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服务

民族文化论文多元文化下的民歌现状

分类:文史论文 时间:2017-02-06

  这篇民族文化论文发表了多元文化下的民歌现状,论文从多元文化语境下探析湖南民歌的现状,及其所具有的特征,以期为其传承与发展寻找到更好的出路。以湖南民族文化为例,论文探讨了湖南民歌的转型和发展,从而沿着这个方向不断发展。

报告文学

  摘要:民歌起源于劳动人民的社会实践中,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及民族精神。民歌可谓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经过人民群众的集体加工及口耳相传,逐步形成。民歌中所塑造的形象可谓是生动鲜明的,它表达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愿望与情感。民歌有地域之分,不同区域的民歌带有当地不同的风情。湖南民歌作为诸多民歌中的一种,有着悠久的历史及丰富的内涵。

  关键词:民族文化论文,多元文化,湖南民歌

  一、湖南民歌的描述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湖南隶属于楚国境地,祭祀活动众多,其中每逢祭祀活动便有歌乐用以娱神。伟大诗人屈原所著《楚辞》便是根据楚国民歌加工而来。《楚辞》极具浪漫主义色彩,充满了想象。至今湖南一带的山歌所呈现出的风格依然是浪漫主义。湖南人多域广,可分为湘南、湘中、湘西与湘东四个民族色彩区,其中少数民族以苗族、土家族为代表,少数民族生活的区域则是地广人稀。湖南民歌与地方上的方言音调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有句俗语这样描述此类现象:“隔山不同音”这便很好的说明了湖南语言的神秘性与复杂性,可见,湖南民歌的方言音韵极具地域特色。湖南地区的民歌多种多样且绚丽多姿,源于其悠久的历史传统,地域的差异及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使得每一个民族均会产生自己的传统及风俗习惯。湖南的民歌大多为山歌,可归纳为“高腔”、“低腔”与“平腔”。顾名思义,高腔的音调较为高亢,且节奏较自由,拖腔处多有衬字,演唱时多运用假声。低腔多为优美柔和的腔调,音量较小且节奏型较强。平腔多绵长悠远,演唱时多运用真声。湖南民歌作品大多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例如《浏阳河》,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旋律流畅优美,表达了对家乡及对生活的热爱。这首歌曲影响了几代人,其明快亲切的旋律经由作曲家的改编,改编成钢琴协奏曲、器乐曲等等,运用不同的演奏或是演唱形式,歌颂了湖南地区的美。湖南人杰地灵,出现了诸多民歌表演艺术家,如李谷一、宋祖英等,她们的作品中有许多是以湖南当地的民族风情作为创作素材,如《刘海砍樵》、《洗菜心》等,在这些作品中能够感受到的便是湖南民歌所独具的色彩以及其中所包含的意蕴。在《刘海砍樵》中更能感受到其中所独具的湖南方言音韵,地道的湖南方言韵味在整首歌的描述中有了更为深刻的诠释,使人在聆听之时对于其方言音韵有了更全新的认识。

  二、湖南民歌的转型

  湖南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加之传统与风俗习惯的差异使其具有多种多样的地方方言,使得民歌逐渐形成一种丰富多彩的局面。在作曲家的不断努力与不断探索中,产生了许多颇具影响力的作品,给予湖南民歌贴上显著的标签,多种风格迥异的演奏或演唱方式使得湖南民歌拥有更斑斓的色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多元文化语境下,民歌面临的实则是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如何使得湖南民歌得以完整保存并代代传承是值得深思的问题。近些年来,“新民歌”这一名词出现在大众视野。按照歌曲的旋律或是演唱,可将新民歌分为“艺术类”和“通俗类”两大阵营。无论何种类型的新民歌都是作曲家的个人创作,其旋律和基础音调均来自于戏曲音调及传统民歌,有相当多的新民歌还来自于传统器乐曲。从音乐本体的角度来看,“新民歌”应属于“民歌”范畴。湖南民歌在转型之时所取得的成果是显著的。正如那首经典的《浏阳河》,经过改编之后变成了《浏阳河2008》,这首崭新的歌曲凝聚了更多传统文化,完成的是传统文化的传承,既歌颂了湖南的美,同时又凝聚了一些成长中的坚强与勇敢。

  三、湖南民歌的发展

  湖南民歌的发展应该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潮流,将民歌融入更多的现代因素。无论何种形式的艺术作品均是时代的产物,其中凝聚的时代精神以及民族情感是十分浓烈的。民歌正是这样一种极富情感的艺术形式,它靠自身的艺术灵魂代代传承。湖南民歌即是如此,它将湖南的地域文化及民族情感融合在一起,使得人们能够在传唱湖南民歌时感受到其中的文化底蕴及其所具备的情感内涵。湖南民歌所具备的内在精神及希望是质朴与纯洁的,它可以使得人们感到愉悦,感受到生命的力量。湖南民歌作为一种符号与象征,需要不断地注入新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正是在面临多元文化的情形中所进行的整合与变异。湖南民歌的发展在内容与形式上均需要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加工,只有如此才能使得湖南民歌完成更好的发展。湖南民歌的发展应当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需要,在内容与形式上均做全新的展现。湖南民歌的发展不在于其夺人眼球的外在形式,更多的还是其音乐本体特征及其所要传达的思想和情感。湖南民歌应出现在各种现代化的舞台之上,不应仅仅蜷缩在角落。

  四、结语

  民歌作为一种民族的符号,肩负传承民族文化的重担。湖南民歌是湖南地域文化的代表,更是湖南人民智慧的结晶。湖南民歌所具备的是一种真实,其与民族命运是紧密相连的。民歌的发展现状需要改造,尤其在多元文化语境下,更应该将这份真实保留。除此之外,民歌作为一种情感寄托,其所凝聚的便是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不同地域的人们欢聚一堂,共同呈现自己民歌的歌曲。在多元文化的语境之下,湖南民歌应找到自身转型与发展的路径,在寻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要适当融合当代文化思维及审美意识。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湖南民歌的发展应当将内容与形式做全新的改革,形式符合现代审美需要,内容应以传承文化为主。其最应做的便是在多元文化中给自身准确定位,而后沿着这样的方向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超.中国民歌[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

  [2]彭会资.民族民间美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王杰.民歌与当代大众文化——全球化语境中民族文化认同的危机及其重构[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6,06.

  作者:曾文彬 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推荐阅读:《报告文学》湖北省新闻出版局主管、长江文艺出版社主办的刊物,主要栏目: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

全学科期刊推荐 中英文发表指导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

学术顾问回访> 详细沟通需求> 确定服务项目> 支付服务金> 完成服务内容

SCI期刊

国际英文期刊

核心期刊

国外书号出书

国内纸质出书

2023最新分区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