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服务

关于小学语文老师的职称论文(2篇)

分类:教育论文 时间:2017-04-11

  小学老师可以算是我们的启蒙老师,尤其是小学语文老师,对于我们整个语言塑造、文化思想都有着一定的影响。而小学老师是小学教育的主要执行者,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职业。小编整理了关于小学语文老师的职称论文(2篇),欢迎阅读!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国家级论文发表书刊有哪些

  关于小学语文老师的职称论文篇一

  小学语文美育探究

  语文有着独特的魅力,在教材中,随处可见一些写得相当优美的文章,这些文章无论在语言上、意境上、形象上,甚至在结构上都充分表现着美。如果能在语文课上由教师引导,让学生去细细体味,那么学生的审美能力(美的感受力,创造力)都会大有提高,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教学效果。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美育不仅能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动,促进智力的开发,培养创造能力”。强调语文美育,把语文课上成生动活泼、直观形象、情趣盎然的课,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享受美,品味美,体验美。

  一、运用艺术的教学语言,给学生美的享受

  教学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最重要的工具,著名教育家斯霞曾指出:对于教师来说,他的语言恰是一面镜子,通过它,可以看出教师思维的逻辑性、情感的丰富性、知识的广阔性、认识的深刻性、表达的艺术性以及反映问题的敏捷性。可以想象,教师语言缺乏美感,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教师语言深奥,学生学就难以接受或理解。所以,一位好的语文老师,语言应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课堂上要尽量做到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形象,富有逻辑性,富有吸引力,有条有理,声音抑扬顿挫。只有这样,才能使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思想性和情感性如润物无声的丝丝春雨自然地与学生交融。虽然语文教师不是演员,但总还是一个有情感的人,只要感情真实,语言动人,就永远给学生一种艺术的美。

  二、感受音乐美,增强语感和想象力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通过音律与节奏创作了音乐艺术。这种来自视、听高级感官而产生的美感对学生来说能获得一种精神愉悦和情感满足。巧妙地运用音乐艺术能激发学生的想象,使情感,思维及个性心理活跃起来,产生出一种既轻松自由又深沉博大的快乐体验。语文教材中的诗歌、儿歌、散文、绕口令中的韵律美,节奏美让人余音绕梁,回味幽长。

  1.把握语句的节奏,培养良好的语感

  节奏,又叫节拍,它是由音节的组合,诗句的停顿决定的。掌握好语言的节奏与韵律所显示出来的那种抑扬顿挫的语调,轻重缓急的语速,字里行间的回环往复,体现出一种和谐的音乐美。教师应抓住教学契机,点拨、启迪学生把握轻快、凝重、低沉、高亢、舒缓、紧张的节奏,把学生引入一个千姿百态的意境,富有节奏的朗读,使学生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获得情感的熏陶。

  2.借助器乐创设情景,激发想象力

  语文教材中的语言美饱含着丰富的情感。如能使音乐与语言完美结合,就能创设出良好的情景。如教《观潮》时,我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随着跌宕起伏的音乐观看潮来时的壮丽与雄奇。音乐声,浪潮声,声声入耳。音乐的采用与画面的完美结合。使学生感受到了“浪潮越来越近,一齐向这边涌来,声音非常响。”理解了潮来时的“浩浩荡荡”、“山崩地裂”。当时学生所表现出的眼神和表情,证明了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大潮的壮美。

  三、玩味文段的图画美,激发爱国热忱

  学生感受美的能力相当强,语文教材编有大量优美的富于教育意义的图画。老师要善于发掘教材中的图画美、图案美,唤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怀,激发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热情。

  四、领略诗文的意境美,获得情性和理性的交融与升华

  叶圣陶先生提出:“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如何让学生融情入境,关键在于情境的创设。教诗词,不仅使学生弄懂字面的意思,了解其主要内容,还必须“入境”才成。“多读多练”是教学诗词的一个特点。反复吟咏,方能读出韵味来,细细体味诗中蕴含的意境。同时使思维产生发散。

  对部分文章的精彩片断,教师要充分创设情境,促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参与认识活动,做到语言、形象、情感三者融合。使审美教育成为情感教育,思想教育的突破口,让学生在感受美,领悟美,表达美的氛围中分析情境和再现情境,使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得到发展。

  五、锻炼品格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是为提高人文素养打下基础的,也就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语文教材的内容有许多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人,美好的心灵,美好的品质,美好的意境……引导学生体会真善美,识别伪恶丑,自觉丰满人格力量,增强道德修养。

  1.人格力量的培养

  教师要把塑造学生真善美三种人格作为奋斗目标。依据教材内容,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去完善学生美好的人格。

  2.人生观、世界观的树立

  一种情感向道德、人格、价值观的升华,都离不开一个“知”字,学生在优秀篇章中接受到健康崇高的情感熏陶,是认知的成分。一旦认知活动伴随着情感,教学就会成为学生主动发展的过程。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健康的情感,良好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呢?

  首先,要因势利导,贯穿于日常教学之中。所谓“势”,即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也就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能力去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领悟做人的道理。在教童话《幸福是什么》时,我先让学生上台谈谈感觉最幸福的事。学生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长在甜水里。所讲离不开吃、喝、玩、乐及亲人的疼爱。此时应正确引导学生理解幸福的真谛,结合课文领会“劳动最幸福”的主旨,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思想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其次,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文章中鲜明的英雄形象,如邱少云、黄继光、董存瑞、雷锋、张思德……无一不是学生学习的楷模。英雄为国捐躯,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对学生情感的触动,心灵的震撼会深刻印在脑子里的。这时候的教育会影响他们一生,也正是理想教育,奉献教育,爱国教育的大好时机。

  综上所述,语文是小学教材中美育因素极为丰富的一门学科,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重视语文熏陶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把思想品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放在首要的战略地位,而审美教育(即上文论述的如何注重“音乐美、图画美、意境美、品格美”的熏陶与培养过程)也尤为重要。语文美育为塑造学生全面发展的完美人格打开了一扇成功的大门。

  关于小学语文老师的职称论文篇二

  小学语文教育初探

  小学语文教育当前不容乐观,教学课堂气氛沉闷、低效。如何彻底摆脱小学语文教育当前这一困境,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近几年,笔者对小学语文教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收获良多。本文则浅谈了笔者对小学语文教育的几点体会。

  一、阅读教学:注重文学教育,加强人文陶冶

  文学教育是小学语文教育的关键部分。为此,小学语文教育应该注重文学教育,训练小学生的具有审美情趣以及对美的鉴赏能力,增强小学生的文化素养,使之养成健康、积极向上的个性。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注意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文化内涵,使小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那些与他们年龄相符合的优质文学作品。时下,小学语文教材收录了许多名家著作。而此类文章的教育价值比较大,对提高小学生的文学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从多个方面给小学生的情感、思想、语言等方面提供较好的审美价值。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运用深刻的思想、丰富的情感对小学生渗透、启迪与熏陶,让小学生在与文本文字的密切接触的同时感受文学文字的独有魅力,体验文学篇章的内在美。

  1.提升教师文学素养是关键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加强文学教育的关键是要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这种文学素养是指文学理论素养、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与判断能力、文学创造能力等方面的涵养。目前小学语文课本收录的文章中,人文内涵比较丰富,情感态度以及价值取向也很丰富。小学语文教师唯有具备了较强的文学素养,方能够领会出教材中的编排价值,才能挖掘出教材中含有的意蕴,掌握各种体裁文章中不同表达形式中的相关特点,积极为小学生和文本之间建立起一座沟通与交流的大桥。笔者认为,增强小学语文教师自身文学素养的主要途径有:改变文学理念、提升阅读量、增强写作能力。总的来说,小学语文教师要以我国传统文学中的优秀作品教育作为导向,创造性开展各种文学教育活动。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学素质的增强,最终能够推动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实施。

  2.加强文学阅读,培养学生文学素养

  文学素养培养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小学生体验文学的形象以及感受文学语言以及艺术技巧,让他们具有一定的文学鉴赏技能。让小学生切身体验到文学形象中的独有的感受以及构建起他们的生活阅历与情感,这才是最重要的文学培养目标。想要达到文学培养的最终目标,那么就应该引导小学生充分的“读”。一般来说,文学修养的高低往往与自己所阅读过的文学读物的多与少、阅读过哪类文学作品密切相关。如果缺乏了一定量的阅读积累,阅读质量便无从谈起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以文学阅读为先导,加强小学生的文学熏陶与文学教育。这样一来,可以充分调动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促使小学生更好的去理解语文知识与灵活运用语文这门工具,训练学生迅速阅读文学作品、正确理解文章主旨的技能。此外,小学生自身的文学熏陶与教育得到加强,则其人生境界会更加广阔、更加高远。

  二、课堂教学:应回归生活

  小学语文教学要回归生活,在生活中解决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问题。生活实际上就是小学语文课程的根源所在。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究其根源是来自于对生活的热爱。所以,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着眼于生活,进一步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1.让小学生演一演,再现生活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收录的每一篇文章都是通过语言文字记载着若干生活信息,而小学生在学习这些文章时就是一个在脑海里将语言文字还原为生活中某些客观事物,进而获得一些主观感受。基于此,笔者就尝试将课文改编与排练成“课本剧”,指导小学生在课堂上演一演,进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与感悟。比如,在传授《歌唱二小放牛郎》这个文章时,笔者就先运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向小学生播放王二小把敌人领入八路军预设的埋伏圈而被敌人用刺刀挑死的英勇场面。接着,笔者就组织小学生模拟这个画面,进行导演,班上小学生各司其职,表演很出色,其中,一个小学生饰演王二小这个角色非常成功,从而加深了对此文章的理解,也深刻领悟到王二小之英雄气概,自身情感得到很好的陶冶。

  2.引导小学生体验与感悟生活

  要深刻理解与认知课文的真谛,教师应该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小学生结合课文去体验生活,去感悟生活,加深对文章与生活的感受。比如,在讲解《让我们荡起双桨》这一课文时,笔者就要求小学生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运用多媒体在课堂上向小学生展示如下画面:和风习习,数名学生在美丽的公园里兴致勃勃地游湖,公园环境绿树成荫,如诗如画;然后笔者播放一首耳熟能详的《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旋律;最后,笔者指导小学生边表演边齐声欢唱。此时,小学生所体验到的不只是纯粹的黑白文字了,而是富有生命活力之日常的生活世界。运用这种教学方法让小学生加深了课文理解,同时激发出了小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方法: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

  1.引导小学生亲身实践,培养创新思维

  加强小学语文教育创新的主要渠道亲身实践。而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发现,结合教材内容合理设立相关教学活动,引导小学生亲身实践,从而有效激发出小学生思考的兴趣,培养其创新思维,形成自己对课文的认知。比如,在传授《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课文时,笔者就运用亲身实践法,要求小学生在自家中先准备好2个铁球,在学校里亲手试验;并要求小学生看到铁球落地的情境进行联想,从而加深此文的理解与记忆。这样小学生学习此篇课文就更加轻松、更有激情,创新思维也得到了培养。

  2.鼓励小学生大胆质疑、积极发问

  学会质疑与发问这是对小学生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其创新思维之主要途径。所以,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之课堂上应该结合教材实际合理设置相关问题,多途径鼓励引导小学生大胆质疑、积极发问甚至踊跃参加辩论,敢于提出自身的独特见解与不同看法。与此同时,可以鼓励小学生向教材质疑。比如,在教学《田忌赛马》这一课时,笔者就重点抓住文章中“由败转胜”这个关键词向小学生设问:课文中哪几个段落是在描写田忌在赛马中失败了的呢?哪些段落是写田忌在赛马中获胜了的呢?而田忌又是如何使自己“转败为胜”的呢?由此可见,在课堂上向小学生提出一些具有思考性和挑战性之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小学生之质疑能力与创新能力。

  3.及时适度对小学生作出评价

  要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应该及时、适度对小学生的各种创新行文给予鼓励与评价。通过及时、客观、适度评价,可以起到反馈矫正的作用,既是对小学生创新思维的肯定,又可以满足小学生内心的表现欲甚至成就感,从而促进小学生创新意识的提高,进一步增强小学生的创新信心。因此,教师要密切关注小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的各种创新举动,发现闪光点要及时给予肯定,条件允许的话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使小学生保持良好地学习热情并积极投入下一个语文学习创新活动之中。这样一来,小学生之创新能力就会进步很快。

  综上,小学语文教育是一门艺术。要提高小学语文教育水平,则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顺应新课改潮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更新教育理念、与时俱进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从而为小学语文教育添砖加瓦。

全学科期刊推荐 中英文发表指导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

学术顾问回访> 详细沟通需求> 确定服务项目> 支付服务金> 完成服务内容

SCI期刊

国际英文期刊

核心期刊

国外书号出书

国内纸质出书

2023最新分区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