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分布的地区也不相同,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也在不断进行城镇化建设。本文是一篇城市规划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现状。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在部分地区实行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加快山区贫困地区提出了农村城镇化的步伐,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城镇化进程和战略的选择提出了根本性的要求。由于少数民族间民族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要想尽快完成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必须要将城镇化问题和战略选择结合在一起。根据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的战略。
关键词:少数民族,农村城镇化,战略选择
1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和城镇化本质上是一样的,即将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民由农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因为农村地区有着特殊的二元结构形态,因此,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也有着特殊的二元结构特征,即集聚型农村城镇化和扩展型农村城镇化。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地区都是山区,自然资源也比较容易采集,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促进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比如说开发旅游产业、保护自然资源等。
2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2.1产业发展不平衡,基础薄弱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的经济发展一向滞后,受传统农业和产业的影响,他们主要是以生产农产品为主,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发展与第一产业的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的发展不合理,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比较滞后。
2.2城镇化规划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的错位
城镇化建设并不是会给每一个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福音,因少数民族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复杂,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也许并需要城镇化,强制实行城镇化只会适得其反。这就是城镇化规划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错位问题。我们应该因地制宜,我们的目标是让当地的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而不是一味的为了城镇化而城镇化。
2.3破坏生态环境
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充沛,在进行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护生态环境,有节制的开发生产线。决不能本着先污染后治理的原则,少数民族地区本就属于偏远地区,一切设备设施不完善,一旦环境遭到破坏就很难在短时间内复原。
3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战略选择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必须找出阻碍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因素,提出城镇化建设发展的战略。
3.1由大城市向小城镇推进,集中发展小城镇-城乡统筹发展
中共十五届三中全,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小城镇、大战略”的城镇化发展战略思想,我们不能只依赖于农民向城市的转移,应该采用扩展型农村城镇化,在少数民族山区原有资源的基础上,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成为特色小镇。特色小镇的开发可以挖掘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潜力,扩大少数民族地区的吸引力、辐射力和带动力,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发展的进程。在此过程中政府应该给予适当的引导,让大城市的产业向正在建设的小城镇引进。让小城镇的文化和遗产得到保护,使少数民族地区尽快加入城镇化建设发展的行列,消除城乡差距,摆脱贫穷落后的生活。但大城市向小城镇的推进并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的,应该根据大城市和小城镇的经济发展结构,大城市向小城镇推进的产业要和小城镇建设发展需要相适应,以免发生错位现象。
3.2政府加大投入和政策性支持,采用市场和政府互补互动
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地理环境、基础设施等实际情况,我国政府要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支持,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建立和完善基础设施;疏通民间资金的流入,为他们打开通往城镇化进程的大门。在吸收计划经济体制下城镇化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我国采用政府和市场互补互动的发展模式。政府和市场互补互动的发展模式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的发展有利于扩大边疆地区的对外贸易和交通事业的发展。
3.3着重发展旅游业,以旅游业带动城镇化
根据少数民族各地区的独特性,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可以发展独特的旅游项目,主要包括疗养旅游、探险旅游、体育旅游、民俗旅游、文化考古旅游等,开发具有本地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打开市场、缓解就业压力,同时也可以弘扬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各种旅游方式。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带动城市人口向少数民族地区的暂时流动,有助于交通的建设和设施的完善,增加少数民族地区的收入,使少数民族地区更快的迈向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进程。
城市规划论文投稿期刊推荐:《国际城市规划》杂志于1986年正式创刊,由建设部主管,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份全面解读国际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国家级学术刊物。其前身是国家城建总局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于1979年创刊的《城市规划研究》,1986年更名为《国外城市规划》,2007年正式更名为《国际城市规划》。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