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服务

新农村建设论文范文两篇

分类:农业论文 时间:2017-09-06

  下面是两篇新农村建设论文范文,第一篇论文介绍了新农村建设影响因素研究,通过缩小城乡收入的差距,更好的艰涩会新农村,论文提出了发展建设新农村的几点要求。第二篇论文介绍了农村经济发展在新农村建设的作用,新农村建设应该首先把农村经济搞上来,带动农村的各项发展。

  《新农村建设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当前制约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问题就是城乡的收入差距、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农村的基础教育,所以未来为了更好地建设新型农村必须要时刻把农村的生产生活放在首要位置尽最大可能克服制约因素。

  关键词:吉林省;新农村;城乡收入差距

  吉林首是一个农业大省,同时整体产业结构比例还没有达到最高水平,经济欠发达。因此,如何推进吉林省的新农村建设,还是当前一个值得探讨的重大课题,也是影响未来吉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新农村建设,从国家层面和地方政府层面都在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层层部署,并且按照党中央的总体指示,分批分阶段分试点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构架。2016年吉林省制定了专门针对当地新农村建设总体思路的纲要,也就是《吉林省2006到2020年之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纲要草案》。2016年下半年开始,这个草案正式开始实施。同时也对吉林省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

  《草案》提出截止到2010年吉林省的第一产业要快速增加增加值达到800亿元以上,其中农业总产值要达到1500亿元。除了对农业产值有所要求之外,针对社会新农村建设也给全省农民的收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认为2020年之前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需要达到4350元,在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的程度需要达到60%以上。当前吉林省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指导性文件就是以上的这个草案。除此之外,近几年来,吉林省政府对于新农村建设也做出了相关补贴,包括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都充分保障农民群众的当家作主地位,并且尽可能的放权于民,充分遵循并且征求农民的意见,按照绝大多数农民的意见进行新农村建设。在保证农民利益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农村地区的改革,统筹各方面力量,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但是,当前吉林省的新农村建设还存在部分制约因素未加以解决,这些消极因素的长期存在会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度。

  一、制约性因素

  (一)农村基础设施

  首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停滞不前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吉林省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部分问题。吉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对于水资源以及其他各项资源的需求都非常大,然而吉林省水资源短缺,人均所拥有的水资源量还不到全国平均水资源量的70%,水资源的平均效率也不高,水资源平均利用率只有51%。农村地区的水资源短缺且水资源利用效率不够,就会造成整体农业缺水的状况,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新农村的水利基础建设还不到位,缺少有控制性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骨干建筑物的完好率不高,配套率和综合机械化水平不高,因此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成长和发展。当前吉林省整体的农村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只有35%,主要灌溉区的配套机械化普及水平不足70%,机械化水平的缺失会进一步加重了水资源的浪费,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农民素质不高第二个方面,农民的素质不高也是制约吉林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关于农民职业教育问题,吉林省已经出台了多项专项性的措施帮助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但是制约农民就业或者再次就业的一大瓶颈问题就是农民的个人素质。不少农民缺少一技之长,在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之后,无法适应城市化的发展进程,无法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无法从根本上提升自身的素质,尽快地转型成新型农民。因此还存在部分尚未安置就业的农村大量劳动力。这些农村劳动力的存在是影响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吉林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根据2016年的农村数据显示,吉林省现有农村劳动力670万人,然而实际只需要大约220万青壮年,剩余劳动力就可以满足需要,因此,有较大的剩余劳动力滞留下来,这些剩余劳动力达到了450万人,还需要政府层面帮助转移解决剩下的劳动力就业问题。

  (二)城乡收入差距

  与农村农民的就业问题相伴而来的,还有城乡收入差距的问题。农村劳动力水平不高,导致农村劳动力就业出现困难。因此,在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就业遗留问题,因此也就导致了城乡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2014年吉林省的城乡收入差距为3.28:1,然而这只是理想中的数字,实际情况下还要加上各种福利差距以及隐性收入差距,使得这个数字被无限放大。从十一五规划的情况来看,十一五期间整个吉林省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年收入迅猛增长,增长速度达到国家前三名,增长率达到11.5%。然而农村的人均年收入只有6%,仍旧是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大大快过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进一步拉大了原本就较为突出的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也是影响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再就业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大因素。

  二、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为了改善这种状况,需要联合调动各方面的力量,统筹社会各方面集中精力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吉林省政府未来的工作重点就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不仅是农村饮水方面的建设,也要保证农村人畜需要蓄水安全和局部地区严重缺水的问题。这需要党和国家专项的财政补贴支持,并且构建专门的绿色通道,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尽可能把补贴金额投放到最需要的生产困难区域,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解决农村群众的用水困难。除了用水问题之外,农村地区的交通和通讯基础设施也需要进一步提上日程。未来党和政府要高度关注农村公路的改造和建设工作,以及适合农村发展特点的通讯光缆和有线电视的覆盖工作,继续把农村的生产生活水平放在发展的首位,争取推动农村通讯设施的不断进步。

  (二)抓教育提高农民素质

  针对当前农村农民素质不高的问题,为了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吉林省要紧抓教育,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挖掘农民潜力,从政府层面高度重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再就业问题,构建专门性辅助农村劳动力再次就业的机制。由政府主导组织农村劳动力的专项技能培训,并且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补贴持续性,保证农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农民自主创业和创业就业的能力。

  (三)缩短城乡收入差距

  第三个方面,为了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部署,缩短城乡差距。要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吉林是一个农业大省,依靠农民自身无法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也无法实现农业的突破式发展,需要党和国家从政府层面拓展农业外部增收空间,发展壮大农村经济,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提高农村农民的机械化水平,从而提升农村的人均可收入,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稳定农村经济环境。未来的吉林省政府要联合社会各界共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从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劳动力素质培养和缩短城乡收入差距入手共同提高农村的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2017年吉林省新农村建设完善提升指导意见[J].吉林农业.2017(09)

  [2]四川新农村建设掠影[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6(11)

  [3]四川新农村建设掠影[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6(12)

  [4]书讯[J].银行家.2017(01)

  [5]发展乡镇企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问题探讨[J].马春梅.才智.2016(09)

  [6]吉林省新农村建设完善提升方案[J].吉林农业.2016(07)[7]书籍推介[J].银行家.2016(05)

  [8]大学生“村官”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于诗桐,关晟.农业经济.2016(06)

  [9]四川新农村建设掠影[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6(07)

  [10]《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支持》[J].银行家.2016(08)

  作者:李宾 单位:吉林建筑大学 建筑与规划学院

  《农村经济发展在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经济的发展,可以直接说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农村经济健康而持续地发展才能够让新农村建设有条不紊地进行。如果具有牢固的经济基础,农业生产就可以带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如果农村经济建设停滞不前,那新农村建设就只能是一片幻影,不可能带来农民收入的提高。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村经济发展来带动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虽然当前城市化进程已经明显加快,但农业仍然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农村居民依然占据着总人数中的大部分,城市的发展本身也需要农村的支持。我国应该认清当前农业人口数量大这个事实,所以应该坚定不移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而新农村建设能否取得成效,获得持续和健康的发展,这是直接由农村经济发展情况来决定的,并且还关系到我国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和社会的稳定,所以应该把农村经济建设作为首要任务,这样才能按部就班地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

  二、农村经济管理在新农村建设中所起到的作用

  在新农村建设时,为了可以让经济建设可以取得更大的成果,很多农村地区都会选择通过资金筹集、统一管理的方式来进行,但是资金在分配和使用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协调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想要得到解决,离不开农村经济管理人员具备应有的工作技能。在进行资金统一管理的时候,管理人员应该对每一笔款项的去向和用处公开,提高资金使用情况的透明度,让人们可以及时了解资金使用的情况。其次在资金使用和管理的时候一定要按照相关规定和政策来进行,确保管理行为合乎当前的政策。所以农村经济管理在新农村建设中起到的作用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体现关注民生精神

  在我国当前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新农村建设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换而言之,想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离不开新农村的建设。如果农村经济没有得到有效的发展,客观上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性,给社会的全面进步带来很大的阻碍。为了避免这些情况,就要极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管理者一定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民的利益上,并且以国家的方针政策来作为指导,这样才能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也是我国政府关注民生的体现。

  (二)加强农民主体地位

  新农村建设是以农村经济发展作为基础和保障的,采取切实合理的经济管理方式,一方面客户以让农村经济方面的工作可以有效开展,另一方面也可以扩大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建设方针上应该坚持以人为本,有效落实城乡统筹发展工作。管理人员也可以动员广大农村群众来进行经济建设,一方面可以取得经济建设方面成效,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农民分享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成果,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城乡统筹发展的精神。

  三、农村经济发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更新农民的思想

  我国农民占据总人口的比例非常大,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及时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更新,如果他们的思想滞后,那么我们国家的三农问题就得不到解决和改善,经济也无法充分发展,进而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一定程度的阻碍。政府应该加强思想方面的引导,让农民可以及时更新自己的理念,做到与时俱进。

  (二)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我国的农业生产方式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是有很大差距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前在国际上,农业面临的科技竞争形势非常严峻,当前继续提高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只有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得到提高,我国在农业方面的先进科技成果才能推广下去,给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前进的动力。所以,广大农民应该进行科技方面的教育和培训,例如实行科技下乡活动等等,让农民学会利用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这样就可以给农村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三)统一生产方式

  我国地域广阔、地域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加之受到生产规模限制,很多地方仍然采用人工的方式来进行劳作,机械化程度和产业化程度都很低,这种情况下给农村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旧有的发展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于当前农业的发展,所以应该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而在农业生产模式上也要以设施农业和节水农业作为中心,可以起到很好的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效果,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进而促进新农村的建设。

  (四)优化产业结构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就是结合市场的实际需求,根据供求关系来对产业的结构进行调整,这样才能让农业生产完全符合于市场的需求。所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就尤其重要,农产品质量提高了,就会刺激市场需求的增长,给农民带来收入的增加。所以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新农村建设来说,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对于上述这些问题应该及时认清,并且采取相应措施将其解决,这样才能给我国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华星

  推荐阅读:新农村建设与会计职业化发展路径

  这篇农村会计类职称论文发表了新农村建设与会计职业化发展路径,探讨了新农村环境下进行农村会计职业化发展的必要性,现对新农村背景下农村会计职业化发展的重要性进行阐述,提出了农村会计职业化发展遇到的困难,最后提出了农村会计职业发展的合理化建议方案。

全学科期刊推荐 中英文发表指导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

2023最新分区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