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的汽车销售市场已经占据了全球较大份额,汽车走进了千家万户,为人们提供了便利,私家车也为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等方面作用显著。然而,私家车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城市交通拥堵、能源危机、交通事故等诸多负面问题。本文集中分析私家车消费中存在的外部性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外部性,私家车消费,财政政策
1 私家车消费的外部性
1.1 私家车消费的环境外部性
私家车消费会带来噪声、油渍溅洒和废旧轮胎处理等环境问题。特别是私家车消费所产生的汽车尾气引起严重的环境危害,是温室效应和雾霾的元凶。汽车尾气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对呼吸系统有危害,可能导致生命危险,还有些含有致癌物。目前由于人类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由于汽车消费大量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出现,招致严重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后果。雾霾天气也不断出现,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私家车消费中导致的空气污染等环境成本,是私家车消费者为了实现自己的“交通福利”而强加于非私家车使用者的,但私家车消费者并未对此作出补偿,因此,其消费的负外部性是显而易见的。
1.2 私家车消费的拥堵外部性
交通拥堵问题也是我国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虽然各个城市已经加快了道路建设,但混合交通、占道经营、乱停车现象还比较严重,这些共同导致了交通拥堵巨大的社会代价。拥堵导致时间上的浪费, 导致污染增加。时间的浪费意味着财富的丧失。交通堵塞严重地影响了城市经济动作,所造成的损失可谓惊人。更不用说还有大量的出租车和机动车出行的时间损失,以及由此导致的燃料费用损失以及尾气排放量的增加,严重阻碍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是汽车尤其是私家车消费,但因此受害的是出行的每一个人。私家车消费者影响其他人,但他并没有因此而付出相应代价,这就产生了外部性问题。
1.3 私家车消费的事故外部性
现在的许多私家车驾驶员中,虽然驾证齐全,但是不会开车、开不好车的人大有人在,他们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从而成为马路杀手。私家车消费导致的伤残中,部分人是私家车消费者本人,但更多的是非私家车消费者, 是无辜的骑自行车者或步行者。交通事故使受害人得不到完全补偿,这就是私家车消费的事故外部性。
2 财政在纠正私家车消费外部性中的作用
2.1 提高对私家车的征税水平
目前,我国对私家车征收的税主要有:购置环节的增值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使用期间的车船税。对于进口车还有一道进口关税。总体来讲,私家车购置环节征收的税较多也较高,但使用期间的税负较轻。因此可以通过提高私家车使用过程中的税负来降低私家车的出行频率, 从而达到减少私家车负外部性的效果。具体措施是:征收燃油税。征收燃油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交通压力、减少环境污染。政府应当逐步完善燃油税政策及尽快全面实施燃油税政策。
2.2 提高对私家车的收费水平
(1)对违规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
我国交通阻塞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一些驾驶人员“遵守交通规则、安全照章驾驶”的意识比较薄弱。对不遵守交通规则驾驶员,交管部门要加大处罚力度,让他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今后自觉遵守交通法规。这样,一方面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为发展公共交通提供了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道路拥堵、降低事故发生率。
(2)限制停车位供应,提高停车位收费水平
当“停车难,停车贵”的时候人们自然会减少驾驶私家车出行。具体来说,政府可以采取如下措施:第一,改变停车位的供应。包括限制停车位的供应数量、缩短允许停车时间、在特定的时间对某些车辆禁止停车等。第二,提高停车收费水平。尤其是在城市的繁华易堵地段,高收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私家车出行,从而减少尾气排放和交通拥堵。
2.3 加大对公共交通的财政补贴
借鉴日本的经验,我国可以加大对公共交通的财政补贴,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有限的道路被大量的私家车所占用,中国未来城市交通的发展应当采取占道面积少、运量大、成本低、速度快的公共交通模式,而小汽车只是作为交通辅助工具。目前政府对公交企业的补贴以财政拨款为主, 但由于政府财力有限, 有时补贴难以到位, 政府对公交补贴欠账太多, 造成公交企业经营困难。政府应拓宽对公交亏损的补贴来源:(1) 可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 鼓励公交企业搞多种经营。(2) 政府可将公交税费转化为“公共交通基金”, 专款专用补贴公交亏损。财政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对公共交通的补贴力度,方便、快捷的公共交通对市民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更多的市民选择乘坐公车,从而间接地减少私家车的消费。
2.4 与财政手段相配合的其他措施
(1)提高收税、收费人员的素质,保证财政资金及时足额上缴
由于部分征税、收费人员素质较低, 有时会出现人为失误,影响财政收入的上缴。这就需要政府采取措施来提高他们的个人素质。一方面,政府可以在录用时提高入职资格;另一方面,政府也要加强对内部职员的日常培训,要定期学习、考核。
(2)加强财政监督,保证对公共交通补贴政策的落实
对于公共交通的每一笔补贴,都要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工作。事前要做好预算,检查、监督每笔补贴支出是否合理,测算好资金的使用效益,保证补贴具备可行性;事中要对财政资金的使用过程进行监督,监督检查各笔资金的使用是否合理合法,是否节约、有效,制止违反财经纪律制度的行为,反对铺张浪费;事后要对预算的执行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总结经验以改进今后的财政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美] 曼昆.经济学原理[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 俞海山. 消费外部性[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3] 钟涛,刘峰涛.交通运输负外部性的定价策略[J].统计与决策, 2007.
[4] 郭建强.从外部性理论看政府治理环境污染的必要性和手段[J].广西大学学报,2007.
[5] 李世通,朱东恺,陈兆开.外部理论及其内部性研究综述[J].中国市场,2007.
[6] 张敏, 欧国立. 城市公共交通补贴问题分析[J]. 城市公共交通, 2001.
相关阅读:交通环保交通类论文投稿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