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服务

经济核心期刊发表关于债券投资委外管理的观点及发展建议

分类:经济论文 时间:2016-05-11

  债券是一种金融契约,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直接向社会借债筹措资金时,向投资者发行,同时承诺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本文是一篇经济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关于债券投资委外管理的观点及发展建议。
  摘 要 2015年是委外管理蓬勃发展的一年,全市场委外管理的规模预计达到了万亿,而债券委外是其中最主要的品种。本文简要描述了其模式、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债券委外,资产管理创新

  一、委外定义和模式

  债券委外一般是发起机构限定债券的品种、评级、久期、杠杆率、警戒线等因子,委托另外一家机构(以券商的债券投资机构居多)代为投资债券市场,管理人根据委托人的策略要求主动进行债券投资,获得管理费用。

  委外业务的起源是近年来城商行和农商行的理财、自营资金规模加速增长,但很多小型区域银行缺乏专业债券交易员,受制于地方银监系统的保守监管,理财资金多以信用债持有到期为主,不做交易不加杠杆也很少涉足非标。高收益资产获取严重依赖于政府资源与经济环境,为了匹配资产与负债的供需结构,委托投资作为银行获取资产的重要渠道迅速发展。

  除债券委外,委外投资还包括股票质押回购业务委外、非标投资委外、二级市场股票委外等品种。但债券委外的管理是其中规模最大、历史最长、参与机构最多的一个品种,主要原因在于其他的品种没有统一的投资标准,习惯一事一议。

  委外的模式一般是双方约定一个业绩基准,业绩基准之上管理人可以获得超额提成。双方也会约定平仓线,在净值触及该线后,管理人就启动清仓结束投资。委外业务对传统金融业务最大的改变在于:风险完全由委托人自行承担,被委托人不承担任何委托资金受损风险。

  二、委外发展现状

  2015年是委外管理蓬勃发展的一年,全市场委外管理的规模预计达到了万亿。债券委外2015年的爆发式增长主要得益于以下因素:

  (一)债券市场的持续牛市

  2014年,债券市场从熊转牛,10年期国债利率由2014年3月19日发行的4.42%到2016年1月27日的2.85%,①各金融机构在这场债券牛市的盛宴中收获满满,尤其是投资长期债券,不仅获得了债券发行承诺的年息,还享受了债券现价上涨的浮赢。而且各家机构除极少数投资策略是持有至到期外,大部分都放大了杠杆,这两年的资金价格一路走低,杠杆的获利也愈加丰厚,资本逐利的天性导致债券市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机构参与进来分一杯羹。其中,那些缺乏债券市场经验的机构与其自己投资,不如委托专业机构来进行投资。

  (二)市场资产的缺乏与资金的充沛

  2013年6月的钱荒事件后,监管要打造流动性宽松、低利率的市场,为市场注入了大量的资金,但实体经济的不景气造成了优良资产的缺乏,2015年全社会的融资需求不升反降。大量的资金无处可去只能投奔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和货币市场。其中,股市在近两年经历了一波大涨,充沛的资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在货币市场中,充足的资金导致1天、7天隔夜利率屡创新低,货币基金收益率由曾经的7%以上回落至3%以下。在这种情况下,对大部分投资机构,既不能投高风险的股票市场,也不能投收益率低的货币市场,大量资金进入债券市场已成必然。

  (三)人才的培养

  债券委外投资的管理人主要是以往债券市场的主流参与者: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很少看到银行、信托公司等作为管理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有吸引力的人才体系。券商及基金公司对人才引进一向不留余力,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导致他们薪酬、考核机制对于吸收一流的人才有很大的帮助。(2)除银行外,券商、基金公司在银行间及交易所的交易比较多,在市场上累积了一定的知名度。(3)银行的债券交易团队虽然交易量大,交易员众多,但目前市场上的委托人绝大部分仍是银行,从同业竞争的角度来看,一家银行很难将自己的策略全权委托给另一家银行进行操作,而从银行的角度来看,对那些大规模的资金委托,不管是从产品形式上还是从理念上,也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产品载体让自己的交易团队代其他团队进行债券投资。(4)值得一提的是,越来越多优秀的交易员从银行、公募基金等团队转向私募基金,但因为开户、系统等因素,大多私募基金会依托一个券商或基金专户的载体,以投顾模式进行管理。

  (四)市场理念的成熟

  据普益财富数据保守估计2015年银行理财存续规模将超过20万亿元,理财产品一直以预期收益型产品为主,无法打破刚兑的魔咒,故此投资偏好于强抵押、高信用的固收类产品。但随着监管对银行理财产品引导向“净值型”转换,同时资产荒的来临,导致银行资金开始尝试这种无保证、净值型的委外产品配置。

  各家银行的接受程度也不一。一般来说,对于那些管理规模大的银行,委外资金达到了几千亿元,几乎市场上所有的管理人都有委托,并按季度、年度根据表现进行打分,从而决定是加大、减少甚至终止委托资金,这些巨无霸银行因为规模大,在市场上谈判能力强,从而能获得一个最优的价格,同时因为委托的资金够分散,一两家投资失误对整体收益影响很小。而对于那些规模中等的银行,一般会决定一个委外管理的规模、投资种类、投资限制,在市场上进行招标,一般在不同类型的机构中筛选一到几家进行委托,同样运用业业绩比较打分来决定后期是否继续合作。
经济核心期刊发表

  对于资产规模较小的银行,近年来也有开始尝试进行委外管理,一般会选择市场上口碑较好、管理严格、有丰富管理经验和优秀历年业绩的机构进行委托。

  三、委外投资的发展趋势预判

  (一)规模扩大,供小于求

  从委外业务的供需两端来看,均有扩大的势头,委外业务规模将保持高增速。考虑到银行体系配置资金总量及配置难度的加大,2016年或呈现委外服务整体供小于求的态势,约定收益率或下滑。

  (二)附权益债券受关注

  债券市场的收益率压缩空间虽已不大,但操作难度上升,券商等受托机构实现高收益甚至超额收益日益困难,权益市场的优先级设计会受重视,但2015股灾银行资金的穿透市场风险监管层记忆犹存,风控监管或保持较严格的口径,难以放出巨大的量,加之明年债券市场将进一步扩容,所以委外业务结构上还是以债为主。

  从近期的政策方向来看,十三五规划再次明确要推进高收益债券及股债相结合的融资方式。国务院常会议进一步提出要积极发展项目收益债及可转换债券、永续票据等股债结合产品,股债结合一方面成为管理层推动的融资新模式;另一方面在收益与风险的匹配上为市场提供了有吸引力的产品,在委外业务上可能会受到关注。

  (三)标准化的合作方式萌芽

  银行委外业务在2016年将发展成为万亿级别的大市场,随着供需规模的膨胀,双方甄选合作伙伴、合作模式的管理成本越来越高,尤其对中小银行而言,将面临供给市场逐渐被大机构挤压的压力。需求催生供给,复杂化的市场可能会催生专业化的委外撮合、交易平台。银行委外也可能会接受更多元的风险组合形式。尽管标准化合作方式在个别机构的主导下可能有所突破,但受制于资产标的多元化受制,一对一的合作模式大概率仍为主流。

  (四)委外主体多元化

  目前,委外业务的合作主体多为券商,保险、公募基金等主体虽也参与但规模相对较小。2016年,委外业务的供需关系将进一步失衡,银行资金需要更多的资产管理主体,委外管理者的结构或发生变化。

  四、观点及建议

  自我革命是保持在变化中不被革命的制胜法宝,在资管规模越来越壮大的背景下,如何把鸡蛋分散到不同类型的但风险可控的篮子里是一个考验资管部门的难题。各家银行应认真分析自身优劣势,比较市场上不同的管理者风险偏好、投资策略、系统配置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篮子。

  注释:①数字来源:wind咨询。
  经济核心期刊推荐:《经济评论》(双月刊)1980年创刊,是由武汉大学主办的专业性学术经济理论刊物。主要刊登经济理论和现实经济问题方面的科研论文、评论、调研报告等。既重视理论经济学的研究,也重视应用经济学、新兴经济学和现实经济问题的研究。经济理论刊物。读者对象为国内外经济理论研究有员、经济部门管理人员和经济院校师生。

获取发表周期短、审稿速度快、容易录用的期刊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

学术顾问回访> 详细沟通需求> 确定服务项目> 支付服务金> 完成服务内容

SCI期刊

国际英文期刊

核心期刊

国外书号出书

国内纸质出书

2023最新分区查询