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服务

农业科技论文草鱼生态养殖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

分类:农业论文 时间:2016-08-05

  草鱼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一种食材,草鱼的营养丰富,而且肉质鲜美,是很多人喜爱的食物,草鱼的养殖也是一门技术。本文是一篇农业科技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草鱼生态养殖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

农业科技论文

  摘要:草鱼生长快,饲料来源广泛,是我国淡水养殖四大家鱼之一。同时,其肉质肥嫩、味道鲜美,具有丰富的营养,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由于其生长迅速的特点,草鱼的养殖潜藏着巨大的商业效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讲究食材的生态属性。如何运用生态养殖技术对草鱼进行养殖,并给以高效的病虫害防治,提高草鱼养殖效益,这是本文探讨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草鱼,生态养殖技术,病虫害

  2014年,我国养殖水产品产量4762万吨,相比2008年的产量,6年时间增长了1300多万吨。专家预测,截至2030年,全世界近2/3的食用水产品将产自养殖渔场,而水产养殖也将为全球提供50%的鱼类产品。水产养殖业发展不断加快,作为中国主要的淡水鱼类养殖对象,草鱼在水产养殖业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在鱼苗、幼鱼期等不同生命阶段,草鱼的食物选取也会随之改变,但总体以素食为主,是一种典型的草食性鱼类。由于食性特殊、觅食手段独特,有开荒除草功能,草鱼被移植到世界各地。然而,草鱼属群居动物,一损俱损,大规模的养殖必然给其病虫害的防治增加了难度。因此,要保证草鱼养殖的质量,不仅要对鱼苗择优处理,还要全面把握草鱼的生态养殖技术,强化病虫害防治措施。

  1草鱼生态养殖技术

  1.1草鱼种类选择和放养技术

  在选择草鱼种类时,需要考虑其体型和种类来源。其中,以体型匀称、体质健壮、活泼无伤的鱼种为优。鱼种必须有可靠的来源,条件允许,也可以自行培育鱼种。在主养草鱼时,应保持草鱼的主体地位,另外再加入一定比例的鲢、鳙、鲫鱼等其他鱼类进行配养。这些鱼类的生活水层和草鱼不同,也不会和草鱼争食,即可以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又能充分利用池天然饵料。由于草鱼吃食量很大,水体容易富营养化,鲢、鳙鱼通过摄食浮游生物,可以调节池塘的水质;鲫鱼在摄取饲料碎屑的过程中,会翻动池底淤泥,将有机物进一步矿化,使得水质得以改善。

  1.2草鱼养殖的池塘环境分析

  人工养殖下草鱼的健康生长,离不开的池塘生态环境的改造。养殖草鱼的池塘需要考虑四个环境因素:选址、水源、水深、池埂。首先,池塘应选在水源丰富、电力充足、交通便利的地方;其次,池塘用水需要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标准;再者,池塘深度保持2.5m,水深1.8m为最佳,水深不能小于1.5m,池塘深度不能低于2m,长宽比例5:3,池坡比1:2.5;最后,确保池埂不渗漏,池塘底部的底泥保持15cm左右并具有较好的微渗透能力,使得池塘的土质具备保水、养肥功能,便于草鱼正常生长。

  1.3投饵技术

  人工养殖的草鱼鱼种应在放入池塘后及时进行驯化。在投饵时可以人为地给定特殊的声音,使之形成进食记号。前后两次投饵需要一定的时间间隔,避免投饵速度过快,每次也不能投太多。投饵应遵循定时、定质、定量、定点原则,并严格执行。草鱼鱼苗期摄取浮游动物,幼鱼期兼食昆虫、藻类和浮萍,人工养殖的草鱼,以投配合饲料为主,或者投放黑麦草、苜蓿等人工种植的优质饲料。

  1.4水质管理

  6—10月晴朗无风时,每日午后13:00—15:00之间对池塘进行2小时的人工增氧,为草鱼生长提供足够的氧气。同时,凌晨时段含氧量低也需要适当开启增氧机。由于饵料和排泄物的长期累积会污染水质,应对池塘进行小量排水和小量进水,以多次换水的方式来改善池塘的水质。通常平均3—5天就需要注入10cm左右的新水,平均每隔15—20天需用生石灰化浆对全池进行泼洒。水质的具体管理细节可参照以下几个方面:1.4.1水色水中悬浮颗粒、浮游生物、底质等都会影响水质。良好的水质多表现为透明度高、水面无浮沫、水质清爽而不粘。随着光照的不同,水色也会发生改变,一般好的水质会伴有较多种类和数量的浮游生物。1.4.2pH值PH值代表水的酸碱度,养殖用水的pH值应呈中性或者弱碱性,控制在6.5—7.9之间,过酸或过碱都会影响水质,不利于鱼类生长。pH值较低的水,酸性也较高,不仅会腐蚀鱼类的鳃和表皮,引发鱼的传染性病症,还会降低酶的催化速率,影响水中有机质的分解,累积氨氮毒素。若水质过碱,也会抑制鱼类呼吸,降低其消化速率,影响鱼类消化食物的能力。1.4.3溶解氧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也会影响草鱼的健康状态。水中充足的氧气会抑制各种有害物质的产生,降低硫化氢等有毒气体对鱼类的负面影响。如果水中含氧量不足,鱼类不仅无法正常呼吸,甚至还会因缺氧导致大量死亡。1.4.4氨氮含量鱼类的排泄物、水生物的残骸、残饵、肥料等会产生氨氮类物质,并在水中以分子氨和离子氨的形式存在。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氨的含量会增大,但若是水中分子氨浓度过高,不仅会对鱼类的组织黏膜产生损害作用,还会致使鱼类感染传染疾病。因此,需要定期使用底质改良剂来控制水中的氨氮含量。

  1.5成鱼捕捞

  当草鱼培育到一定阶段时,需要对池塘进行成鱼捕捞,控制其载鱼量,平衡生态系统。通常情况下,需要每年轮捕多次,在5月份时,对三龄鱼进行轮捕,捕捞体重为2kg以上的三龄鱼,每月一次,直到捕完为止。入冬时期,需要实行干池捕捞,若是鱼类还未满足捕捞规格则将其并塘越冬。

  2草鱼病虫害防治

  在培育草鱼鱼种的过程中,常常出现草鱼因病害而造成大量鱼种死亡问题,给草鱼养殖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在草鱼养殖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对草鱼进行病害防治。

  2.1生态防治措施

  在草鱼的病害防治中,需要注意对池塘环境和鱼苗的严格把控。在池塘选址上,尤其避免选用近一两年养过草鱼且患过草鱼三病的池塘。同时,在池塘使用前,需要对池底进行暴晒并用生石灰进行彻底的消毒。对于鱼种,必须择取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鱼种,放养前需要给鱼种注射草鱼“三病”疫苗,以防传染病发生。引进鱼种时尽量考虑质量可靠的国家或省级鱼苗场。对鱼苗进行放养时,草鱼和配养鱼的比例控制在80:20。在培育前期,重点应放在增强草鱼体质上,给其定时喂养适量的饲料并及时驯化。此外,前期也要主要日常消毒工作,除了平均半个月进行全池生石灰化浆泼洒,在6—9月之间还需要对全池实施消毒剂泼洒消毒工作。尤其在养殖中后期,是消毒的重要阶段。期间,池塘的有毒气体和有毒物质会因为鱼类大量地排泄粪便而不断增加,可以加用光用菌,优化池塘生物结构,预防鱼病的发生。

  2.2治疗措施

  在草鱼培育过程中,常常出现肠炎、赤皮病、烂鳃者三种病症,统称“草鱼三病”。这三种病往往会导致大量的鱼种死亡。因此,若是发现草鱼出现这三种病且已有死亡鱼种时,必须马上减少投放饲料或者停止投放饲料。如此坚持3—5天,然后将再肠炎烂鳃灵混入青饲料中对池塘进行少量投放,此后适当增加饲料的投放量。利用中药大黄实行全池泼洒也能实现治疗效果。最后应当注意的是,若是草鱼患有严重的三病,在对池塘进行消毒时,一定要避免使用漂白粉、二氧化氯等含氯药物,否则会加重鱼种死亡数量。鱼类疾病中,另一种比较常见的就是寄生虫类鱼病,如三代虫、中华鳋等。应对这种寄生虫,应使用灭虫王对全池进行泼洒,泼洒量0.5kg/667m2,通常每隔一天泼洒一次,连续泼洒两次后即可显效。

  3结束语

  虽然目前的草鱼养殖技术和相应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并未达到成熟阶段,不过就水产养殖业积极的发展态势看,相关研究和实践终将突破技术大关,为草鱼的高产养殖和高效的病虫害防治提供保障。草鱼是淡水鱼类中的重要品种,草鱼养殖工作也是一项细致工作,从鱼种选择到鱼种消毒,从科学投饵到合理用药,每一个环节都要仔细把控,如此才能促进生态草鱼的培育,顺利增产获得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罗勇.网箱养殖草鱼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J].广西农学报,2012(06):48-51+82.

  [2]潘晴晴.草鱼养殖技术及病害防治措施[J].北京农业,2014(27):133.

  [3]《科学养鱼》2014年总目次[J].科学养鱼,2014(12):93-100.

  [4]陈丽婷.3种优质青饲料对草鱼饲养效果及投喂技术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3.
  农业科技论文发表期刊推荐《江苏农业科学》办刊宗旨:理论联系实际,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促进农业科技进步。跟踪科技前沿,传播最新农业科研成果、技术和先进生产经验,侧重实用技术,服务于提高农业科研水平,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帮助农民科学致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农业领域具有很好的声誉和影响力。《江苏农业科学》刊载的文章科学性强、论证严谨,在学术上多有新的见解与发展,而且通俗易懂,实用性强,是您从事农业科研、农技推广、农业管理,跟踪农业科技,实现科学致富的良师益友。

全学科期刊推荐 中英文发表指导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

学术顾问回访> 详细沟通需求> 确定服务项目> 支付服务金> 完成服务内容

SCI期刊

国际英文期刊

核心期刊

国外书号出书

国内纸质出书

2023最新分区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