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我国与中亚各国间的往来日益增多,经济合作内容越加丰富,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经济论文投稿:探究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制约因素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区域经济合作指的是一个区域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为了维护共同经济和政治利益,实现专业化分工和产品交换而采取共同的经济政策,实行某种形式的区域性经济联合。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合作区域化的不断发展,处于转型期的中亚各国也纷纷推行区域经济合作政策。然而,由于对非经济因素的忽视,导致区域经济合作进展缓慢,研究制约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非经济因素意义重大。
一、社会政治因素对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制约
由于中亚各国实际情况不同,政治制度和历史具有复杂性,使得区域经济合作中缺乏政治保障,这一点严重制约了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如:哈、乌、吉等国家,属于总统共和制,却并存了遗留下来的社会主义体制痕迹,政治体系并不成熟,经常出现议会和总统的政治冲突现象的出现,这种政治碰撞直接影响了国家政策的制定和对外关系。
另外,目前中亚国家多数都存在法律法规不完善、不稳定等问题,客观上不能为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法律短缺且变数大、不连贯,常常脱离实际又不到人民认可,无法贯彻执行,执法的混乱更使得法律被无视。由于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过多,一些国外投资者在投资中就会受到不利的限制和歧视,这十分不利于区域经济合作发展。
中亚地区各国存在不同程度的官僚腐败、官商勾结行为,国家管理层存在重视政治、轻经济的发展策略,这也成为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制约因素。
二、地区文化因素对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制约
历史上看,中亚地区汇集了东西方的各种文明,但其只是长期以来接受着周边优势文明的辐射,留下了各国古老文明的痕迹,因此这些文明的复杂性和不同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各国对于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选择,影响了经济合作,甚至一些国家一直保持的保守陈旧的思想,无法适应区域经济合作的形式。另一方面,中亚地区是世界上民族状况最复杂的地区之一,各民族文化心理和文化元素使得各国有着较大的排外心理,缺乏合作意识,较强的内向性格和坚韧的民族耐性又不易与其他民族融合,这种传统心理特点往往导致各国更重视利益,轻视合作。各国间的文化认同和宗教问题存在较大争议,使中亚区域经济合作难以顺利开展。
三、区域安全因素对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制约
(一)传统安全因素制约
安全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在和谐的国际气氛中才能开展经济合作,苏联解体后,中亚各国在经济技术合作中频频寻求西方,却对区域内部经济合作并不热衷,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经济合作发展。
美国打着“合作反恐”的旗号,实则为了维护美国利益和霸权地位,在中亚地区部署了军事力量,美国并不愿意看到中亚地区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中亚各国考虑到美国关系和各自利益,不愿意得罪去积极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另一方面,传统安全因素还有领土争议问题,也是中亚地区比较突出的问题。中亚各国独立后围绕边界划分多次产生矛盾冲突,一些地方甚至多个国家都涉及其中。领土主权问题关系到历史责任和民族尊严,因此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愿意做出让步,这也使得中亚区域国际关系始终处在紧张关系中,在这种紧张的国际气氛中开展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是十分困难的。
(二)非传统安全因素制约
近年来,中亚地区宗教极端恐怖势力猖獗,引起了国际的关注。这些宗教极端恐怖势力对中亚地区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了极大威胁,甚至已经影响到了中亚政局和中亚国家的对外政策。他们的主要行动方式就是制造恐怖活动,通过组织制造恐怖活动来达到政治目的。多使用的手段有:爆炸、武装袭击、绑架、暗杀等等。宗教极端恐怖势力的存在,使得中亚地区安全局势十分不稳定,这大大阻碍了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另外,中亚各国资源占有量不均,不仅体现在石油、天然气等重要战略资源,同时体现在土地、水源、矿产等资源,如任其发展,后果不堪设想。安全是区域经济合作的前提条件,缺少了安全的保障,区域经济合作就无从谈起。
四、结束语:
近些年来,我国与中亚各国间的往来日益增多,经济合作内容越加丰富,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各国经济也因此得到了高速发展。但实际上区域经济合作影响因素较大,实施中困难重重,想要这种实现区域经济合作,必须团结中亚地区各个国家,消除分歧,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徐梅玉。浅谈非经济因素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及对策[N].湖北工商学院,2012,13(11):119-124
[2]杨恕,曾向红。中亚各国制度变迁的政治文化动因[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7(06)
[3]汪金国。影响未来中亚社会发展的文化和社会力量因素[N].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4)
[4]潘志平。中亚的民族关系历史现状与前景[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