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计算机应用论文发表了技工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方法,很多企业都离不开计算机,这就要求计算机专业学生要熟练掌握计算机技能,采用教学模式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教学过程的效果。
摘要:结合技工学校学生的特点及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相关要求,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更要把所学到的计算机知识有效地融会贯通,从而适应当前企业的需要,那么就应加大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的设计等方面的探索和研究,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兴趣,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和动手操作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论文,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一、多种教学模式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主要强调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多媒体教室听完理论课后,过一两天才安排进入学校机房进行上机操作练习,那么前面老师讲过的理论知识印象都不深了。这样理论课就显得没有实际意义了,造成理论与实践操作严重脱节。一节课老师应尽量控制在15~20分钟内进行讲解和示范,在这个过程中,每讲完一个功能选项的相关要求就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一次,然后再继续下一个问题。(2)分层次教学。目前,技工学校学生的计算机理论和实操水平参差不齐,因学生来源较广,部分农村学生从未接触过计算机。这种学生层次的不均给技工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带来极大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分层次进行教学。基础差的学生按教材进度学习,从易到难,逐步认识和掌握;基础好的学生,可根据他们的兴趣,在完成相应任务后,另外安排一些难度较大的任务。(3)做好课前准备工作,精讲多练。课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计算机熟练程度和接受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对授课内容作适当的调整,力求精讲、少讲,只需把学生普遍感到陌生、难懂的知识点及难点作为主要内容来讲,把作者简介:王华(1972—),男,四川剑阁人,广元工程技工学校计算机讲师。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讨论、操作。
二、多种教学方法并举,丰富课堂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1)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课前,教师应读活教材,在把握总体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设计出隐含新知识点的任务,在课堂上布置任务并要求学生完成。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和实践,锻炼学生的学习和探究能力,提高学习效率。(2)案例教学法。教师应结合当前企业的需求,熟悉并掌握相关案例。对于某些知识点,以案例的形式引导性地进行讲解和示范,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能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新能力,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3)分组学习教学法。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考,有的放矢地自觉训练,相互督促,提高教学效率。每个小组挑选2~3名基础好的学生来负责,这样做不仅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是一种帮助,而且对基础好的学生也是一种知识巩固、技能深化的过程,让所有学生都动起脑和手,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三、注重教学过程,确保教学效果
重视教学过程组织。在机房的计算机网络中加装多媒体网络教室控制软件(如极域电子教室、伽卡他卡电子教室等),把教师机的屏幕演示内容直接广播到学生机的屏幕上。这个软件的功能还可以实现老师讲解后立即让学生操作,然后可以把某位同学完成的作业广播给大家,进行讲评。有时为了使课堂不致枯燥无味,可以让学生们完成作业后玩一些小游戏,寓教于乐。这样,教师可以随时将理论教学与上机操作穿插进行,可以更好地将知识与技能紧密联系,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同时小游戏能让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具趣味性,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目的。综上所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让学生想学、乐学、可学,同时让学生学会对基本信息的收集、处理及应用,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尽快适应,实现与社会的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赵艳霞.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内江科技,2009,(6).
[2]胡慧.《计算机应用基础》分组教学探索[J].硅谷,2008,(5).
作者:王华
推荐期刊:《电信技术》(月刊)创刊于1954年,人民邮电出版社主办。是我国电网信领域创刊最早的杂志。始终紧跟我国通信事业前进的步伐,及时介绍新技术和新产品,交流网络建设和运营维护管理经验。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