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我国很多高等院校都开设了生命科学,生命科学包含的方向有很多,分子生物学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向。目前,分子生物学相关理论和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林牧渔的科研和生产领域,为了有利于本科生后期专业课的深入展开和研究生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本文是一篇教学与研究杂志投稿的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分子生物学少学时教学改革。
摘要:分子生物学是生命科学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其与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神经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等学科的交叉渗透大大推动了科学发展,对培养研究型拔尖人才起着关键作用。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的不断发展,日益增长的知识技术与课程学时不足这一矛盾成为了影响分子生物学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控制PPT课件信息量,将教学科研紧密结合,并开展网络化教学、动画教学、双向互动教学等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从而解决少学时情况下的分子生物学教学问题。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PPT课件,动画教学,双向互动教学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课程已成为了我校动物科技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等7个学院的必修基础课。因此,完善这门课程教学规划,帮助学生建立系统、整体的分子生物学知识体系,对培养高素质的农学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1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存在问题
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的不断发展,分子生物学课程的学时进一步被压缩,而随着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进行,该学科的新知识、新技术呈现出爆发性增长态势。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利用有限的课程学时,使学生既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又熟悉学科前沿,从而保证或者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是目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另外,由于很难通过眼睛直接观察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对象,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良好的抽象能力,也因此造成学生普遍形成分子生物学“难学”的恐课情绪,反过来进一步增加了教学难度。如何帮助学生摒弃对本门课程的错误认识,让他们认为分子生物学“有趣、易学”,也是教师们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目前,我国很多单位均开展了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建设性的改革成果。我们根据本院学生的情况,结合兄弟院校已有经验,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
2教学改革方案
2.1合理安排
PPT教学内容PPT教学图文并茂、声像结合,不仅显著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对提高学生对分子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具有积极意义。但是,PPT教学也存在明显不足。调查表明,43%的学生认为PPT容易导致疲倦,33%的学生认为不便于作笔记和知识记忆,部分学生认为PPT教学“看不到教师的思维过程”、“互动效果差”。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PPT课件信息量过大。教师在讲授拥有巨大信息量的PPT课件时,往往为了追求知识点的全面性而忽视了其逻辑性,重点不突出,导致学生听的时候眉头紧皱,听完之后脑袋空空。所以,控制、减少PPT信息量,降低讲课节奏,让学生从“来不及看、来不及写”变成“有时间想、有时间问”。在控制授课信息量的同时,教师需要花更多的时间用眼神、肢体语言和学生交流,细心观察学生的肢体语言信息反馈并及时作出调整,对于提高授课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2.2教学实践与科研进展紧密结合
学生在学习分子生物学课程时,往往强调了记忆而忽视了理解,没有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导致在碰到真正的科研问题时仍无从下手,无法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际科学问题的解决,进而形成“上课无用论”,产生了厌学情绪。因此,教师在讲授完基础理论的定义、原理、发现过程等内容后,需要举例讲授如何将所学知识用于科学实验结果的分析,解决本科教学到实际科研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比如,在讲授“乳糖操纵子”一节内容时,我们除了讲述乳糖操纵子的序列结构、调控过程和生理意义等之外,还以超级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例,用操纵子理论阐述了甲氧西林抗性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并和学生分享、讨论了该研究的意义、热点与难点。这种讲授方式实现了本科生们和科研的零接触,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信心,有利于他们深入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2.3开展现代网络化教学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了学生们的基本配置,而学生对手机的沉迷程度越来越大,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身体健康。但是微信、QQ群等手机应用软件的普及,也很有利于人们之间信息的交流。为了将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成果应用于教学过程,我们建立了班级学生微信群。一方面,教师可以将最先进的科研技术与发现分享给班级学生,并引导他们讨论该项研究的意义、实验设计思路和相关实验技术等;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在微信群中回答学生的问题,并且这种答疑方式给了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有利于老师充分认识学生的思考盲点,加强了师生对问题的理解。当然,打铁还需自身硬。在这个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中,要求教师们多方面阅读分子生物学教材书籍和有关文献,加强自身理论和技术水平。
2.4合理利用科研动画教学
目前,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不但在科研总体发展上领先于我国,他们在科研动画开发方面的投入也优于我们。美英日等国家的知名高校及Nature、Science等知名出版集团,均制作了很多画质优良、逻辑严谨、结构清晰、简单易懂并免费的科研动画。将这些动画用于相应知识单元的教学实践中,不但能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还能帮助学生形成更宽广的学术视野。同时,由于这些动画均为英文解说,而大部分学生的专业英文能力不足,需要教师熟悉整个动画所讲述的内容,在授课过程中将动画分解并逐段讲解,否则这些科研动画在教学中的实际效果将大打折扣。
2.5积极组织双向互动式教学
我国传统的授课方式造成大部分学生上课时懒于思考,更不会主动提问发言,而良好的互动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注意力等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展现主管能动性,引导他们积极思考、提问;同时,定期听取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意见,掌握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差异,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这些双向互动措施都有利于实现课堂学习效率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朱玉贤,李毅,郑晓峰,郭红卫.现代分子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徐林强,肖庆国.大学PPT教学的调查与反思[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S1:200-202.
[3]汪妤,李红霞,李海峰,刘熠.农学专业分子生物学本科教学改革初探[J].高等教育,2015,34:115.
[4]李虹仪,张茂,马景蕃.动物科学专业《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1(29):95-97.
[5]迟彦,季长清.《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教育创新,2009,17:207-208.
相关期刊简介:《教学与研究》为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好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读者对象:高校、各级党校、各类成人院校的理论课教师,理论研究和理论宣传工作者,以及有关学科的大学生、研究生。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