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两篇黑龙江省中级水利工程师论文范文,第一篇论文介绍了水利施工混凝土裂缝控制研究,发展水利工程不仅为了防止洪涝灾害更是利用水资源的条件。第二篇论文介绍了水利施工管理信息化现况与应对措施,现代化建设要求水利工程速度在加快,为了提升水事处理的效率,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就要提供信息共享的水平。
《水利施工混凝土裂缝控制研究》
【摘要】水利工程在我国并不陌生,最早出现的就是著名的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但由于时代的发展,国家对水利工程的质量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在水利施工中最常见的就是混泥土裂缝问题,同时这又是最难控制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裂缝控制
水利工程发展至今已不单单是为了防止洪涝灾害,而是更好地利用其水利条件。由于混凝土有着造价便宜、不易风化、质地坚硬等优点,所以成为了水利施工中比重最大的材料,即使混凝土有着许多的优点,但是在施工时也难免会出现问题,比如说裂缝问题,一旦施工中造成混凝土凝结不均匀,出现了裂缝,那就等于是给水利工程埋下了一颗不定时的炸弹,一遇到地质运动、暴雨等突发性问题就可能导致堤坝溃堤,引发洪涝灾害。因此在施工时对混凝土裂缝一定要控制好,最大程度上保证施工的安全性。
1水利工程及分类
1.1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是用于和调配自然水资源,达到除害兴利而修建的工程。水对于人类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资源,但是自然界的水的存在方式以及存在地势都不符合人类对生产的要求,因此需要大力发展水利工程来满足人类对生产生活的需要。水利工程主要通过修建堤坝、进水口、溢洪道、渠道、筏道、渡槽等水工建筑,以达到人们更好地利用水资源的目的。
1.2水利工程的分类
水利工程可按服务对象分为:将水的势能转化为电能的水利发电工程;防治洪涝灾害的防洪工程;防止旱、涝灾害为农田灌溉的农田水利工程;为城市排污、防暴雨积水的排水工程;维护生态平衡的环境水利工程。分类众多,可见水利工程实际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2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危害
众所周知,要用混凝土修建堤坝必须要用钢筋作为基本框架,这样才能是堤坝更稳定,如果说混凝土是堤坝的肉,那钢筋就为堤坝的骨,有骨有肉才是最合理的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堤坝才能抵抗水流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力,但是由于混凝土凝结不均匀出现裂缝,就会对内部的钢筋产生影响。
2.1水面之上的影响
都知道混凝土是呈现一定弱碱性的,这能有效防止内部的钢架结构被腐蚀,降低了堤坝因为缺少钢架结构而解体的可能性,但由于混凝土出现了裂缝,就使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容易进入混凝土内部,在内部和水作用产生碳酸,从而降低了混凝土内部的碱性,使得内部的钢筋容易被腐蚀,一旦内部的钢筋被腐蚀,原本钢筋所在的位置就会留下新的缝隙,进一步加大了空气中二氧化碳的进入量,加剧了其他钢筋被腐蚀的速度,时间越久,被腐蚀的程度就会越严重,而内部发生的这一系列反应都是悄无声息的,从外面看是不容易察觉的,因此更谈不上有相应的维护,可能什么时候就会出现安全事故。
2.2水面之下的影响
修建整个堤坝的过程中考虑最多的还是来自于水面之下的影响,水下环境复杂,因此修筑堤坝需要克服的困难很多,其中最需要考虑的就是水下的混凝土出现裂缝,混凝土是一种由沙石骨料、水泥及其他材料混合形成的一种非非均匀质脆性材料,由于在施工时需要耗费的混凝土量比较大,在硬化成型时会出现许多的缝隙,通常细微的缝隙是不会对堤坝有太大影响的,但是在水压的长期作用下,较大一点的缝隙就会逐渐变大,等大到一定程度时水就会灌入堤坝内部,此时在高压水流的作用下原本内部分散的空隙就会被一个个地连通起来形成较大的空隙,导致赶走的钢架结构与水直接接触,和水中比较活泼的一些化学物质发生电化学反应,加快了堤坝内部钢架的腐蚀;不仅如此,缝隙的增大会使水流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增大,进一步加快了水流对堤坝的侵蚀,严重影响了堤坝的稳定性。
3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3.1内外温差导致的裂缝
施工时适宜的环境温度有利于降低混凝土凝固时产生破坏性缝隙的可能性,但是在实地施工的时候往往会忽略当温度的影响。由于混凝土的特性,温度的变化程度直接影响到混凝土制品的质量好坏。特别是热胀冷缩的影响,当温度过高时,混凝土在凝固时会受热膨胀,会产生较大的拉力,当拉力超过了自身的制约膨胀拉力的限度时,就会是混凝土产生缝隙;当施工环境温度过低时,混凝土表面就会遇冷收缩,当超过混凝土自身对制约收缩力度的限度时,也会导致裂缝的产生。
3.2施工原材料质量导致的裂缝
水泥是混凝土中所占比重最多的成分,因此水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在凝固时出现裂缝的可能性。根据施工环境的不同,生产水泥的原料以及成分之间的比例也会随之不同,由于水利施工环境的特殊性,在选用水泥时要选用不宜风化、凝固速度快、抗压能力强的种类,保证原料使用的科学性。
3.3地质变动所造成的裂缝
由于施工位置的底层结构比较松软、地下存在空洞等原因都会直接导致修筑的堤坝下沉,导致整体上出现裂缝,这样的裂缝多表现为贯穿性裂缝,裂缝会深入到堤坝内部,严重时可直接导致溃堤。
3.4其他原因导致的裂缝
不仅仅是控制好温度以及原料的选用就可以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裂缝,还存在这其他的一些因素,比如水灰比例不当,水过多或者混凝土过多都会影响混凝土凝结过程中的抗拉性与抗压性,从而导致其裂缝的产生。
4相应对策
4.1选用适当材料以及计算好原料之间的比例
原料的好坏是后期是否会出现裂缝的根本原因,即使技术再好,所选用的材料不符合要求,所建造出来的工程也只不过是拥有高技术水平的豆腐渣工程,在选用时应当结合不同混凝土的特点选择最适合的型号,此外拌合混凝土时应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的相关要求,从而达到科学拌合的比例。
4.2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永远不要打没有准备的仗,工程施工也是如此,需要制作详细的策划,此外实地考察也是关键,需要对相应的地质地形作详细的了解才能够作出相应的计划,最常见的就是探索河床的结构、岩层的组成及松软程度,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有效避开会导致堤坝下沉的河床;除此之外还需合理设计工程图纸,要符合力学原理,使筑成的堤坝抗压性好。
5结论
每一个工程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从计划到竣工的过程中所需要考虑的问题都不是孤立的,应当站在一个整体的角度在考虑问题,比如在考虑水利工程施工时混凝土裂缝问题时,不能单单只考虑材料的质量问题,应全方面进行考虑,比如从原料、地质构造、环境温度、水压、力学结构等方面进行考虑,将所有会造成裂缝的原因都考虑到,才能有效避免危害性的裂缝产生。
参考文献:
[1]孙友材.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处理对策[J].山西建筑,2015(16).
[2]张艳辉.水利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控制策略探讨[J].科技风,2015(23).
作者:崔静静 张连伟 单位:洛宁县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办公室 洛宁县渡洋河大石涧水源工程建设管理局
《水利施工管理信息化现况与应对措施》
摘要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在逐渐加快,水利工程的速度也在逐渐加快,水利发展的必然趋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施工化管理的信息化趋势是科学技术实现的基础保障,在这个过程中水利施工管理工作非常便利,现代信息技术包括施工具体计划、水利工程设计等。为了使施工阶段更加安全精细,前提就要保障施工设计按照要求进行,即使是这样,在具体管理水利施工信息的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进行详细探讨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化;措施探讨
1、前言
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技术信息化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影响,也是科学技术逐渐演变成第一生产力带来的必然结果。我国的基础性建设工程包括很多方面,水利工程是在其中占据比例非常大的一部分。历史的潮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化的道路也是水利施工管理必走的一条道路。现代科学信息技术能够通过水利信息化建设而有所提升,进行水利信息资源和合理开发的保障能够有效完成信息资源的处理、存储、传输等环节。为了提升水事处理的效率,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就要提供信息共享的水平。
2、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现状
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在中国已经有很长久的历史了,并且在当今时代这个信息比较密集的时代,开展水情信息的统计和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化建设开始的时间也是比较早的,尤其是到了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以后,互联网平台变得越来越开放,加上水利部党组织确定的信息化带动性影响的程度,中国对于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是非常重视的,但是前提技术保障一定也是技术水平的提升。信息化管理取得的成绩在水利施工过程中集中体现在几个方面。
2.1水利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
建成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数据中心,逐渐完善网络信息的内容,树立信息系统的采集能够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而实现。其实水利工程政策的建立在很多省市和地方政府都已经有了非常明确的规定,不同流域的水文信息都能够与全国各省市的水利卫星站建立一定的联系,因此启动进程已经包括了各种工程的数据库,主要有防洪工程数据库、水土保持工程数据库等。
2.2水利信息保障环境的建设和维护
水利信息保障环境包括很多具体设计环境系统的政策,有组织管理里政策、相关政策法规、安全体系、水利信息化标准系统等。为了保障我国的水利信息化建设水平,政府出台了《水利信息化标准指南》,水利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将重点转向人才的引进方面,一方面是因为社会对于人才栽培比较重视,另一方面就是因为国家的相关政策对于水利工程有大的支持。
2.3相关的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
相关业务的应用系统包括十项业务应用系统,主要有水质监测与评价系统、水土保持监测系统、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以及水资源管理支持系统等。发挥最重要作用的就是国家防洪抗旱系统,中国水利工程的现代化进程也因此加快。
3、传统水利施工管理存在的隐患
水利工程的实用效果和质量安全问题与施工管理环节开展效率关系非常大,并且施工管理包括的细节也比较多,需要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工程进度,水利施工项目在完成以后还要进行一些后期修护和审查,如果能够提前完成任务就能够使协助项目的审查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竣工验收工作才能够更早确认时间。水利工程包括的细节决定了项目开展的难度,项目执行的严格程度能够将不确定性和相关性的制度落到实处,保证国家投资和项目监理都得到了合理控制。
3.1没有形成健全完善的管理机制
由于相应的建立机关并不是所有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都包含,但是还是需要制定相对严格的项目工程监理制度,为了制约那些施工要求非常随意、投资项目不负责任的项目。后续对于水利施工的审查工作包括很多的标准化检查,需要专业的审查人员进行审核。
3.2缺乏科学的施工目标管理
项目公平环节下能够顺利进展下去的动力就是项目施工目标,同时这也是项目管理和审查的主要依据,包括文明生产的目标、安全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成本目标。项目的成本得不到控制就会导致施工目标出现偏差,得到好的施工结果的前提是重视施工的过程,很多项目的合同制定的不是很标准导致不同的工作人员随意对待,执行方向和重点出现偏差,工程本身的安全性就降低很多。
4、水利施工管理信息化趋势应对措施
4.1运用信息技术完善工程设计
信息化水利工程技术完善的确定前提是信息化的子系统得到了计算技术和水利工程仿真技术的支持,最好是将整体规划设计与水资源信息进行统筹和对比,尽可能减少人工导致的失误,这些系统通过专业软件设计能够集成更多的造型渲染软件,保证信息技术设计和规划能够更好整合。先进的、专业的技术分析软件能够更好地渲染水利工程设计方案,设计和规划也能够被不断完善。
4.2加强监控,把好质量关
把关质量环节,不仅要检查施工质量,还要检查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是否合格,水利工程中的配件关系到每道工序开展效果。施工过程中不仅要在事后检测,还要在施工的过程中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反复审核,避免存在安全隐患,及时解决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认真进行施工准备,合理安排施工计划。理清工作思路,牢固树立先进的养护意识,结合具体的施工方案安排专门的养护队完成水利工程建设的不同任务。水利工程以往的工作理念是需要进行转变的,必要的情况下还要召开具体的养护会议。精心组织施工,确保工程维修养护规范进行,强调的就是“规范”,必须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做到文明施工,不断提高维修养护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
4.3运用数字化技术完善对工程施工进度的控制
运用数字化技术完善施工进度主要是利用GPS全站仪,在施工环节中形成地貌的抄测,为了消除天气、地形等自然因素对于水利施工工程的影响,就要提前对于施工地的条件进行勘测,为了保证精确程度,要尽可能使用一些专业相关软件,有效控制施工作业方面造成的偏差。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水利工程施工和管理的过程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地位非常明显,传统的管理模式中存在很多的缺点,只有改正缺点才能够将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效率明显提升,当前应用最多的一种管理方式就是将施工管理和信息化技术互相结合,然后提升管理水平和水利服务部分的工作质量,将中国水利工程的建设市场进一步拓宽。
参考文献
[1]徐涛,张丽华.浅析水利施工管理中的问题与改进措施[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4(6):101-102.
[2]杨伟林,陈慧玲,何猛.探索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信息化建设[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5(2):4-5.
[3]耿福强,张超.论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对策[J].《水能经济》.2015(6):61-62.
[4]闫葡娟,刘振林.浅析水利施工管理信息化措施[J].《中国城市经济》.2011(4):7-8.
作者:胡全舟 李毅男 郭志刚 单位: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推荐阅读:《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季刊)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批准,由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