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服务

教育类核心期刊论文范文(两篇)

分类:教育论文 时间:2017-07-02

  下面是两篇教育类核心期刊论文范文,第一篇论文介绍了虚拟化技术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其信息化的优势促进了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的深度融合,第二篇论文介绍了翻转课堂改进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在信息素质教育中引入翻转课堂,能够提高信息素质教育质量,达到教学目的。

中等职业教育

  《虚拟化技术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化的优势越来越显现。许多高校将信息化建设作为提升学校办学实力的战略手段,加大投入,强力开发,已有很多高校推出“数字化校园”及更高版本的“智慧校园”建设,依托大数据技术,集中力量优化信息化应用与服务环境,促进信息化与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了信息化在学校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驱动作用。当前,虚拟化技术在各校的信息化建设中以其成本低、兼容好、弹性大、效率高等特性而受到许多高校的青睐。

  1 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高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和长期性的工作,涉及学校建设与管理的方方面面。国内一些顶尖高校已取得进展。但仍有不少高校在服务器管理、一卡通建设、网站建设及实验室建设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制约了信息化建设的深入进行。

  发展不均衡 我国高校的信息化建设跟国外发达国家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有很大的不同。国外高校的信息化建设顺势而为,在工业化之后加快了步伐,而我国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带有运动型性质,其中政府占了主导作用。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一些跑得稍快并具有很强的后续保障能力的高校克服了困难,取得一些不错成绩,但仍有很大一部分高校处在大量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资金浪费严重的状态,甚至有高校因为资金、技术等问题而陷入难以为继的窘境。

  投资金额大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需要不断投入资金的工程,最多的校园网建设投资是北京大学,投入的资金达到5000多万元,最少的校园网建设投资是中央财大,也有700多万元。因此,对校园网进行建设过程中首先要确定投入的资金。此外,除了校园建设的前期投资之外,还需要对高校的信息系统进行维护,也需要高额的资金。管理人员在维护过程中需要单独对每个物理服务器进行维护,所以费用十分高昂。根据相关的报道可知,中国人民大学每年花在设备维护更新和人才培养方面的费用已经高达500万元[1]。

  利用程度低 当前,高校中的各类信息化平台越来越多,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客户端等在不断增加,这需要更多的布线和空间,更多的通风、制冷设备等。单台服务器只运行单个信息化系统,导致服务器的计算资源使用效率较低。据有关统计,服务器平均利用率仅为15%,存储利用率仅在30%~40%[2]。甚至有的服务器在等待用户的使用,大量的时间其实都在空转之中。尤其在夜间,业务系统的访问量明显降低,所以降低了承载业务的服务器计算资源使用率,通常情况下,其使用率低于10%。

  系统易故障 由于费用投入太高,很多高校一般不会选择高可用性的集群环境。单个应用如果面对安全攻击、自然灾害、硬件故障(含降温、通风设备等故障)、网络攻击等威胁,系统均会出现故障。中断时间随故障大小而定,有时甚至引起整个高校的信息化系统的中断运行。系统恢复正常往往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2 虚拟化技术

  虚拟化(Virtualization)的通常理解是把操作系统和机器硬件分离开来,即采用技术手段将不在同一物理实体上的各种运用进行整合,使它们处于同一环境中,这样用户可以较少地受现有资源的架设方式、地域、物理组态等限制,可以实现在一个硬件平台上同时运行多个操作系统的目的。对高校信息化建设而言,主要可以通过服务器虚拟化、桌面虚拟化、存储虚拟化、网络虚拟化四类来进行。

  服务器虚拟化 也可以称作系统虚拟化,指在同一台服务器上采用操作系统虚拟化技术和硬件虚拟化技术安装并能同时运行一个以上的操作系统(也有把几台物理服务器变成一台逻辑服务器来用),但是用户面对的其实仅是一个物理服务器(或一台逻辑服务器)。究其原理,就是把服务器拥有的各类资源抽象出来,使应用不再受到物理限制。该技术能使一台物理服务器变成好几台逻辑上相互隔离的虚拟服务器,这样可以把CPU和内存等硬件变成可以动态管理的“资源池”。管理者根据业务类型的不同、需求的大小,决定CPU个数的分配、内存大小的设置以及存储容量的安排,从而实现服务器的整合。

  桌面虚拟化 借用传统的瘦客户端模型,可以将服务器上的桌面环境传输到客户端电脑上,而客户端如果已经成功安装了操作系统,接收到了服务器传递过来的虚拟桌面,那么该项技术就会让所有使用者的桌面系统由数据中心进行统一管理,共享服务器上的资源。通过桌面虚拟化促使大量降低对终端设备的要求,用户的机器可以不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甚至一些老式PC也能延长使用寿命。如此,设备更新的费用大大减少,管理人员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借助该技术,学校的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就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借助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瘦客户端等来访问桌面系统,而用户能够获得与传统PC一致的体验。

  存储虚拟化 存储虚拟化技术就是把原本分散在各个单独服务器(如RAID、JBOD、磁带库等)的存储资源集中起来,在不同的端口采用不同的端口协议,从而构成一个共同虚拟存储池。该项技术的的应用把所有的资源放置在同一存储池,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这样不仅有利于资源的有效管理、统一备份,而且满足了大存储容量的应用需求,提高系统的应用性,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网络虚拟化 当前大多高校均存在学生管理网络、后勤服务网络(如实验室、图书、餐饮)、科研网络、办公网络等多个网络,然后这些网络通过MPLS VPN、VPN、VLAN等网络虚拟化技术将多个局域网虚拟成一个局域网进行电脑互访。这样可以同时满足集中管理、访问控制、路径隔离等要求,确保用户在自己的访问权限内访问各自的网络服务。另外也实现了集中访问策略,提升了服务器的使用效率,降低了设备和网络的管理成本,避免了重复建设物理网络。

  3 高校信息化建设中采用虚拟化技术的路径

  服务器虚拟化技术 实践中,可以将高校中的PC服务器进行统一虚拟整合,使其形成一个服务资源池,并且根据高校中每个业务系统的不同需求,为它们分配合适的内存、CPU及存储资源等。比如高校中在多个服务器上存放的各个院系的主页、Web服务、资深教师专属空间及学生实验用的空间等,将这些资源都整合到一个服务器上,并且每个应用都安装有相应的逻辑上的独立操作系统。这样可以节省服务器,并且可以解决一些弊端,如用虚拟目录方法解决子网站出现的安全稳定问题。

  当前,市场上很多产品都能够完美地提供完整的服务器虚拟解决方案,如Microsoft、VMware、Citrix、IBM等。这些技术可以实现所有PC服务器的整合,然后根据不同的业务系统的不同需求,在同一个服务器上安装不同的操作系统环境。而且这些虚拟解决方案完全支持主流的操作系统。在我国校园网上比较流行的服务器虚拟化软件主要包括微软公司的Hyper-v、思杰的Xen Server、VMware公司的VMware v Sphere等[3]。其中VMware公司是虚拟化技术的龙头企业,在技术上相对比较成熟,体系也比较完整。

  桌面虚拟化技术 实践中,高校可以通过在办公区域统一配置瘦客户端,将不同学院、不同办公室中的操作系统和不同的办公软件及处理能力要求较低的网络连接到服务器,以满足学校的日常办公需求。但是一些对计算机处理能力要求较高的如图像处理能力等,则不适合采用瘦客户机办公。此外,在高校机房的建设过程中,还可以提高服务器上虚拟主机的部署数量,这样通过相应的授权,学生可以通过瘦客户机或者PC机连接到虚拟操作系统进行相应的保存资料、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安装软件等学习。如此可以在受保护的真实操作系统上创建多个虚拟操作系统,而不需要占用独立的硬盘空间。即使在使用过程中被破坏掉,数据变化也能被永久保留。Virtual Box、VMware View等都可以为桌面虚拟化提供可靠方案。

  存储虚拟化技术 实践中,可以根据业务系统的不同需求,配置不同的存储资源。为了实现存储资源的高速率访问,则需要提高传输速率,采用FC SAN架构来存储[4],如高性能计算平台、存储系统、高校网络计费系统及邮件系统等。FC SAN通过光纤通道交换机连接存储和服务器主机的HBA卡,提高数据传输任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确保核心任务的高效;还可以通过聚集技术和负载均衡提供更大存取带宽。对于要求不高的业务系统,可以采用IP SAN架构访问统一整合之后的存储环境。IP SAN使用iSCSI协议,该协议是一种在TCP/IP上进行数据块传输的标准,它是由Cisco和IBM两家发起,由于可以充分利好既有网络架构,且不用额外购买光纤交换机等优势,得到各大存储厂商和广大用户的青睐。

  网络虚拟化技术 实践中,可以通过一个网络把行政、办公、财务等职能部门计算机系统纳入进去,像真实局域网一样进行电脑互访。同时可以加入VPN、VLAN等技术实现网络隔离,从而降低广播风暴带来的影响,提升系统的应用安全,该虚拟技术可以使用户在学校的实验室、网络中心、教室、图书馆、宿舍等任意地方访问校内的资源,也能够方便校内行政人员的办公。另外,对特殊访问要求的访问,可以采用端口聚合模式,连接物理上的多个端口使其形成一个逻辑端口,以提供更高的传输速率及物理链路的冗余和负载均衡。在某一个物理网络端口出现故障时,也可以保证网络服务的通畅。

  参考文献

  [1]吴倚天.中国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困境及成因[EB/OL].http://ito.hit.edu.cn/news/sub_jszt.asp?id=145.

  [2]姚嵩.浅析虚拟化技术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5):35-38.

  [3]王宇,刘小锋,王兴伟.虚拟化技术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J].计算机科学与探索,2010(4):353-358.

  [4]程三艳.虚拟化技术及其应用[EB/OL].[2010-09-

  《翻转课堂改进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信息素质教育得到高校的广泛重视,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有关信息素质教育的课程。信息素质教育课程着重培养大学生的信息能力,从而让大学生学会学习、适应社会。但总体来看,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教学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笔者认为在信息素质教育中引入翻转课堂,能够提高信息素质教育质量,达到教学目的。

  1 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不可否认,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还没有得到高校的普遍重视,还远远未达到与其他专业课程同等对待的程度。同时,同其他学科专业一样,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大多更注重理论教育,而信息素质教育的重点恰恰不在理论而在实践。

  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大部分高校以开设文献检索课程作为进行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手段,且文献检索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为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很多高校,文献检索课程并不受学校领导和学生重视,开设形式多为选修模式,这十分不利于信息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容易给学生和其他教师造成信息素质教育是次要教育工作的错误认知[1]。应改变这种落后的教育观念,将信息素质教育从次要变主要,增强教师和学生对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视,以全面增强大学生的信息素质和自学能力。

  教育模式僵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传授学生知识最重要的地方就是课堂,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课程由浅入深地为学生讲解知识点,所以一门知识的讲授,教学课程是极其重要的。文献检索课程的理论非常抽象,教师在课程上很难合理分配好理论课与实践的衔接,学生听理论课时不知道教师讲的是什么,听起来非常枯燥,上实践课时又没有理论基础作为支撑,很容易淡忘,自然就不能牢固掌握文献检索课的知识点[2]。所以就造成学生在上基础理论课时一知半解,上实践课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最终稀里糊涂地上完文献检索课,对该门课程失去积极性。

  2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点

  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的“林地公园”高中,该校教师Bergmann和Sams最开始使用软件录制PPT的教学视频,并将视频上传到网络,以此帮助缺席的学生补课,收到良好的效果;后来决定让学生在家观看教学视频,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在课堂中对在家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进行讲解。这种教学模式的推出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并得到麻省理工学院和耶鲁大学等著名学府的推广。

  学习更自主 传统课堂中,学生作为教师实施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的“工具”,教师是通过学生来实现教学目标的。因此,真正的课堂主体不是学生,学生的学习行为是被动的,无论教师的教学水平如何,学生并不能改变这种教学方式。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这一固定形式,改变过去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现状,学习的主体从教师变成学生,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学习进度等全由自己决定,学生的学习更自主,变被动为主动[3],主动参与、主动探究、勤于动手,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学会求知、学会交往、学会生存,具备与现代社会职业体系相适应的基本素质。

  互动更深入 传统课堂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处于教学的中心位置,负责引导教学的进度和深度,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仅在提问这一个环节,但也是教师认为的问题,并不是学生认为的问题。翻转课堂改变过去机械僵硬学习的状况,明确指出要以学生为中心。比如课堂上提问答疑就是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随时解疑,这就为师生之间的充分互动创造了有利条件,这种师生交流可以使教师及时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因进度施教、因深度施教,提供针对性帮助。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这种教学互动,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4]。

  3 引入翻转课堂的难点

  翻转课堂的创新性和先进性是毋庸置疑的,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被引入信息素质教育中肯定存在各种各样的挑战,如信息技术对教学的支撑、教师专业能力对视频制作以及课堂答疑的处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笔者认为,大学里这些挑战都不是最难的,这是因为大学的信息技术力量往往比较雄厚,有专门的信息技术部门可以支撑;负责开展教学改革的大学教师往往是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教学能力可以得到保证;经过残酷高考的大学生普遍也会学习。笔者认为引入翻转课堂的难点在于学习时间的分配以及评价方式的构建上[5]。

  学习时间分配困难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观看视频是在课下完成的,相当于“预习”,由此完成对教学时间的延长。同时,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时间大大减少,但需要学生很多的课下时间。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应该占用学生晚上的自习时间,如果每节课都占用学生的自习时间,学生的学习量将会突破极限,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因此,教师要严格控制视频时长和作业量。在高校一般实行两节一课,可以采取第一节课观看视频、第二节课答疑的方式。

  评价体系难以构建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传统的测试方式已经不能全面测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效果,因为在翻转课堂中,学生所表现的是其综合能力,而不仅仅是答题能力,这主要涉及学生的自学能力、信息素质、思维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所以,对翻转课堂教学成果的评价不应该仅靠一张试卷或一份报告,在评价体系的构建上,应该包括学生的原始学习纪律、学习心得、讨论记录、会议记录等多方面的报告,真正做到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参考文献

  [1]王春晓,关雷.慕课环境下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模式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2):57-58.

  [2]关雷,王春晓.大学生信息分析素养现状与培育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13(4):81-85.

  [3]秦炜炜.翻转学习: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范式[J].电化教育研究,2013(8):84-90.

  [4]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5]王红,赵蔚,孙立会,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设计:基于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8):5-10.

  推荐阅读:《中等职业教育》创刊于2008年,本刊是国内第一份面向中等职业学校的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杂志,受国家教育部职成教司和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培训就业司的直接指导。

获取发表周期短、审稿速度快、容易录用的期刊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

学术顾问回访> 详细沟通需求> 确定服务项目> 支付服务金> 完成服务内容

SCI期刊

国际英文期刊

核心期刊

国外书号出书

国内纸质出书

2023最新分区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