多人在演唱时把这个字唱为“shuai”,天津音乐学院赵振岭教授曾专门针对这些古汉字做研究,他曾经在讲座中提到,“衰”这个字在这个地方应读“cui”,描写的是古代丈夫去世,皇上去世,妻子、臣子披麻戴孝,而读成“shuai”则完全变了意思。还有诗经《关雎》中的“钟鼓乐之”的“乐”应读“yue”而非“le”,这都与我国古汉语知识息息相关。
(二)作品理解方面
文化素养还体现在演唱者对于文学作品的积累与理解。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红楼梦》中,有一位风流灵巧、口齿伶俐丫头——晴雯,在1987版影视作品《红楼梦》中,将曹雪芹给“晴雯”的判词配上了简洁活泼、轻盈柔美的音乐,如果演唱者不深入了解《红楼梦》的故事脉络、人物关系,不了解《晴雯歌》创作背景及判词表现的“晴雯”这一人物的性格命运,很有可能只是唱出旋律的轻巧活泼,而无法在演唱中将作品内涵准确表现出来。
另外,在演唱西方歌剧作品时,文化素养对角色人物的把握与演唱也有着重要的作用。著名的歌剧作曲家都有着自己的创作风格,比如普契尼的线条、莫扎特的规整、威尔第的辉煌等,拿到声乐作品不仅要看是哪个作曲家的作品,应该用怎样的声音去演绎,还要注重对角色的理解。比如《你们可知道》(Voi che sapete),这首咏叹调很多声乐初学者特别是艺考同学应该都欣赏过,这是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Le Nozze di Figaro)中,情窦初开的大男孩“凯鲁比诺”所唱,作品旋律简单流畅,但几乎每一句都有人物情绪的变化,如果在学习作品时不理解歌剧故事的时代背景,不了解莫扎特的创作风格,不能准确揣摩剧情和角色的人物性格,就很难把握这首作品的演唱情绪及层次。
(三)演唱风格把握方面
在演唱者對作品演唱风格的把握上,也凸显着文化素养的重要性。从中国民歌的演唱中来看,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和地区的音乐风格都各有特色,如果演唱者在学习作品时,不能深刻了解某一民族的音乐风格、语言特点,很难唱出作品的韵味。
再以艺术歌曲的演绎为例,艺术歌曲的演唱方法与歌剧咏叹调有所不同,特别是德奥艺术歌曲,演唱时一方面要注意它创作的民族性,另外还要注意词与乐的结合及伴奏与人声的结合。比如舒伯特的《小夜曲》,在歌词方面,文化素养体现在对诗歌的理解上,《小夜曲》歌词采用了德国诗人莱尔斯塔勃的诗作,主要是赞颂爱情;旋律方面,文化素养主要体现在对作品曲式结构的分析能力上,这首歌曲的旋律优美、创作上采用了西洋大小调的交替运用,严格利用统一的和声织体进行作品创作等。对作品有了综合把握,才知道如何完美诠释歌曲的情感。
三、怎样提高演唱者的文化素养
声乐是一门音乐与文学紧密结合的艺术,文化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演唱者对于作品的理解以及对作品深刻内涵的把握,想要把声乐作品的内涵更好地演绎,就必须要重视文化素养的提高。目前,音乐素质的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也逐步认识到在音乐素质培养过程中,不可忽视文化素养的重要作用。文化素养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读,多看,拓宽视野
演唱者首先应努力创设文化氛围,从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广泛阅读各种优秀文学作品、专业理论书籍,在音乐学习中渗透文化知识,在文学作品的学习中拓宽专业视野,是提高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观摩中接受艺术的熏陶,在比赛中增强对文化与艺术的融合能力,也有利于演唱者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声乐艺术与其他音乐艺术略有不同,由于人声通过电子设备、影像资料等无法达到完全的还原,现场的声音魅力在视频与音频中是无法准确体会的,所以如果有机会,声乐学习者要多到现场观摩优秀的音乐会、歌剧演出、专业声乐赛事等。
(二)注重语言的学习
错误的咬字习惯对声乐演唱有很大的影响。目前很多专业院校对主修声乐演唱的学生开设《正音》《台词》或类似歌唱语言学习的课程,通过台词演说、语言组织能力锻炼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表达能力。注重语言的学习,可以使演唱者对声音、咬字有更准确的把握,从而有利于作品的演唱。
在民族声乐学习中,老师不断在强调学生注意“五声”“十三辙”,强调对“字头”“字腹”“字尾”的把握,如果不注重咬字归韵,很难唱出作品的韵味。
对于中国的声乐学习者来说,在演唱外文歌曲时,也要注意外文的发音特点。以意大利语语音为例,意大利语并不是简单的元音、辅音拼读,它有着自己的发音规则与特点。比如每一个元音都不能弱化、辅音发声有清浊辅音之分、字母“c”在哪个元音前发舌根音、字母组合“gl”在哪个元音前发颚音等,如果不注意发音规则,发音可能就会不准确。另外,在演唱外国声乐作品时,最好能够将每个单词字对字翻译,找到每句歌词的主语、动词、语气重音,能够使歌唱语言更加准确。
(三)注重姊妹艺术的学习
音乐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学科门类,想要全面掌握学科知识,必须注重对姊妹艺术的学习。想要在舞台上有完整的表现,演唱者也要注重对舞蹈、表演、朗诵等专业知识的涉猎。声乐是一门表演的艺术,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时,不仅仅是对声音的展现,几乎所有的音乐表演专业在培养方案中都会加入舞台表演、形体、台词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学习会帮助声乐演唱者在舞台上用更准确的肢体、神情、歌唱语言等辅助作品演唱,达到更佳的视听效果。
另外,绘画、曲艺与戏曲文化也值得演唱者去学习。比如中国画的写意与留白,正如演唱中的声音色彩变化,戏曲中的念白与韵腔,也值得声乐演唱者去学习与借鉴。
四、結语
无论是民歌、歌剧作品、艺术歌曲还是创作歌曲的演绎,想要唱出动人的作品,只注重声音技巧是远远不够的,想要使演唱直击人心,必须从文化视阈下对声乐作品的深层内涵进行挖掘,因此,一首声乐作品演绎效果的好坏,与演唱者自身文化素养高低密不可分。希望通过本文的简单论述,可以使演唱者明白提高文化素养的意义及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傅敏.傅雷谈音乐[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5.
[2]冉明.从艺术歌曲《孟姜女》谈声乐演唱的情感表现[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02):78-79.
[3]俞子正,田晓宝,张晓钟.声乐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推荐阅读:探讨声乐教学中技能教学法与形象教学法比较
声乐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声乐艺术感染力,突出学生个性思维,进而使得声乐教学整体进步。这是一篇教学论文:探讨声乐教学中技能教学法与形象教学法比较。小编进行了相关整理,以供您学习和参考。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