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服务

网络教育现状研究方向论文3000字范文(2篇)

分类:教育职称论文 时间:2017-03-27

  如今已经是信息化社会,人们知识的吸收不再仅限于课堂教育。网络教育以更多的优势成为人们首选的教育方式,而且网络教育有着多样选择,更是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影响着社会的一切领域。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网络教育现状研究方向论文3000字范文(2篇),希望你能有所感触!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期刊简介《《《

  网络教育论文篇一

  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0引言

  网络教育资源是指将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多种不同形式的教育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存放在光磁等非印刷型载体中,借助网络开发利用、用以呈现相关知识节点的有用信息的集合[1]。

  由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网络已成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推动力之一,网络教育资源正在削弱传统文献教育资源在教育中的霸主地位。

  1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现状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我国对教育信息化建设一直投入很大,截至2003年底,已总计投入了1 000亿元[2]。经过多年的努力,教育资源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与此同时,由于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教育部门先后实施了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研制开发与应用(96-750 项目)、新世纪网络课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资源、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等网络教育项目,许多省市也投资建设了基础教育资源中心和教育网站。

  2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有较大的发展,但由于起步晚和缺乏相关的建设经验,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与教育信息化发展不相适应的现象,有许多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1)指导思想方面。由于缺乏相关经验,我国在网络教育资源建设过程中只能参照国外,缺乏本土的理论指导。因此,对于整体建设目标不明确,对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也认识不明,这种情况严重阻碍了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深入进行,所以,我们应该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指导思想。

  (2)资金和建设主体方面。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知识、劳动力,但是,我国现在在这些方面处于劣势阶段。要解决好资金短缺的问题,关键在于领导。只要各级领导充分认识到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重要性,克服他们重硬轻软的思想,就能不遗余力地加大对数据库建设的投入,政府就能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带动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加入,开发更多更有效的网络教育产品。只有如此,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才能有快速和良性的发展。

  美国教育资源门户网站(GEM)是由美国教育部提出并主要出资建设的,GEM并不生产教育资源,也不拥有资源实体,它只是制定了一套有关资源管理的规范,采取了资源认证和管理机制,吸引各级各类的教育资源所有机构加入到GEM中,所以GEM教育资源建设主体并不只是教育部门,而是包括许多不同领域热心于教育的组织或机构,在美国,上至政府部门下至民间组织,各行各业都可以为教育资源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这样就使美国教育资源建设的主体不只是依靠政府而是多元化,从而为美国的教育资源建设提供了足够的财力、物力、人力。今后我国在教育资源建设中,应充分借鉴美国的经验,发挥教育主管部门的主导作用,引进多方力量,形成全社会建设教育资源的机制,使资源建设主体不是单一化而是更加多元化。

  (3)标准和规范方面。现在我国网络教育资源内容无序、重复,缺乏关联,而且各个信息系统的管理体制不兼容,由于缺乏合作和交流,没有统一规划,从而使管理分散,各自为政,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重复建设现象,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而且由于不同机构在自建数据库时,选择不同的技术平台、库结构、检索界面、检索语言、专业用表、组织语言,所以建设成的网络教育资源出现很多问题,如:用户使用困难,网址无法真正链接等,这都极大地阻碍了网络教育资源的共享及可持续发展。所以,教育主管部门要成立特别小组,用于统一管理某一区域的网络资源,改变不同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真正实现教育资源的高度整合和共享。

  (4)资源的审核与评价方面。网络放大了资源的空间,可以使学习者更方便地获取丰富的资源,但这也造成了许多问题,如信息无序传递和混乱、知识信息污染等现象。目前我国尚缺乏统一完善的信息发布标准和严格的审查监督评价机制,这使得网络教育资源的质量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资源的审核既要依靠资源审核专家对资源进行审核, 也要增加网络教育资源的评价反馈机制,主观评价和大众评价相结合,同时寻找更全面合理的评价标准,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借助网络技术的发展和Web2.0,使网络教育资源更好地满足学习者的要求和需求。

  (5) 资源只注重数量、多而不精。目前教育教学资源均以库的形式出现,多达几十甚至几百G,但是数量优势并不能满足教学需求,资源的可用性不高。我们知道衡量一个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好坏不是取决于资源量而是取决于资源服务于实际教学的效率[3]。所以,建设网络教学资源时应充分了解学校的教学需求,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建设有效的高质量网络教学资源。

  (6)教育资源存在区域差异。在东部发达地区,通过购买获得资源,或通过自主开发建设资源,并形成了共享区域。但是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主要还是通过国家农远工程将相关的资源输送过去,因此,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区域间差异明显。

  3网络教育资源建设途径

  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不能简单地依靠数字化转化、购买电子文献或下载网络教育资源等建设途径,应该加大数据库的开发利用,因此,可从下面几个途径进行网络教育资源建设。

  (1) 引进网络版数据库和自建数据库结合。可以引进内容和技术上较成熟的全文数据库,如电子期刊方面有中国知网、人大期刊复印资料等; 电子图书方面有超星、书生之家等;数据库方面有中国年鉴全文数据库、中经专网等,通过购买其使用权,为用户提供网络信息检索服务,这是最基本、最有成效的网络资源建设方法。   此外还可以在不侵犯知识产权的前提下进行自建数据库。例如根据教学科研需求,下载质量高、有价值的网络教学资源,并把它们进行筛选、分类、标引,然后通过网页的超级链接方式组织这些资源,形成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网络教育资源。

  (2)资源建设中充分使用Web2.0技术。传统的网络资源建设在技术与组织用户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资源的组织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拥有资源的人与需要资源的人没有流畅的通道。Web2.0应用的一些特点恰恰能够弥补传统网络资源建设的不足。Web2.0的以下3个特点能很好地解决传统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①资源管理社会化。指的是由用户共同参与资源的建设, 资源的提供和管理并不由一个固定的机构来完成[41]。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应该考虑社会化因素。社会化使资源管理加入用户互动, 能够使用户有双重身份,这不仅丰富了资源内容,同时也增加了网络教育资源的使用价值和吸引力。 基于Web2.0 的应用,把传统资源管理自上而下的模式转变成自下而上的资源管理模式,使网络教育资源内容从以前的只由专家分类判断转而由参与者共同构建和管理;② Web2.0的开放性。开放性主要有三层含义,即内容的开放、开放的API以及开源软件的开发与应用。Web2.0 应用的内容来源于用户创造内容、用户添加内容、用户行为创造,无论哪种情况, 都需要用户参与其中。开放的API 产生了更多的应用。开放性也是网络教育资源建设需要的, Web2.0的开放性有许多值得我们利用;③ 提供长尾化服务。长尾理论是指: 只要有足够的存储和流通渠道,非热销产品所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可以和那些少数热销产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 即众多非主流的小市场的汇聚可以具有与主流大市场相匹敌的市场能量[5]。长尾理论已经在网络经济领域成功应用。对于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可以以Web2.0的长尾理论作为运营模式的理论支点, 因为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中也存在着长尾。网络资源建设如果可以在资源管理的社会化以及开放性方面有所突破, 就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到资源建设中。越来越多的用户参与互动,就会有更多的内容是由用户产生的,实现长尾服务就成为可能。

  (3 ) 利用微内容优化网络教育资源。所谓微内容就是在互联网上任何用户所生成的任何数据。例如,在QQ空间中个人发表或转载的日志、上传的照片和音视频、个性签名、QQ心情、收藏的网址、每一则评论、每次鼠标点击的链接等[6]。这些网络信息虽然平民化,但却并不是充满低级品位的文化。如果用良性目标引导,这些微内容同样可以为网络教育提供建设性的服务,同样可以作为推动网络文化发展的进步力量。微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优化网络教育资源:① 在微内容环境下网络教育资源可便利地实现共享和互动;② 网络教育资源微内容化;③ 网络教育资源可以充分实现优化评价。

  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必然趋势,具有及其深远的意义,它是教育领域的一场革命。在微内容环境中,网络教育资源具有更好的开放性、可重用性、共享性、协作性,可以使学习者有多样化的学习体验、满足建构主义理论下的个性化学习,与此同时,资源的优化评价可以提高网络教育资源的效率和质量。

  (4)建立各个学科导航系统。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中找到真正需要的信息,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许多人会出现“网络迷航”现象。所以,为使用户方便快捷地找到所需要的教育信息,科研人员有必要建立学科导航系统。所谓学科导航系统,就是按学科建设的要求将网络教育资源分门别类地系统组织起来,从而为学习者开辟一条顺畅的学习通道,可以利用博客技术优化导航系统。

  4结语

  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工作,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应该把借鉴国外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经验和探索具有本土特色的建设相结合。在起步阶段,应该踏踏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应该继续坚持“统筹规划、共建共享、深化应用、技术推进、重点突破”的建设原则,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网络教育资源建设。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陈向东.网络环境下的跨学科知识共享[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5.

  [2]赵国栋.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调查[N].中国教育报,2005228.

  [3]高文华.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建设探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7(2).

  [4]黄立新.网络教学资源的协同利用[J].中国远程教育,2008(5).

  [5]刘润达,李爽,卢鹤立.Web2.0 及其对互联网的影响[J].现代计算机,2006(8).

  [6]李邑兰.“微内容时代”对“全景世界”的建构[J].青年记者,2007 (8): 2526.

  网络教育论文篇二

  网络教育的微学习形态及分类

  一、序言

  计算机网络在教育中的应用可归结为三个层面:一是工具层面,二是整合层面,三形态层面。在工具层面,网络是教育的手段,用以移植现有的课堂教学形态,即网络教学呈现出课堂教学情景,教学设计遵循课堂学习规律;在整合层面,网络是教育的方式,用以呈现教学资源,辅助课堂教学,影响和改变各学科课堂教学结构和模式;在形态层面,网络教育是有别于学校教育的教学体系,代表教育的网络学习体系。在传统教育形态基础上建立起网络的教育形态,使之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新空间。[1]

  纵观网络教育的现状,更多的是体现在工具层面和整合层面。其主要特征是移植现有的学校教育形态和形式,改进课堂教学和辅助学习过程。表现为教材和课堂是网络展示,网络学习是网络上课和网络读书。网络课程、电子教室与电子教材实际上是呈现学校的课堂教学形式。

  网络教育形态体现在网络学习形态上,有着自身的网络教学设计。不同于学校的课堂教学及教学设计,网络学习形态具有网络教育的思维特征:数据库思维、程序思维、链接思维和复制思维。[2]学习形态的变化势必导致在教学和设计上发生改变。网络教学的“课”与“教材”不能完全移植学校的课堂和教案。网络的学习形态是什么?找到网络学习的特征与形式,就能够在网络的学习形态下构思出全新的网络教学形式,在形态层面上真正开拓出网络教育的新出路。

  近年来,新媒介学习在研究微型学习概念,它代表着新兴的学习方式。微型学习是于2004 年由奥地利学习研究专家林德纳(Lindner)提出,他将微型学习表述为一种指向存在于新媒介生态系统中,基于微型内容和微型媒体的新型学习。[3]由微型学习带来了微内容的教学资源分类研究。其研究大多聚焦于移动媒体与成人教育的优势。的确,作为新媒体学习,微型学习体现了不同于学校学习的特征。我们研究注意到,微型学习能够体现网络学习的一些特征,但它并不能真正解决网络教育的课堂形态问题。事实上我们一直在寻找不同于移植课堂教学的网络教育形式,以达到网络教育教学效果更为显著的目的。因此借助于微型学习的概念,引入网络的学习形态——微学习形态,并基于微学习形态下微内容知识形态,以及基于微内容下的微引导教学设计等三个概念构建出网络教育形态层面的应用。

  本文从学习、知识和教学这三大基本形态构成出发,研究网络教育形态层面概念,重新审视学校的教学和学习方式,解析网络的学习、知识和教学形态,促进网络在教育中的应用。

  二、网络教育的学习——微学习形态

  学者对微型学习的定义是:微型学习是一种非正式的、随时随地的、非系统的学习行为,体现了一种泛学习的概念。之所以借助微型学习概念,是因为其与网络学习形态特征的相似性,但网络学习形态不等同于微型学习的概念。为之区分,这里以微学习形态的概念来表征网络学习形态的意义。

  1. 网络学习形态

  网络教育的学习方式可以分为工具方式、整合方式和形态方式。工具方式就是网络教学课堂,播出课堂实况,与课堂学习过程一致。整合方式是结合课堂教学,浏览网页提供的不同于课堂教学的学习资源,加深对课堂教学的理解与提升。形态学习方式不同于课堂学习方式。网络学习形态要保证学习的本质意义,其定义应该具有以下三点内涵:

  (1)网络学习形态应该代表网络教育的正式的学习内容和独立的学习方式。

  (2)网络学习形态应该不同于学校课堂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

  (3)网络学习形态应该具有自身的教学体系和追求类同于学校教育的学习效果。

  在上述内涵意义下,从网络学习特点出发,构建网络特征的教学与学习体系,微学习形态应该是这种特点和体系的基础。

  2. 微学习形态的特征

  微学习形态代表着网络学习形态的特点,它不同于学校课堂教学下的学习形态。微学习形态特征应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时间特征:短时与随时

  网络学习应该是一种以个人为学习中心的学习,其有效的学习是由多个短时性学习组成,由个人决定学习时间和地点,学习时间可长可短,学习地点可固定或移动。这一特征是触发网络学习方式——微学习形态的本质起点。

  (2)学习内容特征:短篇与简练

  适应微学习形态的学习内容必然是微型的内容方式,定义为微内容概念[4]。微内容不是简单地将课堂教学内容分割,它应该呈现为一种讲究知识结构关联和学习需求递增的学习内容,篇幅简短,文字、语音、视频、动画等围绕微内容形式呈现。

  (3)学习方式特征:浏览与交互

  网络学习的发生与深入基于浏览和交互。浏览是网络学习的基本方式,看与听产生于浏览过程。浏览在微学习形态下成为学习发生的基本行为,网络学习设计要围绕这一特征展开。而交互是网络教学的重要环节,成为网络学习深入的关键和网络学习设计的交叉点。

  (4)学习动机特征:主动与需求

  微学习的教学设计应该深入分析学习者的动机特征。网络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学习。它包括两个方面:自主和自择。一个是意识,一个是行动。学习必须是这两者的配合。学习需求是学习的外在影响因素,是学习发生的外在动力。疑问和设疑是引发主动学习的基本方式。疑问是学习者的需求,设疑是设计者的环节。

  三、网络教育的知识分类——微内容形态

  为了适应网络的微学习形态,网络教育的知识形态必然会发生变化。在学校教育形态下,知识形态是以学科的形式为概念、以专业的分类为手段、以课程的内容为基础、以章节的教材为单位,教学形态是以教材为框架、以“课”为单位、以课堂为空间、以讲解为过程给学生传授。在网络学习形态下,这些将会发生改变。我们可以从知识分类原理中寻找到答案。

获取发表周期短、审稿速度快、容易录用的期刊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

学术顾问回访> 详细沟通需求> 确定服务项目> 支付服务金> 完成服务内容

SCI期刊

国际英文期刊

核心期刊

国外书号出书

国内纸质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