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教师教育教学论文发表了中职教育发展机遇与对策研究,面对学校布局调整的大动作,河南中等职业教育既面临难得的机遇,又会遇到不少困难,必须有科学的应对之策。论文对中职教育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关调整对策。
关键词:教师教育教学论文,中职教育论文,教师职称论文
近年来,河南与全国相似,中等职业教育总体呈现学校数、在校生总数和校均在校生数逐年减少的趋势。为此,河南省政府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于2015年年底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中等职业学校布局、提升办学水平的意见》,明确提出,围绕做大做强职业教育的总体要求,计划用3年时间,采取撤销、合并、兼并、划转、转型、共建等形式,整合一批弱、小、散的中等职业学校,推动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向优质学校集中,优化学校布局,增强办学能力,提升办学质量。经过布局调整,预计到2018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调减至420所左右,原则上校均在校生规模达到3000人,确保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和在校生数与普通高中大体相当,不断提高我省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和水平。
一、机遇
面临的机遇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享受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红利。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对于区域内技术水平和人才培养具有巨大的辐射带动功能。中职学校如果依旧采取原有格局,在现有基础上做加减式的提升,将较少的享受到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红利。通过布局调整,中职教育可以更加契合河南米字型产业布局,调整自己的地理布局结构,缩短学校与产业经济发展的物理空间距离,学校发展更加便于享受产业发展红利,参与产业升级发展,共享产业升级成果。通过布局调整,中职学校主动或倒逼式参与区域产业升级,与所处产业集聚区或者经济区企业共同探究相适应的职业教育模式,从顶层设计上探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和路径,在更好地服务产业发展的同时优化学校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通过布局调整,中职学校可以对接河南大力发展的现代制造业、服务业等一系列高附加值行业产业,调整、优化、新设一批对应的高附加值、高水平和高延展性专业,引进一批优秀师资和高水平项目,促使学校与产业经济同步发展。二是形成教育发展的规模经济和节约成本。经济学认为,当一个组织在规模扩大时,可以因为内部分工、有效协作以及成本节约等因素实现规模经济。具有“小、散、弱”和同质性特点的中等职业学校,在本质上具有规模经济的内在指向性。布局调整,一方面有利于中职学校通过资源整合进一步优化生均资源,促使各类办学指标向标准化指标趋近,最大效益地发挥办学资源的效能。另一方面,可以突破现有管理和资源格局,引入新的管理理念,布局学校人才和资源,促使其实现最大化效益,实现学校内涵质量的升级。同时,中等职业学校可以将过去资源重复、产权不清等问题在整合中得以解决,从而进一步降低办学成本,实现中职学校的集约化发展。三是逐渐解放生源压力和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生源一直是当前中职学校面临的重大难题,特别是在当前适龄生源数量逐渐减少、高等本专科院校数量又不断增加、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和学历门槛不断提高的前提下,中职学校更显得举步维艰。通过布局调整,减少中职学校数量,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职学校招生困难。布局调整后,中职学校能够腾出更多精力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学校办学实力,让中职学校更加具有吸引力,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二、挑战
机遇总与困境同步存在,在布局调整中,从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困难:一是仍然薄弱的办学条件。尽管这次布局调整的目的之一是解决当前职业教育资源分散、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普遍较弱的问题,但是受制于土地、校舍等资源的专用性和难以移动性,调整后的中职学校依旧存在各类办学资源难以得到同步补充的问题。受制于现有财政拨款体制约束,尽管有着与高职甚至应用型本科近似的办学成本,就河南来讲,部分区域中职学校的生均拨款甚至不如高职院校的六分之一,缺少政府资金支持让具有公益性的学校缺少了发展可能。中职合并尽管存在着已有校区土地换资源的可能,存在着各校资源统筹使用的可能,但这其中存在着巨大交易成本,并不一定能促使这些资源转换成效能,处理不好反而会使学校发展陷入内部紊乱困境。中职学校内在人力资本存量较低,缺乏更加有效的造血能力,仅有的培养市场初级劳动力优势在中国经济升级的情境下难以继续发挥,这些困难使中职学校在市场中的议价能力被削弱,中职学校可以得到额外资助的渠道更加狭窄了。在种种限制下,布局调整后的中等职业学校薄弱的基础条件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改善。二是中职实为不被关注的群体。必须承认,现有中职学校已经得到了高度重视,但是相对于同体系内的高职来说,中职学校还需要进一步地被关注。相对高职,政府对于中职学校关注不够。由于高职基础办学指标要高于中职,使得高职比中职更具吸引力;高职生相对更加成熟,比中职生更具竞争力。因此视察、参观、交流的机会自然会更垂青高职,也构成了政府在中高职决策选择时的现实基础。相对高职,学界对于中职学校关注不够。在一些高端的研讨场所,中职学校参与的机会也相对较少。不仅如此,已有的研究中,中职主题的研究也远远低于高职。相对高职,企业对中职学校也关注不够。中职生依旧处于青春成长期,给企业管理带来额外成本,所以企业更愿意使用高职生。企业缺少与中职合作的内在动力,中职较低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也使得企业在与中职合作中难以获得人力支持或者社会关系与社会声誉的支持,自然会选择具有较高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高职院校。政府、学界与企业的较少关注,使得中职学校在职业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相对式微。由于目前中职所处的外部条件并没改变,这种情景在布局调整中也会持续下去。三是发展思路的模糊。改革开放以来,中职学校经历了兴盛、衰落与重振的历程。在当前的重振历程中,中职学校第一要务是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学校规模的外延发展。在经历一定时期的外延发展后,中职学校就未来发展定位出现了一定的困难。针对较低的社会地位,学校何以应对?是选择升格,还是通过内涵建设来改善中职学校的处境,一直是学校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尽管二者具有内在的联系,但是却有不同的指向。中职学校如何培养企业用得上、家长满意的学生,目前也是一个问题。虽然经过近十年的外延发展,中职学校依旧处于基础相对薄弱的阶段,未来发展更需要校舍、设备、师资等资源,而这些无疑需要大量资金,但是较低的财政拨款和较少的外部援助,无疑让中职学校在新一轮的外延扩张中处于举步维艰的境遇。随着布局调整,中职学校更面临着到底该怎么办、怎么走的难题,举棋不定与心有余力不足,可能成为中职学校发展的一大瓶颈。
三、对策
在布局调整中,中职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科学决策,中职教育才能取得快速发展。一是外延和内涵同步推进。随着布局调整,学校必然会开展外延扩张,同步实施内涵建设。在这一过程中,各中职学校应当避免外延和内涵发展的分离,外延建设要充分考虑其内涵意义。无论是校舍扩建还是设备更新,要充分考虑这些资源在职业教育中的意义和效能,尽可能地按照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开展外延建设。内涵发展要与外延建设同步进行。中职教育已经初步摆脱了“一穷二白”的起步阶段,在各校开展外延建设时,可以也能够适度地开展以专业建设、团队建设等为指向的内涵建设。内涵建设与外延发展要协同进行。中职学校发展中都存在着共性与个性的特质,这些特质表现在各个学校的内涵建设和外延建设中,需要结合学校实际进行平衡,制订适合学校的平衡性的内涵和外延发展措施,避免一方过大的困境。只有内涵和外延同步发展,中职学校才能摆脱薄弱底子,实现质量提高,增强学校发展的内在驱动能力。二是用跨界思维发展职业教育。中职学校缺少跨界思维,过分拘泥于在职业教育视野内办职教,自我封闭,形成发展的孤岛。如何破解?中职学校必须强化跨界思维,多与不同类型资源联系人建立亲密关系。在办好学校之际,要积极争取来自政府领导、企业家、学者乃至新闻媒体的支持。作为学校代表的校长,要多参与各种与学校不同属性的社会组织,为学校建立起多种异质资源链接,使得学校获得多种资源的支持。中职学校要用政治家、教育家、企业家和经济学家的视野去梳理学校发展。办好中职学校,要有教育思想,不懂教育的中职学校校长容易偏离职业教育公益性的办学目的。但是不懂经济学和现代管理学,特别是面对布局调整中的重重利益矛盾,没有政治家的魄力,中职学校也必然步履维艰。中职学校要妥善处理跨界与本分工作的关系。跨界的本质是向外追求资源,它会带来优质资源,但同时也伴随高额成本。向内,会带来学校发展的质量变化,但缺乏资源支持必然会导致学校发展缺乏后劲。因此,如何将有效的资源和精力分配到向内和向外两个方面,是认真衡量布局调整后的实际情况而必须做出的选择。三是常规发展与特色发展并重。每一个学校都有一种适应于自己学校的发展思路,既离不开扩大规模、提高师资水平、提升教学质量的常规道路,也离不开结合自己学校创设出来的特色发展之路。培养高质量的学生是中职学校的根本所在。任何一个中职学校,没有培养出受到企业和家长认可的学生,就不可能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在未来的布局调整中更是这样,培养的学生不合格,一切发展都是空中楼阁。突出特色才能在布局调整中取胜。布局调整的目的不仅在于凝聚现有职业教育资源,也在于错位发展形成特色,避免现有的恶性竞争。一个学校,在布局调整中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形成自己的特色,或管理,或大赛,或习惯养成,或师资团队,或校企合作,或专业建设,能够区别于其他学校并在一个区域内形成具有影响力的标志,这样才能真正在布局调整中壮大发展。常规发展要与特色发展紧密结合,特色是建立在学校常规发展之上的扬弃,各中职学校要坚决杜绝为了特色而特色的做法,要结合自己已有的特点,巩固、凝练、提升特色,使之成为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中职学校的这次布局调整,是我省中职教育发展和腾飞的契机,只要我们狠抓机遇、迎难而上、科学决策,一定能够实现中职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作者:郭国侠 陈玉华 单位: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
推荐阅读:《山西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由山西师范大学主办,山西省教育厅主管。自 1986 年创刊以来,始终将提高刊物质量放在编辑工作的首要地位,经过多年的编辑工作的磨练,已形成了一支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的编辑队伍,积累了丰富的办刊经验。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