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服务

建筑职称论文发表范文(两篇)

分类:建筑师职称论文 时间:2017-10-09

  下面是两篇建筑职称论文发表范文,第一篇论文介绍了建筑结构设计怎样提高建筑安全性,提高建筑质量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第二篇论文介绍了建筑安全管理研究与应用,研究了“互联网+智检APP”和传统安全检查不足,对智能检查及创建智能化文明工地具有借鉴意义。

建筑钢结构进展

  《建筑结构设计怎样提高建筑安全性》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口数量在不断增长,在这样的形势下,建筑行业发展的如火如荼,建筑项目也在不断增加,就促使建筑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同时建筑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是提高整体质量的关键,但由于我国目前在建筑设计上存在很多问题,并且人们对安全性越来越重视,所以在建筑设计中要设法提高建筑安全性,从而才能确保建筑安全,也能提高用户的生活质量,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不受到损害。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建筑安全性;问题;措施

  1前言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安全性是不可以忽视的,其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着直接影响。所以要使建筑设计的安全性得到充分保证,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从而提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水平。

  2当前我国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弊端

  2.1地基问题

  在整个建筑结构当中,地基是最基本的部分,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建筑物最终的安全和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地基的影响,因此,在选定地基的时候,要更多、更详细的进行现场勘查,尽可能掌握相关报告,了解当地的水文、地质。但实际情况是,很少有设计部门对这些报告加以搜罗,更不要说进行现场的亲自勘察,他们都是参考附近建筑物或者凭借建设方给他们提供的一些口头资料便开始设计,不具备科学性,建筑结构设计也就没有安全性可言了。面对不良地基,设计单位需要设计一些方法加以处理,例如设计换层等措施,但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他们都是根据自己经验理所当然做出决定,因此,在后期的施工中难免出现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安全。

  2.2抗震性差

  我国地形多样,很多城市都是建设在地震带附近,这些地区的建筑物因该具有较强的抗震性,但事实并非如此,它们大都不满足相关规定和要求,因此,发生地震就会给这些居民造成很大损失。这些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归根结底还是由于建筑物抗震相差造成的,因此,设计单位要通过设计更加科学的建筑结构来提升其抗震性,但是,很多设计人员对抗震性的关注度还不是很高,从地震带震况和损失情况来分析,我国的很多建筑物的抗震性严重缺乏。

  2.3建筑结构的设计缺乏科学性

  经过大量调查和分析表明,目前我国很多建筑物其结构设计并不合理,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是受到传统建筑理念影响的结果,设计人员在工作中深受传统建筑思想束缚,设计方案充满传统意识,设计方式也是具有传统色彩,虽然这种老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毕竟古老建筑物在安全性上存在不足,当今是一个科技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一切应该从实际出发,着眼当下,在现代理念下设计建筑物结构,才能更具有实用性。

  3提高建筑结构设计中安全性的措施

  3.1提高设计人员的安全意识

  要想保证建筑的安全性,首先应该要求设计者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在整个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是中心和灵魂,设计者的思想观念、工作水平和设计经验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建筑物的安全性,因此,需要转变设计者不正确的思想观念,提高他们的设计水准,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建筑物安全性能。在设计建筑结构之前,设计者要掌握大量的工程资料,对整体情况做到尽可能详尽,对建筑物性质进行明确,必要的情况下需要到现场进行勘察,勘察报告也要做到详细获取,充分了解建筑物周围环境,这样才能使得制定出的方案更加完善,只有保证设计出的方案符合建筑情况和实际,才能保证项目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3.2增强结构设计的规范性

  目前我们处在一个科技时代,科学技术发展速度非常快,以前的设计要求和标准已经过时了,为了能够提高建筑的质量、消除安全隐患,需要设计者要具有责任心,及时发现和提出工程建筑中存在的不合理、不时尚的因素,并及时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难免存在一些缺乏责任心的人,他们有时会做出违规行为,面对这种情况,建筑设计工作者要及时举报,而不是一味的包庇,以免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目前建筑行业的前进步伐非常快,设计出别具一格的建筑结构难度也与日俱增,因此,设计者要尽可能的发挥自己创造力,开发一些设计软件,既能设计出各种各样新颖的建筑,满足人们是多样需求,还能使得机构精确度明显提高,提高建筑安全性。

  3.3提高建筑设计的抗震性

  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存在,对建筑物安全性存在很大威胁,建筑物抗震性的提高对保障居民人身财产安全至关重要,尤其是对我国这样一个地形多样的国家来说。关于建筑物结构设计抗震性的有关规定表明,小震不能坏,中震可以修复,大震不能倒塌,如果设计单位的工作人员按照这个标准来设计,就一定能够使得建筑结构达到抗震标准。要想做到符合以上要求,首先要明确设计概念,还要做到计算认真,度量准确,必须保证较高的精确度。

  3.4进行结构设计的创新

  创新是建筑设计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设计本身就是一个创造力较强的工作,而且创新结构能够提高建筑水准,使得建筑物结构更加合理、经济,作为一名设计师的基础和基本能力就是要具有创新精神,虽然在这个创新的道路上困难重重是必然的,但不应该知难而退,应该勇敢的迎难而上,克服各种阻力和困难,保持耐心从事自己的工作,从中总结经验,并要积极的推出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人,为自己队伍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建设部门也要尽最大努力支持设计者的创新工作,不断使一些经过研究、坚定符合标准和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新的结构、材料和技术推广出去,以此来帮助提升建筑结构设计水平。

  4结束语

  总之,在建筑中安全性是必备条件,但是要想在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中始终保持自身的安全性,就要从建筑结构设计方面进行考虑,不断提高设计人员的素质,让他们正确认识到目前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具体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参考文献:

  [1]王黎明,刘铭,司月华.试论如何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9).

  [2]李书源.浅谈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建材与装饰,2016(28).

  [3]陈锋.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商品与质量,2016(2).

  作者:吴迪 单位:镇赉县广厦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建筑安全管理研究与应用》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模式也应进行革新。本文主要针对“互联网+智检APP”和传统安全检查不足进行研究,创新建筑安全管理模式,建立智检APP系统功能框架,并结合工程实际,落实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排查,对智能检查及创建智能化文明工地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大数据;建筑安全;智检APP

  引言

  2016年江西丰城发电厂发生“11.24”特别重大施工事故,造成74人死亡,2人受伤,并造成重大社会影响。国务院、住建部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为了预防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大检查无疑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做好安全施工检查工作,确保施工现场安全顺利生产,发现事故隐患并杜绝隐患发生,本来就是一个减少风险、降低成本的必要措施。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方式和手段也应进行革新。通过“互联网+”的新技术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大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可以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效率,从而防止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1.“互联网+”与建筑安全管理的关系

  对于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无非就是发现隐患、跟踪处理、及时闭合的闭环管理。传统安全管理方式主要为检查表法、经验法等对施工现场安全隐患进行处理,这种方式存在信息杂乱、问题跟踪不便、事后统计困难等缺陷,安全管理人员的精力大多浪费在资料的整理中,对安全隐患的跟踪处理造成一定程度的滞后与拖沓[1]。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则可以让安全管理人员通过可疑隐患影像与后台安全隐患大数据模糊匹配,“智检APP”可以提示管理人员隐患等级及违反的哪条规定。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将会对发现隐患、跟踪处理、及时闭合等问题变得实时、快速、有效。本文提出建立“互联网+”的施工现场“智检APP”,创新安全管理思路与理念,从而实现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本质安全”。

  (1)“互联网+”的概念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是互联网思维进一步实践的成果。通俗的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互联网+”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通过大数据的分析与整合,为各行各业带来更加高效、安全的运营和管理。

  (2)现阶段建筑安全管理及其存在的问题1)建筑安全管理简介建筑安全管理是安全管理原理和方法在建筑领域的具体应用[2],包含以下两方面的内容:国家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从组织、法律法规等方面对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进行的管理。它是一种间接的管理,同时也是安全管理的行动指南。②直接参与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包括建筑企业、监理机构、中介组织等对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的计划、实施、控制、协调、监督和管理。它是最直接、具体的安全管理,也是安全管理行动指南的体现。

  2)存在的问题建筑企业传统安全管理相对于其它行业主要存在由于各项目部区域跨度大,导致安全问题不能监督落实,稽查检查结束后综合分析各项目部各维度安全工作数据繁琐等问题,以及相对于各项目部主要存在对各类隐患问题的跟踪处理以及各类报表制作等问题。

  3)“互联网+智检APP”相对传统安全管理模式的优势传统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导致施工现场安全隐患发现不全面、上报不及时、措施落实不到位等。基于“互联网+”理念,综合利用大数据、智能移动终端设备等技术,建立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智能检查APP[3],弥补传统检查手段在安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①各项目部利用“智检APP”提高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效率,协同工作,过程留痕,责任划分明确。

  ②通过信息化手段落实公司制定的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安全隐患库,做到事前预防、事后溯源。

  ③方便公司领导层远程查看并掌握各项目安全巡视、安全作业及各类隐患预警情况。

  ④根据影像,与后台安全隐患大数据模糊匹配,确认隐患等级,随即对相关负责人进行自动提示,快速跟踪并监督整改。

  ⑤方便各项目部各类预警跟踪,实时查看跟踪问题处理过程及进度。⑥各类报表自动生成,减轻各项目部相关负责人工作量,将精力放在施工现场。

  ⑦综合分析各项目部各维度安全工作数据,为制定下一步安全管理工作计划提供数据支持。

  2.“互联网+智检APP”的设计

  (1)“智检APP”的功能简介随着智能移动终端设备的快速发展,手机APP也如雨后春笋迅速出现,而“智检APP”即将预制职能施工现场安全检查软件安装到智能手机上,“智检APP”可以帮助安全管理人员,根据检查规范,通过手机拍照的方式记录安全问题,能够实现对安全问题实时监控、督促整改,及时验证闭合等管理。“智检APP”自动上传所有数据,储存在智检云平台,后台自动生成统计分析,总结出各类检查项所记录的问题,便于管理人员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互联网+智检APP”系统功能的实现1)安全管理模式依据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特点,确定“公司圮智检APP圮项目部”安全管理模式,如图1所示。2)“智检APP”的工作流程安全管理人员利用“智检APP”按工作流程开展安全检查,如图2所示。3)系统功能架构的建立建立在安全管理领域的移动管理系统和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功能架构,如图3所示。

  3.“互联网+智检APP”的应用

  (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重庆市轨道交通10#线(建新东路-王家庄段),工程线路长度33.42km,其中地下段长度为27.04km,高架线长度为6.38km。本段工程共涉及车站19座,其中地下站18座,高架站1座。环线重庆北站纳入10#线BT工程范围。该站沿环线方向长234m,为15m岛式站台车站,西端下穿既有3#线,其余区段位于龙头寺火车站南广场既有地下广场下方。结合施工现场对存在风险源进行辨识、评价,确认该工程主要重大危险源为:起重机械、钢结构吊装、高空坠落及物体打击、火灾、脚手架等。

  (2)系统现场布置1)本工程专职安全管理人员7名,由于该工程战线长、站点多,现有人员不能满足每站至少配备1名安全管理人员的需要,故要求项目管理人员全部下载并安装“智检APP”,非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兼职进行安全管理,进入施工现场可以“随手拍、随时报[4]”,使得安全隐患全部暴露出来,使得全员参与安全、人人管理安全,真正向“本质安全”迈进。

  2)结合施工现场对存在风险源进行辨识、评价,基于“LEC”打分确认现场检查重点,建立定点巡视“二维码”库。通过“智检APP”预先设定巡视频次、责任人等信息。巡检人员到点巡视时,通过扫码后上传该区域客观照片,经过与后台隐患库模糊匹配或直接上传隐患说明等方式上报巡查结果。3)在系统后台预先设置安全检查标准及重点检查项,及时更新最新检查标准及上级检查重点,分类、分级完善常见安全隐患库。现场人员根据后台预设的检查标准,分别作出相关的记录,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拍照、上传,针对问题按等级、相关责任人对整改过程实时监控,直至整改闭合。

  (3)应用效果分析1)“智检APP”可以帮助现场非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根据检查规范,通过移动设备记录和发现安全隐患。2)明确专人负责对施工现场重点区域、重点环节的隐患排查及盯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3)检查结果自动上传,储存在智检云平台。后台自动生成统计分析,总结并分析各类检查项所记录的问题,方便管理层制定下一步工作重点。4)在系统后台,问题将以照片瀑布流方式列表展示,直观醒目。5)常见问题分类统计,便于项目竖向和横向对比,使管理人员更好地发现问题并掌握屡犯和重犯问题项。

  6)系统后台可以根据需要导出PPT或Excel格式分析报告。

  4.结论

  本文主要通过“互联网+智检APP”智能检查系统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动态监管,及时消除了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有效地预防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了常见问题发生频次,使得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趋于“本质安全”。

  参考文献:

  [1]刘世隆,林恩德,刘龙辉.“互联网+”在水利水电工程现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安全生产与监督,2016(14):46-47.

  [2]袁海林.建筑安全的管理和控制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3]王金龙,吴文,杨孟斐.基于“互联网+”概念的地铁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分析[J].山西建筑,2016(2):245-246.

  [4]张云峰,徐万春.利用互联网+创新管理模式研发使用安全质量隐患排查治理系统[J].建筑安全,2017(1):31-33.

  作者:曾北红 单位: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推荐阅读:《建筑钢结构进展》创办于1999年,是由教育部主管、同济大学主办的建筑钢结构专业学术杂志。2005年杂志改为双月刊,2012年改为彩色印刷。

获取发表周期短、审稿速度快、容易录用的期刊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

学术顾问回访> 详细沟通需求> 确定服务项目> 支付服务金> 完成服务内容

SCI期刊

国际英文期刊

核心期刊

国外书号出书

国内纸质出书

2023最新分区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