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服务

现当代文学中文艺与政治的理论

分类:文史论文 时间:2017-03-13

  文艺与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中的一对基本关系范畴,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文史论文范文:现当代文学中文艺与政治的理论,供大家阅读参考。

  文艺与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中的一对基本关系范畴。关于二者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文艺与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发生这种联系的内在原因在于:首先,文艺与政治都是经济的反映。文艺是一种观念形态性的上层建筑,无论它所反映的内容,还是自身的发展变化,都受经济基础的制约,因此,文艺与政治一样,都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制度起保护作用。其次,文艺与政治相比,从与经济的距离来说,政治是最近的。所以文艺反映并服务于经济制度,就不能不与政治发生密切的联系。列宁曾说过:“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也就是说,政治斗争集中表现了经济利益上的争夺,政治归根结底是要为巩固经济制度而存在的,所以政治对文艺等上层建筑部门的影响是最广泛、最集中的。因此经济制度影响文艺也往往是通过政治实现的。最后,文艺归根结底是写人的,政治生活渗透到人的各个生活领域,给人以重大影响,并又能突出强烈地显示出人的重要特点,这就使文艺与政治发生着不断的联系。如何正确看待二者的关系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下面我结合20世纪20年代~90年代现当代文学领域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演变来具体阐述这个问题。

文史论文

》》》查看期刊简介《《《

  在现代文学的第一个10年(1917~1927),即20年代文学时期,五四文学革命承继了梁启超、黄遵宪等人提倡的“新民”、“救国”的近代文学改良精神,在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科学”思想的背景下,彻底批判、否定了整个封建制度及其思想文化体系。但不可忽视的是,“五四”文学革命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领导这个文学革命的激进民主主义者忽视了人民群众,导致革命被局限在知识分子圈子里,没有普及到群众中去。由于他们不敢明确指出他们所进行的实际上就是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而企图回避“批评时政”的罪名,五四文学革命没有和政治运动紧密结合起来。因而没能发挥应有的效果。

  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及文学、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运动及文学决定了现代文学的第二个十年(1928~1937),也就是30年代文学时期的基本面貌。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趋复杂,与社会历史的走向变动相一致,现代中国文学自身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因素。这一特殊的政治文化语境,使当时各文学派别的文学观念都明显地带有政治倾向性。这直接影响到30年代的一系列重要文学论争。30年代的文学论争始终集中在文学发展的外部关系上,例如文学与阶级,文学与人民,文学与政治革命,文学与时代等等。而有关文学艺术的内部关系和美学范畴问题则未得到全面的展开。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30年代文学论争中的各方,所持的观点往往并非出自文学的或学术的思考,而常常是从自身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出发,针对自身对当时政治文化形势的理解而采取的某种文学策略。政治化思维在30年代文学论争中起了重要的甚至是主导的作用。在中国20世纪文学的发展中,30年代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中国20世纪文学发展过程中的许多问题、症结可以从30年代找到源头。在其后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我们从文学论争、文学讨论乃至文学批评中,都能发现30年代文学论争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特点的遗存。

  现代文学的第三个十年(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即40年代文学时期包括抗战、解放两个时期的文学活动。文学发展的主流是自觉继承五四以来新文学的革命精神、战斗传统,各尽所能地为民族解放大业努力奋斗。文学格局是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文学并存。40年代文艺论争比前两个时期更激烈频繁。抗战初期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是论争的焦点。抗战爆发后,许多文艺界的热血青年纷纷来到延安和其他抗日根据地,为革命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有力地促进了解放区文艺事业的发展。但其中一些人还不完全懂得解放区和国统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本质区别,其世界观还未彻底改造,立场还没有根本改变,思想感情、趣味爱好同根据地新的环境、新的群众不相适应,其文艺作品产生的效果与解放区的实际情况产生了脱节。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领导人敏锐地觉察到这些动向,在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基础上,组织延安的文艺界人士召开座谈会,力图通过讨论使党内文艺思想与革命事业保持一致并建立起抗战时期的文艺统一战线,对文艺工作者进行革命化改造,对根据地军民进行文艺普及和提高,以达到“工农群众知识化,知识分子工农化”,为取得抗战的胜利奠定文艺战线的思想基础。强调政治对文艺发展的领导作用,甚至将文艺视为政治斗争的工具,主要是战争年代特殊的生存环境所迫。在生死存亡关头,任何一个阶级都会把功利性目标放在第一位。共产党把文艺的发展和政治的发展结合起来考察,并把文艺工作看成是广义的政治工作的一部分,正是从具体情况出发解决实际问题,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在斗争实践中的表现。《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敢于承认文学与政治之间的密切关系,并且毫不隐讳地指出在特定历史时期,文艺工作应当服从政治工作的需要。但在强调文艺政治性的同时,仍然要求文艺应有自身的审美价值,表明了对文学艺术遗产继承的态度,显示出了正确的态度。

  综观建国后17年及文革时期的文学(1949~1976年10月),首先要明确第一次全国文代会(来自解放区和国统区两支文艺队伍大会师的盛会)标志着中国新文学以此为起点,进入了当代文学时期。

  我们先来看小说。50、60年代小说,以革命现实主义为主潮。革命历史小说,革命现实小说兴盛。在革命历史小说方面,以反映民主革命为主,描写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的各个历史阶段。本时期许多作家以抗日战争和20、30年代的革命斗争作为长篇小说的题材,使民主革命时期的斗争生活得到充分的反映。与历史题材相辉映,现实生活成为本时期小说创作的另一个突出题材。在现实题材中,又以反映农村生活的小说最多。土改,农业合作化,大跃进,人民公社,党对农村政策的调整,50、60年代农村进行的一系列变革都是革命现实小说的重要主题。

  50、60年代小说,具有曲折变化的发展轨迹。社会生活和文艺领域左倾思潮逐步升级。虽然“双百方针”的提出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左倾思潮,但总体说来小说的缺失显而易见。简单机械地理解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把文艺为社会服务的功能,等同于直接服务于政治。作家强化自身的政治意识,过多考虑迅速即时地配合现实斗争,阐述党的具体政策,宣传历次政治运动。这不仅影响作家的创造精神,甚至急功近利,把关于历史和现实的现成的政治结论奉为创作宗旨。创作时不是采用文学的构思方法,而是采用非文学的构思方法,多停留于生活表面,甚至造成了公式化、概念化倾向。

  从该时期的诗歌来看,我们也能体悟出文艺和政治的关系。50年代初期颂歌阶段,诗歌集中于歌颂新中国。50年代中期,双百诗歌,内容变广。1958年大跃进新民歌运动使民歌创作盛行。60年代前期战歌时代,政治抒情诗主导诗坛。题材上反映社会生活重大事件,突出明显政治内容。文革时期,公开诗坛的领袖颂诗、红卫兵诗歌、地下诗坛的知青诗歌、白洋淀诗群的诗歌盛行,极大地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状况。

  文革主流文学直接受制于政治。革命样板小说代表着“三突出”创作的无上典范。但是我们不应忽视不愿完全遵从政治之命的文学和地下手抄文学。它们抵制专制主义,在压迫中成长。尽管它们难以摆脱文学从属于政治的阴影,不可避免的带有长期以来的左倾思潮的印痕,但毕竟是相对于主潮的支脉。就主潮而言,文革十年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黑暗一页。左倾文艺思潮和阴谋政治的发展严重阻碍了文学的发展。

  新时期文学(1976年10月之后的文学)是我国当代文学继“十七年”文学时期、文革时期以后的第三个文学时期。相比于前两个时期,它以快速的发展变化、全新的审美面貌、纷繁的文学现象和论争、多彩的文学创作成果,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极为重要的一页。

  我们把新时期的文学分为这样几个阶段来讨论:新时期初期的文艺复兴阶段,80年代前期的文艺争鸣和文艺思潮演进阶段,80年代后期的文艺思潮新变阶段,90年代的文艺思潮发展阶段。

  新时期文学的进步是和时代政治的转折进步密切联系在一起的。1978年底之前,文艺界对“文革”的否定也还笼罩着“两个凡是”论所形成的历史阴影,文艺本身除政治路线之外的许多关键性审美问题,因为不仅和“文革”联系着,也和“文革”前的历史联系着,所以未能得以根本性澄清。这些都有赖于政治在自身领域的拨乱反正的深入。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标志着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的真正深入。1979年以后,文艺界大规模平反,文学题材突破了原有的禁区。“第四次全国文代会”的召开标志着文艺界的全面解冻。

  新时期文学在复苏期的发展态势,是与这一阶段里一系列文艺观念的基本问题和创作中具有倾向性问题的热烈争鸣连在一起的。自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来,“文艺从属于政治”、“文艺必须为政治服务”就成为我国文艺界一个不可怀疑的基本原则,它制约了我国近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格局和文艺面貌。大量文学论争从文艺的发展规律,古今中外文学发展的历史等方面,对这一观点进行了有力的辩驳,并认为这是“极左”文艺思潮的基本根源。同时针对“文艺工具论”展开批驳,认为把文艺变为阶级意志的服用,必将最终取消文艺。1980年“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方针的提出对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进行了重新分辨认识,这对新时期文艺复苏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应明确毛泽东提出衡量文艺作品的政治标准,并把它放在第一位,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那样的历史时期,由于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是党和人民生活的中心内容,上述提法曾经产生过一定的积极意义。它有利于促进文艺队伍,文艺运动和文艺创作在总的政治方向上保持一致;有利于克服文艺批评中忽视和抹煞作品的政治倾向及其效果的偏向。但是,在经济建设已成为党和人民生活的中心内容之时,这一观点已站不住脚。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来代替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提法是有积极意义的。

  80年代前期的文艺争鸣和文艺思潮演进阶段,中国文学开始坦然面对世界,在现实主义艺术方法引导下文学取得了和现实发展的同步性,反映改革中各种现实生活的变化。从1985年开始,新时期文学步入了新变时期。人民公社的解体,中国农村的改革基本完成,城市改革的基本启动给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文学在展现时代时如何进一步表现自己的独特性是作家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文学的本体性备受关注,而不是在与社会的对应层次上找寻自身的价值。80年代后期关于文学主体性的讨论更为强烈,文艺本身的价值得到重视。

  90年代文学,是在很多因素合力推动下发展的一个时期。自五四运动以来,我国文学就形成了与时代主潮共生共荣的传统。这一传统在新时期文学中所表现出的直面现实的忧患意识,不但在80年代十分明显,而且形成的创作惯性也作用于90年代的文学思潮演变和文学创作的主题之中。从国际看,由于1989年前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过去形成的两极文学格局趋向消失,社会意识形态多元化,我国文学创作不断探索自身的发展道路。从国内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读者、市场选择文学代替了文学选择读者,文学不断改善自身,优化自身的传播条件及方式。与80年代相比,90年代文学在拼命追赶社会,在纷繁多变的社会中,越发边缘化,领域化。

  综合20年代至90年代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演变,我们发现文艺与政治之间的对应关系与它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文学与政治的紧密联系不等同于文学受制于政治。毛泽东提出衡量文艺作品的政治标准,并把它放在第一位,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那样的历史时期,由于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是党和人民生活的中心内容,上述提法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但是,我们不应忽略文艺本身的审美形态。如果我们随意夸大政治在文艺中的作用和影响,将导致轻视乃至忽视文艺审美特征的不良倾向,从而以政治教化形态的单一性取代审美实践形态的丰富多样性,使文艺沦为政治的婢女。

  【参考文献】

  [1]毛泽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2]朱栋霖,丁帆,朱晓进. 中国现代文学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全学科期刊推荐 中英文发表指导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

学术顾问回访> 详细沟通需求> 确定服务项目> 支付服务金> 完成服务内容

SCI期刊

国际英文期刊

核心期刊

国外书号出书

国内纸质出书

2023最新分区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