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服务

审美理念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分类:文史论文 时间:2017-07-04

  这篇艺术论文投稿发表了审美理念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艺术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审美理念,其审美水平和人文素养息息相关,加强大学生的审美理念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创新,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设计作品进行正确分析和思考。人文精神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结构,从而更好地成长发展。

北方美术

  关键词:艺术论文投稿,艺术设计;教学方式;审美理念

  对于艺术类学生来说,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审美理念,直接关系到人文素养的提升。因为审美属于人文范畴,其审美水平与人文素养密切相关。从教学角度,虽然美学与艺术设计是两门不同的学科,但艺术设计专业的教与学,却离不开审美意识对设计的影响。或者说,艺术本身就贯穿着人文精神,如果在教学中运用审美思维,自然融合传统与现代的人文精神,就能实现学生专业素养和人文素质的提升。艺术设计作为一门学问和专业课程,在进行教学时,要贯穿人文情怀,将“由技入道”和“由理入道”两种教育方式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设计美,从而提升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和专业技能的提升。其一,加强学生对美学的追求。任何艺术作品都以美学为前提,包括古今中外各种风格和不同的流派,都以独特的美学表现力凝练成一种艺术文化视角。比如法国艺术家高更,他在技法上采用色彩平涂,注重和谐而不强调对比,追求表现的原始性,含有精致的趣味和艺术魅力。

  他的美学视角,以鲜亮的蓝色画阴影,以红色画屋顶,而使之自背景中突出。应该说,他突破了印象派的审美理念,体现了十八世纪后期的人文内涵。在审美上,从古至今都存在两种不同审美理念追求,浪漫和现实观念之争,但无论是抽象还是写真,都是对美的理解,体现不同时代人文精神以及对艺术设计的影响。比如,古老的北京古城建筑风格和现代高楼大厦不对称的设计表达,都蕴含着不同时代的人文精神。其二,加强审美流派的悦纳。艺术设计,包含着各个方面的知识素养,并不完全来源于美学的表达,它需要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开阔视野。从艺术作品创意到设计风格的形成,都需要不断吸纳艺术作品的相关信息,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从多维度视角比较与运用,让作品充实丰满的立体感。例如,在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中,都要涉及到世界著名的艺术设计学院——包豪斯。因为他的设计理念一反陈旧的学院式美术教育的框框,采用非对称、不规则、灵活的布局与构图手法,对冲传统的设计审美理念,形成一种简洁、清新、朴实并富动感的建筑艺术风格。

  这种设计风格,强调形式和色彩的运用,注重点、线、面的关系,强化空间的构成,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应该说,这既是审美理念的变革,也是一种人文视野的蜕变。再如,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突破,无论达芬奇或米开朗基罗,他们的创新与发展主要来源于这个时期人文精神的影响,在悦纳前人设计风格的基础上,宛如一股清风带给那个时代审美理念的突破。又如,西班牙天才设计大师安东尼奥•高迪,他对审美理念的突破在于不循规蹈矩,但又遵循大自然生长法则,按照最自然的客观形态去别出心裁地设计,强调曲线的广泛且灵活的使用,使建筑作品充满艺术气息,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这些影响世界艺术设计,都体现了一种审美悦纳精神。那么,艺术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悦纳精神,目的在于吸纳西方人文精神,在比较中提升自身人文素养。

  教学过程中,授课老师常常会感觉到学生理解能力和思维存在局限性,学生仅仅粗浅地掌握“就事论事”等基本技能,单一地就某一件艺术作品进行学习和临摹,容易在学习中形成固有的独立的审美形象和规律,而无法就不同的艺术作品进行联想和贯穿,也无法准确地表达出不同艺术门类、艺术风格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让学生领悟形式美规律的同时,需要扩展课堂教学内容,就艺术作品或教学事例模型等,从其他角度,例如历史、建筑、设计者、素材背景、国家民族、地理环境、时代潮流等,来介绍解析,并通过举一反三来贯穿其他艺术作品,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设计作品进行正确分析和思考。

  只有这样,才能够在设计中熟练应用各项基本构成法则,才能将学生思维中各个独立的艺术形象有机融合起来,帮助他们提升形象思维创意能力。艺术设计有一门基础课程叫“平面/色彩构成”,是通过构图理论和实践,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和艺术美的感受与爱好,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课题是讲授形式美的规律,使学生能运用形式美诸多规律来表现内容。所以,我们必须在重视内容的前提下,教授给学生们形式美的规律,以提高其审美能力,并使他们在进行构图和色彩的运用时,能通过形式美的规律来表现艺术作品的思想内容。

  艺术题材尽管不同,艺术风格也有差别,但美的准则却是共同的。比如室内艺术设计中的外形审美,包括:美式乡村风格、古典欧式风格、地中海式风格、东南亚风格、日式风格、新古典风格、现代简约风格、新中式风格。在鉴赏建筑风格的形式美过程中,各种设计风格也是在引导和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打破立体空间的局限性。

  例如,文艺复兴建筑风格,这一时期装饰风格的居室色彩主调为白色,采用古典弯腿式家具。古典欧式客厅不露结构,强调表面装饰,多运用细密绘画的手法,具有丰富华丽的效果。学生通过课程的扩展学习,知识的深度与广度、艺术的思维构想、设计者的创作初衷、时代潮流,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和掌握,必然会提升学生对审美规律的把握能力,引导学生全面地综合地掌握和感悟一门学科、一个专业、一件艺术作品,学以致用,也是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的基本目标。

  高等职业院校的艺术教学,在塑造学生审美价值观的同时,也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包括思维创新、实践能力创新、技术创新,这也是人文素养的一种表现形式。由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拓展学生思维空间,使用一些很富有吸引力的、启发性的一种美的形象,唤起对事物的种种联想和想象,不断让学生确立创新思维。比如联想和想象,不仅是对审美对象创意拓展,更是通过联想拓展思维创空间。用想象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创新冲动,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建立在融会贯通各种基础性的学习之上的,并非空穴来风、漫无目的的随意想象。审美的理论必须联系实践的积累和知识储备。例如,平面构成的学习较为偏重于抽象的理性思辨,较少涉及到具体的专业设计项目或课题。所以,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必须适当加强审美实例的分析和讲解,有针对性地拓展学生审美思维空间,加强学生人文视野,促进其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理解。

  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与人文素养的提升,不是空洞的,而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促进的,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并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处处以审美的理念去欣赏品味,陶冶学生的生活情趣,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艺术教学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涵养,不仅在课堂,还可以由学校、老师组织学生前往一些艺术作品比较集中的地方,实地感受学习,或者让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外出游览等契机,去有意识地观摩名胜古迹中的艺术建筑、艺术作品,或参访艺术院校,身临其境地去感受艺术的殿堂和艺术的臻品,近距离体会艺术的真谛和基本规律。

  人文精神是美学的灵魂,是学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审美能力与创新能力,是学生走向未来的基础;提升学生文化意识、审美结构、科技水平、美学构造能力,是艺术设计教学追求的目标。所以,大力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就是培养学生能从不同层面、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解析和运用,并凝练成艺术作品的灵魂。老师应把审美教育的目的和方法贯彻至教学中,与课程的教、学、生活等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结构,从而更好地成长发展。

  作者:万蔚

  推荐阅读:《北方美术:天津美术学院学报》是由天津美术学院主办的期刊。

全学科期刊推荐 中英文发表指导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

学术顾问回访> 详细沟通需求> 确定服务项目> 支付服务金> 完成服务内容

SCI期刊

国际英文期刊

核心期刊

国外书号出书

国内纸质出书

2023最新分区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